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怎麼養?

養花時間


您好,我是慢語解花的悠悠😊

多肉植物,現在真的被越來越多的朋友所喜愛,尤其是看到那些多肉大神級玩家曬出來的狀態美圖,真的是讓人垂涎三尺,簡直太饞人了好不好!不僅在心裡疑問,人家怎麼養的?明明一個品種,差距可不只是一星半點兒的!
自己的😂


人家的😍

您會不會有這樣的疑問呢?這是一個品種?對,這還真就是一個品種!😅

那麼多肉植物到底應該怎麼養呢?

這個問題在悠悠看來,真的好大,雖然多肉植物很皮實很好養,但想要養好養美,還真的是很難,需要注意的事項也是真多!下面悠悠就從大的方面一一說明。

1、土壤。

養肉先養根。所謂落地生根嘛,根系的生長離不開土壤。那麼多肉植物的根系,因為它們原生態祖先所居住的環境氣候條件惡劣,乾旱少雨,土地貧瘠,所以它們的根系並不發達,很少很纖細,並不耐積水。
多肉植物少少的根系


這樣一來,我們就要根據它們的這一生長習性去配土,土質不一定非要多肥沃,但一定要疏鬆透氣,透水性好,澆大水也不會積水為度。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葉插繁殖的小幼苗,顆粒土的尺寸不宜過大(1~3mm),與泥炭土的比例各50%為宜。而成株老樁的顆粒土尺寸可以大一些(3~6mm),與泥炭土的比例也可以再大一些。

2、光照。

多肉植物特別喜歡光照,曬曬更健康,曬曬更漂亮,越曬就越“膚白貌美大長腿”,啊,不對,說哪兒去了😅!讓悠悠措措詞哈,應該是“膚豔貌美圓滾滾”,說的是啥,實在想不到更好的詞兒來表達了!先去旁邊臉紅一會兒。😂
同一個品種,其它條件都一樣,差距就在光照上,很直接很明顯的一個對比。

春秋冬季,陽光燦爛但不炙熱,肉肉的最愛,可以全日照的去曬,如果有露養條件最好(我們平常看到的極致狀態美圖,基本都是露養出來的,陽臺黨很難達到那種程度),因為肉肉葉片裡的花青素對紫外線更加敏感。

夏季悶熱潮溼,太陽也毒辣,需要適當遮陰,不然黑腐化水分分鐘,救都救不回來。

3、澆水。

多肉植物的根系不耐積水,另外原生態祖先為了適應長期乾旱的氣候條件,也練就了肉肉們很耐乾旱的超強本領。它們會把珍貴的水份儲存起來,以供不時之需。株型變矮變的緊湊,葉片變得又圓又肉,光和作用相應的被抑制,顏色也更加豔麗。


這兩張對比圖,其它條件相同,就是澆水不同,上面那盆,澆水更多一些,明顯顏色和葉型上,不如下圖。

所以我們澆水,大的原則就是見幹見溼。春秋季節,等盆土乾透了,再去澆水。澆就澆透。浸盆法最好,有利於根系向下生長。炎熱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澆水就需要再控控了,有的植物選擇休眠以保存實力,那就果斷斷水,澆水了它也不喝,只有壞處,不是水煮肉,就是冰凍肉,沒有好的。

所以說澆水要是弄明白了,又養肉又養根,非常關鍵。

4、通風。

不管是曬著太陽,還是剛澆完水,都注意多通風。風可是個好東東,不但可以帶走多餘的水份,還可以減弱太炙熱的光照,讓肉肉可以舒舒服服的長長長!

“膚白貌美大長腿”


的肉肉美圖欣賞😅

以上便是悠悠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到需要幫助的朋友們。😊


悠悠慢語解花


如何養好一盆多肉呢?我覺得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就說說我是怎麼養的吧!(不喜勿噴,謝謝!)

我是14年的時候開始養多肉的,是被同事帶入坑的。那時養多肉是為了好看,也是被它的呆萌可愛所吸引。我記得有同事送我一顆景天的小苗,我有個白色的盆,為了讓它倆更搭配,我就去一公園內帶了些小孩玩的白沙子回來,回家洗了十多遍才洗乾淨,然後暴曬。結果上盆不到一週就涼涼了,當時正是夏天。然後就去泡各種養殖多肉的帖子,總結經驗就是細沙太過細小,不利於通風,悶死了!

我還用過風窩煤,當時早上很早起來到處去找風窩煤,拿起裝上就走,感覺根做賊似的!別提多帶勁了!拿回家用水泡一天,然後暴曬,捻碎,混合其它的土一起使用。效果還不錯!土的話我一般用腐殖土+赤玉土+火山岩,或者綠沸石+多菌靈。我比較鍾情於赤玉土,無論是單用還是混用效果都不錯!我還用過純的多元土去種,發的根還行,有很多毛細根,但對於整體而言穩固性就不太好,就拿去拌了土了。

上盆的話我一般把植物先涼一兩天,把拌好的土噴上少許的水在攪拌一下,稍微有點潮就行了,潮土幹種。水不能太多,因為剛上盆的植物它的毛細根還沒有恢復,吸收不了多少水份,多數靠它自給自足。潮土的話有利於毛細根的生長,而水多了就會通風不良而導致爛根,黑腐,化水。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光照要求。我養的景天科的全在一天都能曬太陽的陽臺上,十二卷的放在光照時間少的另一個陽臺上。剛種的多肉不能進行暴曬,剛播的種或剛長出來的小苗也一樣,小苗等上盆後服盆了在逐漸增加光照時間!

最後,每個人居住的環境不同,那它的養殖方法也就不同,不一定別人的方法好到了你這就一定好,這都要自己去摸索!






生活與多肉


您好!我是筱玉,很高興為您解答!

養多肉,確實是個技術活兒!但我從初夏開始養多肉,一個夏天死了太多,不斷買,繼續死,再不斷學習,不斷改進!我終於悟出能養好多肉不死的方法哎。特別適合新手。


那個秋天我的多肉基本就沒死了!夏天本來就是對多肉的考驗,但我完全不知,直到買了很多,多肉才發現夏天多肉不易活,更別說我是個新手也沒大神指點。所以對於我喜歡的多肉,我完全是自學。

夏天買多肉養,並能完好不死的度完夏天,配土澆水很重要!新手花友因為控制不好自己澆水,最好是把土,配的透氣又透水是最好的選擇!

顆粒比例佔據60%-70%左右,其它就是營養土,這樣透氣透水絕對有保證,雖然容易幹,但是新手花友控制不了澆水,水多了也問題不大。

上盆前需要修根,主根留著其它的給它留一釐米長留可以了!還有要遮陽,每個花友都想把多肉露養,因為露養的多肉真的很美,很漂亮。但是夏天,還是保命要緊醜點沒關係,新手花友養多肉只要活著就好。雖然土特別透氣,但是夏天澆完水還是少不了,

需要通風!通風也是給它一份安全保證嘛!

只要能安全度過夏天,秋天了,愛怎麼換盆就怎麼換,多肉也不容易死了。在水少的情況下多肉生命力真的很頑強,但是水多了,它就特別容易死。


我是筱玉,我喜歡養多肉歡迎點贊加關注,可以分享更多養花知識。有養花問題,可以在評論區說說,我看到就會回覆的。


絢麗百科多肉


起初買多肉是公司同事的鼓動,十元八盆,感覺便宜就一起買了,後來又買了專用的土壤,一小心翼翼的把幼苗移植到新買的花盆裡,我沒有用生根粉,只是澆了水然後就放在陽光下讓它盡情的生長,隔七八天才去澆一次水,但是小肉肉很爭氣,一天一個樣子,長勢喜人,一直往上竄,感覺有超過綠蘿的趨勢。


雞毛蒜皮H


其實我最開始養多肉是單位裡最晚的一個。我養的品種數量不多,名字就記住幾個。😅😅😅我養多肉的秘訣就是多通風,澆水一次性澆透,想知道該不該澆水,我就用根牙籤,插入到土裡,看牙籤上沾的土是溼的還是乾的。我基本上是十二三天的澆水一次。



這個雨露寄過來時醜的很,乾巴巴的,現在旁邊都長出來新的葉子了。



這個沒怎麼曬太陽,就是綠色的。下面一張就是曬的太陽多,顏色就變成紅色的了




都說零下5度,多肉不適合放在室外,現在我放在臥室裡的花架上,沒有室外的陽光充足,現在一些肉肉都又蛻變成綠色的了。







今天用我媽自己整的什麼那mazhan水,就是賣小磨香油的地方,磨香油剩下的芝麻,用水加上去,發酵成的肥料。非常非常的臭,但是效果特好。我把多肉,和綠蘿翠蘭都澆了。其實這就是閒情,上班累一天了,回家整整這些綠色植物,看著長大,很有成就感的。



這個伸出來的新葉,就是用那個肥料水之後長出來的。


不愛吃香菜的胖妞妞


一、需要熱愛。

從小愛文藝愛生活,多肉自然而然地闖進了我的生活。第一次接觸多肉是兩年前還是網購,當時的多肉有點小貴,拆包裹時跟我想象的差距太遠,都是拇指苗,當晚橫七豎八地種下了,不經意間還留了個照。然而就是這個照片就像星星之火一樣,從此養肉生涯有了對比,有了自信,記錄經驗教訓。


那時候並沒有關注過任何大神,也不懂如何養護,甚至連他們的名字都不太記得清楚,更不用說啥品種,啥習性,澆水要點還有通風光照了。神奇的是,小拇指苗都長大了!信心十足的我又買了幾棵拼在了一起,拼不下的放在了另一個盆,還點綴了一圈的貝殼。






碰巧第二天台風過境,大喜之後就是大悲,肉肉們都遭了雨淋全化了水只有幾棵在我反映過來後被搶救過來了。被搶救過來的幾個多肉用他們頑強的生命力和萌萌的姿態回報著我。一年後我喬遷,毅然帶著他們坐上了飛機……

二、需要關注

接下來我開始關注其他多肉品種還有習性,定期把玩一下給他們除枯葉殺蟲,留心了每個季節他們的微妙變化,懂得通風和光照還有澆水的重要性。雖然還養不出狀態,但是多肉不再莫名其妙的死亡。為了方便觀察我給他們住了單間,可以捧在手裡越發感覺他們的呆萌了!為此心情大好,塗鴉了一幅。

繪畫純屬愛好沒有功底,勿噴\\(//∇//)\\!




三、積累經驗教訓

一入肉坑深似海,從此鈔票成路人。花鳥市場剛好並不遠,成了我經常關顧的地方,自然而然升級為多肉大棚的老主顧。買肉賞肉外加偷師學藝。結合自己的養殖經驗,琢磨出配土方法,因為根的養護對多肉的成活、健康、狀態非常重要,而養根與配土息息相關。我用的是70%顆粒,20%椰土拌的粗河沙,10%的赤土鋪面,按三明治依次排放,效果非常顯著。

愛多肉之人必定有個好的心態,也愛分享。我也在成長和學習當中,也希望這個小小的分享對你們有點幫助。養肉的路還很長……獻上我的部分小盆中盆多肉合照壓軸。


Elsa2050


家裡花花草草買了小兩千多塊錢,一盆沒養活,都被我媽澆水澆死了,多肉還是很好養的,這個季節,只要保持有光照,不要使勁澆水,都可以活,想當初我自己養的多肉都開花了,被我媽偷偷澆水全部給解決了。

後期準備養空氣鳳梨之類的,還不要土壤,養起來乾淨方便。


彩色小曼


溫度。陽光。防雨,防曬。

怎麼能養好,因處在的地區不同,環境不同。別人的經驗不一定適用與你。需要自己一點一點摸索,隨著時間,都會有經驗的。











馬磊31097689


多肉植物算是比較好養的植物了,我家裡養了幾盆,對土質沒什麼要求,我是在小區裡挖的土,澆水也不需要太勤,基本是一星期澆一次,不過要澆透,對溫度要求是喜陽,我家的一直在陽臺上放著,長的挺好的,總的來說,多肉植物屬於生命力比較頑強,易活的植物,對土質,溫度要求沒那麼精細,適合家養。


蝸牛21692


你好,我是晨曦,一個多肉大棚主。晨曦願意分享多年多肉養護經驗與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多肉植物怎麼養?這個問題經常有人問,其實如果籠統的說就是‘多曬太陽少澆水’!但是這只是說養護方法,有些時候我們還需要一些‘天時地利’不單單是‘人和’。想要養好多肉,必須瞭解多肉植物的喜好和生長習性,它喜歡什麼,適合什麼,不喜歡什麼,都有搞清楚才行。


一般多肉植物喜歡陽光,耐乾旱,忌潮溼,怕悶熱,所以,我們要根據這些來給予多肉植物最適合的生長條件,萬事俱備後才是養護方法。晨曦說說多肉植物需要哪些條件以及養護方法:

①陽光充足

多肉沒有不喜光的。即便是玉露這種,也是需要陽光的。只是它需要的比較少,而仙人掌類,景天類,番杏科等大部分多肉還是需要充足光照的,不是隨隨便便的亮光就可以的,它需要的是陽光當中的紫外線以及其它光譜,所以‘露養才是王道’。室內就會差強人意。

②溫度合適

多肉也有喜歡的溫度,有些耐高溫,有些怕凍。所以每個品種不同,如果要統一答案,那麼春秋溫度是最合適的。10-30度之間是多肉生長速度最快的溫度,溫度太低太高會造成多肉休眠,停止生長。

③土壤透氣排水


如果溫度和光照算是‘天時’,那麼配土就是‘人和’,配土是我們唯一能夠掌握的條件之一。大部分多肉喜疏鬆透氣排水性好的沙質土壤,土壤不能太黏,太保水,太細。儘量用有顆粒,間隙大,排水好的土壤。這種土壤不但透氣排水,更有利於多肉出狀態,避免攤大餅,徒長。

④澆水有度

很多說我的土壤乾的太快,兩天就幹了,是不是就可以兩天澆水一次?其實不用,乾透澆透只是針對不會澆水,並且配土一般的,如果是顆粒土,澆水看葉片就可以了。葉片軟了就說明缺水了,所以軟了再澆水沒錯,葉片堅挺比較硬說明不缺水。

⑤花盆尺寸合理


多肉如果是老樁或者成株,想要控養的,花盆寧小勿大。大花盆土壤乾燥速度比較慢,吃水多,除非你是開掛區,不然很難出狀態。當然晨曦也不建議大家用大花盆栽一堆小花。

以上代表晨曦個人觀點,如果大家有其它意見,歡迎評論區留言。另外,路過的小夥伴,如果你覺得晨曦有幫助到你,請高抬貴手給晨曦點個贊!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關注晨曦,私信晨曦。希望可以結交更多熱愛多肉,熱愛生活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