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有些五十五歲離婚的夫妻?

明明白白8332


說到離婚更多好像是年輕夫妻的選擇,無怪乎現在有人說結婚率沒有離婚率高,每每遇到這樣看似不愛了就離婚的七年之癢、三年之癢、閃婚閃離,我總忍不住在心裡說一句:你們早幹嘛去了?

談起五十多歲離婚,現在回過頭來看看,這些人的人生,他們決定結婚的時候,相當部分是因為單位撮合、父母決定、解決戶口、知青返鄉,還有的人結個婚算了,那會兒處對象-分手-再談戀愛的模式就是耍流氓。可以說這代人的婚姻有不得已、不明白、不甘心、不情願。

他們的年輕時代是大生產和工業化時代,物資極度缺乏,責任很多,也沒機會考慮自己是不是幸福。接著是父母的養老送終、孩子上學,他們的孩子基本都是80後,他們要為孩子的人生負責,等孩子娶妻生子,帶孩子的孩子上學。

然後他們回頭看看自己的人生,夕陽紅一片,趁著殘陽般人生即將來到,要考慮的責任好像沒有了,也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了,離婚!把委屈、不情願、遺憾、不自由都終結,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吧。所以離婚。

可以說,中國式婚姻往往不簡單是愛不愛,該怎麼做沒有定論,單有一點,在已經無關人生大局的時候,選擇重要的人生決定,這代人苦,也很悲愴。





大叔酒肆


一個53歲的阿姨離婚了。

她告訴我,他的男人整天喝酒打牌,又不去掙錢,沒錢了就偷她的錢;女兒和兒子從不管;患了腫瘤,他巴不得早點去見閻王。

她說的時候,沒一點兒傷心,相反,臉上還有笑容。

“怎麼還有這樣的男人?”我有些疑惑的問她。隨後,另兩個阿姨告訴我,是真的。

之前,我一直覺得,老夫老妻在一起都幾十年了,還有什麼好離婚的。

聽這阿姨講她的經歷後,漸漸明白,有些婚姻還是離了好,特別是面對一個沒責任心的男人。

當一個男人靠不住的時候,早就應該靠自己,一個人的日子比兩個人的日子,過得更自在。

當想明白的時候,五十幾的女人,當然有勇氣離婚。


情感AB膠


55歲的年齡,孩子已經成家立業。離婚對孩子不會造成傷害,或是把對孩子的傷害減少到最低。

55歲兩個人還離婚,那一定是過不下去了,往後餘生也不想將就,分床分屋的夫妻很多,分著分著彼此就沒有了牽掛,把感情分沒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有一個女同學,家境很好。結婚的時候婆家不富裕,兩個人是裸婚,女同學嫁給了愛情。婚後的女同學特別能幹,在單位裡一直是勞模。後來單位不景氣下崗了。她為了家裡生活得好一些,也真是拼了,在公園兒裡賣過冷飲,在工地裡當過小工,在飯店裡做過面案,在環衛局做過清掃工,一天做兩份工作,工資賺的多,家裡幾乎不用丈夫花什麼錢,丈夫的工資都是自由支配。公公婆婆看病,養老,送終都是女同學出的錢。現在房子有了,車也有了,孩子也結婚了。退休後女同學家務活全包,兩個人工資卻aa制了,他們在歲月的磨合中丟失感情,形同路人。女同學不想將就自己的往後餘生,兩個人離了婚。



我很佩服女同學的勇氣,她在人生的路上活出了自我。兩個人在一起不快樂,好像頭頂上蓋著一片烏雲,壓的喘不過氣來,那就學會放手,暖色浮餘生。

其實55歲的人離婚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時代不同了,觀念也就不一樣了,過不下去了,為什麼還要將就,還要委屈自己,何況離婚也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相反在餘生的路上更踏實,更穩健,更幸福。


小眼睛寬世界


我公公80歲的時候還鬧著要跟婆婆離婚,一直到90歲還在鬧。婚姻中兩個人互相傷害真的是很殘酷的,公公後來腦筋都不太好了。全家就我一人支持公公和婆婆離婚。婆婆和公公一直分開住,有一次我去看望公公,公公又嚷嚷著要跟婆婆離婚,那時候公公已經80多歲,只能坐在輪椅上了,我看老頭可憐,就哄他那個證我們已經幫他辦好了,老頭聽了非常開心。我以為這是一件小事,就像哄小孩一樣,說過就忘了,哪知道公公牢牢地記在了心裡,見到我孩子大伯的時候,問孩子大伯要證,孩子大伯蒙了。後來公公非常生氣,說我騙他,跟家人又鬧了一場。我跟家裡人說,就弄個假證糊弄下老頭不行嗎?作為兒媳婦,遇到大事的時候還是外人,所以我的話不管用。

公公婆婆都蠻可憐的,我不知道作為他們親生兒女是咋想的,在公公鬧得特別兇的時候,孩子大伯威脅公公,說再鬧離婚,他就從樓上跳下去。


惑之不惑也


怎樣看待有些五十五歲離婚的夫妻?夫妻五十五歲還離婚,說明兩人確實緣分已盡,親情不再,沒法子過下去了。婚姻的事,別人不好多說,因為不合適的婚姻,多大年齡也得離

其實,對於五十五歲離婚,我認為有幾點還是值得一提的,對於他人也許是個人生啟發

1、勇氣可嘉。

這個年齡的人,原本都屬於頤養天年的了。人生已經消耗大半,多數都退休或接近退休。少年夫妻老來伴,人生的後半程就是老兩口相伴相攜,結果到了這個時候卻分了,以後的日子怎麼過,過的好不好都是未知數,所以,這個年齡離婚,的確需要幾分勇氣。

2、信念執著。能夠在晚年離婚,說明這個念頭的萌生絕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萬丈高樓平地起,說明了日常生活中,夫妻關係不適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只是因為各種原因,如孩子、經濟、名譽地位、事業等,一忍再忍。但是,他們其中的一人或雙方的信念是執著的,堅定不移的,沒有隨時間推移而改變。前兩年,我的一個過去老同事就是如此,夫妻兩人一直磕磕絆絆,按照常人的邏輯,早就離婚了,但是,她一直堅持沒有離婚,直到孩子結婚後,她才和丈夫離婚。問她原因,她說,孩子的事情才是一個家庭的大事,等到把孩子的事情安頓好了,就沒有什麼牽掛了,這個時候,才會考慮到自己。

3、賭博餘生。與年輕人離婚不同,五十五歲這個年紀離婚,肯定不是單純的出軌或找新歡,因為,這個年齡屬於不上不下,年齡屬於高不成低不就的,能夠單身的很少,如果期待建立新的婚姻關係,基本上就是在賭博。所以,離婚後基本上就是要獨身過生活。離婚後一方或雙方基本上就是在耗時光。因此,離婚後,需要調適心理,調整生活狀態。同時,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儘量找個適合的老伴,共度餘生。但是,實話實說,這個年紀,要找到合適的老伴比較難,說不定還不如原配,或不如不找,因為,到了這個年紀還單身的,要不是喪偶的,要不就是本身就不靠譜的,再到一起磨合,等到磨合差不多了,一生也基本上賭完了。

所以,雖然婚姻是自由的、自主的,但是,對於婚姻的再次選擇,還是要看準時機,進而做出理性選擇。這樣,才能儘可能的做到既能解決婚姻上無法調適的矛盾,又不至於在晚年過得淒涼。


活出一種境界


夫妻到了55歲還要離婚?是不是咬一咬牙所有的事情都過去了,但是實際生活中,50、60歲離婚的夫妻也真不在少數。這一點也可能表現出人們思想上已經能夠接受離婚,並且有了追求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勇氣。


老李夫妻在別人看來,能夠一起生活幾十年簡直就是奇蹟,老李是個下鄉知識青年,比較有文化,為人也非常有涵養,但是妻子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女人,愛計較、愛傳播小道消息,而且還經常的數落老李,而老李也只是置之不理而已。

可是今年她們老兩口卻在結婚30年之際離婚了,其原因很複雜,主要導火索還是老李的妻子對於剛過們的兒媳婦百般的刁難,而老李和兒子卻總是幫著兒媳婦。老李妻子一氣之下,向老李提出了離婚。



老李雖然是個老實人,但是脾氣卻很倔強,妻子提出了離婚,他毫不猶豫的跟妻子拿了離婚證,這下妻子可傻了眼,找了很多人勸說老李,老李是這樣說的,“我忍了一輩子了,因為當初這是我的選擇,如今我不再忍耐了,因為這是她的選擇”。就這樣,兩老口到了近六十歲的年紀,還是離婚了。


我是焱垚


答:好夫妻,永遠都在相互裝傻、裝瞎、護短,那才是真愛!

注:也許您會覺得此回答有點偏題,其實用正面來詮釋更為恰當!

1、婚前擦亮眼睛,婚後半開半閉。

2、離婚最傷害的是孩子。

3、離婚的雙方內心深處都有著不為人知的疼痛。

4、《長壽學》研究,健康長壽、生活全自理的壽星都是結髮伉儷。

5、換位思考,千萬不要對他人馬列主義,對自己卻自由主義。

6、凡事都在自身找原因。

7、每個和諧的家庭,必然有人多付出、不索取、常微笑、少說話。

8、錢灑人心聚,錢聚人心灑。

9、人,難得來世界溜達一回,儘量把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10、心大事就小,心小事就大。

11、離婚雙方往往身體比較健康,精力充沛(因為身體欠佳者什麼都會想開、看開,只求健康)

12、所以聰慧者都銘記最重要的一點:絕不在身體硬朗時說狠話、做狠事!


綏格格


你的問題是,怎麼看待有些55歲離婚的夫妻?

曉晴說愛的看法是,這很普通啊,並沒有什麼異樣。夫妻雙方決定離婚,離婚的時候雙方是什麼樣的歲數,這基本不在考慮的範疇。決定雙方離婚的原因,只能是還有沒有愛情。



當然在55歲離婚的那些夫妻,還是有一些自身的特點的。

第一,他們的決定會更冷靜,更慎重,也更理性。

人來到55歲這個年紀,基本上人世間的一切也都看了個明明白白。該經歷的也都經歷了,該體驗的也都體驗了。人說“四十不惑”麼,這已經都不惑了15年了。

對於婚姻,他們也有更冷靜、更慎重、更理性的考慮。如果他們決定要離婚了,那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對於愛情,在一起是幸福,分手也是幸福。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的婚姻都能夠一直讓雙方感到快樂的。當婚姻變成對兩個人的折磨的時候,離婚就是最好的選擇。



第二,相對來講,他們的生活也更穩定。

在55歲這個年紀,對於雙方來說生活都是相對比較穩定的。

有自己穩定的朋友圈,有自己穩定的社會關係,有自己穩定的事業和收入。孩子也已經長大成人,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判斷。對於父母親離婚的決定,孩子也會給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因為雙方的生活都比較穩定,離婚也不會給雙方帶來多麼沉重的打擊,最起碼,不會讓一方的生活突然就變成一團糟。



第三,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他們考慮的也更周全。

離婚後,自己會是怎樣的一個狀態,對方會是怎樣的一個狀態,他們都是有過很周全的考慮的。包括老人的問題,包括孩子的問題。

55歲的年紀,無論男女,都還處在精力充沛,體能旺盛的時候。對於各自迎來一段新的愛情,都不成問題。來自家庭方面的拖累,也會變得不那麼嚴重。



第四,對未來,雙方都有各自的想象空間,和較為妥善合理的安排。

在55歲的時候,選擇離婚,這給各自的未來都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甚至還能有充足的空窗時間。

離婚這個事,都不是立刻馬上就發生的,它也有一個醞釀期。在這個期間,雙方不僅會妥善合理地安排離婚的事宜,同事還會妥善合理的安排好未來的一些事情。因為雙方都是理智的,都是冷靜的。所以溝通就是暢通無阻的,現在可以談,未來仍然可以談。



離婚,並不是一個隱晦的事情,而是一個透明的事情。只要雙方的心都是敞亮的,離婚帶給雙方的也不都是痛苦。

如果說55歲離婚有什麼特別的,那就是,好像很威武的樣子,又好像嗚嗚的哭泣聲。

新的生活開始了,有對未來的美好的嚮往,也有對過去的深深的懷念。


曉晴說愛


個人覺得這很正常。

如今人們的婚姻觀念越來越開放,離婚已經不是年輕人的專利,只要一說結婚,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年輕夫妻,殊不知,中老年人的離婚已經變成很平常的事,還有一個專業的名詞叫“黃昏離”。

先來看一看,近些年來,中老年人的離婚現狀:

早在四五年前,就已經有調查顯示,我國北京地區60-70歲之間的離婚案件已經佔到總離婚案件的45%,上海65歲以下中老年人離婚案件佔總案件量的七成,不僅僅我國的中老年離婚率激增,全球其他國家也不例外,在2013年韓國統計局就公佈過,其國家老年人的離婚率已經超過年輕人,美國也有報告研究稱,2010年美國一共有60多萬年齡在50以上的中老年人離婚,並且數字一直快速增長中,預計到2030年可能突破80萬人,其他國家也是一樣,中老年人離婚率一直都在持續增長中。

先不管國外如何,按照傳統來說,在我國,婚姻越走到最後,就越不容易離婚,已經相扶大半輩子,兒女也都已經長大成人,奮鬥半生求得就是一個兒孫滿堂,家庭和美,往前推三十年,身邊很少聽說有老兩口不和折騰著要離婚的案例,那麼如今是怎麼了呢?中老年人離婚率為什麼逐年增高了呢?



我們來分析一下原因:

一、婚姻觀念的開放

不像早些年,年輕人離婚都被人側目,更別說是老年人,那個時候如果有老年人鬧離婚,必定被人指指點點,罵一句“老不羞”,如今不一樣了,經濟發達,社會進步,人們各方面的觀念都已經放的很開,婚姻也一樣,感情不和過不下去了,民政局辦個手續,沒人會說你的不是,更何況,除了別人的意見,人們開始更關注自己的感受,中老年人也不例外。

二、退休引起的離婚危機

有很多老年人,退休以後,很長時間都適應不了,夫妻雙方相處時間越來越多,很多之前的小矛盾,經過頻繁摩擦變成大矛盾,關於家庭,關於兒女的很多問題意見都不能統一,年輕的兒女過的好好的,兩個老人家倒是開始了家庭大戰,很多老夫老妻鬧到最後,以離婚收場。



三、兒女皆已長大成家,再無牽掛

其實我們父輩,包括再往前爺爺那一輩,他們大多數人的婚姻都是為兒女而存在,很年輕的時候,感情就已經出現了問題,但是為了不影響孩子的成長和心智,選擇隱忍,湊合度日,如今兒女長大成人,已經有了各自的幸福,他們也就再無必要壓抑自己,選擇離婚,餘生過想要的生活,為自己也活一回。

四、經濟無壓力,去追求自己喜歡的生活

隨著我國老年人生活保障和各項福利的提高,很多老年人在經濟上處於非常寬裕的狀態,有的人選擇和老伴一起四處走走享受生活,有的人則選擇放棄忍受了大半輩子的糟心伴侶,獨自一個人去追尋新的人生,我樓下開小賣店的阿姨就是這樣,自己有退休金,兒子結婚後她就和老伴離婚了,據說是因為對方大半輩子好吃懶做,現在老了,阿姨不想伺候了,要過自己的舒服日子。

五、性生活不和諧

這個原因往往被大多數人忽略,在我國大多數夫妻思想在這方面還是非常保守的,她們覺得年紀大的時候,有性方面的需求會有些說不出口,被刻意的壓抑在心裡,殊不知壓抑久了對身心都有一定的傷害,夫妻雙方如果有一方不能滿足另一方需求,那必定會引起婚姻的不穩定,年輕人有此問題,老年人一樣也有。

當然,不止以上這些原因,只是暫時挑幾個有代表性的拿來分析分析。那麼面對中老年人的離婚行為,我們應該持什麼態度呢?

首先,作為旁觀者,要先了解情況進行勸和,實在不行,我們應給與理解和支持,既然到了非要離婚的地步,那就是已經無法忍受婚姻所帶來的各種傷害,特別是男女雙方已經一起走過了大半輩子,經歷過無數風風雨雨,不會是衝動之下做出離婚選擇,一個人能脫離苦海,開始嶄新生活,這個勇氣應該給與支持。

其次,如果作為兒女親人,發現兩人是賭氣說狠話,屬於無理取鬧,可以介入調解,但如果是已經考慮清楚,大家也都目睹了她們這些年來的相互隱忍,還有為兒女的付出退讓,那麼就不應該過多的干涉,父母為子女活了大半輩子,是時候為自己而活了。

最後,中老年人離婚人數之所以逐年升高,也是因為社會和兒女對他們關注實在太少,為了能讓她們有一個幸福如意的晚年生活,應該呼籲社會,在各個生活社區多組織老年人休閒活動,忙的多了就少了很多胡思亂想,兒女也要多回家陪伴父母,把他們的注意力轉移,所謂兒孫滿堂,想離婚也捨不得啊。

其實,不管怎麼說,年輕人也好,老年人也好,離婚都是一件特別消耗感情的事情,如果雙方都認同還好,如若一方不同意,那就會引發幾個家庭的動盪,甚至會影響到子女的生活,所以對於中老年人,我這裡也有幾點建議:

  • 要更加關注對方的想法,事實上有很多人是無所謂的,老覺的已經老夫老妻了,就容易忽視對方,事實上人年齡越大,心理越容易脆弱,稍不留神就會受傷。
  • 多和老伴一起參與社區活動,多學習,充實自己會增加生活的幸福感。
  • 沒事和老伴出去走走,忙了大半生,該留點時間給彼此了。
  • 夫妻之間彼此要更加包容,雖然已經年過半百,你們依然是年輕人保持幸福婚姻的榜樣。

最後,願所有的中老年朋友都能擁有晚年幸福,婚姻是一輩子都要經營的事業,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應該認真對待。


楚二姑娘


55歲還是55年?

無論是歲還是年,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生活,談離婚,我以為是笑柄。

為什麼能出現這麼長時期的相融而離婚?值得思考。

第三方介入而離婚,不外乎初戀的萌發或小三的矇騙,即就是有在這個年齡段也是少之又少,即就是以此而實現了離婚,但最終的結果是一地雞毛。

那麼,這階段離婚最大可能因素在什麼?絕大部分是這階段的夫妻都進入更年期,夫妻雙方感情從愛情進入親情期,子女成家立業,這份親情要經歷雙方更年期的折騰,按生理現象看,女士更年期波動較大,需要更多關切關愛和忍耐。尚若男士不能做到貼心和理解,任憑個性超脫,導致破裂的可能性較大。

所以,希望老年朋友們珍惜當前生活,攜手奔波一生不易,女士不易,更應痛惜女士,度過這個更年坎,再回熱戀的昨日,續寫美滿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