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小麥吃緊,今年下半年小麥價格能達到1.45元嗎?

老張談三農


全球小麥市場並不一定代表國內市場行情,就拿去年小麥市場來說,受2017年冬季寒冷、2018年夏季高溫乾燥和春季倒春寒等極端天氣影響,全球至少有7小麥主產區受到影響而減產明顯,使得去年全球小麥價格呈現上漲趨勢,根據去年相關數據,全球小麥價格從2017年冬天的4美元/蒲式耳上漲到去年的8元/蒲式耳左右,然而去年國內小麥市場雖然也遭遇了倒春寒影響而減產明顯,但卻還是出現了麥價下跌之勢!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還是因為國內小麥供應充足,臨儲小麥庫存壓力比較大,去年留有數據的臨儲小麥庫存量高達8000萬噸左右,由於規模過於龐大,可能實際情況庫存量要遠高於8000萬噸,因而這兩年也成為小麥、玉米和稻米去庫存最多的年份,使得市場供給量相對寬鬆,並沒有明顯價格上漲!

就拿每年小麥託市收購保護價政策來說,2017年為1.18元/斤,到了2018年卻下調到了1.15元/斤,而今年又繼續下調到了1.12元/斤,已呈現下跌態勢!而今年3、4月份的小麥市場,主要是由臨儲小麥供應,例如4月份臨儲小麥起拍價是以今年託市保護價1.12元/斤出貨,向市場總共投放了1499萬噸,然而成交量才30萬噸而已,顯然市場需求並不買賬!



至於原因,一方面是目前市場上優質小麥供應基本上所剩無幾,很難再大量採購到,而臨儲小麥雖然庫存量很大,也主動降價投放市場,然而因為質量不佳,很多制粉企業並不願採購,才出現了投放量多而成交量少的尷尬局面!另一方面,隨著夏季到來,麵粉需求減少,導致很多加工企業開機率並不高,尤其是中小麵粉企業開機率最少僅為25%左右,另外,今年夏收小麥從5月下旬開始,使得新季小麥開始逐漸供應市場,很多企業為了採購優質廉價小麥,將當下採購重心轉移到了新季小麥市場上!

所以說,對於今年夏收的新季小麥,要想賣個好價錢,除非是優質小麥,可以做到按質論價,獲得較高種植效益!例如去年普通小麥質量不佳,只能賣到1.15元/斤左右,而優質小麥卻仍可以賣到1.3元/斤以上,最高時已達每斤1.37元左右,差幾分就突破1.4元/斤,可見以“優質優價,低質低價”的市場化採購原則逐漸成為當前小麥價格行情!



因此,雖然今年小麥託市最低收購價格下調到了1.12元/斤,或許不利於普通小麥價格上漲,但對於優質小麥價格應該影響不大,後期市場行情仍會看漲,有望接近或達到去年1.3元/斤以上,但要想達到1.45元/斤估計很難哦,畢竟今年小麥長勢良好,優於去年水平,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市場供應量大幅增加,自然不利於小麥價格大漲!(以上僅為個人見解!)


龍百曉生


全球小麥吃緊,今年下半年小麥價格能達到1.45元嗎?

從國際小麥生產情況、庫存情況,以及國內小麥的綜合情況分析,今年下半年小麥價格是達不到1.45元/斤這個價格的,最有可能的也價格應該處於1.15~1.20元/斤,最高有觸及1.25元的可能。



一、從國際小麥生產情況看,今年小麥生產情況並不是吃緊,而是比較寬鬆。2019/20年度,世界小麥主要生產國阿根廷、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前蘇聯地區、歐盟地區的小麥產量悉數正增長,分別增長50萬噸(預期產量2000萬噸)、300萬噸(3450萬噸)、520萬噸(2250萬噸)、50萬噸(2560萬噸)、1000萬噸(1.353億噸)、1660萬噸(1.538億噸)。世界各國累計增加產量4590萬噸,增加幅度6.3%,預計總產達到7.775億噸,如果能夠達到這一目標,將是歷史性高點,由此來看今年小麥價格上漲是比較困難的。



二、從今年世界小麥的庫存情況看,也不是十分樂觀的,由於近幾年世界小麥產量增加,小麥庫存也出現大幅上升,據瞭解,目前全球小麥總庫存大約在2.93億噸,今年有望繼續正增長,再加上小麥下游產品消費低迷,比如非洲豬瘟在世界多個國家爆發,影響麥麩的消費,這對於今年小麥行情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三、從我國小麥生產情況看,今年小麥生產總體表現良好,今年小麥豐收已成定局,目前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小麥已經進入收穫季節,小麥產量好的達到1000斤/畝左右,一般的也達到700~800斤/畝,今年小麥總產預期在1.32億噸,比上年略高。從小麥價格看,目前企業收購價格多在1.12~1.18元之間,農民出售毛糧價格多在0.97~1.08元之間,臨儲小麥拍賣成交價格在1.171元,託市收購價格三等小麥1.12元,從這些價格分析,小麥的價格空間已經被框定在1.12~1.20元之間,很難有大的突破。



綜合分析來看,下半年小麥價格達到1.45元是很難實現的,大家應該根據自己小麥的產量、質量等情況選擇合適的價位順勢出售,個人認為在家賣到1.05~1.10元就可以了。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三農廣訊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牧豆人,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我給大家說說今年下半年小麥價格能達到1.45元嗎。

我個人覺得,小麥價格今年下半年能達到1.45元。前段時間,我國發改委發出公告,我國的小麥最低收購價格是112元/50公斤,即小麥最低收購價格是1.12元/斤。這相對去年的小麥最低收購價格每一百斤減少了3塊錢。但是我個人覺得,今年下半年小麥價格能夠達到1.45元。

首先我們根據國家發出的小麥最低收購價格,就知道小麥價格最低也是1.12元/斤。而今年的部分小麥生產區的小麥在年初受到了赤黴病的影響,導致部分小麥旺長而不能順利結實。然後全國大部分地區也遭遇了低溫影響,這可能會使小麥結實率降低。而在這段時間,小麥差不多可以收穫了,但是這段時間,可能雨水較多,會影響小麥灌漿期,也會對小麥產量造成影響。



雖然在今年年初我國的小麥進口量相比去年比較多,但是由於中美貿易戰,小麥進口量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量,對於小麥下半年價格影響不大。而在今年下半年,我國市場對於麵粉的需求量開始增加,麵粉企業收購小麥的熱情也在上漲,而小麥需求量就在增加。而今年的非洲豬瘟在下半年會逐漸減少,養豬行業對於由小麥製作而成的麥麩需求量大,因此需求量也在逐漸增加。而今年小麥產量不高,供應量由於天氣與病蟲害原因減少了一部分。現在很多小麥的價格已經達到了1.22元/斤,那麼隨著時間推移,市場小麥需求量逐漸增加,而小麥的供應量逐漸減少,因此小麥價格也會逐漸上漲。而我國部分優質小麥價格已經達到了1.5元,還有上漲的趨勢,因此小麥價格上漲到1.45元也是在今年下半年的時間。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大家有要補充的,請在下方留言,謝謝大家。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牧豆人,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牧豆人


全球小麥吃緊,今年下半年小麥價格能達到1.45元嗎?

由此可以看出,近日國際市場小麥價格上漲,主要還是因為對天氣的炒作,並不是實際產量受到了影響。

再從國內市場來看,截至5月下旬,主產區冬小麥收割工作正在大範圍進行中,新麥上市量逐漸增大,使得市場收購價格也呈現高開低走態勢。截至5月27日,湖北的個別中儲糧直屬庫掛牌收購新小麥的價格在1.14-1.15元/斤,部分大型麵粉加工企業掛牌價也下調到1.16元/斤左右,基層的價格約在1元多一些。

從後期市場來看,一方面今年新小麥同比恢復性增產的可能性較大,而且品質上也將好於上年水平,這使得有效的新增供應比上年度增加;另一方面,國內小麥需求並未有明顯的增長,而且因為麵粉加工企業盈利水平因為麩皮價格下跌而收窄,使得開工率總體保持偏低水平,也將影響到小麥的消費量。與此同時,從託市來看,2019年產小麥最低收購價格連續第二年下調,國標三等為1.12元/斤,比上年下調3分;日前國家還下調了託市陳小麥的拍賣底價,根據不同生產年份,分別下調3分/斤和6分/斤,國標三等統一執行1.145元/斤,再加上等級差價0.02元/斤,這也代表了後期國內小麥價格的底部和頂部都有了明確的波動範圍。

綜上所述,從世界範圍看,我國是小麥生產第一大國,也是消費第一大國,作為必保的口糧品種,國內小麥供需總體是寬鬆的,雖然每年也有二、三百萬噸的進口量,但主要是優質專用小麥,比如用於麵包粉加工的硬質小麥等,在國內市場的作用主要是品種調劑。無論國際市場小麥價格如何波動,在國內小麥市場政策市向市場化轉變的過程中,國內外小麥市場的聯動性仍不太強。那麼也不存在國際市場小麥吃緊,就會導致國內小麥市場價格出現大幅上漲的情況。因此,下半年國內小麥價格是達不到1.45元/斤的高位的,無論是普通小麥,還是優質強筋小麥,都是如此。


糧小咖


首先,2019年全球小麥產量和供應量並不存在所謂的“吃緊”,整體來說比較穩定,至於說價格肯定不會達到1.45元每斤。

至於說國內小麥市場來說,2019年不但不會出現供應吃緊的情況,還會出現嚴重的供應過剩,在此背景下今年的新產小麥的市場價格更不會出現大幅度的上漲,上漲至1.45元肯定是沒有任何可能與希望。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中國小麥市場與國際小麥市場幾乎脫節,
第二,我國本年度小麥市場供應量非常充足,並且有大量的過剩。

中國小麥市場尚未與國際接軌。

熟悉中國糧食進口的朋友都應該知道,三大作物裡面我國沒有放開任何一個品種的進口,不管是小麥稻穀這樣的口糧作物還是玉米這個最重要的主糧作物,都是如此,而是實施嚴格的配額制度來限制國外低價糧源的進口,以此來保護國內糧食市場不受國外低價糧食的衝擊。

而且最近這些年取得的成效還是非常明顯的,在我國龐大的糧食消費量面前,來自進口糧源的所佔比例非常低,比如說,2018年我國小麥消費總量在1.2億噸左右,其中來自進口的總量不過是280萬噸左右,約佔我國年度消費的3%以下,我國每年消耗的絕大多數的小麥還是以國產為主。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國際小麥價格比較便宜,但是它們很難進入中國市場。

本年度我國小麥市場出現嚴重過剩。

實話實說,中國的小麥市場價格並不會受到太多國際市場波動的影響,即便是在2019年全球小麥產量較上一年出現小幅波動的背景下,國內小麥市場價格還是無法達到1.45元每斤這個價格高位。因為今年我國小麥市場根本就沒有任何所謂的缺糧風險,反而還會呈現出嚴重的過剩情況。

從新產小麥供應量來看,本年度將會達到1.3億噸,與此同時我國的消費市場需求量依舊會保持在去年的1.2億噸,也就是說新產小麥已經完全足夠國內消費,可是別忘了我國還有7000萬噸以上的臨儲小麥庫存。這樣一來,2019年我國小麥市場中將會出現高達8000萬噸的供應過剩。
所以,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後期的國內小麥價格怎麼可能出現大漲?


鍾情三農


對於這個問題,很遺憾的說一聲,下半年的小麥價格想要達到1.45元實在有些困難,哪怕是優質的新產小麥也無法達到這個價格。


原因如下:

一、“全球小麥吃緊”這種說法本身就不成立,本年度全球的小麥產量則預期要比去年增加4590萬噸,總產量可達7.775億噸,增幅為6.3%。而我國小麥雖然在早期受到一定的天氣狀況的影響,但是實際上對產量的影響並不是很大。所以無論是全球還是國內,都不會出現小麥吃緊的狀況發生。

二、最近幾天開始,冬小麥已經正式開始收割,截止目前為止,小麥市場收購價格也表現出高開低走趨勢,新產小麥上市初期價格都處於最低收購價左右,約在1.05~1.15之間。即便是到了後期,價格有一定的上漲,但漲幅也不至於會直接上漲3毛錢一斤。

(今年最低收購價繼續下調,最低收購價格水平為每斤1.12元(國標三等),執行時間為6月1日至9月30日,執行範圍為河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等6個小麥主產區。)

三、而根據供需方面來說,今年小麥供應量上漲,但是需求量卻出現了下降。受產品下游市場“量價”疲軟拖累,國內的面企開工率下降,對下麥的需求降低,採購量也有所下降。

所以綜上所述,在“供過於求”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小麥價格不會出現大幅上漲的趨勢,達到1.45元每斤,而是極大可能處於1.12至1.25元每斤之間,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


駿景農業


全球小麥吃緊,今年下半年小麥價格能達到1.45元嗎?

市場中的新麥總有:好孬之分、品種之分。眼下普通小麥主流交易價才1.1-1.2元/斤,不排除優質小麥、專用麥收購交易價高於1.45元/斤的可能性。一般來說小麥的等級與價格是掛鉤的。比如小麥的品種、容重、粒度比例、小馬哥的含水量以及色澤氣味等條件息息相關。比如在18年福建福州市專項儲備糧競價採購價達到了1.44-1.47元/斤,最高的達到了1.47元/斤(摺合每噸2940元);而在廣東華南採購的華北產區的小麥價格也在1.3元/斤。這足以給今年下半年小麥達到1.45元/斤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第一,全球小麥的產量以及質量受自然條件的影響

在今年小麥生長期間全球重要小麥產區受上半年惡劣的自然災害影響較大,以及18-19年度歐盟澳洲惡劣自然天氣的影響。根據統計的數據來看產量和質量均不及去年的水準,這給今年下半年小麥價位上調提供了參考依據。


第二,本地小麥的有利因素

6月份或者結束後臨儲小麥拍賣會被暫停,這給小麥走高提供了條件。本月實際的拍賣結果優良,比如成交量穩步增加至35萬噸,增幅比上週高了10倍左右。而且這些庫存小麥的拍賣成交價格均高於新麥的上市收購價,說明了收購價有所偏低。

第三,質量優等區分定價

每一年的小麥均有高價、底價之別,實際中小麥的容重≥790g/升,次級粒度≤6.0%,雜質≤1%,水分<12.5%,而且小麥味道正常的二等麥價格會在1.15元/斤。一些市場上專用的、定製的小麥由於是專用的用途價格會高一些。而市場上比較普遍且量大的小麥價會低。


第四,小麥依舊是重要的糧食作物

小麥是實際生活中最常見的食物,食用的面積廣、人口多,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對小麥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同時給行情向好的有利的事情。

這所以編者小希時間認為,小麥高價是眾多種植戶期盼著的事情。但是價高不可能無根據、與趨勢。今下半年小麥的均價不可能達到1.45元/斤。普通小麥的交易價也穩定在1.1-1.2元/斤;質量檔次優或者專用麥有望達到1.45元/斤的新高度。上述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小希時間


呵呵,小麥價格二十年變化不大,年底漲價到1.45元,根本不可能!

19年小麥價格比18年沒漲還降了幾分,證明小麥市場貨源充足,價格穩定。

各地雖然都有拋荒耕地說法,但大多數耕地還在耕種中。而且今年農副產品比往年略好一些。農村已經老齡化,打工沒有崗位,種地多多少少還能繼續生活。

科學種田越來越被農戶學習掌握,一畝高產小麥達到一千三四,是20多年前不敢相信的數字。

每年十月十一月,都是小麥價格最穩定時間段,今年玉米價低於小麥,養殖戶會青睞玉米儲存,小麥漲價,難上加難,我們這裡最高才1.05元,正常1元整。


開心151933790


並不是我故意打擊大家的積極性,下半年國產小麥價格肯定達不到1.45元一斤,即便是優質的新產小麥也是如此,普通新麥價格更是不可能了。


所以說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兩點原因,首先,本年度我國小麥並不吃緊,甚至還會出現大規模供應過剩,過剩總量高達8000萬噸左右。

其次,目前我國的小麥市場價格仍處於低位,在1.15元一斤左右,從本年度我光想買市場整體走勢來看,不足以在半年內出現0.3元每斤的價格暴漲。

而是我國的目前小麥市場行情走勢來看到下半年小麥價格整體打到1.25元每斤,就已經是萬幸了,對於市場上流通的大多數普通小麥品種而言,能夠在後期現價打到1.2元一斤,就已經是非常難得的事情了,對於市場上比較稀缺的優質新產小麥而言,其市場價格最高,或許能夠達到1.35元每斤左右,但是要想再有所突破,可謂是非常困難了。

如果再通俗一點兒來說,2019年我國小麥市場中幾乎沒有可以打到1.45元一斤的新產小麥。

2019年,全球小麥整體產量或許不及去年,但是就中國市場而言,今年我國的小麥市場供給量處於嚴重的過剩狀態。簡單來說,2019年中國不會出現小麥缺少的情況,所以今年下半年我國小麥市場價格肯定不會有目前的1.15元一斤左右的基礎上暴漲三毛錢每斤,達到1.45元每斤這個國產小麥價格新高度。

具體來看,2019年我國新產小麥總量或將達到1.31噸,而與此同時,我國還有超過7000萬噸以上的臨儲小麥庫存,也就意味著本年度我國可供消費的小麥總量高達兩億噸左右,可是,根據權威機構預測,2019年,我國小麥總體消費總量大概在1.21噸左右,這也就意味著,本年度,我國將有超過8000萬噸右的小麥盈餘,所以在這樣的市場環境背景下,今年的小麥價格要想出現大幅度的上漲,難度可謂非常巨大。


而最近幾天,各大小麥產區已經完成收割的新產小麥上市初期價格多在1.05至1.15元一斤之間,隨著時間的推移,國產小麥後期價格貨將在這個基礎上上漲0.05至0.1元每斤,也就是說,到了下半年國內小麥市場價格或將在1.15至1.25元每斤之間,也就是2300到2500元每噸,距離2900每噸這個價格還隔著銀河一般無法逾越的價格差距。


糧油市場報


惠農圈為你答疑解惑!去年就已經聽過小麥吃緊的言論,沒想到今年又來了,去年的天氣變化比較大,確實出現了一定量的減產,但減產並不是那麼多,而今年的小麥產量普遍迎來了上漲,在這樣的條件下小麥的價格是不會上漲的。此外,如今的全球小麥庫存量達到了2億多噸,在供大於求的情況下,小麥的價格還是會下降。

我國的臨儲小麥正在拍賣中,庫存量已經達到了7000萬噸,可見目前的小麥急需清欄才行,要知道我國一年的小麥總收成是1億多噸,庫存量卻已經達到了7000萬噸,已經出現了嚴重的供大於求了。

今年的最低收購價再次降低了3分,達到了1.12元每斤,之所以會逐年的下降,其實還是受到了小麥的總體庫存量影響。而如今的新市小麥價格則是在1.08元左右,這樣的話可是和1.45元有很大差距的,就算是那些優質的小麥,也不可能會達到1.45元每斤。

在從6月份開始,為期4個月的最低收購價政策將會開啟,這樣的話小麥的價格將會在1.12元以上。而目前的臨儲拍賣價格在1.15元左右,這樣的話就意味著新小麥的行情應該在1.12-1.15元左右,想要超過1.15元每斤的並不是太多,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

而那些優質的小麥確實能夠賣上好一點的價格,但也只是在1.2元左右,想要達到1.3元都很困難,更別說能夠達到1.45元了。而今年的小麥產量相比較多,但實際上品質上並不是太好,首先就是北方的天氣比較幹,其實就是今年受病蟲的危害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小麥的收購價格可能不會太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