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多安兵敗利比亞,哈夫塔爾再贏一局!土耳其還要打嗎?

華正先生


土耳其與利比亞民族團結軍聯合作戰被哈夫塔爾帶領的國民軍擊敗,這應該說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土耳其派出的2.9萬士兵都是從敘利亞境內的土協軍中抽取的,他們這些士兵主要是為了土耳其開出的3千美元工資,而此次在利比亞首都黎波里的大敗,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土耳其的埃爾多安既然想做中東梟雄,想在利比亞局勢中奪得一塊蛋糕,就必須要付出代價,為了能得到利比亞東地中海石油天然氣資源,居然實行了貿然向利比亞出兵,與民族團結政府一道合作,這種行為已經嚴重違反了各方在利比亞局勢中背的大佬的利益。雖然前段時間,土耳其利用與俄羅斯的關係,強行“逼迫”哈夫塔爾前來莫斯科商討所謂的“停火協議”,雖然哈夫塔爾迫於俄方壓力,最後勉強同意了“停火協議”,但在1月29日的黎波里衝突中,土聯軍首先對哈夫塔爾國民軍發動了攻擊,而後,國民軍才選擇回擊,雙方在這次大沖突中出現了傷亡情況,從而導致土耳其71名士兵被打死,另有45名士兵受傷。


如果土耳其不就此收手,今後付出代價的日子還會繼續,畢竟哈夫塔爾帶領的利比亞國民軍已經佔領了該國90%以上的領土,而且,在其身後還有俄羅斯與埃及,希臘等國大力支持,而土耳其呢?就為了與民族團結政府總理簽署的那份“海事協議”就要出兵利比亞,想獨攬大權,替民族團結政府出頭,搬回頹勢,這明顯高估了自己的實力。

不錯,土耳其的軍隊戰力的確很強,但問題是,埃爾多安派去利比亞戰場上的都是從敘利亞境內抽走的土協軍,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程度的概念,畢竟這些士兵是為了生活逼迫才站出來為土耳其打戰的,從他們內心中就沒有為國家效力的概念,所以說,在於哈夫塔爾帶領的國民軍對抗時,落下風也實屬正常了!


從目前利比亞局勢分析,只要黎波里戰鬥結束後,哈夫塔爾就可以解放利比亞全境,但由於土耳其的橫插一槓,才導致利比亞全面解放延緩,不過,如果土耳其沒有後續兵力加入,那麼,今後的死傷敗局依舊不會避免,遲早會被哈夫塔爾趕出利比亞地區的。

總言之,土耳其的埃爾多安既然向利比亞地區派兵了!相信他還會對利比亞局勢加大曾兵,當然,依舊會得從敘利亞境內的土協軍中抽取,畢竟土耳其自己的軍隊目前為止還無法正在踏入利比亞,就算再次曾兵利比亞,與民族團結政府合作,那又怎樣,只是拖延了敗北的時間,其結果依舊是無法改變,最後的勝利者仍舊是利比亞人民,屬於哈夫塔爾帶領國民軍,這已經是一個大勢所趨了的結果了!土耳其也無力迴天。徒增傷亡數字罷了!


創微視角


哈夫塔爾已不止一次警告土耳其,不要軍事援助民族團結政府,不要武力干涉利比亞,否則,利比亞國民軍將會採取相應措施制止甚至報復土耳其。

可埃爾多安一向是唯利是圖的人,在利比亞的既得利益怎能輕易放棄?眼看土耳其支持的民族團結政府被打的沒有還手之力,埃爾多安在提供武器準備援助無效後,決定派軍隊介入利比亞內戰。截止到現在,土耳其共向利比亞派遣的士兵人數已超過了4000人。

不過,土耳其軍隊的到來,雖然阻止了國民軍對民族團結政府的進攻,但也付出了很大傷亡。土耳其軍隊剛進入利比亞,在首次戰鬥中就有3人被打死,6人受傷。1月21日阿拉伯電視臺就報道,有28名土耳其聯軍士兵在的黎波里的戰鬥中被國民軍打死。哈夫塔爾還命令,只要發現土耳其運輸武器彈藥的船隻,務必擊沉!此後,土耳其聯軍傷亡不斷,繼續在為干涉利比亞付出代價。

埃爾多安並未就此退縮。在埃爾多安看來,想攫取利益就要有人流血死亡。沒想到,慘重的流血死亡還在後面。根據俄羅斯塔斯社和阿拉伯電視臺2月2日的報道,在的黎波里南部薩拉赫丁的戰鬥中,有71名土耳其聯軍士兵被打死,40多名士兵受傷。無疑,這對於土耳其來說是一次重創!

那麼,埃爾多安連遭挫敗,還會在利比亞打下去嗎?回答應該是肯定的。土耳其派到利比亞的士兵基本上都是從敘利亞叛亂武裝中抽調的,並不是土耳其正規軍。在利比亞連續傷亡也可以看出來,敘利亞叛軍的戰鬥力並不是太強。對於這種人在利比亞的傷亡,雖然會給土耳其人員和經濟上造成一些損失,但埃爾多安是可以承受的,當然也不會太心疼。何況,敘利亞伊德利卜還聚集著數萬叛軍,埃爾多安隨時都可以抽調他們來充當炮灰。

當然,讓埃爾多安留下來的最大動力還是巨大利益的誘惑。土耳其和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簽署了關於地中海的邊界劃分協議,民族團結政府做出重大讓步,這讓土耳其獲得了巨大戰略和經濟利益。有的人見錢眼開,有的人為利益拼死也要爭奪,埃爾多安就是這類人。保住民族團結政府就是保住了協議,也就是保住了土耳其的既得利益。所以,埃爾多安不會停手。並且,隨著形勢的發展,埃爾多安還可能會繼續增派軍隊,增加援助。這樣一來,利比亞重新實現統一還不知道會推遲到什麼時候,對於這個國家的未來,利比亞人自己是做不了主了。


高山流水116820061



最近三天,中東梟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接連遭到敵方的炮火教訓:今天,土耳其軍隊的4名士兵遭到敘利亞政府軍的炮擊身亡;2月2日,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南部的薩拉赫丁地區的戰鬥中,71名土耳其聯軍的士兵被哈夫塔爾的國民軍殲滅,受傷的有55人。

埃爾多安為了恢復奧斯曼帝國的榮光,推行侵略性擴張政策,不僅南下入侵敘利亞,佔領敘利亞西部、西北部的領土,還於今年1月初通過了出兵利比亞的決議。

目前,派遣到利比亞的土耳其部隊超過了4000人,並且正在持續輸送士兵。但部署在利比亞的土耳其部隊的主力卻不是土耳其人,而是敘利亞阿拉伯人——土耳其僕從軍敘利亞自由軍,在利比亞作戰的人物超過3000,土耳其給他們發放的月薪只有2000美元,他們純粹是給土耳其當炮灰的。


土耳其出兵利比亞有四大目的:其一是埃爾多安要做世界大國與伊*S*蘭世界領袖,極力在奧斯曼帝國的曾經的統治區進行勢力擴張,利比亞是其中的一個目標。

其二,埃爾多安極為推行伊*S*蘭主義的擴張,才會大為支持利比亞伊*S*蘭政權,薩拉傑領導的民族團結政府,憎惡世俗主義的哈夫塔爾了人其領導的利比亞國民軍,欲除之而後快。

其三,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的旗下武裝的主力是穆斯林兄弟會武裝,而穆兄會被埃及、沙特、阿聯酋、巴林等阿拉伯國家列為恐怖組織,遭到嚴厲打擊。

然而,穆兄會得到了卡塔爾、土耳其、伊朗的支持,埃爾多安擔心穆兄會武裝在利比亞戰場上被哈夫塔爾的國民軍殲滅——嚴厲打擊穆兄會的埃及、沙特、阿聯酋、約旦等阿拉伯國家全力支援利比亞國民軍作戰。


穆兄會是埃爾多安削弱埃及、沙特、阿聯酋等阿拉伯國家,爭當伊*S*蘭領袖的工具,埃爾多安必須充當穆兄會的保護傘。

最後,埃爾多安出兵利比亞,與國民軍作戰,不是去發揚國際主義精神,而是趁機攫取巨大的經濟利益——土耳其通過出兵支援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迫使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與其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地中海協議,土耳其從中攫取本不屬於土耳其的地中海石油、天然氣及漁業資源,價值超乎想象。

然而,土耳其只是一個地區大國,不具備四處出擊,並在敘利亞、利比亞雙線作戰的實力,必須會遭到越多越多的失敗,越來越多的土耳其士兵被敵方打死打傷的囧境,多行不義必自斃。不過,埃爾多安並不在乎,會繼續打下去,這些被打死打傷卵士兵都是他爭霸地區的工具、草芥。


飛狼


打,當然要打,不打不是哈士奇!

最近天乾物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不是有點上火,而是非常上火。

作為土耳其這個世俗國家的現代蘇丹,埃爾多安一直有“拳打美國保安隊,腳踢俄國炊事班的雄心壯志。再加上土耳其雖然在一戰後從奧斯曼帝國被打回原形,但小亞西亞半島依然是東西方交流的必經之地,土耳其海峽依然是遏制俄羅斯的戰略要衝,這讓埃爾多安情不自禁地待價而沽起來。

為了實現所謂的奧斯曼帝國夢,埃爾多安除了在北約內部和美國唱反調,還一直有通過一兩場戰爭證明自己從而渾水摸魚的野心。於是在2019年10月美國拋棄盟友庫爾德之後,埃爾多安緊接著發動了代號為“和平之泉”的軍事行動,高調介入敘利亞內戰,在土敘邊境敘利亞一側建立了縱身為30公里的所謂庫爾德隔離區,並和俄羅斯瓜分了敘利亞北部,獲得了伊德利卜省的勢力範圍。

而作為中東四大強國之一,僅僅在敘利亞上躥下跳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於是趁著利比亞風起雲湧,埃爾多安又馬不停蹄地開始了武力干預。

但埃爾多安虎虎生威的攻勢並未拉低大家的智商,反而讓土耳其成為美國和俄羅斯等大國的仇敵。所以在埃爾多安以為土耳其可以文體兩開花時,美俄等國開始讓埃爾多安首尾不相顧,進退兩更難。

2020年1月29日,經過俄敘聯軍一個多月的熬戰,終於攻下來敘利亞軍事重鎮馬拉特-埃爾努曼,控制了M5號公路,打開了通往伊德利卜省的大門。

眼看敘利亞老巢不保,還沒等埃爾多安怒髮衝冠,利比亞的哈夫塔爾又送上一份大禮。

根據俄羅斯塔斯社2020年2月2日的報道,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的戰鬥中,有71名土耳其聯軍士兵被打死,44~55名聯軍士兵不同程度受傷,土耳其在利比亞局勢中同樣遭受了重創,而這一消息也得到了阿拉伯電視臺的確認。

在2019年12月13日哈夫塔爾的利比亞國民軍對的黎波里發動總攻以後,埃爾多安就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之中。因為哈夫塔爾想要甕中捉鱉的,正是土耳其的戰略合作伙伴,即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

在2011年利比亞因茉莉花革命爆發內戰,進而推翻卡扎菲政府之後,這個北非石油富國就陷入了曠日持久的內戰中。作為利比亞卡扎菲時期的下屬及利比亞最大的軍閥,哈夫塔爾在卡扎菲政府倒臺後不斷髮展壯大,並最終佔據了除的黎波里周邊之外的90%以上的利比亞國土。而哈夫塔爾之所以能夠成功且敢於合圍的黎波里,除了俄羅斯和法國等國家的支持,美國逐漸放棄騎牆政策也是重要原因。

而在失去戰略縱深且石油資源等立身之本的情況下,風雨飄搖的民族團結政府,雖然有國際社會的廣泛承認,卻也不得不尋求外援以圖苟延殘喘,隔海相望且蠢蠢欲動的土耳其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在哈夫塔爾圍攻的黎波里之前,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同土耳其簽訂了大陸架石油天然氣開採協議,通過巨大的讓步換取了埃爾多安對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的不離不棄。

所以儘管哈夫塔爾多次警告威脅土耳其不許干涉利比亞內政,但土耳其除大量派出無人機外,還先後派出4000多名軍人進入利比亞,這無疑讓哈夫塔爾的統一進程遭遇巨大阻力。

不過因為俄羅斯等國家的強力支持,埃爾多安縱然再兇狠也一拳難敵四手,出現如此嚴重的傷亡率實在是情理之中。

那麼面對如此的奇恥大辱,埃爾多安會作何反應呢?會知難而退,選擇放棄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嗎?靜夜史認為這種情況並不會發生。

因為當前埃爾多安面臨的問題絕不是“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越想越氣”這麼簡單,除了咽不下這口氣,更重要的原因在於無論哈夫塔爾還是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本質上不過是土耳其和俄羅斯等國博弈的棋子。

敘利亞和利比亞雖然遠隔千里,但本質上卻沒有什麼區別。所謂的勝負,在大國眼裡不過是撲克麻將的輸贏,傷亡的士兵們也不過是政客眼中可輸可贏的金豆。

雖然俄羅斯支持哈夫塔爾重創土耳其,但卻不意味著哈夫塔爾能乘勝追擊一統利比亞;而土耳其雖然折損了100多名士兵,但卻無傷大局。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場所謂的慘敗不過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表演罷了。

作為土耳其在敘利亞和利比亞兩大戰場的主要對手,俄羅斯出於介入中東局勢的需要,固然有打擊土耳其的意圖。但因為土耳其與西方國家劍拔弩張的站位以及俄羅斯在天然氣出口及土耳其海峽受制於土耳其的戰略短板,決定了雖然俄羅斯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支持哈夫塔爾和阿薩德修理埃爾多安,但為了全球戰略卻又不得不需要埃爾多安。

而且更重要的是,為了能夠在敘利亞和利比亞落地生根,俄羅斯必須深諳“養寇自保”的精髓,這注定了無論哈夫塔爾還是阿薩德都不會贏得太輕鬆,而且從長遠來看,他們還贏不了,所謂的內戰結束依然遙遙無期,而這就需要埃爾多安等反派的密切配合。

鑑於俄羅斯與土耳其都不想輕易離開敘利亞和利比亞,因此他們在兩個戰場的攻守勝負本質上就是兩國在利益上的討價還價。而想要得到更多利益,無論普京還是埃爾多安,都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堅持打下去,無論輸贏。

所以土耳其沒有兵敗,利比亞,哈夫塔爾也沒有再贏一局,埃爾多安當然會矢志不移地打下去,直到下一場勝利或失敗的到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利比亞內戰已經到了最後決戰階段,這個時候任何外部干預都會遲滯戰役進度甚至扭轉形勢。土耳其對被困的黎波里的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的支持是毫不避諱的。土媒發佈的新聞圖片顯示,土耳其海軍已經出動導彈護衛艦為運輸船護航,向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軍隊提供裝備和彈藥援助。

作為北約和歐盟的重要成員國,法國近日公開不點名地譴責相關國家違反柏林協議,向利比亞衝突方提供武器彈藥。但這不能阻止安卡拉的行動,土耳其議會已經形成決議支持埃爾多安政府出兵干預利比亞內戰。但是到目前為止利比亞戰場並沒有土耳其正規軍參與。

土耳其所謂的派兵是從敘利亞西北部戰場抽調土系自由軍到利比亞戰場支援民族團結政府軍隊。這也是土耳其最靈活也是成本最低的干預策略。埃及媒體一月下旬報道,有至少3600名土耳其僱傭軍被充實到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軍隊的防禦陣地。

俄羅斯塔斯社2月2日的報道,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的戰鬥中,有71名土耳其聯軍士兵被打死,44至55名聯軍士兵不同程度受傷。阿拉伯電視臺2日的報道稱,當時土耳其聯軍正在的黎波里南部薩拉赫丁地區,與哈夫塔爾元帥領導的國民軍作戰,結果遭受重創。

俄羅斯媒體報道中提到的“有71名土耳其聯軍士兵被打死,44至55名聯軍士兵不同程度受傷”,實際上應該都是土耳其花錢徵召的敘利亞自由軍武裝分子。這些人的死活對安卡拉來說根本無所謂。只要能保住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確保土耳其和利比亞政府簽署的地中海主權備忘錄有效性,土耳其付出這一點點代價是微不足道的。

未來土耳其還留有直接出兵介入利比亞內戰的餘地。當然在此之前,還會有大量的僱傭軍打前站。幫助土耳其評估利比亞戰場的形勢和利弊。只要符合土耳其的戰略利益,安卡拉會堅持當前的利比亞問題戰略方針,一直打下去。


高峰軍事觀察



的黎波里南部薩拉赫丁之戰,土耳其聯軍損失嚴重,在哈夫塔爾國民軍優勢兵力圍攻下,有70多人被打死,近60名士兵被打傷,這是哈夫塔爾軍隊近期獲得的最大勝利,也是土耳其聯軍從敘利亞戰場轉戰利比亞以來最慘的一次敗仗。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可能又要暴跳如雷,在敘利亞伊德利卜戰場,老虎師長哈桑指揮部隊勇猛進擊,攻佔了奴曼市大片區域,將土耳其的十幾個觀察哨團團包圍。現在利比亞又吃了敗仗,可見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僱傭軍並非像之前鼓吹的那樣強悍善戰。

自2020年1月上旬土耳其議會同意向利比亞派兵支持薩拉傑政府以後,總統埃爾多安大張旗鼓向利比亞派兵,在此之前他已經向的黎波里空降了大約3000人的“敘利亞國民軍”,這些人全都來自伊德利卜戰場,帶有僱傭性質,每人每月大約2000美元,如果戰死,可以領到一筆撫卹金。目前被哈夫塔爾國民軍打死的,就是其中的一批人。這些人的死亡,不會動搖埃爾多安支持薩拉傑政府的決心和立場。如果哈夫塔爾再次攻打的黎波里,土耳其聯軍為了佣金還會繼續戰鬥。

實際上,現在埃爾多安因為介入利比亞內戰過深已經沒有退路,因為之前在和薩拉傑政府簽訂的協議中得到極大好處,讓他難以罷手。1月19日,13個國家在德國柏林舉行會議,通過向利比亞武器禁運,但土耳其顯然根本不予理會。據相關報道,五天前,有兩艘土耳其軍艦滿載士兵增援的黎波里。後續援助,將根據戰場形勢發展陸續開進利比亞。
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兩派大戰已經成僵局,哈夫塔爾領導的國民軍得到法國、俄羅斯、沙特和埃及等國支持,民族團結政府薩拉傑因為出賣國家利益也得到中東強人埃爾多安死挺,如此下去,最後也打不出個什麼結果,解決之道還要依靠談判。


夢裡青山1


從目前情況看,土耳其此次介入利比亞戰局,確實遭到了一定阻力,特別是當前的黎波里戰役已進入到關鍵階段,苦苦拿不下目標的利比亞國民軍,正逐步加大攻擊力度,因而,交戰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但如果說土耳其會因此放棄對利比亞戰事的干預,顯然可能性不大
,因為在利戰局問題上,土耳其並不是單純想支持民族團結政府,其背後的深層次目的,是為了鞏固其在東地中海地區的油田利益,而保住利民族團結政府,能夠為土耳其爭取到更多的國際認可。
畢竟,土耳其如果想單獨霸佔和使用地中海東部油田,必將遭到周邊所有國家的排擠,無論是外交上還是軍事上,都會處於極其被動的地位,而如果能夠找到一個“盟友”,則他們的行動就會更為“合理”,出於這樣的考慮,土耳其才從一開始就對的黎波里當局表示了很大的支持。與此同時,這兩年來土耳其的發展受到美國的很大制約,因為S-400導彈問題他們已遭受過美方制裁,所以土方正急切尋找新的突破口,
新發現的海底油田無疑成為了土耳其最希望得到的資源。
更為重要的是,與之前介入敘利亞戰事相類似的是,土耳其這次也在的黎波里戰事中,啟用了他們一直僱傭的“敘國民軍”,也就是在敘北部地區長期作戰的武裝分子,這些人在戰鬥過程中往往敢於衝鋒,且不會被計入到土耳其軍隊的實際傷亡中,因而土耳其會放心大膽地使用這支有生力量,不會被一次損失所擊退
。說白了,以土耳其的實力,完全打的起這場距離其國土不遠的海外支援作戰。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土耳其此番介入利比亞戰事的決心很大,已三番五次向該國增派兵力和武器裝備,但作為戰場主導者的哈夫塔爾一方,也在過去數月收穫了大量支援,特別是來自埃及、阿聯酋等國的支持,源源不斷到來的武器裝備和彈藥,甚至是有戰場經驗的外國指揮人員,使哈夫塔爾能夠沒有後顧之憂地繼續對的黎波里展開圍攻。
總之,在前線遭遇重挫後,土耳其很可能會被激起更強烈的戰鬥意志,繼而加大對利北部的軍事投入力度,利比亞戰局勢必會進一步升級。

精英出鞘


土耳其兵敗利比亞,哈夫塔爾將軍再贏一局,土耳其當然還要繼續打,估計土耳其還會要加大對利比亞派兵的力度,會咬緊牙關,將戰爭進行到底。個人之所以這麼認為,主要原因是:

1,土耳其派兵利比亞的動機,主要就是維護土耳其與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簽署的“海洋勘分協議”。

土耳其想以出兵利比亞,來向哈夫塔爾將軍施壓,迫使哈夫塔爾集團,認可利比亞與土耳其簽署的“海洋勘分協議”。土耳其為達目的,投入不菲,不可能輕易放手。

2,哈夫塔爾將軍,已經勝利在望,眼看就要實現統一利比亞的大目標了。

人都是這樣,越是臨近成功,就越不淡定,也就越心急,也就越怕功虧一簣。若要敲詐某人,要跟迫使他作出讓步,就是要卡在他勝利在望的時候提要求,只要所提的要求,不妨礙他獲得最終的勝利,一般情況下,他都會答應。

土耳其總統埃爾杜安是老江湖了,他處事手段向來老道,估計他會加大向利比亞的派兵力度。只要能造成哈夫塔爾將軍,對“的黎波里”久攻不下的狀況,土耳其就有機會,迫使哈夫塔爾將軍,承認土耳其與利比亞簽署的“海洋勘分協議”。

不過這事存在一個變數,那就是近期法國與土耳其,發生了海上磨擦。如果法國願意支持哈夫塔爾將軍,法國願意從海上,切斷土耳其前往利比亞的通道。那麼土耳其,就只能放棄繼續增援利比亞的做法了。


鬼影147951010


目前的態勢,土耳其必須要硬磕哈夫塔爾!

1.土耳其這段時間在利比亞局勢中損失比較大。此次是造成了70多人死亡,而在1月20日哈夫塔爾的國民軍直接發射Kh-23導彈擊中了一艘貨輪,據報道是土耳其的貨船。而且利比亞國民軍(LNA)警告GNA(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一要放棄武裝,二要斷絕與土的軍事聯繫。

2.土耳其現在目標很明確:保住自己與GNA簽訂的“領海邊界協議”,從而讓土耳其能夠獲得巨大的經濟專屬區。埃爾多安也聲明將會在2020年開始在“領海邊界協議”勘探天然氣。即使未來與俄羅斯在利比亞立場協調之後,保住自己跟國際社會承認的GNA簽署的“協議”才是核心訴求。

3.結合目前情況談幾點看法:

(1)北約內部在利比亞的立場就有分歧。意大利支持GNA,而法國支持LNA。這就有意思了,尤其是法國當初推翻卡扎菲,現在卻支持還沒有被國際社會承認的哈夫塔爾領導的利比亞國民軍為代表的議會,直接埃爾多安諷刺挖苦。

其實主要原因是因為法國的能源公司與利比亞的合作,都在LNA控制的地盤上,而意大利能源公司主要是在GNA控制的西部。都是為了利益啊。

(2)土耳其會不會打?不會大打!但在俄羅斯沒有表態之前,土耳其只能硬硬地死磕哈夫塔爾的國民軍,甚至不排除土耳其會發射導彈等進行一個可控的局部衝突。

土耳其本想在利比亞複製“敘利亞模式”,與俄羅斯愉快地進行合作。但是哈夫塔爾是得到俄羅斯支持與站臺,才從2019年4月份開啟進攻GNA的戰爭的,在圍堵的黎波里半年了,到現在依然僵持著,實在是因為利比亞目前的局勢已經是另一個複雜的“也門模式”,國際各個勢力都參與進來。這個時候,作為哈夫塔爾支持者的俄羅斯,就需要觀察一段時間,甚至希望能夠打打看看。

理由很簡單:歐洲國家擔心難民潮,同時也想在利比亞獲得利益,尤其是法國前期投資很多。目前哈夫塔爾佔據軍事優勢,背後是俄羅斯的強勢支持;GNA雖然得到土耳其的支持,意大利支持是因為能源公司利益,但要讓意大利出兵基本上不可能!

(3)這個時候,土耳其如果能夠讓自己派的敘利亞反對皮武裝能夠與哈夫塔爾打打,其實作為俄羅斯的不會“感到憤怒的”,而土耳其在敘利亞伊德利卜地區突然在薩拉基卜東、西、南設置三個觀察哨,阻止敘政府軍在伊德利卜攻勢,讓M5通道打通延緩。就表明了俄羅斯與土耳其的利益交割還沒有完成!

還是那句話:利比亞當前複雜的局勢,僅僅憑藉柏林峰會的倡議,沒有建立一個取得所欲各方共識的監督機制,是不可能取得進展的。這個也可以理解:參與方太多,溝通成本增加,而意見又難以統一起來。

所以,未來土耳其在未與俄羅斯在敘利亞完成“交割之前”,一定會在利比亞與哈夫塔爾國米軍硬抗到底!


英武


(埃爾多安)

埃爾多安野心滿滿,繼進兵敘利亞後,又在一月份派人進入了利比亞。目的很簡單,支持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爭取更多的利益。

俄羅斯塔斯社2月2日報道,土耳其派去的人,被打死71人,打傷了四五十人。看來,哈夫塔爾的國民軍並不好對付。

埃爾多安該何去何從?是繼續堅持讓人和哈夫塔爾對打,還是將人撤回來?

一定會繼續打。為什麼這麼說呢?

土耳其派去的人,大部分都是敘利亞的僱傭軍

(土耳其支持的僱傭軍)

埃爾多安的狡猾是出了名的,這傢伙,有時候像只狐狸,有時候像只狼,極其狡猾奸詐。

在派人到利比亞的時候,埃爾多安為了防止國際反對聲音太大,派去了僱傭軍和少量的土耳其技術人員和特種兵。

但可以肯定,在一線作戰的就是這些在敘利亞被稱為反政府軍的僱傭兵。

這事很清楚,一邊給錢,一邊出力或者出人頭。

只要僱傭軍願意打,土耳其的錢財提供是沒有問題的。這些僱傭軍的死活不會引起土耳其國內的大量反對聲音,更不會引起土耳其民眾的當街遊行等。

所以,埃爾多安樂於看到這些僱傭軍和利比亞的國民軍死拼。拼死了,土耳其人民不會傷心。拼出利益了,土耳其坐享其成。

既然如此,埃爾多安為何要停止呢?

土耳其的行為,現在還沒有引起俄美大國的直接反對

(國民軍)

對於土耳其的行為,美國和俄羅斯並沒有表達明顯的反對。如果美俄直接表達反對了,或者進行攻擊了。埃爾多安只要一句:“不是我們土耳其的軍隊。”就能搪塞過去。

雖然,明擺著,大家都知道是土耳其在支持僱傭軍,但埃爾多安的這招棋,讓他有後退的空間和餘地。

一邊,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僱傭軍和哈夫塔爾的國民軍在對抗。另一邊,土耳其偷偷運送戰略物資到利比亞,提供給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和僱傭軍。

這樣的土耳其,把哈夫塔爾整得心神俱疲。大有想要重新談判的意思。

如果哈夫塔爾要求談判了,那麼土耳其就成功一半了。至少可以保證土耳其在利比亞油田的一部分利益。

土耳其的停止時間,要麼利比亞反政府組織徹底勝利。要麼美俄直接介入

(哈夫塔爾)

有人問了,怎麼樣土耳其埃爾多安才會停止在利比亞的行為呢?

只有兩種情況,土耳其會住手。

第一種情況是,哈夫塔爾率領的國民軍快速拿下利比亞政府軍,徹底控制局勢,徹底幹翻民族團結政府。如此情況下,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僱傭軍失去了支持的對象,不罷兵又能如何?

第二種情況是,美俄等大國強勢進入,就像目前俄羅斯和敘利亞聯軍收復反政府組織佔領的大部分敘利亞土地,土耳其也只能幹看了。

如果上面兩種情況都不出現,那麼土耳其會繼續“燃下去”,“國中土耳其,狗中哈士奇”絕非浪得虛名。

因此,就目前情況,只要哈夫塔爾不停止攻擊的黎波里,那麼土耳其埃爾多安絕對不會說“STOP”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