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攝影愛好者,來說一說你所理解的構圖奧義?

柳侍墨


構圖要義一句話:看著美。

構圖法很多,九宮格、S形等等,不一而足,但都以創作者表達創作思想,展現美為目標。

實際拍攝實踐中,往往受環境限制,點線面設置受到影響,但只要達到拍攝人的目標即可。











成城路上


作為攝影愛好者,來說一說你所理解的構圖奧義?

構圖,攝影自學班認為,非常適合剛接觸攝影的新手。為什麼?因為在沒掌握理論基礎,不懂專業術語的情況下,學幾個構圖技巧,用上後,就能讓自己拍的照片,與隨便拍的照片,有很大區別。隨著對攝影學習地深入,對構圖的理解,也會產生變化。

本篇教程,攝影自學班分享幾個拿過來就能用的攝影技巧,以及攝影構圖進階,應該掌握的思路。為大家分享,構圖的奧義!

廢話不說,上口訣:

居中構圖背景美。引導線構圖,明暗對比拍光軌。

對稱構圖可找水,沒水倒影后期給。

人美咋拍都不毀。找準角度可借位。

結合具體的照片,為朋友們解說下,這5句口訣用法:

1、居中構圖背景美。

居中構圖,是最常見的構圖方式。但很多居中構圖的照片,都很一般,有哪些技巧,可以讓居中構圖好看呢?

(1)在讓主體居中時,你有留意背景嗎?一張照片背景的重要性,不低於被拍的主體。以日常拍攝自然風景為例:

(2)在一天當中,絕大多數時間段,天空都很一般,但在日出日落時分,會有漂亮的色彩。此時拍攝,如果對焦在主體以外,主體就可以被拍成剪影。

(3)構圖奧義:注意構圖的結合使用。不是說我用了這種構圖技巧,就不能用那種構圖技巧了,也不是說,我為了用構圖技巧,而用構圖技巧。而是,我用構圖技巧,是為了拍好看的照片,但拍好看照片,不侷限於只用一個構圖技巧。比如下張照片:


(4)在居中構圖,並且挑選背景的情況下,留意路面的線,同時運用引導線構圖,可以讓照片更有縱深感。下句口訣,詳解引導線構圖。

2、引導線構圖,明暗對比拍光軌。

引導線構圖,指的是在照片中,明顯的線條,指引觀者的視線,讓看圖的人,感覺照片不空洞,讓照片也更有層次感遞進感。那在用引導線構圖時,有哪些好用的技巧呢:


(1)留意生活中的引導線:各種可見的線條、橋、路、連廊、成規律的建築,都是很好的引導線。

(2)變換角度:在口決1中,最後一張照片,設備放在地面,引導線更明顯。在連廊裡,攝影人移動到靠右一點,景色中的明暗對比及線條的規律,更明顯。

(3)調整參數:路的指向性很強,放在照片裡,是很好的引導線。但如果路上有漂亮的光軌,就更好看了。光軌怎麼拍:需要用三角架穩定設備,感光度(iso)調到最低,光圈數值大於8,快門速度大於1秒,就可以拍出光軌了。數值根據現場環境調節,原理是,快門慢,才能拍出光軌,但同時,用其他參數,控制曝光。

(4)構圖奧義:


前期使用構圖,可以理解為記住公式,在拍攝時直接套用。但是,用了一段時間後,要知道,不要把知識學“死”。有些角度、參數、時間的選擇,是根據現場環境有所變化的。“公式”是為照片服務的,不要被“公式”框住。

3、對稱構圖可找水,沒水倒影后期給。

對稱構圖,可以讓照片看起來更規整,更穩定,也符合很多朋友對“平衡”的追求。水面,是最常被用來拍對稱的,可又但是,為啥人家對稱好看?你的一般?


(1)比如火烈鳥這張照片,咱們不應該只看到,它有對稱構圖,還要注意,火烈鳥的位置,在照片右側三分之一豎線處。背景中,還有虛化的其他火烈鳥,與主體呼應。照片顏色也很統一,沒有跳躍的色彩,等等。回憶一下,你在拍對稱時,也注意這些了嗎?

(2)再為大家介紹一個,後期修出水中倒影的方法:

(3)用手機修圖軟件Snapseed打開照片。點擊工具,旋轉。點擊一次鏡面翻轉,再點兩次向右翻轉,讓原圖變成倒影。



(4)工具,展開。選擇填充白色或者黑色,不要智能填色。向上拽動照片上方的線,擴展照片上方的區域。因每次只能展開一小部分,所以此步需要操作多次,直至可以展開到,可以放下原圖的大小。



(5)工具,雙重曝光。點擊添加照片,把原圖添加進來,兩個手中按住照片,向中間收縮,改為合適的大小,移動到展開的位置。點擊水滴,把後加的原圖,調為不透明。




(6)點擊右上角彎曲的箭頭,查看修改內容,右側出現雙重曝光,點它。出現三個按鈕,點擊中間畫筆,進入蒙版。


(7)在蒙版界面,把頁面下方中間雙重曝光數值調為100,對頁面上方塗抹,原圖出現。倒影已經初步顯示出來。

(8)製作倒影模糊的效果,讓倒影更逼真些:工具,鏡頭模糊。點擊頁面左下角的圖標,讓模糊方式變成兩條平行線。按住照片上藍色的點,讓藍色點下的第一條線,與兩圖相交的線重合。手指上下滑動,調節模糊的程度。





(9)調整好之後,點擊導出,製作完畢了。


4、人美咋拍都不毀。

以上說了很多構圖技巧,但大家也不能忽視這個重點:

無論人物還是景色,當被拍的主體很美時,構圖技巧等其他的拍攝要點,相對來說,都不那麼重要了。

有的人,有的景色,是天賜的美,這是攝影師控制不了的。

但是,攝影人應該控制能改變的點,以拍人為例:


(1)要指導被拍的人,穿著合適的服飾,有合適的妝容,引導出恰當的表情等。

(2)提到這一點,就是為了告知朋友們,構圖,在攝影中很重要,但構圖,不是攝影的全部,除了構圖以外,我們還有很多要考慮的因素。

5、找準角度可借位。

除了構圖以外,還有一點,可以幫我們拍出好看的照片:

無論在生活中,還是藝術作品中,“巧合”總是能給我們帶來微妙的感覺。這種巧合,我們也可以用在攝影中。借位拍攝,利用景色前後交疊產生的巧合,營造特別的效果。


拍攝方法是:留意觀察景物,並留意觀察出現巧合的時間,找到合適的角度,拍它!

綜上所述:

構圖,是幫我們入門的捷徑,但切不可被構圖框住,也不可在重視構圖的同時,忽視其它構圖要點。

希望我的分享,能幫您理解並用好構圖,結合好其它技巧,拍出漂亮照片!

想自學攝影及後期技巧的朋友:

點擊攝影自學班頭像,關注後,點擊專欄,即可查看!感謝大家支持!


攝影自學班


攝影中的構圖,對於攝影作品的視覺表達至關重要,視覺藝術,主觀性非常強。對於拍攝者來說,構圖是對審美能力和美術基礎知識的考驗,沒有較好的審美能力和美術基礎是無法構好圖的。

作為攝影愛好者,來說一說你所理解的構圖奧義?

作為攝影愛好者,我對構圖的理解就是:巧妙運用畫面元素,進行和諧的構成,包括其元素的形狀、大小、色彩、色調等,為觀者傳達出一種獨特的、和諧的視覺感受。以下是個人對構圖的理解或建議:

1、構圖的宗旨

在我們拍攝的時候,構圖屬於形式表現上非常關鍵的環節,但在構圖的時候,一定要把握住構圖的宗旨:畫面主體要突出、元素有主次、色彩要協調、色調要統一。

2、構圖的常用法則

在攝影前輩的實踐總結中,得出了多種經典的構圖法則,比如三分法構圖、對角線構圖、三角形構圖、框架式構圖、S形構圖、平衡式構圖等。這些構圖法則基本上可以滿足我們的拍攝需求。

3、美術基礎知識的掌握

美術基礎知識的掌握,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是必須的。其包括平面構成(元素佈局)、色彩構成(色彩搭配)、立體構成(空間視覺感),如果我們想要提高構圖水平,這些三方面的美術知識必須理解或掌握。

4、靈活運用構圖法則

進行攝影創作的時候,構圖法則是我們構圖的基礎,靈活運用構圖法則,不能死搬硬套。在很大程度上,還是要靠自己的審美意識和美術知識,將畫面元素、色彩進行巧妙的安排,以和諧的視覺效果展示給觀者。

5、畫面對比是構圖精髓

不管是攝影藝術,還是繪畫藝術,在創作的時候,畫面元素的對比是構圖的精髓。畫面的視覺衝擊力就是依靠對比才能呈現出來。比如:元素的主次對比、大小對比、疏密對比、虛實對比、明暗對比、鮮灰對比、曲直對比、多少對比,等等。畫面只有通過既對比又和諧的方式,或者說既矛盾又統一,才能呈現出完美的攝影作品。


腦攝狼圖世界,愛好攝影,且擅長後期處理,敬請關注本頭條號!


腦攝狼圖事界


攝影構圖用最直白,最通俗的解釋就是:“如何把照片拍的更好看”!

構圖其實是攝影人面對拍攝的場景,畫面,人物,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取捨,搭配,組合,以尋求最佳的視覺圖像,並帶給審美的愉悅。



構圖有章可循,有常見的技法和術語。如常見的:平衡構圖,對稱抅圖,垂直構圖,三角形構圖,S型構圖,對角線構圖,小品式構圖,框式構圖等等。


構圖有章可循,也應符合大眾的欣賞審美習慣。但也可在熟練掌握技法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有所突破。

構圖最關鍵的三大要素:

突出主題!增強美感!形成視覺衝擊力!(文圖作者原創)


司馬紅塵


內容決定形式,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這句話在攝影中同樣適用,採用什麼樣的構圖形式,是由你要表達的主體來決定的。

大家都知道,攝影的三要素是主體、主題、畫面簡潔,所有的構圖形式都圍繞這三點服務。以下面放風箏這張圖為例,當時拍攝是想把風箏也納入畫面中,這樣才能使照片的內容完整,所以用24-105鏡頭的廣角端拍攝,但這樣出現的問題是畫面過於雜亂,右邊無關緊要的房子干擾了視覺,畫面也不夠簡潔,影響了主體。在後期的二次構圖中裁剪掉了房子,這樣照片就達到突出主體,畫面簡潔的效果。

另外一張也是同一場景下拍攝,放風箏的人在收風箏,我等他收到很低時,用長焦端拍,後期不用裁剪,畫面造型更加簡潔,得到一個孤獨的剪影。

總之,攝影的構圖,是攝影人在塑造藝術形象的一個過程,通過適當的構圖形式來營造一個藝術的主體,並通過這個主體來表達作者的思想。





安順影像


攝影構圖是什麼?說的簡單一點,就是利用照相機的鏡頭組織攝影畫面。《美國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材》有一節教材,叫培養你的眼力。講的就是運用攝影家的眼力,從周圍世界中尋找發現和捕捉美妙瞬間的能力和在拍攝前通過取景器巧妙構圖的能力。

構圖是從攝影者心靈的眼晴做起的,構圖的過程也被稱為"預見"。構圖,在攝影中非常重要,它是攝影家眼力的集中體現。構圖是什麼?構圖就是要我們發現和捕捉到攝影主體或叫興趣點,並把欣賞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被攝主體身上來。在攝影構圖中,它的基本要素包括主體、倍體、背景、前景、留白等五個部分。而畫面的主體就是攝影師用以表達主題思想的主要形象,是畫面的結構中心。攝影構圖就是在攝影的畫面中合理的安排各種元素,達到突出主體的作用。

在攝影構圖中,每名攝影師有每名攝影師的想法,但萬變不離其中,就是如何把人們的注意力吸引到被攝主體上來。在攝影實踐中,我們可以通過運用攝影構圖的五個元素,合理安排佈局來突出主體;可以通過物體的大小比例關係來突出主體;可以通過搭畫框的方法來突出主體;可以通過光影效果來突出主體;可以通過會聚線條來突出主體;可以通過選擇焦點來突出主體;可以通過重複來突出主體;還可以通過動作來突出主體。

實際上,攝影構圖反映攝影師的思想、理念和審美觀,運用攝影構圖的目的,就是要我們用我們攝影家的眼力,去發現、尋找、捕捉到一幅有鮮明主題、主體突出、畫面簡潔的精美照片來。




張衛國手機攝影


作為攝影愛好者,特別是現在幾乎都是用手機拍照的我,還是比較不注意構圖的,真正的是“隨手拍”,覺得不錯的,分享一下,或者保存,取悅自己,孤芳自賞;覺得實在看不下去的,就刪刪刪。久而久之,連自己都乏味,感覺不到進步,並且越來越覺得有差距。於是開始學習構圖,讓自己的想法和圖片融為一體,儘量讓自己的圖片別具一格,這樣,既能提高自己,也能給別人帶來美的享受。

比如我用手機拍的這幾張圖片,雖然畫質差強人意,但給人一種禪意,讓我心醉。


人在旅途GFY


我個人覺得攝影中的構圖是照片的骨骼,它是一張照片最直觀的外在“相貌”,符合視覺欣賞習慣的構圖可以給人更好的主觀印象,即使內容實體比較普通,也會讓人眼前一亮,如果所拍攝的內容有非常有“感情”,則照片就接近完美了。

那麼構圖的方法、規則有很多,各類攝影書籍中都有介紹,如果簡單概括出來的話,基本的構圖法則包括:對稱構圖、三分構圖、垂直構圖、三角構圖、對角線構圖、井字構圖、黃金分割構圖、向心構圖、發散構圖、邊緣構圖、極簡構圖、框架構圖、密集構圖、縱向透視構圖、對比構圖、色彩構圖等等,可以說各種各樣的構圖法則,保羅了基本上所有照片元素佈局的方法。但是綜合起來看,無非都是圍繞著美術繪畫中的點、線、面來做文章。

構圖法則看上去簡單,有章可循,但真正運用起來,很多攝影愛好者就亂了分寸。可以說構圖法則在心中,拍攝起來全憑蒙,就好像提筆忘字一樣,一拿起相機,就忘記了構圖法則,然後再美其名曰構圖法則就是讓人用來打破的。其實我個人覺得前人留下來的構圖法則已經包含了所有構圖審美的規則,已經很難再有什麼突破了,能夠好好吸收這些攝影經驗,踏踏實實運用這些現成的構圖法則,就已經算是很不錯的攝影師了,畢竟能夠獨創絕技的大師還是非常少數的。我們普通攝影愛好者,能夠充分運用已有的、學到的構圖法則,把它們運用的恰到好處,拍出的照片就已經是非常出色的作品了。

因此,我覺得構圖法則就是拿來用的,要認真學習,好好體會,靈活運用。這就可以提升自己的攝影水平。


卷太郎攝影坊


"攝影構圖",是"攝影"最大的一個課題,特別對於"藝術攝影"。 它是對攝影者學習的基本課題,也攝影師對"不同"拍攝對象進行藝術表現能力的集中體現。 "攝影構圖"是攝影師進步與突破的"瓶頸"之一。

我在頭條已經有過描述。這裡再總結一下。

好的藝術攝影作品要求攝影師有較高的"審美層次",這主要展現了攝影師按自己"主觀需求",對拍攝主體,陪體,環境,畫面空間進行合理的"有機組合",從而達到攝影師"相對完美"的追求。

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對環境中繁雜的景物進行提煉與簡化,對不同線條,形狀,光影造型,韻律感,節奏感,色彩進行思考與想象,具有應該非常敏感的認知和感覺。快速看到"美",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準確的"畫面印象",這是一個攝影師的"基本功底"。當然在需要一個過程,一個時期的磨鍊學習。

1. "構圖無定式"

現在很多攝影老師,喜歡把"構圖"進行公式化對學員進行教學,雖然能夠讓學員瞭解一些固定的表現"方式",如"黃金分割法,S形構圖,放射性構圖……等等"。但這也對很多初學者進行了"誤導",讓學員對"構圖"形成了一些"固定模式",極大侷限了學員的"自由想象空間",思考範圍,創新表現形式。大大影響了攝影初學者對各種"主觀形式美"的感知能力。

所以,攝影學習應該從"攝影美學基礎"入手,學習和了解不同線條,不同形狀,對畫面具有不同感受。不同形式的"組合",不同的空間配置對人有什麼樣的"心理感受"。 審美層次直接關係到"攝影構圖", 審美能力是攝影師對"美"的感知能力,對不同的表現方式,豐富的"想象、思維能力"的體現。 不同的效果要求,需要不同表現形式,也就是不同的造型與構圖。

2.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對於構圖,對畫面的處理,好的專業攝影師與一般的攝影者完全不一樣,是因為攝影師對畫面具備較高的"審美能力",對"完美"的感知度不一樣,比如"畫面的不同空間比例",哪怕一個局部空間多一點(會顯得空),少一點(會覺得憋)。主體在畫面上,位置正一點,偏一點。大一點或小一點,都會產生極大影響,而使畫面感覺 "彆扭、主體不突出、不耐看……"。

因為攝影藝術與繪畫藝術一樣,都是"追求完美"的一個過程。

3. 構圖儘量"不裁剪"

好的攝影師在拍攝時,會對錶現的對象快速進行"構圖思維",他會與繪畫一樣,用長期積累的"對美的感知度",進行相對完美的構圖。

對畫面的構圖想法快速進行"有機組合與創新思維",在極短時間內完成一個合理且具有感染力的相對完美畫面。並且做到極少"裁剪"或根本"不裁剪"。

也許很多人會問: 完全不裁剪,可能嗎? 答案是肯定的。 因為經過正規學習與訓練,經過很多年經驗積累的攝影師,本身對畫面的感覺與要求極高,早年攝影基本全部使用的35毫米膠片,"創作"根本不允許進行"裁剪",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圖片專業教授直接要求同學保證畫面飽滿,做到"不裁剪"。

使用35毫米"彩色反轉片"的攝影作品(沒有放大的照片一說),直接送"中國攝影雜誌",入選後直接制版印刷,中國攝影雜誌只看35毫米"反轉片(正片)",根本不會考慮是否"裁剪"。 這就是專業攝影師的一個基本拍攝要求,只有"一次性構圖"。

在電影學院攝影系教學時,只能夠使用拷貝的35毫米"幻燈片"進行課堂交流講解。

無"畫面進行裁剪"一說。 只有有機,合理,完美(相對),嚴謹的"構圖"才能夠達到藝術攝影要求。 我40多年的攝影與攝影教學工作,基本每天都會進行拍攝,大量的照片,基本沒有一幅進行"裁剪"。

當然現在不同種類攝影也會有一些例外,如高像素的商業攝影,廣告攝影,高速運動攝影,"打鳥"的發燒友,由於性質不同,會對其進行"二次構圖"

"構圖"這一個課題,具體內容太多,由於時間關係,以後再敘。 以上所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戚夢溟先生


作為攝影愛好者,來說一說你所理解的構圖奧義?


作為攝影愛好者,來說一說你所理解的構圖奧義,構圖的奧義是什麼奧義?

我查了一下,竟然是佛教用語,似乎是深刻的道理意思。

不說奧義,說說我個人所理解的構圖的道理吧。


構圖奧義1:不按規則你拍不好,一直按規則你還是拍不好。

構圖是先按規則拍,再突破規則拍。


構圖奧義2:不是為了構圖拍構圖,而且為了內容拍構圖。

單純的拍構圖沒有意義,構圖是攝景的骨,內容是攝影的肉。


構思奧義3:沒有脫離構圖的有內容,也沒有脫離內容的構圖。

道理好理解,骨肉分離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況。


看來這個奧義真的是佛家真言,我怎麼越寫怎麼越有禪機呢?

各位施主,理解什麼是構圖的奧義了麼?


專注於攝影及攝影后期教學二十餘年 簡單清晰 講透原理 突出可操作性 !

已發佈大量系列教程 軟件 素材 濾鏡 插件等粉絲福利!關注即免費贈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