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本田汽車的發動機好,還是大眾汽車的發動機好呢?

tstdhyjvkbkb


簡單說都不錯,各自取向 調教也是不同的以下幾點不同:

本田注重高轉高扭 1750轉才能爆發最大扭矩 而大眾一般1450或更低就能爆發最大扭矩 ,本田的功率曲線寬,寬到6000轉都能輸出功率 但隨之而來的是低轉功率不夠造成動力肉, 所以本田的機頭 噪音大 共振大 低轉無力,發動機都很優秀 只是調教取向不同


佛山建築工程


本田發動機好還是大眾發動機好,先用一組數據說話。

本田1.0T,最大馬力125P,最大功率92千瓦。

大眾1.2T,最大馬力110p,最大功率81千瓦。

本田1.5T低功率,最大馬力177P,最大功率130千瓦;高功率最大馬力192P,最大功率143千瓦。

大眾1.4T低功率,最大馬力131p,最大功率93千瓦;高功率最大馬力150p,最大功率110千瓦。

本田2.0T,最大馬力272p,最大功率200千瓦。

大眾2.0T,最大馬力220p,最大功率162千瓦。

通過以上數據對比,本田發動機性能方面是遠好於大眾的,飛度1.5自然吸氣發動機動力即可媲美大眾1.4T低功率發動機,本田在發動機領域內的造詣還是毋庸置疑的,被稱作是買發動機送車,也絕不是空穴來風。

除了發動機性能方面,發動機隔音降噪方面,大眾是遠好於本田的,本田汽車噪音大也是名聲在外的,而這方面大眾做的確實做的比較的理想。

底盤方面大眾也是略有優勢的,雖然本田汽車也偏向運動性,也有運動的基因,但是還是略偏向於舒適性,而大眾則是更硬朗一些。

變速箱方面,本田多為CVT無極變速箱,2.0T車型會使用採埃孚9AT。而大眾汽車多為雙離合變速箱,低端車型採用乾溼雙離合,中高端車型採用溼式雙離合變速箱。

總體來說,大眾汽車與本田汽車各有所長。大眾汽車更注重均衡,非常的中庸,整體性會好一些。本田汽車注重發動機性能,更加偏激,有些偏科。






小強說說車


60秒懂車回答你的汽車問題。

你這個問題問的挺好的,會引起很多爭議,小編的最有權利回答,因為我呢姬和本田的4s合作,又和這個德系車大眾和奔馳4s店合作。

有很多機修師傅又在本田幹,我又在大眾幹,我又在奔馳幹過,我覺得這裡邊的區別還是蠻大的,給大家講解一下。

首先本田的發動機,是故障率非常低,設計也比較精妙,而且呢,它比較耐用。日系車的設計理念呢,一定是用成熟的技術,讓車的故障率低,而不是用最先進和最炫酷的技術在這一點呢,和德系車的設計理念有很大不同。

大眾車的發動機呢,以前的也是比較皮實耐用,後來隨著發展戰略的規劃調整的更偏重於宣揚這個渦輪增壓技術以及一些先進的技術所以大眾車的發動機呢,以前的也是比較皮實耐用,後來隨著發展戰略的規劃調整的更偏重於宣揚這個渦輪增壓技術以及一些先進的技術,所以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它的故障率反倒要稍微高一些,比本田車型。

而大眾的發動機相對來說呢,整個的設計精度呢,和本田的發動機比較接近和類似,但是耐用度和抗疲勞程度呢,確實有差距,而且呢配件成本的過高。

那麼德系車的代表呢,是奔馳奔馳的發動機和設計裡面就更巧妙,要比本田還要略高,但是它的製造成本和研發成本也高,相對來說它對成本的控制呢不是那麼急迫,所以才能做得更好。

但是奔馳的發動機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就是,他的每一個配件都非常貴,製造也不惜成本。所以後期的維修費用就要很高,當然它的耐用度也是非常好的。

這就是實體車和德系車的兩個設計理念的不同造成的結果吧,具體你有什麼看法?


醉誠汽車人


大眾汽車和其它德國車廠一樣,在設計汽車和發動機的時候,重視駕駛體驗,因此,特別注重發動機的低轉速扭矩和功率。

只要開過車,稍微注意下,也知道,我們日常駕駛轉速極少超過4000轉,城市路況多數情況下,轉速1000多轉,高速公路2000轉左右,加速的時候,也極少超過4000轉,多數在2000~3000轉區間加速。

因此,4000轉以下的性能才是重要的,甚至可以說,3000轉以下的性能才是重要的。

大眾汽車在設計的時候,最重視的是這個轉速區的扭矩和功率,所以帶來了更好的駕駛體驗。

開過大眾和日系車,都會有個感覺,感覺日系的功率和扭矩標註比較虛,大眾比較實在。其實,主要原因是大眾的發動機的低轉速扭矩和功率更強,正好和我們的習慣轉速區重疊,從而產生了更好的駕駛體驗。

本田為了達到賣車的目的,總是喜歡標更高的功率數據,其實,最大功率對絕大多數駕駛者來說,幾乎不用,即使你想用,當你提高轉速,聽到發動機聲嘶力竭的聲音,也不忍心去觸碰這個轉速,因此高轉速的最大功率,除了賣車誤導你,讓你以為你真的用這個功率駕駛外,沒有其它意義。

簡言之,大眾的發動機是用來開的,特別是日常開的,本田發動機是用來吹的,當你有經驗了,你就知道本田那些虛標的數據,除了看,沒什麼其它實際用途。


魚眼貓眼鷹眼


首先考慮的得是同級別的,拿v8比4缸直列沒法比,要說省油那4缸的好,要說動力v8好。我們選擇同級別的車前型行發動機比較。

1.油耗,還想讓馬兒跑,馬兒還得少吃草。我們用朗逸1.4T,對比思域1.5T。本田排量略大於大眾,百公里本田7.2個油,大眾8.0個油,數據來源網友綜合公開油耗。而且大眾一般渦輪增壓都燒95,本田吃粗糧即可。日系車最大的賣點就是低油耗。能量是守恆的,比的就是低損耗,顯然本田做的更好。

2.動力,也是上述兩款對比,本田馬力,功率,已完爆大眾。本田地球夢的殊榮也不是白得的。可能在日常駕駛感受上,本田體重都比同級別要輕,所以動力更佔優勢。

3.口碑,究竟質量怎麼樣,是否穩定,大家心中都是有數的。比如提起大眾,直接印象是燒機油,還比啥了。

最後,不是說大眾不好,只不過是大眾最大賣點不是發動機罷了。相比之下,本田最大的賣點就是發動機。

單純本田發動機好,還是大眾發動機好。我選本田,畢竟我想省點汽油,也不想太費機油。




東北大楊說車


在國內的汽車市場上,可以說大眾和本田是大家都非常熟悉了。這兩款車子也可以說是兩個陣營的代表了,就是“德系”和“日系”,那個的發動機好呢?

就整車而言,大眾更專業,因為它一開始就是造汽車的。而本田車就不一樣了,剛開始是做摩托車的。所以看起來好像大眾也更有經驗。不過,如果是要說發動機,卻是本田比較厲害。因為,本田從剛開始就是做發動機的,雖說是做小汽油機,卻也為後來的本田發動機奠定了基礎。後來就做了摩托,然後是汽車。而在這期間,這家車企的發動機技術非常受青睞,美國的排放標準總是非常嚴格,本田居然是首先突破美國最嚴標準的品牌,雖然大眾也是在造車,卻不如本田專注於發動機。



大眾與本田發動機各自的優缺點:

本田發動機最大的特點是黑科技,雖流行的是小排量,但動力很強勁,尤其是它的地球夢發動機熱效率非常高,功率也不錯,這款發動機獲獎無數。本田汽車轉速很快就能超過4000轉,讓人感覺動力很強,“心臟不大”,卻也可以爆發出驚人的動力。目前來看,油價高居不下小排量的車更受歡迎,動力強勁,本田的發動機就佔據相當大的優勢。但是操控性卻不好,穩定性能也不好。



本田的發動機動力參數雖出色,但是在實際用車過程中大眾的發動機體驗稍好。大眾的發動機最喜歡運用一些新的技術,動力強勁,整體性能較本田而言兩者旗鼓相當不相上下。總的來說,無論是本田還是大眾在發動機上都有不錯的成績。


我倒是覺得這兩款車各有特色,也不能籠統地說哪家好。畢竟,沒有真正完美的人,也沒有真正完美的物。


簡單愛22227


本田被稱作是買發動機送車,在發動機領域頗有造詣,尤其是自然吸氣發動機領域,更是王者般的存在。可以與寶馬、法拉利相提並論。

本田本田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好,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動力,第二是質量。本田看家本領VTEC,可變氣門正時及升程技術,氣門開度可以的大小和時間會隨著轉速的變化而變化,尤其是高轉之下更是像打了雞血一樣,可以9000轉換擋,稍微改動能夠達到10000轉。

2.0自然吸氣發動機可以壓榨近250的馬力,升功率接近125,據說法拉利用了十多年才打破本田的記錄。在質量方面,本田自然吸氣發動機故障率也是全球最低,這方面權威部門做過調查。

隨著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盛興,本田同樣按耐不住了,作為技術宅當然不願落後於人,於是踏入渦輪大軍。在渦輪增壓器的加持下,本田汽車不僅省油,動力也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但是由於存在設計缺陷問題,出現了機油增多的問題,一時間本田成了眾矢之的,維權事件頻發。相對於自然吸氣發動機來說,本田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質量表現遜色不少。

再來說說大眾汽車,說大眾是國人最愛的汽車品牌,這個毋庸置疑。但是在發動機領域,大眾一直不出色。

可能是大眾考慮到大眾主打中低端車型,利益為上,技術運用方面比較吝嗇,技術配置各種簡配,而同為一家的奧迪在技術運用上就比大眾厚道些,但是價格也是高了去了。大眾相比本田,在自然吸氣發動機方面,沒有太多可說的。

在渦輪增壓發動機方面,大眾由於進入的時間比較長,在穩定可靠性上會稍微有一點優勢,但是表現在動力上面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數據。

燒機油的問題也一直困擾著大眾,不過隨著大眾發動機的不斷完善,燒機油的問題也越來越少了。在渦輪增壓發動機方面算是半斤8兩吧。

總體而言,個人覺得本田發動機更好一些,主要表現在動力性和燃油經濟性。大眾相對均衡一些,相對穩定一些。

CMC車友會,悅之心、悅之行,交友、自駕、攝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國汽車俱樂部旗下組織!歡迎加入CMC車友會大家庭!


CMC車主俱樂部


如果就單純的說發動機,個人覺得可能本田的發動機可能稍微好一點。



在發動機技術方面,本田明顯的要激進多,本田當年就是靠著地球夢發動機迅速上位的,在機油門事件之前,發動機一直都是本田最大的賣點。而且本田的發動機在各個領域都有涉及,技術沉澱肯定多。

本田的地球夢發動機,主要有1.5L、1.5T和2.0T這三種,不僅燃油經濟性出色,而且性能還很強大,動力輸出都是同級別中的佼佼者。

大眾是國內銷量最高的合資品牌,大眾可以說是佔據了國內合資車市場的半壁江山,發動機技術也已經非常成熟。




大眾車的銷量,在中國絕對可以佔半壁江山,大眾的發動機勝在技術成熟,雖然有點燒機油,但還是非常可靠的。

大眾最主要的發動機是EA211和EA888這兩個系列,在性能、燃油經濟性要比豐田稍微差一點,整體表現相對比較中庸,說不上多麼先進,可是,也挑不出什麼毛病。


丶空城2


看獲獎次數



逃禪仙吏GJF


好字的概念就比較廣泛了,好具體表現在哪方面就值得探討了;過去本田發動機的優勢(也可以理解成好)主要就體現在油耗、可靠性、升功率方面;但隨著大眾率先一步進入渦輪時代後,T+DSG的組合彌補了油耗以及升功率不如本田的劣勢,但可靠性卻遠不如本田的自然吸氣;而近些年來本田(日系車)的質量也出現了一定的退步,尤其是在本田給民用車推出渦輪之後也出現了一系列小問題;而大眾的機器隨著更新為Gen.3B後,燒機油問題也得到了很大緩解!


本田的發動機可以分為兩個時代去理解,過去的自然吸氣時代、當今的渦輪增壓時代;如果單看自然吸氣發動機領域,本田的成就要比大眾高上許多,因為本田打造了多款升功率高的離譜的自然吸氣發動機;比如F20C/K20A這兩款機器,它們都只是2.0L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而馬力接近了240匹,這意味著升功率已經接近了120匹,這個數據在15年前意味著什麼各位朋友心裡都有數;自然吸氣發動機壓榨馬力只有增加排量或拉高轉速,而本田選擇了拉高轉速的方式,要知道高轉速對於精加工的要求很高,本田在十幾年前即可打造出升功率接近120匹的自然吸氣發動機無疑是前無古人而後無來者的;看看如今蘭博基尼5.2L排量的V10自然吸氣發動機,具有639匹的馬力,其升功率也僅在122匹左右;而這樣的數據本田十幾年前就做到了(法拉利已經將自然吸氣做到極致、難以再提高,所以玩渦輪去了,但蘭博基尼還沒把自然吸氣玩到極致),所以在自然吸氣發動機領域,大眾根本無法與本田相比較,本田的自然吸氣太過於驚豔;過去公認的自然吸氣三巨頭寶馬、本田、法拉利!

德系車玩自然吸氣只有寶馬能和本田去比一比數據,本田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劣勢在於升功率隨高、但低轉速下扭矩太差,而這些小排量高馬力的紅色怪物之適合在賽場上通過持續保證高轉速行駛的方式來體現它們的價值(賽道最怕丟轉速,丟轉速基本就輸了),而在實際生活中表現的並不理想,鄙人去年有幸駕駛過一次N手的S2000,發動機4000轉以下的表現很軟,有種很漿糊的感覺,而轉速一旦突破5500轉以上,就突然間變得勁爆、緊繃(也許鄙人駕駛右舵並不習慣,沒有徹底體會到S2000的好),所以本田的那些優秀紅頭在實際生活中的表現一般,因為在日常駕車時誰能沒事總上5000轉啊?由於自身排量低、日常行車轉速又上不去,所以低鈕的表現一般,或許排量大一點就會得到很大的改觀!

而過去大眾的自然吸氣發動機不能說差,但是和本田比還是處於劣勢;大眾的產品一直處於很中庸、很適合日常駕駛的狀態,只不過隨著T+DSG的出現才將大眾車的整體性能提高了多個臺階,這兩樣是刷數據的力氣,自然吸氣再強也沒辦法和渦輪比性能,而雙離合的換擋速度更是驚人,所以大眾在實現T+DSG之後的一段時間內,發動機的性能、車子的實際性能表現是要優於本田的(整體日系),畢竟渦輪和自吸比性能是不對稱的;而隨著日系車開始在民用車應用渦輪技術,雙方的性能差異也就小了;相比較之下如今全世界範圍內的渦輪技術相對成熟,所以再分誰好、誰壞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大眾的EA888也是多次上榜沃德十佳的選手,所以自然不會比本田差;不過這麼比較有些問題,大眾的發動機也不是自主研發的,比如EA888是由德國內燃機巨頭FEV所設計的,所以比產品大眾目前的機器並不比本田差,但比自主研發能力,大眾要比本田差上很多;EA888是FEV設計、7速雙離合的核心雙離合模塊是由舍費勒設計、6速雙離合模塊是由博格華納設計、四驅博格華納·翰德所提供的,所以大眾自主研發能力不強;掌控的專利技術也不像日系那麼多,不過大眾優勢在於產品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