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球茴香大棚種植技術有哪些要求?

霧都山客


茴香雖然不那麼常見,但它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類蔬菜。茴香類蔬菜屬於傘形科茴香屬,種類很多,常見的主要有大茴香、小茴香、結球茴香。我們比較熟悉的是小茴香,它的種子可以作為調料,它的幼苗可以作為蔬菜食用,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切碎了之後可以包包子或者包餃子。

結球茴香和小茴香的味道差不多,它除了嫩葉可以食用外,膨大的柔嫩球莖鱗片是主要的使用部分。一直以來結球茴香在我國的種植面積並不大,只在北方的一些地區有零星的種植,近幾年,它作為一種新型的蔬菜,種的越來越多。

結球茴香比普通茴香要難種的多,我們種植結球茴香目的是要得到膨大的鱗莖,可栽培中由於各種原因,球莖往往長得很小,或者前期抽薹導致球莖不生長,所以結球茴香的種植技術要求比較高,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首先我們瞭解一下球莖茴香生長適宜的環境條件

結球茴香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地區,喜涼爽氣候,生長適宜的溫度為15-25℃,相對耐寒也耐熱;對水分的需求較多,尤其是球莖形成時期需要較高的土壤含水量;對養分的需求較高,不耐瘠薄;喜充足光照。

二、大棚種植結球茴香的茬口安排

大棚的保溫性較差,我們一般種植春秋兩茬,不種越冬茬口。結球茴香對種植時間的要求很嚴格,春栽定植過早易造成先期抽薹,降低品質。秋栽定植過晚,球莖易偏小。

春茬:宜選擇耐高溫、不易抽薹的品種,華北地區一般於1月中旬溫室育苗,3月中旬定植,5月初開始陸續採收。

秋茬:宜選擇耐低溫、弱光且整齊度較高的品種,如球玉1號、球茴3號。華北地區大棚宜於7月下旬播種育苗,9月上旬定植,11月上旬開始陸續採收。

三、大棚結球茴香的種植要點

1、播種育苗

生產上種植結球茴香多采用先育苗後移栽的種植方法。結球茴香幼苗較小,可以採用72孔的穴盤。營養土的配製和其他蔬菜(茄果類、瓜類)的一樣就可以,或者直接購買營養土。

為了出苗整齊,浸種之後再播種,用常溫水浸種20-24小時,每穴放置一粒種子,播種後覆膜,保溼,待出苗。出苗後,及時撤去薄膜,減少澆水,見幹見溼,培育壯苗。苗齡約40-50天,長出5-6片真葉,苗高約20cm,就可以進行定植了。

2、定植

定植前先整地,施足底肥,每畝地施入腐熟有機肥3-5噸,複合肥50公斤,尿素25公斤,翻地後仔細整平地塊,做南北向小高畦進行定植。畦寬80-120cm,畦高10-30 cm,定植2-3行,株行距為40cm*40cm,根據不同品種,適當稀植或者密植。定植後澆足定植水。

定植後到緩苗前密閉棚室,提高棚內溫度和溼度,利於緩苗,緩苗後再澆一次緩苗水,之後進行蹲苗。蹲苗期間,中耕鬆土2-3次,保墒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生長,需要注意的是結球茴香根系很淺,中耕時不能損傷根系。

3、水肥管理

蹲苗10天左右,待苗高30cm左右時,植株進入旺盛生長期,可以第一次追肥,每畝地隨水衝施尿素10公斤;球莖開始膨大時(長至8-9片葉)和快速膨大期再追肥兩次,每次每畝地隨水衝施氮磷鉀複合肥15公斤。

澆水依據天氣情況和植株生長情況而定,球莖膨大前少澆水,防止葉片徒長。球莖膨大期適當多澆水,小水勤澆,保持土壤溼潤,切忌忽幹忽溼,造成球莖開裂。


4、病蟲害防治

結球茴香的抗病很強,病蟲害較少,在種植管理中以預防為主,首先做好棚室的消毒工作,安裝好防蟲網和門簾切斷蟲源。定植緩苗後,10天左右噴施一次低毒無殘留的殺菌殺蟲劑,可以噴施百菌清、多菌靈、嘧菌酯、啶蟲脒等,交替使用。一旦有具體的病害,再有針對性的用藥。

5、採收

結球茴香是一次種植多次採收,當球莖長到拳頭大小時開始採收,先採外部嫩葉,每採收一次,噴施葉面肥一次,結合噴施葉面肥噴施農用鏈黴素殺菌劑,防止葉片腐爛。當球莖長到碗口大小時停止膨大,外面鱗莖呈現白色或黃白色時,就可以採集葉球供應市場了。

總結:種植結球茴香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適宜的種植時間,在其生長的不同階段,給予不同管理,前期適當蹲苗,球莖膨大期要提供充足的水肥,球莖停止生長後及時採收,否則採收過完,纖維增多,影響口感。


種菜姑娘


1、栽培季節 3月播種,6月中下旬採收。春露地栽培,4月初左右播種,7~8月陸續採收。秋露地栽培,7月播種,9月採收。秋冬溫室栽培,8~9月播種,春節前後採收。

2、直播 結球茴香幼根分生力弱,定植後恢復生長慢,故宜採用直播,而不適於育苗移栽。直播時可按40釐米開淺溝,將堆肥均勻地施在溝內,然後用耙子打平。整平後按25釐米株距用木棍或钁頭劃2~3釐米深的淺溝,將種子條播於溝內,用土覆平,播後灌水,保持土壤溼潤,8~10天便可出苗。早春播種可扣地膜以保持適宜的土壤溼度和溫度。

3、田間管理 秋季栽培要注意防旱,保持土壤溼潤不板結,春季注意疏通排水溝,防止漬水。長出真葉後,要追施提苗肥1~2次,4~5片真葉即可定苗,定苗後在行中開溝施濃 糞尿,每畝2500~3000公斤,也可施複合肥50公斤。

4、採收。適時收穫很重要,秋冬栽培在球莖停止膨大時便可採收,由於球莖茴香較耐寒,冬季在溫室內不加溫即可栽培,陸續採收到春節前後。球莖外面鱗片老化成黃色時,產量和質量最好,採收過早,球莖尚未充分膨大而影響產量,過晚產量雖高,但纖維增多而品質下降。一般單株重0.4~0.65公斤。

5、防病 球莖茴香常有菌核病發生,發病嚴重時造成植株腐爛。防治方法:一是適當密植,增加植株基部透光程度。二是在發病初期用可溼性託布津或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噴灑植株防治。



別小白oo


茴香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料,多數人使用茴香做茴香餡的包子、茴香炒飯。茴香是一種香料植物,在我國各地都有栽培。但大多數人不知道茴香怎麼種植,下面詳細介紹茴香的種植方法。

茴香的生長習性

茴香為長日照、半耐寒、耐早、喜冷涼的雙子葉春性作物,較耐旱但不耐澇。出苗後生育期65~85天。生育進程快,出苗35~45天進入始花期,花期5月上中旬,果期5月下旬~6月上中旬,收穫期6月中旬。常規株高30~55釐米,莖稈呈假二杈分枝。葉互生,葉片三出式全裂葉,有狹披針形葉鞘。傘形花序直徑1~2釐米,白色或藍白色,有5~7朵單花,雙懸果呈長圓卵形,長5~8毫米,寬2~3毫米,內含兩粒略帶黃色的種子。

茴香生長條件

  溫度:茴香喜溫暖氣候,耐寒、耐熱。生長適溫15℃~20℃。光照:喜光照充足。

  土壤: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一般土壤均能種植。

  水分:苗期不宜過多澆水,適當蹲苗,當苗高10~12cm高之後澆水宜勤,保持土壤溼潤。

  肥料:苗高10cm時開始施肥,以後每採收一次隨水施肥1次,以氮肥為主。

 1、茴香播種方法:

  茴香可條播或撒播,茴香葉面積小,很適合密植,每畝用量約3至5公斤。

  2、選擇地塊

  地塊要平、排灌方便,種植前進行翻地、破碎土塊、畝施入腐熟農家肥3000公斤,平整表面後,作成寬1.2至1.4米的平畦。

  3、播種催芽

  為使出苗快而整齊,播種前最好先進行浸種催芽,方法是把種子浸泡24小時,然後用手將種子揉搓並淘洗乾淨後,將溼種子攤放在麻袋或草蓆上,放陰涼處稍晾一下,再盛在瓦盆裡,蓋上溼佈於16-23度下催芽。播前先澆底水,當水滲下後均勻撒播,並覆土2釐米左右即可。

  4、田間管理

  幼苗出土後,生長緩慢,田間易滋生雜草,這時要進行除草,苗期澆水見幹見溼。當植株長高到10釐米左右時,要勤澆水,並結合澆水追施速效氮肥,植株長高到30釐米左右時,就可收穫了。

  5、茴香栽培管理

  栽培時間:春秋季栽培。

  栽培容器:各種花盆、木箱等。

繁殖方式:可直播或育苗移栽。家庭盆栽一般採用直播法。茴香種子用40℃左右的溫水浸種24小時,放在15℃~20℃溫度下催芽,待種子露白後即可播種,將種子均勻灑在盆土表面,蓋一層薄土,澆透水,出苗後及時間苗,最後10cm*10cm留苗定植。

  採收時期:株高30cm時即可收穫,如一次性收穫,可連根拔起。如多次收穫,可離地約3cm處割取莖葉。

  







秋風說電影


球莖茴香又稱結球茴香,因其葉柄變態成肥厚脆嫩的肉質球形鱗莖而得名,是傘形花科茴香屬茴香種的一個變種。它以柔嫩的鱗壟和嫩葉供食用,具有特殊的香辛味,並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和各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新型蔬菜。以下介紹其溫室栽培技術。 

           

          1、品種選擇  

           常見的品種有扁球形和圓球形兩種類型。

          扁球形品種:葉色綠,植株生長旺盛,葉鞘基部膨大呈扁球形,淡綠色,外層葉鞘較直立,左右兩側短縮莖明顯,外部葉鞘不貼地面,球莖偏小,單球重300-500克。如荷蘭球莖茴香、意大利球莖茴香、北京結球茴香、白玉球莖茴香等。

          圓球形品種:株高、葉色與扁球形品種差異不大。球莖緊實,顏色偏白,外形似拳頭,葉鞘短縮明顯,抱合極緊,不僅向左右兩側膨大,而且前後也明顯膨大,外側葉鞘貼近地面,遇低溫易發生菌核病。球莖較大,單球重500-1000克。如球茴2號、球茴3號等。

         日光溫室栽培球莖茴香應選擇球莖外形美觀、耐低溫、耐弱光的品種,如荷蘭球莖茴香。

         2、培育壯苗

        ①播期確定。根據上市時間確定播期:秋冬茬栽培,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播種,苗齡25-30天;冬春茬栽培,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播種,苗齡25-30天;溫室大棚春提早栽培,2月上中旬播種,3月上中旬定植,5月下旬收穫,若增加覆蓋,播期和收穫期相應提前;溫室大棚秋延後栽培,7月上中旬播種,8月中下旬定植,11月上中旬收穫。

         ②苗床準備。每畝需苗床25-30米每平方米用腐熟有機肥10千克、過磷酸鈣30-50克,過篩後均勻撒施於地面,淺翻10釐米左右,耬平踏實待播。

         ③種子處理與播種。播前用20 -25℃的水浸泡種子24小時,撈出放在15-251℃溫度下催芽。一般育1畝地的苗需苗床面積25-30米需種子100克左右。播前給苗床澆水,水滲下後撒1層細土,然後播種,播後再蓋1釐米厚的細土,也可以播在營養缽內。

         ④苗期管理。播種後6- 7天可出苗,苗齊後澆1次小水,水滲下後再覆0.5釐米厚過篩細土。及時間苗,1-2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間苗,3-4片真葉時第二次間苗,保持株距6釐米,每次間苗後要澆1次小水,結合間苗拔除雜草。

冬春季節在溫室大棚內育苗,需要覆蓋地膜,外搭小拱棚覆蓋(出苗50%時揭去地膜)。出苗前白天溫度保持在20-25℃,苗出齊後注意通小風,白天溫度保持在15-20℃,夜間保持在13℃左右。球莖茴香忌高溫,溫度達25cC時應加強通風。

         3、施肥做畦  球莖茴香適宜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陽光充足,排灌條件較好的砂壤土上栽培。定植前每畝施充分腐熟優質農家肥3000千克、三元複合肥30千克、硫酸鉀25千克、鋅肥1千克、硼肥1千克,土壤滅菌每畝用50%福美雙1千克、80%多菌靈1千克。施肥後整地做成1米寬的畦。

         4、定植秋冬茬栽培 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定植;冬春茬在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下旬定植。苗齡25-30天,株高10-20釐米,長有5-6片真葉時定植。每100釐米寬的畦栽3行,株距25-30釐米,每畝栽6000株左右,溫室大棚種植不宜過密,否則容易出現球莖腐爛。冬春茬栽培適宜在晴天上午定植,夏秋茬栽培適宜在晴天下午4時後或陰天定植。

      5、定植後管理   

       ①澆水。定植時澆定植水,緩苗後澆緩苗水,開始蹲苗1-10天,以後保持土壤溼潤。葉鞘肥大期結合中耕進行培土。以後澆水保持土壤溼潤,特別是進入葉鞘肥大期,需水量更大,應保持溫室大棚內土壤溼潤,澆水忌忽大忽小,以免引起裂球。

        ②施肥。第一次追肥在苗高30釐米左右(7-8片葉)時進行,畝施生物複合肥10千克或尿素10千克、硫酸鉀5千克。第二次追肥在球莖開始膨大時進行,用量比第一次增加30%。第三次追肥在球莖迅速膨大期進行,用量同第一次,每次隨水衝施。

       ③溫度管理。球莖茴香生長適溫為15 -20℃,超過28℃則會生長髮育不良,管理上要注意溫室大棚的通風和保溫,確保植株生長良好。溫室大棚春提早栽培注意前期保溫,秋延後栽培注意前期遮陽、放風降溫,後期保溫,以保持適宜的生長環境。

       6、溫室大棚球莖茴香病蟲害防治  

       主要蟲害是蚜蟲,主要病害是灰黴病、白粉病和根腐病。

       ①蚜蟲。可採用黃板誘殺。苗期可用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或10%溴氰菊酯乳油6000-8000倍液噴殺。

         ②白粉病。發病初期可噴施農抗120,或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7-10天噴1次,連噴2-3次。也可用5%百菌清粉塵劑進行噴粉,每畝用量1千克。

         ③灰黴病。防治方法: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減少傷根,澆小水,並注意澆水後及時淺中耕;以預防為主,移栽前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澆灌定植穴,每穴灌藥液0.25千克;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10%混合氨基酸銅水劑(雙效靈)1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藥液500克。

       ④根腐病。防治方法:注意加強溫室大棚的通風,降低空氣溼度;採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應格外注意發病初期的藥劑防治,可選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50%噻菌靈懸浮劑1000倍液噴霧,植株生長茂盛或連陰天時最好選用粉塵劑或煙霧劑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