如果給每家發30萬,能不能“消滅”貧困戶?你有什麼看法?

衰上尼的船


惠農解讀為你答疑解惑!為了2020年的全面小康社會建立,國家提出了多項扶貧的方針,在那些貧窮村組織了第一書記、扶貧辦,讓這些人能夠用專業的常識和技術讓貧窮戶跟著脫貧。而脫貧的首要方法便是工業扶貧,讓他們能夠自給自足,真實的完成“兩不愁,三保障”,而不是授之以漁,明顯給30萬是不能消除貧窮戶的。

國家的扶貧標準,不只要看貧窮戶的存款是否現已達到了脫貧條件,其實現在國家給扶貧的款項年均為4833元/年人,而那些建貧戶補助更高,平均達到了6000多元/人年,依照題主的邏輯,這些貧窮戶現已完成了脫貧,究竟他們光是靠國家補助就現已超過了扶貧線,但這和脫貧的原則是不同的。

國家給的補助再多,並不能計算人均收入中,而只要人均收入達到了脫貧的要求才算合格。不過還要完成溫飽的基本保障,醫療上有保障、住宅安全、教育有依託才行。這樣才算是完整的脫貧過程。

給30萬元,如果對方不能找到自給自足的方法,不能依託著雙手去致富,那給的再多也杯水車薪,只會讓他們更貧窮。現在國家所制定的扶貧方針中,首要便是提出了扶貧先扶志的使命,讓他們能憑自己的本事去致富。

30萬元的下發,將會造就著更多的懶漢,讓扶貧作業愈加的困難,究竟脫貧是長期方針,並不是臨時脫貧,不然的話就和小康社會的方針大不相同,大家怎麼看呢?


僧哥帶你逛東北


這裡我說兩個真實事例。一城市擴建,需要徵收周邊農村的土地和房產。其中有兩家,因土地房產被徵收而獲各項賠付,各得近三百多萬。其中一家用這些錢立即在城裡買了房,又買了車跑運輸,日子過得舒舒服服。而另一家不考慮日後,父子倆拿著錢住賓館,海吃海喝,沉溺與打麻將玩賭博,不久就山窮水盡了,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日子過不下去了,伸手向政府要救濟。錢這東西,看由誰用了。有人兩手起家,掙得缽滿盆滿;有人揮金如土,富豪變乞丐。這樣的事例不在少數。


任性張嘎


如果每家發30萬,人人有錢用了,就不用工作了,把錢用完了,再等著政府發就可以了,而且,也不用結婚生子了,不用養兒放老,只需拿政府的錢養老就好了,永遠單身,還可以不斷的換女朋友,天天做新郎,女的,不生孩子,還能保持美好的身段,永遠美麗,那麼,社會不發展了,人類也將會滅亡。


用戶漂流海鷹


如果給每個貧困戶30萬元,能不能讓他們脫貧致富?我肯定地說:“能”!但條件是:錢不能給每家每戶。如果,發放到戶,非但起不了脫貧的效果,反而養出了一些“懶人“。簡單地說幾十年的人口遷移,已見成效。這幾年也加大了扶貧力度,去年的脫貧攻堅戰,成績顯著,關鍵是扶貧做到了扶智,扶志。今年要全部脫貧,實現小康社會,大多是特困戶,文化底,無技術,你給他30萬,只能解決一時的脫貧,用不著多久,又會返貧。所以,這30萬,以村或鄉鎮“義務”代理這大筆脫貧款,市縣有關部門出面聯繫大型企業,在當地辦扶貧項目(企業也應當投資部分款項)。有條件的,還應招收貧困戶為員工。只有這樣,才從‘根本上解決脫貧致富的難題。


曾國華33


給每戶發30萬也同樣有很閒難的人,需要銭的人很鄉,有30萬元錢的人,肯定建房買房,付首付還緊張,以後月月付會更困難多得多,有30元錢做生意,生意做大一點,假如虧了怎麼辦?借,欠賬如比罪,更困難了,低保是解決不了,只有長其重病的人,不會行事了要過生活,要很多護理費,除此之外會珍惜留在過生活,以免看家人面色活著,30萬不是少數目,總體會好得多,特殊情況另外,


風雨玫瑰風中搖曳


扶貧不是發獎金,在我國有不少人的生活較為困難,特別是生活在各個方面都比較貧困的農村地區,他們在“兩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突出問題,黨和國家為了解決這部分人存在的突出問題,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這部分人儘快走出貧困,奔向小康。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是鄉村振興要必須解決的問題,不然,鄉村振興就是一句空話。

如果給每戶以發放“獎金”的方式扶貧,就是毫無效果更無意義的扶貧。在農村確實有一部分因年老體弱無勞動能力的人或者是因大病喪失勞動能力的人,這一部分人實實在在需要一定的資金來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讓他們走出貧困擺脫困境;但也有一部分人不是沒有勞動能力,而是懶得工作,而致使家庭發生了貧困,成為了“貧困戶”,如果給這樣的一群人一味的發錢,這樣的扶貧實在沒有一點意義,對於這樣的人應採取“扶志”和“扶智”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扶貧。

我們的扶貧政策是因人因戶的實際而實施的扶貧政策,根據致貧原因制定有效的扶貧方案和措施計劃,這就是所謂的“精準扶貧”,而不是不問“青紅皂白”地“給錢”的無意義的“扶貧”。只有精準扶貧才能精準脫貧,真真地讓一部分人必須明白“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的道理,讓這類人不要有“等靠要”的思想和想法,從源頭徹底打消並切斷這種“等靠要”的後路,要樹立這些人“勤勞才能脫貧,勤勞才能致富”的正確思想。




ZBP壩上人


貧困戶有幾種,第一種是家裡以前也過得很好,因為家裡有人生病或者遭受各種災害,或者因扶養及上學子女眾多,導致家庭貧困,這樣的人家有過好日子的願望又有過日子的勤勞,只是因開支突增貧困,這樣的人家應該幫扶一把,人家在幫助下絕對會脫貧;第二種原來在村裡就是貧困戶,也有過好日子的願望,但是實在太貧困,又無力改變現狀慢慢失去信心,這樣的人在幫扶下重建信心,振作起來踏踏實實日子也一定會好過的;第三種,一輩子也辛辛苦苦的,就是謀事謀不對,辛苦付出啦可是日子越過越差,這樣的人是思想上不太完善,經過幫扶開導,日子也不會過得很差;第四種,就是等著天上掉餡餅的人家,這樣的人家好逸惡勞,永遠扶不起來,這樣的人家給多少錢等他把錢花完照樣貧困,這樣的人家不值得幫扶,也永遠不會脫貧。


北斗實驗室小胖


貧困是相對而言的,是比較的結果,每家發30萬也好,3萬也好,並沒有改變全社會家庭財產的比例,窮的照樣窮。


HelloSeny


什麼叫貧困戶???

你有3000元,別人有30萬元!所以你叫貧困戶!

一次性補貼,30萬!

等於你有33.3萬,別人有60萬!你還是貧困戶[捂臉]

如果你帶3000元去非洲貧困地區!

你就一下從貧困戶,直接提升到“土豪”

所以結論:貧困不在於有多少錢,而是在於別人有多少錢💰[捂臉]


股海小王子特別的平凡


是要在物價不漲的情況下怎麼去讓每戶每年掙30萬,那才是正道,,如果靠發錢,,那就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了,,,那百姓的日子就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