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動2019款1.4T和1.5自吸怎麼選?

TinaAq


2019款領動,現代車這些年還是有名氣的,經濟也寬裕了!但我們還是要理性的消撒18款以前的是1.6和1.4t但隨著大家對環保的重視,排放要求達到國六的標準1.6L現在改成了1.5L,從外觀和內飾只做了些細小的變動,1.5L是CVT變速箱,而1.4t的是7速雙離合,而動力方面1.4t的功率95個千瓦。而1.5L的84千瓦兩者間還是有一定區別,1.4t的肯定比1.5L的更代勁,運動感更強些,這就要看個人得需求了,如果對動力不是很好在易的1.5L就完全可以了,有些年輕人喜歡動力有運動感的1.4t的一步到位!





宜賓慧鑫汽修匠


領動2019款1.4T和1.5自吸怎麼選擇。每個人買車的用途和想法都是不一樣的,按照我的標準這兩個版本我會選擇1.4T版本的車型。

外觀、內飾和價格:外觀兩個版本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都是非常的漂亮大氣。內飾也沒有什麼差異,價格上自吸的更實惠一點。

發動機動力和變速箱:自吸的是115匹馬力,帶T的是130匹馬力,自吸用的是CVT變速箱,帶T用的是7檔雙離合。



以前兩個版本的馬力是一樣的,而現代的自吸發動機配合6檔手自一體變速箱的技術也比較成熟的,帶T版本基本才是首次使用,所以導致帶T版本銷售差。

現在自吸配合的是CVT的變速箱,現代車也是剛剛應用的技術還不太成熟,而且現在是115匹的馬力有點不夠用,郊遊的時候爬坡會有點吃力。



從這幾年的銷售情況看,現代車廠家為了價格差異化銷售,改變了動力的差異。現代廠家以前玩外觀價格差異是玩的很好的,現在玩外觀可能有點吃力了。

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宇宇說車】


宇宇說車


一輛以1.6升自吸為主賣點的車型在2018款的更新中卻著重推出1.4T高階動力,誰不曾想2019款上新後全新的1.5自吸替代了原先的1.6,這種做法在大眾朗逸和寶來上也用過,而這一次的主角卻是現代領動。

領動是國內為數不多搭載雙沃德十佳動力總成的緊湊級產品,意味著無論是哪個動力都是技術含量和完成度極高的產品,然而這一次卻放棄如此優秀的動力原因很簡單,為了滿足嚴苛的國VI排放標準。這副1.5自吸動力相比1.6扭矩和馬力都有所下降,但卻配搭CVT變速器,顯而易見全新的1.5更加註重節能減排,這是當下的趨勢無可厚非。

但領動改用1.5自吸後售價並沒有下調,不過1.5頂配版本的配置卻得到了升級。指導價同樣是13.38萬,1.5自吸卻配備了電子駐車、前後排頭部氣簾、無線充電、座椅加熱和分區自動空調,官方還提供包含車道保持、主動剎車、盲區監測等主動安全駕駛輔助配置選裝,4500的價格可謂良心,但可惜這隻有頂配版本專屬。

那麼1.4T比1.5貴多少呢?相同配置級下,1.4T雙離合版本比1.5CVT貴1.3萬,但動力表現卻要好得多,而且油耗並沒有高多少。配置方面1.4T還多了LED大燈組,無論是實用性還是性能體驗,1.4T完全在1.5之上,所以如果預算不是問題,當然1.4T了。(亞夫)


DearAuto


外觀,車身是採用流體雕塑的元素,前臉是採用六邊形傾暴式大嘴,這張嘴反正我已經中毒了,從我第一眼看到它,我就認定這張大嘴5年內不會過時,車燈是我最喜歡的鑲入時大燈,帶有透鏡,就是晚上燈光會不是特別亮,後期我會選擇它的日間行車燈在晚上看著,屬於在黑夜中的一道月光,很有厚重感,加裝LED大燈,白色選用的是普通漆,別的顏色都是金屬泰,感到很失落,因為喜歡,白色看著大氣,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會選擇橙色。

內飾,中控部局簡單明瞭,層次分明,採用的是分體式分區,駕使位和副駕使位能夠很清楚知道中控的部局,按鍵簡單明瞭,當然我最喜歡的就是蘋果和安卓連接系統,夜晚模式開啟下,主調顏色採用的冰藍色主調,在配上我的腳底氛圍燈,在加上嗨曲,彷彿整個世界都是我的,能摸到的地方都是軟性材質,下面都是硬塑料,唉,失落,必定價格在哪,只能說中規中距, 提車回來暴曬三天,現在基本沒有什麼味道了,異響暫示還沒有發現。

空間只能說夠用,畢竟2700的軸距,後排坐3個人勉勉強強,行李箱還算大,車子一般我一個人開,要深度有深度,又不是玩車震,有句話怎麼講,你知我長短,我知你深淺,身高170,前排座位調好,後排腿部空間1拳2指,頭部空間三指,只能說夠用中規中矩,手套箱,中央扶手,裡面容積不算大,一般放點零碎,保險底單,買點零食給老婆備著。

動力,起步有點肉,但是加點油門車子會向前竄,車速在30以上動力隨叫隨到,上了120動力就有點不夠,畢竟不是渦輪,還是開慢點,暫時還沒跑過高速,很期待,過年前回去一趟,相信會有驚喜,1.6自吸還是做的不錯的,變速箱能夠很聰明的知道你是升擋還是降擋,喜歡這樣的邏輯,夠穩,沒有肉車,每個人的開車習慣都不一樣,這個車給你驚喜就是隻要你捨得踩油門,起步紅綠燈第一個永遠是你的,所以領動,你值得擁有。

操控,這個車的轉向是我最喜歡的一點,電子助力,指哪打哪,一個手指頭就可以操作,高速速度上到80碼方向盤會變得重,這種感覺特別穩, 底盤剛開始比較硬,提車2個月,現在改了胎壓好了很多,走鋪裝公路走直線沒毛病,遇上顛簸路面,相信任何車高速過去都是受不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