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設缸:養魚必備的7個設備

上班前、下班後跟閒暇時都會習慣瞄一下魚缸,這真的是養魚最有趣的地方,上一篇新手設缸–步驟須知已經有大概提到整個設缸的基本流程,這次要大概介紹一下一個基本的魚缸需要哪些硬體設備。

1. 魚缸

新手設缸:養魚必備的7個設備

基本上魚缸有分壓克力跟玻璃兩種材質(當然也有圖片顯示的特殊造型魚缸),魚缸的尺寸都是以呎計算的(1呎=30公分),大小基本上是看你想要把魚缸放哪再做決定,然後魚缸上面最好可以加蓋,加蓋的好處是可以防止魚跳缸,另外在冬季的時候可以減少熱量的散失,但在夏季則需注意溫度過高的問題,是否需要再加入降溫設備。

2. 燈具

新手設缸:養魚必備的7個設備

光照除了可以讓水草長得更好之外,也可以讓魚兒更健康。所以週期性的光照可以幫助水草行光合作用,週期性的光照其實也是在模仿太陽昇降的週期變化,畢竟魚也是會睡覺有生理週期(人的生理週期一亂都會失調生病了,魚當然也會),所以週期性的光照也是會讓魚兒活得更健康。這裡特別提到了”週期性的光照”,所以通常在裝燈具的時候都會再安裝一個定時器,一般都會設定在8~12小時。

3. 過濾裝置

新手設缸:養魚必備的7個設備

目前比較大眾的方式分別是上部過濾、底沙過濾、背部過濾、圓桶過濾及外掛過濾這幾種,而除了可以保持魚缸清潔及培養硝化菌之外,每一種方式都還有其不同的效果,例如易於清潔、外觀較美、節省空間、適合培養硝化菌、增加含氧量等等,詳細可看這過濾器的種類及各式常見的濾材這兩篇的介紹。

4. 打氣設備

新手設缸:養魚必備的7個設備

如果水是靜止的話容易造成水中含氧量過低,所以打氣主要是要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但有些也會直接利用過濾裝置來保持水中含氧量。當然這也要看是養什麼東西,像是孔雀魚、鬥魚就是水面呼吸的,含氧量影響就比較小,但像是蝦子類的含氧量就需要高一點,很容易因為含氧量不足而造成死亡。

5. 加溫設備

新手設缸:養魚必備的7個設備

加溫方式大概都是利用加溫棒來加溫,每種生物都有它適合生存的條件,魚類也是一樣,以孔雀魚來說,生存的溫度範圍大約是12~30度,但最好是保持在24度左右,所以當天氣冷的時候就需要用加溫棒使水溫維持在目標溫度上面。加溫棒有分成可調跟恆溫,以及各種不同功率大小,這些也都取決於你的魚種、魚缸大小。

6. 冷水設備

新手設缸:養魚必備的7個設備

有加溫當然也會有冷卻,目前比較多的冷卻方式分別是冷水機跟風扇,而冷卻系統的大小也是要取決於你的魚種跟魚缸的大小決定。

7. 底砂

底砂有分很多種像是珊瑚砂、矽砂、黑土等等,而這些又有顆粒粗細之分。底砂的功能主要是用來裝飾、固定水草或是過濾使用,所以底砂的選擇大概是從目標魚種及水草為優先考量。所以其實只要功能有符合自己的目標,都可以拿來當底砂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