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教師與領導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紛爭百態眾生,你怎麼看?

儒家小子說教育


老師的職稱晉升,如中教一級(中級職稱),

1.根據教師的資質和教齡是否附合本次晉級條件。

2.根據上級編委給該校的指標,如果結合本年度中教一級退休老師名額,加標準有五名可晉級,但是該校有六名老師具備條件。我們做法是六人都填表報中評委評審,如果都評上了,工資都按中級長,其中資質最低一位要等明年有中級指表再辦手續(本人知道情況,所長工資其實是學校開支)。

3.中評委由教育局組織,高級職稱隨機抽取奇數,宣佈文件紀律很嚴肅的一件事。

4.學校的校長和其他教師評審不起作用的。主要是評審師德和業務能力。

5.所在學校的老師有意見可以反映,但是,職稱評定同先進、入黨還是有區別,沒有特殊問題不採納。

所以我也看不懂你們是什麼學校評審,怎麼會亂成這樣,我相信政策文件是一樣的,關係、送禮是沒有用的!


Bao-tong


以前參加過職稱評定小組的老師說:人的本性,只有在真正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時候才會表現出來。

當時他就提到,有些老師和領導,平時在學校裡面裝得道貌岸然的,一副謙謙君子的模樣。在職稱評定的時候,為了給自己爭取到更高的工資崗位,那可是全然不顧形象,不顧一切的踩低別人抬高自己。

當然我相信,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哪個學校的個例,應該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現象。為什麼呢?

一、符合條件晉級的老師越來越多,而名額卻越來越少。

  • 最近又到了一年一次的職稱評定時間,前幾天,年級主任把學校的職稱評定規則又拿來唸了一遍。縱觀全年級老師的反應,大家基本上對這個事情都沒有表現出太多的興趣。

  • 因為大家都知道,今年副高沒有名額,已經斷了念想了;而晉一級的老師,工資都是拿最低檔,也沒有什麼懸念了。
  • 所以,今年整個學校看起來都是風平浪靜,或許是有些人沒有表現出來,或許是經歷了太多次的失望,大家都已經淡然了。

當然,如果說今年有一個副高的名額,相信必將出現一場血雨腥風啊!

二、不同的職稱之間工資相差比較大,特別是高級職稱和中級職稱之間。

  • 因為我還不夠晉副高的基本條件,所以對於副高到底能拿多少工資也沒有真正瞭解過,只知道比中級職稱是要多的。

  • 前幾天跟同事們聊天,聊到了職稱,他就說了一句話:關於職稱這個事情,只能看開一點,否則是會氣死人的。
  • 原來,他在鄉下的時候已經晉了副高,從鄉下學校調到城裡學校以後,由於沒有名額,只能高職低聘。所以他的工資掉到了九檔,跟很多工作沒幾年的年輕教師都一樣,甚至比他們還低一些。
  • 另外他還講了一個事情,跟他一起調的還有一個同事,調到了我們這兒剛成立的一個新學校。這個學校的老師基本上都是剛剛工作的新教師,副高名額充足,所以人家調過來以後,依然能夠享受副高的工資待遇,甚至比在鄉下的時候還高。

他跟那位同事是一起晉的副高,但是現在他比那位同事每個月少了兩三千塊錢。

  • 他跟那位老師都是一樣的條件,要說工作表現也非常優秀,年年擔任班主任,不管是自己的教學成績,還是他所帶班級的成績,都非常不錯。

但就是因為沒有名額,所以每個月就要比別人少那麼多錢,活生生一個同工不同酬的例子。

三、職稱評選中存在著一些不公平現象。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在每年學校評職稱的時候,總有少數的一些人,使出各種各樣的心機和手段。

即便是學校制定了多麼詳細的評比規則,用了被稱為很公平的打分方法,最終評選出來以後,總是會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

所以每次評比以後,不管是教師和教師之間,還是教師和領導之間,多多少少都會生出一些嫌隙,大大小小的也會起一些風波。

就我自己看來,職稱就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東西,因為照現在我所在學校的情況來看的話,到我退休的時候也不可能輪到我了。

所以就只能用人家說的一句話來安慰自己:選擇了教師,就意味著選擇了清貧。用同事的一句話來說就是:夠吃就行了!

會不會太阿Q!!!!!


大P老師地理課堂


1、評職稱難,難於上青天。

我還是一名初級老師,明年才有資格評中級。當我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的心裡說不出的滋味,為什麼教師評職稱就如此難呢?我在想我會不會一輩子都評不上高級職稱,想想都心酸。社會在進步,人類在發展,我們偉大的祖國母親,可不可以放寬對教師職稱評定的要求,多給一點崗位,讓勤勤懇懇工作在教育一線的老師們,不因評職稱而爭得頭破血流。

我是一名老師,我知道評職稱到底有多難,我們學校的一名老老師,直到他退休的前一年才評上中級職稱,他教了將近40年的書,最後連高級職稱是什麼都不知道,是不是也挺悲哀的呢?

2、為漲工資,爭得頭破血流。

其實呀,說到底,老師們爭著評職稱,無非是為了漲工資,因為教師的工資是按照工齡和職稱的等級來評定和發放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像我們學校,我是初級職稱,我的工資一個月只有三千多,而另外一個評了高級職稱的老老師,他的工資有六千多,接近七千的樣子,差不多是我兩倍的工資。

所以說,大家肯定會為了自己的利益奮力拼搏呀,只怪工資要和職稱掛鉤,還如此大的起伏。有時候我在想,我們教師隊伍的工資可以按照能者多勞來分配就好了,那樣大家肯定會鉚足幹勁去拼搏,教學質量可能還有一個質的飛躍哩。

3、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作為人,都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顧一切。在我們教師隊伍中也是存在這樣的現象的,其實大家也不要把教師想象的多美好,我們和普通人一樣,我們其實就是大家口中的窮人,我們的付出和回報有時候是不對等的。

也許很多人認為教師也是自私的,對的,老師除了在教書育人方面是真真切切地無私奉獻,涉及到金錢和利益的時候,也是會凸顯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本性的。老師雖然是光輝底下最美的代表,可是他們也是社會中的人,也需要養家餬口,也需要買車買房,奮力爭取是人的本能反應。

總之,一旦碰上教師評職稱季,熱鬧的場面就會令人發笑,希望未來的某一天每個老師都可以輕鬆評職稱,不必再為評職稱而爭得頭破血流,也期待著我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好,用愛心和耐心陪伴我的孩子們追夢!



小學資料分享


我原來學校職稱評審工作比較和諧,用比較科學的測評,淡化了情緒化的紛爭。

我經歷過86年前沒職稱年代和92年後有職稱評審的年代,事物一分為二看。86年之前,做與不做,做好做孬一個樣,班主任軍訓學農都沒人去,去了也藉故逃回上海,上課質量好壞沒有區分,領導求著我們上畢業班提高班,學生反應上課枯燥乏味難懂,找好的老師頂,一批教師死氣沈沈,奈何不得。做項目申報課題更是自找苦吃。我後26年教學管理,也負責職稱評審。外地不瞭解,本市地區職稱評審不敢說完美,但絕不是頭條裡說的那樣不堪。我們擬訂量化教學質量評估實施細則26大項,大部分都是過程考核,針對基礎課程不同實施定基分析考核,實施了十幾學期。評聘分離,基本不存在名額限制。論文市級評定,計算機考試,職稱外語市級統考,教學能力筆試面試中級區裡,聽課區裡組織抽取,高級市級評估院組織。有一年報送8個高級,校內評議公示都送出,那時還寫德勤能績綜合報告,一人寫4位,最後都21網絡公示。開學,相關老師提示他缺論文,計算機考試,或者開了等,輔導面試熱點資料,校內案例,模擬答辯,送11個中級也都通過。有些專業教學突出,職稱外語屢次通不過,我專門寫報告,審批通過一級高級,一些教學質量好的,懈抬畏難不申報的,鼓勵天上不掉餡餅,逼他申報,搭檯助力。老師們對職稱評審工作心態很平和,激勵正面的絕大多數。我覺得職稱評審工作要改進,要公平公正公開陽光,市級區裡統一操作,關鍵學校一定要數量化考評工作,而且還是過程,結論,診斷性考核結合,老師口服心服,教育好手脫穎而出。


幸運子6486792947


我的一個親戚是私立初中的老師,前天去她家蹭飯,跟我說了這個現象。她說評職稱和定工資都是論資排輩,而且有些老教師故意給年輕老師差評,因為有的年輕老師幹勁太足,班級成績超過了他。我真的感覺很無語。

我現在也經歷著這個,年輕的老師評獎什麼的都得排隊。評職稱的資料交上去好些天了也沒有下文,感覺沒戲了!

我就是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你要是問我有什麼好方法解決嗎?不好意思,我確實也沒有。就算是有,也很難實施的!面對現實吧!


初中數學戶老師


不評職稱風平浪靜,一評職稱,風起雲湧。剛剛入職的兩三年,由於沒有名額,學校一直沒有評職稱,整個學校一片祥和,後來,有名額了,為了“優”,為了教學實績考核“A”,頗有一種撕破臉皮到底的架勢。

其實評職稱真的難,因為教師職稱指標少,晉升競爭激烈。教師屬於專業技術崗位,其職稱評定指標分配主要根據各學校核定的崗位比例宏觀規劃而確定,由於崗位少,有些學校根本沒有名額。具備參評資格的教師人數數量逐年累積,出現“論資排輩”、“熬年頭”等現實問題,不僅嚴重挫傷了眾多教師評職稱的積極性,還影響了教師隊伍的穩定性與長遠發展。

職稱評定的偏重教學理論水平和研究水平。並不是每個老師都適合搞科研,而且花費大量時間在科研上教學質量必然受到影響。自己身邊的兩個例子,兩位老師都是教數學的,其中一位,兢兢業業幾十年,課上的無可挑剔,倒數第一的班級也能帶成第一,課題論文這些統統全無,還有兩年退休,至今沒評上中級。另外一位老師,從年輕時候就熱衷於寫論文,這十幾年發表了大量論文,四十幾歲已經是中級,各種獎勵拿到手軟。帶出來的班級成績缺平平。

職稱評定裡的故事真是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難。好在,國家已經在進行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要切實提高教師待遇,完善中小學教師績效工作制度,改進績效考核辦法。使績效工資充分體現教師的工作量和實際的業績,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的工資平均水平。改革會越來越好,教師職稱評定也會越來越合理。





fox


職稱晉升是所有中小學老師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也是很多老師的追求目標,有竭盡所能為之不懈努力的,也有徹底看開,豁然處之的,犀利老師作為有多年教齡的老教師,見聞過各種各樣的晉升職稱的老師,對老師與領導之間、老師與老師之間微妙關係比較清楚。

一、在職稱晉升的問題上,學校領導的優越性較為明顯,一般老師明顯處於劣勢。

無論是評職稱所需證件的獲得,還是最後職稱指標的分配上,學校領導都有著其他老師無法相提並論的便利。作為領導,他們能夠第一時間得知那些榮譽證件獲取的渠道,並且他們與中心校的關係比較熟悉,溝通起來比較方便,甚至,其他一線教師什麼證件都沒有,而某些領導的榮譽證書很多都是重複的,根本用不完,就那樣白白的浪費掉。至於職稱的指標分配問題,以我們農村中小學為例,鄉鎮中心校掌握著各個中小學的晉升職稱的指標分配權,具體到哪一所學校分幾個指標,完全是中心校的負責人來個人操作的,而學校領導與中心校各位工作人員關係都非常密切,有的一線老師連中心校那些人的名字都不知道,所以,這種便利條件在他們晉升高級教師時,都會發揮其他老師可望而不可及的作用。但是,一線老師和那些學校領導的課時量、工作量以及業務方面所取得的實實在在的成績,學校的所有教師都是有目共睹的,這樣就直接造成了,一線教師失去工作積極性,工作情緒鬱悶,造成了老師與領導的關係緊張,從而直接影響了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學校職稱晉升的指標非常有限,甚至有的學校連續幾年都沒有一個晉升高級教師的指標,這種僧多粥少的情況下,老師們都會想方設法的把指標據為己有,或多或少的就會影響老師與老師之間的關係。比如,有的學校就分到一個高級職稱的指標,但是符合條件需要晉升高級職稱的,卻有十多位老師,為了公平起見,學校的職評小組,就會對這些符合條件的老師進行量化打分,而大家平時的工作也都差不多,除了課時多少、考勤情況之外,其他的業績條件基本上沒有什麼差別,所以,僅有的一個指標到底給誰,學校校長也很糾結,甚至會出現老師與老師之間的勾心鬥角行為,搞一些損人利己的言行,這些情況都會影響學校的正常工作,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


豫東身邊事兒


在中小學,為什麼一涉及到教師職稱評定,就紛爭不斷呢?

1、評職稱難,難於上青天。




我還是一名初級老師,明年才有資格評中級。當我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的心裡說不出的滋味,為什麼教師評職稱就如此難呢?我在想我會不會一輩子都評不上高級職稱,想想都心酸。社會在進步,人類在發展,我們偉大的祖國母親,可不可以放寬對教師職稱評定的要求,多給一點崗位,讓勤勤懇懇工作在教育一線的老師們,不因評職稱而爭得頭破血流。我是一名老師,我知道評職稱到底有多難,我們學校的一名老老師,直到他退休的前一年才評上中級職稱,他教了將近40年的書,最後連高級職稱是什麼都不知道,是不是也挺悲哀的呢?

2、為漲工資,爭得頭破血流。



其實呀,說到底,老師們爭著評職稱,無非是為了漲工資,因為教師的工資是按照工齡和職稱的等級來評定和發放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像我們學校,我是初級職稱,我的工資一個月只有三千多,而另外一個評了高級職稱的老老師,他的工資有六千多,接近七千的樣子,差不多是我兩倍的工資。所以說,大家肯定會為了自己的利益奮力拼搏呀,只怪工資要和職稱掛鉤,還如此大的起伏。有時候我在想,我們教師隊伍的工資可以按照能者多勞來分配就好了,那樣大家肯定會鉚足幹勁去拼搏,教學質量可能還有一個質的飛躍哩。

3、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作為人,都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顧一切。在我們教師隊伍中也是存在這樣的現象的,其實大家也不要把教師想象的多美好,我們和普通人一樣,我們其實就是大家口中的窮人,我們的付出和回報有時候是不對等的。也許很多人認為教師也是自私的,對的,老師除了在教書育人方面是真真切切地無私奉獻,涉及到金錢和利益的時候,也是會凸顯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本性的。老師雖然是光輝底下最美的代表,可是他們也是社會中的人,也需要養家餬口,也需要買車買房,奮力爭取是人的本能反應。

總之,一旦碰上教師評職稱季,熱鬧的場面就會令人發笑,希望未來的某一天每個老師都可以輕鬆評職稱,不必再為評職稱而爭得頭破血流,也期待著我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好,用愛心和耐心陪伴我的孩子們追夢!


觸摸陽光deng


【中小學教師為了職稱,真的是百態眾生】

我非常同意題主的說法:在中小學裡,為了晉升職稱,領導與教師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真的是百態眾生。

1.先看領導:每年面對少得可憐的職稱指標,領導總是給老師們先打預防針,說是指標太少了,如果哪個老師沒有評上,也不要有怨氣,大氣候是這樣的……然後走過場似的推舉什麼評審委員會、進行優秀率測評,組織評職稱的老師述職……然後在既沒有公佈評審標準,又不公佈評委的情況下,職稱就評出來了。

每年評完職稱,把那公示的名單貼在老師們不能輕易看到的什麼地方。弄得老師們只能背地裡打聽什麼時候、誰誰誰到底評上了!看來那公示的名單也只是讓上級領導看的,或者在發生什麼上訪的事情時給學校領導們找臺階下的。

2.再看看要評職稱教師:那些整日裡意見最大的老師,大多是要麼有後臺,要麼有底氣的老師,他們一般都會出人意料得很快地評上職稱。那些不愛說話的老師,大多是老實工作、不善於做領導和同事工作的老師,最終也是在職稱問題上受傷最重的老師。

這類老師被逼無奈了,就非常難為情地找領導或者評委,希望今年關注自己一下。結果可能真的被關注了(因為在指標上有迴旋餘地),或者繼續失望了!最終這些老師也只能默默地傷害自己,或者豁達一點,給自己說:“遠離職稱,珍愛生命!”

3.再看不參評職稱的老師:可能是條件不夠,或者是已經評上職稱的老師,心理負擔一般比較輕,但他們大多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誰也不願意輕易在職稱這個敏感問題上發表自己的意見。偶然有一兩個正直的老師,在非正式場合說幾句公道話,但由於人數太少、聲音太微弱,很快就被淹沒在學校緊張的節奏中了……

一年復一年,得了職稱紅利的極個別老師享受著高工資,那些沒評上職稱的失意的老師只能自認倒黴了。對此,他們不由得哀嘆:“在評職稱這個事情上,正本事是幹不過歪本事的。”而對設計職稱這個事本身來說,由於評審標準不斷地變化,真的有種“二桃殺三士”的感覺!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61296186371012295"} --}

仁愛者不憂


對於職稱制度我是支持的。但是有些地方我覺得要改善。學校為啥,一到評職稱,教師之間,教師和領導之間關係就變得如此緊張。首先職稱一方面是你的工資會有一定的增加。另外是社會對你工作的一種認可。是一種榮譽。既然這是一種利益,就是一種好事,這種好事不會同時輪到每個人頭上,人頭多名額少?該咋辦?一種方法是選舉,一種方法是考試,一種方法就是比拼材料。

這裡的材料要著重說一說,基本上包括論文,評優課,公開課,班主任經歷,各級各類榮譽證書,個人榮譽(校級縣級市級省級)把握學科能力競賽結果,現在還有一師一優課參加和獲獎之類的要求。

在大多數地方基本上就是有這些材料來鑑別你是否有資格參加評審。

大家可以看到這些資料要在日常工作中積累。但是積累這些資料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一些榮譽基本上也是緊著上面先劃分。普通老師得個人榮譽還是比較難得。往往上級統一舉行的一些比賽競賽是公平公正,憑本事可以獲得。難就難在校內的一些資料積累。我可有些人工於心計,心理扭曲,就不讓你們那麼容易積累到資料。這下就難搞了,就會出現怕馬屁,搞形式主義,以至於賄賂等等亂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