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時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同樣佔了俄羅斯的地,為何哈薩克斯坦能擺脫俄的“追債”?

秦皇見漢武


這種情況完全是不一樣的,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關係很近,同屬於斯拉夫民族的一支,可以說是同胞兄弟,但是他們在政策上就完全不同,烏克蘭希望恢復的是自己的傳統,向西方靠攏,這等於是在結仇,俄羅斯不可能接受的,這才有了今天的問題。

哈薩克斯坦屬於一個內陸國,不管願意與否與俄羅斯的之間的關係都很密切,歷史說是被俄羅斯人征服的地區,但是關係一直不錯,上世紀90年代,從建國之後都面臨著與俄羅斯關係的問題,一直採用的是親俄政策,而不是反俄政策,雙方都提不起與對方的敵意,雙方的領土爭端不是哈薩克斯坦佔了多大便宜,歷史上的哈薩克斯坦比今天的版圖還要大,論起來被俄羅斯佔了多少便宜的問題了。

雙方只能說有舊怨無新仇,幾百年前的恩怨, 早已談化,近現代的雙方關係也相當親近,雙方都樂於維持良好的關係,很難分離了,別看俄羅斯族在哈斯克斯坦所佔的比重不大,影響不小,也不存在什麼反俄的思想理念問題,雙方只能是盟友性的關係。


麥田軍事觀察


哈薩克斯坦“佔了俄羅斯的地”?您的歷史是跟什麼奇怪的人學的?

“哈薩克”一詞來自回鶻語,意思是“自由民”,“哈薩克斯坦”的意思是“自由者的國度,這個國民可謂和俄羅斯無關。

歷史上哈薩克斯坦最早由帶有波斯血統的塞種人居住,張騫出使西域時,這裡有烏孫、康居、大宛等多個國家存在,其中最大、在今天哈薩克斯坦境內面積最廣的烏孫和漢朝關係密切,漢朝解憂公主嫁到烏孫,並協助建立了獨特的大、小昆彌並存體制。

中國北朝至唐時,這裡先後為西突厥、突騎施、葛邏祿等領地,後來更崛起了一系列的遊牧民族汗國。蒙古崛起後這裡屬於成吉思汗長子朮赤,朮赤次子拔都建立了面積廣闊的金帳汗國,今天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部分領土第一次歸併在同一個政權下。這個汗國雖以今天俄羅斯境內的阿斯特拉罕為首都,但幾乎所有上層官吏都是蒙古人、蒙古化的中亞人,簡單說,在這個體制下哈薩克斯坦貴族屬於統治階層,而俄羅斯貴族則是被統治階層,有一部俄羅斯歷史劇中敘述莫斯科大公的妻子被金帳汗太后侮辱,剝光衣服當眾打上象徵奴隸的烙印,正是這段歷史的真實映照——您不會因為這個歷史階段中莫斯科和哈薩克同屬金帳汗國,就認為此時的哈薩克斯坦是“俄羅斯的地”這麼有趣吧?

1456年,金帳汗國解體,朮赤後裔、中亞化的蒙古人克烈和賈尼別克在今天哈薩爾斯坦境內建立了哈薩克汗國,這個國家極盛時領土包括今天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大部,烏茲別克斯坦和俄羅斯一部,初時十分強盛,但在中國清朝初年遭到蒙古準噶爾部侵略,國勢日漸衰落,清朝打敗準噶爾部後,哈薩克斯坦於清乾隆三十二年向清朝稱臣納貢,並獲准“入口”遊牧,這是今天中國境內哈薩克民族的由來。

哈薩克汗國後期使用過的國旗,中間迴文符號為蒙古人常用的吉祥符,三顆星分別代表大、中、小三個玉茲


幾乎於此同時沙俄勢力開始侵入,哈薩克汗國於18世紀初簽署了對沙皇稱臣納貢的協議,而沙俄則根據1724年俄國參政院秘書處五等文官基洛夫的建議,開始蠶食哈薩克汗國領土,1734年建立了第一個入侵哈薩克汗國後建立的哥薩克要塞——奧倫堡,此後又相繼建立了亞梅什、鄂木斯克等45個要塞,這些要塞也是第一批當地定居俄羅斯人的來源,而在此之前,這裡幾乎沒有定居的俄羅斯人。

此時哈薩克汗國卻發生分裂,分裂為大、中、小三個“玉茲”,相互殘殺不已,其中的小玉茲汗阿布爾(Abul Khair)引狼入室,接受沙俄保護,將大量哥薩克引入哈薩克地區,後者喧賓奪主,逐漸架空哈薩克汗,用沙俄行政機構替代當地行政體制,並在當地橫徵暴斂,引發了19世紀多次大規模反俄起義。到鴉片戰爭時,小、中兩個玉茲都淪為沙俄保護國,大玉茲則因為被準噶爾吞併、準噶爾又被清朝打敗,成為清朝的“區脫地”。

1841年,最後一位哈薩克汗國可汗肯尼薩利Kenesary Khan舉起了反抗沙俄的旗幟,屢屢挫敗沙俄侵略軍,沙俄最終花費6年時間,並收買烏茲別克汗誘捕、殺害了肯尼薩利,最終吞併了哈薩克汗國。隨著沙俄對中國西北的步步蠶食,大玉茲故地也在清朝咸豐、同治年間被沙俄吞噬殆盡。

18世紀的哈薩克,綠色、黃色和紅色分別為當時的小、中、大玉茲範圍,其實“大玉茲”反倒是最小的


簡單說,哈薩克斯坦的“近代史”,就是沙俄不斷侵略、蠶食、瓦解並最後鯨吞的歷史,題主的話用一句成語形容,就是顛倒黑白。

抗俄民族英雄肯尼薩利紀念碑和紀念郵票。哈薩克斯坦在獨立後抵抗俄羅斯霸權的強有力手段,就是喚醒哈薩克人的民族意識和民族自尊心


沙俄將大量俄羅斯人移居中亞,這些人以征服者自居,和當地人爭奪本來就很有限的土地、水源和牲畜,導致彼此關係極為緊張,最終導致包括哈薩克在內蔓延整個中亞的、趁一戰發起的中亞各民族大起義,這次起義被俄羅斯人汙衊為“巴斯瑪奇”(Basmachestvo,意思是“土匪”),因此史稱“巴斯瑪奇運動”。1917年12月13日在十月革命影響下,哈薩克斯坦境內出現了站在白軍一邊的阿拉什共和國,而蘇俄則扶植親蘇維埃的吉爾吉斯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在1920年8月26日替代了“不聽話”的阿拉什。

此後蘇俄-蘇聯在中亞推行大俄羅斯主義,並強行遷徙中亞各民族,試圖摧毀其本民族文化,實現“分而治之”,中亞原有的各個親蘇維埃加盟、自治共和國也因此不斷變換名稱和領土範圍,1924年這種“大搬家”達到瘋狂狀態,第二年4月19日吉爾吉斯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被改名為“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而吉爾吉斯這個國名卻“搬家”到了別處,1936年12月5日升格為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

36年的哈薩克加盟共和國面積的確大於25年,這是蘇聯摧殘中亞各民族,試圖繼續擴俄羅斯人在當地特權的結果,哈薩克加盟共和國的“擴張”,是以犧牲其它中亞民族領地的代價來實現的,因為在蘇聯看來哈薩克離俄羅斯人聚居地最近,也最容易控制。而就哈薩克而言並非他們“佔了俄羅斯的地”,相反,是俄羅斯佔了哈薩克的地——最現實的例子就是奧倫堡:這個最早為沙俄侵佔的哈薩克故土,在“吉爾吉斯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和後來的“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時代,曾經是這個國家的首都,後來呢?後來俄羅斯人喜歡,就把奧倫堡搶走,把哈薩克的首都趕到了一個不毛之地阿克梅切特,還特意給改了個名字叫“克孜勒奧爾達”(哈薩克語“蘇聯紅軍”),對此感到羞辱的哈薩克人熬到1929年,終於忍不住把首都遷到了阿拉木圖。

沙俄建立奧倫堡要塞的草圖,這裡不但在古代是哈薩克斯坦故土,直到1924年也仍然是哈薩克斯坦“蘇維埃政權”的首都,但如今卻悍然成了俄羅斯領土,到底誰佔了誰的地?


蘇聯解體後的哈薩克斯坦仍然是對俄羅斯態度比較溫和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領導人,但這種溫和是建立在堅持民族尊嚴和獨立性的基礎上,開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倡導恢復哈薩克語、文的官方地位,鼓勵國民改回本民族風格的姓名,為了對抗俄羅斯的滲透和蠶食,更在1998年將首度從阿拉木圖西遷至阿斯塔納,來了個哈薩克版的“天子守邊”。

中亞地區氣候惡劣,當地民族因為外來俄羅斯人長期殖民式欺凌和搶奪土地、牲畜、水源,對俄羅斯人普遍缺乏好感,因此當“撐腰”的沙俄-蘇聯勢力消失就群起“反彈”,令當地俄羅斯人如芒刺在背,紛紛遷回俄羅斯故地,因此蘇聯解體後當地俄羅斯族人口逐年銳減,中亞各國間現存主要矛盾,是中亞各民族之間和內部的矛盾,而這些很多也是沙俄-蘇聯時代搞“分而治之”胡亂遷徙的結果。

現在明白了?是哈薩克斯坦人奪回了一部分被俄羅斯人搶佔幾百年的、本就屬於他們自己的土地,而這種“奪回”也並不算徹底,而不是如題主所言,是什麼豈有此理的“哈薩克斯坦佔了俄羅斯的地”,這和烏克蘭的情況不同——烏克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在歷史上同源於一個名叫“基輔羅斯公國”的國家,它們間的爭鬥尚可視作“兄弟鬩於牆“。


李厚何


的確,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都佔了原屬俄羅斯帝國的土地。克里米亞是赫魯曉夫作為兩國合併三百年的慶祝賀禮送給烏克蘭的,而哈薩克斯坦北部五州聚居的幾乎都是俄羅斯人,當時的蘇聯領導人也“大方”的將其劃歸哈薩克加盟共和國。當然,那時大夥都是一家人,給與不給對各方並無什麼影響。

不過,隨著蘇聯的解體,各加盟共和國按照原定的疆域先後獨立。這讓嗜地如命的俄羅斯人內心都疼的流血,可又不能自食其言將送出去的東西要回來吧。即使想拿回來,總不能明搶,得找藉口不是。傻到家的烏克蘭領導人還真主動給俄羅斯提供了藉口,那就是無限靠向西方,無視甚至踐踏俄羅斯的國家利益,連軍事基地都不讓在克里米亞設立了。這公然的背叛和挑釁徹底激怒了北極熊,結果大家都知道的,俄羅斯“追債”成功,兵不血刃的重新收回克里米亞。


哈薩克斯坦領導人納扎爾巴耶夫就明智多了。這個國家獨立時,俄羅斯人佔全國總人口的50%,而且經濟發展水平低下,本來想和俄羅斯再合併為一個國家,但葉利欽根本看不上它,就因為太窮了,怕成為俄羅斯的包袝。即使這樣,哈薩克斯坦還是對俄羅斯情有獨鍾,在多數原加盟共和國都大張旗鼓地反俄之際,哈薩克斯坦從無二心,堅定地和俄羅斯站在一起,對國內的俄羅斯族人也非常善待,並處處維護俄羅斯的利益。這讓俄羅斯非常放心和感動,那送給人家的地怎麼好意思再要回來呢?提都不能提呀。哈薩克斯坦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能佔有俄羅斯土地的國家,並且從未被追討過,能做到這一點著實不易呀。


哈薩克斯坦領導人在發展經濟上也很有一套。本來,這個國家基礎薄弱,相當貧窮。但自獨立後,努力發展適合自己的產業,經過短短二十多年的韜光養晦,不知不覺間,油氣、煤炭、鐵礦被不斷開發出來,重工業和農牧業成為經濟的兩大支柱,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上升到俄羅斯的九成,國內總產值則是中亞五國總和的三分之二,已進入發達國家行列,成績十分了得!反觀烏克蘭,地理位置和先天條件比哈薩克斯坦優越得太多了,結果被一個個民選總統們大肆揮霍,敗光了家底不說,還面臨分裂的巨大風險(事實上烏東地區已經脫離中央政府的控制),併成為歐洲最窮的國家。
(納扎爾巴耶夫)

雖說人民群眾創造歷史,但對一個國家來說,領導人的能力強弱卻能左右其發展方向。民選的也好,專制的也罷,不必拘泥於形式,能真真正正為國家發展指明方向的領導人就會受到民眾擁護,也會得到別國的尊重。哈薩克斯坦無論是宗教信仰,還是地緣政治,都不如烏克蘭更貼近俄羅斯,但納扎爾巴耶夫卻能洞察時局和形勢,將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度帶到富裕穩定的道路上,這樣的領導人自然會受到尊敬和愛戴,連任總統也就無可厚非了。而尤先科、波羅申科們,將一個發展潛力巨大的國家廢成四分五裂、貧窮落後的爛攤子,他們在位一天也是烏克蘭人的災難!


高山流水116820061


上文小編說的只是一個方面!除了烏克蘭和哈薩克兩國政權穩定性,領導人智商問題,還有三個方面問題,該文章作者沒說到!——首先是地緣政治格局不同:烏克蘭屬於歐洲國家,歷史上與西歐中歐交往就遠比哈薩克密切,自然國民對於民主自由也更深入,同樣的招數,烏克蘭就容易發生顏色革命,而哈薩克就很難;再有就是經濟交往上,烏克蘭可以和餓螺絲合作,也可以和西方合作,而哈薩克就只能與中俄貿易!第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哈薩克遠不如烏克蘭對於餓螺絲重要。烏克蘭投入西方懷抱,北約的刺刀就等於直接架在毛熊的腹部,——餓螺絲的重要部分都在歐洲區塊!而就算哈薩克倒向西方,也難以對毛子軟肋構成直接威脅!第三,烏克蘭獨立以後,餓螺絲也是租借塞瓦斯托波爾作為黑海艦隊母港,該優良軍港,一直是毛熊的海軍基地。如果烏克蘭完全倒向西方,一旦完全控制克里米亞半島,到時候黑海艦隊將成為無豬之毛,無從存焉!也許有人會說俄毛子不是還有黑海東岸的車臣索契嗎?稍微瞭解地理的都知道,環黑海,只有塞瓦斯托波爾這一個地方,適合做龐大艦隊的母港——深水,避風!索契沿岸沒有港灣,大風颳來軍艦就自己完蛋,更別說重新建設新的軍港的時間和財政!所以俄毛子先下手為強,以確保黑海艦隊有立錐之地而不顧吃相難看!反觀哈薩克斯坦,雖然北部幾個州同克里米亞來源一樣,可歷史上卻大不一樣!——歷史上克里米亞原本是斯拉夫一體,蒙元橫掃歐亞,才變成韃靼人地盤,後來又被奧斯曼佔領奴役幾百年,是沙俄“解放”了當地的人民;而哈薩克斯坦北部,500年前就沒毛熊什麼事情,相反是人類歷史上最最兇殘的俄羅斯,不斷侵略擴張,佔領奴役了中亞人民幾百年!現代來看,除了 拜科努爾 宇航基地,其他對於餓螺絲沒有什麼是重要的,大不了我換個地方去發射衛星,這地兒還真不是什麼宇航發射的好地兒——火箭越來越大,可公路鐵路和汽車火車只能那麼大,要不然中國也不會再在海南建設第四個衛星發射基地了!當初建設的時候,一方面是當時火箭小號的,二是地處腹地,安全第一,不像美國,周邊沒敵人而海軍又世界第一,直接佛羅里達州海邊搞!而黑海艦隊是沒法搬家的。

這三個原因,加上小編說的原因,才是餓螺絲沒有用同樣手段對付哈薩克斯坦的根源。當然,如果毛熊足夠強大,豈有不搶回來的道理——噬土成性的惡棍,抓到一點理由藉口就搶——幾百年來領土擴大十萬倍的莫斯科公國,領土可不是天上掉餡餅得來的!正是瞭解餓螺絲人的得行,所以我國的俄羅斯族人口才這樣少——不是原來就這樣少,而是建國後,就“鼓勵”我國境內的俄羅斯人回遷富裕強大的祖國去了不少,而白俄回不去,就歡送他們去了西方國家。


用戶6551728892


烏克蘭採取全面倒向西方的外交戰略,受到了俄羅斯的打壓,又得不到西方的幫助;哈薩克斯坦在親俄羅斯的同時,又與西方國家發展友好關係,國力蒸蒸日上。哈薩克斯坦能夠擺脫俄羅斯的追債,關鍵就在於正確的外交戰略!

烏克蘭人口4500萬,俄羅斯人佔20%;哈薩克斯坦人口1779萬,俄羅斯人佔21%。準確的說,烏克蘭人與哈薩克斯坦人都曾經是被俄羅斯征服的民族。蘇聯不過是披了社會主義的沙俄,實際上還是以俄羅斯人為主導。1991年蘇聯解體,從民族的角度可以看成是被俄羅斯征服民族的一次民族解放運動。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哈薩克斯坦人、格魯吉亞人等紛紛脫離了俄羅斯人的控制,成立了獨立國家。在蘇聯剛剛解體的時候,烏克蘭是蘇聯第二大加盟國、第二經濟強國,烏克蘭一窮二白。2017年,烏克蘭的人均GDP為2630美元,低於很多非洲國家,哈薩克斯坦人均GDP為8838美元,成為了蘇聯前加盟共和國中僅次於俄羅斯的第二天經濟體。為何烏克蘭一手好牌打爛?哈薩克斯坦又如何完成逆襲?

烏克蘭為何一手好牌打爛?時間拐點在2004年,烏克蘭爆發了“橙色革命”,親俄派總統庫奇馬下臺,親美派尤先科成為烏克蘭總統。2004年以後,俄羅斯與烏克蘭關係開始變差。烏克蘭採取了親西方的外交政策,積極謀求加入歐盟,引起俄羅斯不滿。俄羅斯開始提高供應烏克蘭的天然氣價格,進行反制。不過,2009年,親俄派亞努科維奇擔任烏克蘭總統以後,俄烏關係好轉。但好景不長,亞努科維奇被親美派趕下臺,親美派波羅申科上臺,俄烏關係徹底惡化。俄羅斯派兵進駐克里米亞半島,奪回了克里米亞半島的控制權。此外,親俄的烏克蘭東部地區開始武裝暴動,頓涅茨克與盧甘斯克先後宣佈獨立。2013年,烏克蘭的GDP總量超過1900億美元,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2017年,烏克蘭GDP總量縮水到了1121億美元,人均GDP縮水到了2630美元!

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

哈薩克斯坦為何能夠逆襲?哈薩克斯坦人口總量1779.7萬,領土面積為272.5萬平方公里,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在蘇聯時期,哈薩克斯坦經濟落後,很大程度上依賴蘇聯中央補貼。以至於,在蘇聯解體的時候,包括哈薩克斯坦在內的中亞五國不願意獨立。對於當時的哈薩克斯坦而言,獨立就意味著失去財政補貼。但是,在短短20多年的時間裡面,哈薩克斯坦就成為獨聯體國家第二大經濟體,不得不說與哈薩克斯坦正確的外交戰略有關。

哈薩克斯坦與俄羅斯保持著盟友關係。2015年,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三國成立了歐亞經濟聯盟,致力於三國經濟一體化。此後,吉爾吉斯斯坦與亞美尼亞也加入了歐亞經濟聯盟。歐亞經濟聯盟實際上是俄羅斯在烏克蘭危機之後,在獨聯體的基礎上另起爐灶,將親俄羅斯國家聯合在一起。

此外,哈薩克斯坦與美國也保持著不錯的外交關係。在阿富汗戰爭中,哈薩克斯坦為美國開放了美國軍事基地。在阿富汗戰爭以後,哈薩克斯坦也一直在為美國反恐提供支持。2018年1月,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訪美,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簽訂了70億美元訂單。特朗普稱哈薩克斯坦是美國在中亞的重要戰略合作伙伴。

納扎爾巴耶夫與特朗普

烏克蘭因為採取單方面親西方的外交政策,被俄羅斯打壓,經濟發展水平淪為了非洲水平;哈薩克斯坦在親俄的同時,與西方國家保持友好關係,經濟不斷髮展。烏克蘭語哈薩克斯坦的境遇,對於很多中等國家極具參考意義。


美國觀察室


先說觀點:同樣佔了俄羅斯的土地,烏克蘭為什麼和哈薩克斯坦的結果完全不同?道理很簡單,因為哈薩克斯坦自蘇聯解體以後,就加入了俄羅斯倡導成立的“獨聯體”,並且一直屬於俄羅斯的盟友。加上領土問題本來就屬於歷史遺留問題,為了這個扯不清的問題失去一個盟友,不划算。俄羅斯之所以收回克里米亞,是因為烏克蘭想要“脫俄入歐”。一旦烏克蘭加入北約,俄羅斯就失去了緩衝地帶,戰略空間被極限壓縮,而且俄羅斯還將失去黑海港口,黑海艦隊將無處可棲。所以,俄羅斯果斷反擊,策劃併吞並了克里米亞。

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兩國佔俄羅斯土地的問題,屬於歷史遺留問題。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都是原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當時只是劃分加盟共和國的邊界,其實就是左手換到右手,都屬於蘇聯的領土。斯大林把俄羅斯境內靠近哈薩克斯坦的幾個州劃給了哈薩克斯坦,希望借這幾個州的人口慢慢同化哈薩克斯坦,增強蘇聯的凝聚力。至於克里米亞,也是赫魯曉夫一拍腦袋就劃給了烏克蘭。當時的蘇聯領導人也沒有想到曾經強盛霸道的蘇聯會這麼快倒塌。蘇聯解體後,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俄羅斯也沒有在領土問題上過多糾纏,一方面是因為歷史問題扯不清,另一方面是當時俄羅斯國力羸弱,加上當時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都加入獨聯體,和俄羅斯關係不錯。所以,俄羅斯對於領土問題雖然心裡不爽,但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按理來說,烏克蘭得了便宜應該偷著樂,結果自己作死,非要加入北約。要是烏克蘭真的加入北約,俄羅斯就是去了南部戰略要地,沒有了戰略緩衝地帶,俄羅斯當然不敢願意,於是,2014年俄羅斯策劃並實施了克里米亞公投併入俄羅斯。相反,哈薩克斯坦一就聰明很多,一直保持和俄羅斯的良好關係,領土問題自然就不會被提及。

一家之言,歡迎評論指正。


執著不屈


我們知道前蘇聯加盟國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都有領土是從俄羅斯划過去的而且境內都有很多俄羅斯裔,但是前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的克里米亞被俄羅斯佔領而哈薩克卻保住了北部的幾個俄羅斯裔眾多的州,之所以兩國的遭遇會大不相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兩國領導人的能力天差地別。

烏克蘭獨立後可以說歷任的領導人都非常不合格不是過度親西方就是過度親俄羅斯,只有庫奇馬相對比較中立但是卸任後也不負責任的當個甩手掌櫃,之後烏克蘭顏色革命就反覆上演在西方和俄羅斯之間來回折騰,就這樣這些政客把烏克蘭搞的烏煙瘴氣,直到新一輪顏色革命成功後親俄的俄羅斯裔總統亞努科維被推翻逃到俄羅斯。


而親西方對烏克蘭新政府一味的親西方不僅要把俄羅斯黑海艦隊從克里米亞半島的塞瓦斯托波爾港趕走,還在國內推行廢除俄語法定語言地位等一系列劇烈的去俄化措施,終於激怒了俄羅斯以及國內眾多的俄羅斯裔和俄化烏克蘭人等親俄勢力導致嚴重後果,於是俄羅斯出兵佔領了前蘇聯時期赫魯曉夫從俄羅斯送給烏克蘭的克里米亞,親俄勢力集中的烏克蘭東部也叛亂不斷有可能要失去!

所以說烏克蘭之所以釀成今天被俄羅斯撕裂的苦果除了要怪俄羅斯的蠻橫外,這些政客們不斷作死介入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的衝突也是很很重要的原因,如果烏克蘭這樣的小國學到一點在大國夾縫間求的生存的智慧不作死去過分刺激俄羅斯等大國的話,俄羅斯也不好找藉口去佔領克里米亞和支持烏東親俄勢力發動叛亂。


和烏克蘭相反的是哈薩克斯坦長期以來的領導人納扎爾巴耶夫則知道自己不應該去輕易觸怒俄羅斯這頭易怒的熊,哈薩克斯坦國內一度高達40%的俄羅斯裔而北部幾個州比例還更高處於人口多數的現實也讓他必須小心翼翼,烏克蘭的慘劇恐怕會讓他更加小心行事了。

於是他一邊緩慢的溫水煮青蛙式的推行各種去俄化措施使得國內的哈薩克人比例由和俄羅斯裔差不多到高達60%以上,為了加強對北部幾個一度俄羅斯裔佔多數的州的控制還把首都阿拉木圖遷到阿斯塔納,另一邊為了不刺激俄羅斯給它干涉的藉口又和其交好使得這頭熊也不好發作。


所以同樣是有大片領土是蘇聯時期蘇聯領導人為了參沙子從俄羅斯划過來但是因為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領導人智慧和能力的不同結局卻大不一樣,目前烏克蘭已經被俄羅斯給撕裂了而哈薩克斯坦則暫時完好無損,只是納扎爾巴耶夫畢竟年事已高當他離去的時候哈薩克斯坦會不會重蹈烏克蘭覆轍也不好說,只是目前來說烏克蘭的這些領導人真應該好好學習人家哈薩克斯坦!


執斧談史說事


這問題雖然很複雜,實際上很好理解,一個是龍興之地,一個是後續達到鼎盛時奪得的地方。當本身實力開始不濟,需要做出割捨時,龍興之地是優先需要守住的,因為烏克蘭是俄羅斯民族、文化、人文的發源地,失去了烏克蘭,俄羅斯實際上從一個民族的角度來說就不再完整。

◎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著名項目

當年清王朝被列強瓜分,割地求和時一直守著的是滿洲。

深入討論話題前,先簡要概述一下哈薩克斯坦佔了俄羅斯多少地方。

說起哈薩克斯坦,和咋們也就能扯上關係了。哈薩克斯坦原本是由金帳汗國分離而出。嗯,金帳汗國就是成吉思汗的兒子(術次)的兒子(拔都)建立起來的那個欽察汗國。哈薩克汗國形成後有過了不久演化為大玉茲、中玉茲以及小玉茲這3個小汗國。隨後準噶爾崛起,控制了大玉茲,隨後康熙西征準噶爾,中亞這塊納入了清帝國版圖,而中小玉茲,則被進入中亞的俄國拿走。


蘇聯時期,俄國為了同化哈薩克斯坦,便將原本大部分當時不屬於哈薩克斯坦的北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地區)劃歸哈薩克斯坦,這根蘇聯當時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是一樣的,但目的不同,北哈薩克斯坦納入哈薩克斯坦管轄,蘇聯的目的,就是試圖在哈薩克斯坦中增加俄羅斯族比例,達到同化哈薩克斯坦的目的,但沒想到,這一計劃還沒完成,蘇聯沒了。

就這樣,陰差陽錯的,哈薩克斯坦成了蘇聯加盟共和國中,領土僅次於俄羅斯的第二大國家。

迴歸話題本身,至於哈薩克斯坦為何躲過了俄羅斯的追債,這裡面有很多原因,相關著作和論文也非常多,但歸根到底就是兩條。

其一,哈薩克斯坦早有防範,過早的從哈薩克斯坦內部解決了分離的因子。

哈薩克斯坦首都原來是在阿拉木圖,既南部地區,1994年,哈薩克斯坦政府早就意識到北部地區俄羅斯族裔過多,不好控制,決定遷都阿斯塔納,對,就是之前蘇聯時期劃歸哈薩克斯坦管轄的北哈薩克斯坦地區,當時阿斯塔納只是一個12萬人口的小城,如今已經成為了人口百萬的中亞第二大城市(第一大烏魯木齊),其遷都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同化北部俄羅斯族裔,增加哈薩克民族主體成分,形成哈薩克斯坦向心力。哈薩克政府長久以來在遷都這件事上讓人詬病,但經歷了克里米亞事件和烏東部事件,顯然外界都開始對哈薩克政府當時的遠見有了全新的認識。



其二就是最為俄羅斯視自己後花園的中亞地區的老大,哈薩克斯坦在很多問題上都是跟隨俄羅斯的步伐的,當年美國以發動阿富汗戰爭為契機進入中亞,俄羅斯開始積極採取反制措施,哈薩克斯坦第一時間就轉向跟隨俄羅斯步伐。美國對阿拉木圖機場的使用,受到了哈薩克斯坦嚴格的管控和限制。不單單只是針對美國,東亞大國在中亞的難以突破,實際上也是源於俄羅斯的後花園保護意識,而哈薩克斯坦在這一點上,很是讓俄羅斯滿意。


中評中語


的確,哈薩克斯坦和烏克蘭在前蘇聯時期都佔有前蘇聯的土地,一個被追回,一個仍然相安無事。這裡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必須和鄰居搞好關係,因為是鄰居是搬不走的,無法改變的。不論你是否願意或贊同,小國夾在大國之間,必須學會夾著尾巴做人。這是許多國家發展中的成功經驗或者血的教訓。

哈薩克斯坦獨立後,資源相對比較貧乏,經濟比較落後。納扎爾巴耶夫總統採取務實的外交政策。首要的是和俄羅斯結盟,穩定自己的大後方。和中國重點發展睦鄰友好經貿關係,中國昨天還給他頒發一枚很重的國際友誼勳章。和美國也走得很近,特朗普認為,哈薩克斯坦是美國在中亞的重要戰略伙伴。誰也不得罪,大家都是朋友,一塊兒喝酒,一塊做生意賺錢,你好我好大家好。20多年後,哈薩克斯坦從經濟相對落後的國家發展為中東歐比較富裕的國家。由於對俄羅斯大哥恭敬有嘉,見面總是笑嘻嘻的,伸手不打笑面人,大哥也不好意思把土地要回去。

再看看烏克蘭,簡直就是搞階級鬥爭的翻板。全力以赴投入美利堅杯抱,敵視俄羅斯成為烏克蘭的最大"政治正確"。不是一任接著一任幹,而是比著誰親美,誰反俄。最終激怒俄羅斯,導致國家分裂,國土淪喪,煮熟的鴨子飛了。別人都在謀發展,拼經濟,烏克蘭在搞意識形態,搞民主,搞站隊,從東歐相對富裕國家變成了墊底的國家。

哈薩克斯坦和和烏克蘭告訴我們一個樸素的真理,民主是不拘一格的,沒有一種民主是完美無缺的。哈薩克斯坦不符合現在西方的民主,政治穩定,政策穩定,社會和諧,最終取得了成功。烏克蘭生吞活剝西方民主,沒有一種長期的國家戰略,為選舉而選舉,領導人換來換去,一個人一個主意,最終成為一個失敗的國家。


胡家成hujc


這個問題是個好問題,這兩家跟俄羅斯分家時由於兄弟們關係都很好,所以繼承了前蘇聯衣缽的大哥俄羅斯,並未找倆兄弟要回當初自己的土地。二十多年後老三佔老大的地還繼續佔著,滋潤的用著;但老二佔的怎麼就回到大哥的名下了呢?原因是老二的後代出了個暗中把那地給大哥送回去不算,還想倒貼把第聶伯河以東那片地也給大哥送去,讓黑海明珠四分五裂家裡變成了歐洲第一窮!敗家的巧克力。


哈薩克斯坦地處中亞,正對俄羅斯後心,如果為美國所用,前後夾擊的威脅,對北極熊更致命,更難應對。但由於其周邊環境讓美國的價值觀滲透,及戰略佈局受到一點地緣限制,也由於哈薩克斯坦執政當局沒那份閒心玩什麼意識形態,搞什麼顏色革命,更沒心情帶領國民去投靠美國當傀儡,讓美國巧實力的蒼蠅沒縫可以下蛆,更別說用自己國土作為美國扼殺俄羅斯長刀,別指望騙他跟美國合謀屠宰分割北極熊。誰對我好誰是朋友,跟大哥和睦相處至少安全沒問題,所以,分得俄羅斯大哥的土地他還可以照樣一直滋潤的用下去。


而那個當初分家被世界羨慕嫉妒恨的黑海明珠——烏克蘭,由於大哥對二弟的感情和信任,也沒有收回自己當初為支持老二經濟發展劃撥給老二的克里米亞,用於雙方過日子共同使用。

然而,烏克蘭卻被爭霸世界的美國選中,擺在至關重要絞殺北極熊的前沿陣地,而克里米亞這塊蘇聯解體前,從老大俄羅斯家裡劃撥給老二烏克蘭的土地,成了美國最理想的絞殺北極熊的絞刑臺,便對烏髮動了美元買暴亂的顏色革命,以一場議會政變打跑了老二烏克蘭的當家人亞努科維奇,推出了鑽營美國顏色革命的最有力的巧克力和亞採紐克,執掌烏克蘭,並立即著手籌辦烏克蘭加入北約的程序,操縱這倆傀儡廢除俄烏塞瓦斯托波爾港99年租用協議,以期讓美國儘快獲取克里米亞控制權,切斷俄羅這唯一一條國運命脈,隨時絞殺肢解北極熊這個′美國霸權的最大障礙。



但是當局與美國的合謀卻遭到克里米亞居民的強烈反對,他們不想當美國屠殺兄弟的工具,更不想當美霸權的殉葬品,反對無效後便公投獨立,旋即申請回歸自己的孃家俄羅斯。而大哥俄羅斯已經看透了美烏合謀的陰毒計劃,便果斷接納了自己女兒的迴歸,從此克里米亞在烏克蘭即將與美國合謀成功之際迴歸孃家,讓美烏當局這種陰毒計劃破產。關鍵是巧克力當局在克里米亞重反俄羅斯這個整過程中,並未進行實質的阻止,因此老鐵懷疑這小子是有意為之。




這次刻赤事件也是波詭雲譎,巧克力通過一系列表演操作,雲裡霧裡地讓亞速海和烏東南地區陷入困境,全部含蓋於北極熊的刻赤海峽控制下,同時也讓前途無限的烏克蘭淪落為歐洲第一窮光蛋!真不知道這小子葫蘆賣的什麼藥?


這就是獨立時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同樣佔了俄羅斯的地,哈薩克斯坦得以擺脫被俄“追債”的根本原因,關鍵是哈薩克斯坦“不幸”,沒能出現一個巧克力這種世界罕見的“奇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