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點說說都不想發正常嗎?

西露卡


這要看這世界上的各種思想家各種醫療診斷家,心理學家怎麼定義這種現象


莫扎人波切


正常



驀然燈火


如果因為心智變得越來越成熟,內心變得越來越強大,自我保護意識又很強,不想陌生人窺探自己的隱私,不在意形式上的交流,覺得幼稚矯情,有著更深邃或的心靈世界,不想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能夠做到悲喜自渡,不發說說很正常。

如果因為自卑或厭倦與人交流,自我封閉而導致的,那就需要加以改變了。感覺生活過得平常,對周圍的一切比較厭煩,既不想和別人面對面交流,也不想和別人在社交軟件上溝通,生活在狹小封閉的自我圈子裡,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這樣的話就需要培養興趣愛好,如跑步旅遊等,和外界加強聯繫,樹立健康陽光的心態,去主動發現生活的美好,才能身心愉悅,擁有幸福快樂的生活。





淡淡流年1314


看到這個問題讓我聯想到的是人的心理,在我看來這可能都不是個問題,你發不發說說對人對己沒有關係。

我就隨便說說我的想法吧,首先:朋友圈裡大概就兩種人,一種是經常以至於天天發朋友圈的,一種是偶爾甚至很久很久才發一條朋友圈的;

經常發朋友圈的人可能性格比較隨性,遇見好的或不好的事物都想呈現於人們的眼前,或是單純的想記錄下來那一刻;

偶爾發朋友圈的可能比較穩重一些,好的有意義事物我會呈現出來,不想不說說其實沒有毛病不必太在意。

生活中不要太刻意在乎別人的眼光,我記得一句話 :這世界上只有一種成功就是做自己。



手舞時尚


人之所以有煩惱、壓力或心情不好在於有過多的執著,把很多東西看得很重。煩惱、壓力等都是內在的,非客觀存在。放下,便自在,學會放下,那你的心情就會自然、平和、開心、放鬆。不要執著於結果,用心體驗過程,從中獲得享受與感悟。放下並不意味著放棄或不理它,只是使自己懷著平和的心態,積極面對,尋找正確解決之道而不是逃避或抱怨。盡力而為,至於結果平和處之。 這很難做到要慢慢來,我也在追求中,共勉,呵呵。 另外你要培養一種觀念就是把一切事情都當成一種人生體驗,無論好也好,壞也好,試想煩惱何嘗不是人生一種很好的體驗,人生正因有酸甜苦辣等才會多姿多彩,平和對待吧。還有就是學會發洩,跑一下出個汗,玩一下電腦遊戲虐一下電腦、看書、聊天等,這些因人而異,只要自己喜歡,不損害他人利益就好,注意個度.建議看一下《老子》,他無為、不爭、順其自然正是我們當今浮澡的社會所欠缺的。

心情浮躁只是短暫的,時間就是最好的安排。淡定。





東宮百貨


說說就是隨心所欲,自己當家做主,又不是工作任務,想說就說,不想說就不說。



新鄉亮劍777ss1522597


這是你在質疑自己,也是在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

反思自己的行為,然後對於不足的地方加以改正。

最後的決定還是要自己來下的,畢竟最瞭解自己的人永遠都是自己


再回首678


這有啥不正常的,我也不愛發,曾經有一段時間特別喜歡發。現在不發了,可能成長了吧!時間久了,也不會去想著讓自己喜歡的人關注自己那麼重要了


應夢賢臣薛老師


正常。以前偶爾還發一兩條,發完沒多久便覺得矯情刪掉,挺羨慕有些人能做到啥事兒都發圈分享。後來談了男朋友,啥事兒都可以和他說,漸漸的連發圈的心思都沒有了



捨得173352158


陽光正好,微風不急。
不想發說說呢,可能是你最近過得比較的,不是很順利吧。
也有可能是人漸漸成熟,不想把自己的一些觀點,或者說是想法發表出來,喜歡隱藏起來。
嗯,看你提的問題呢,我認為是你還是想去發一些說說的,只不過是由於某些原因,或者說是外觀等等別人對你的評價,你不想去發表說說。

其實有時候想發就發,不想發就不發都可以,只不過是你要活得更開心和愉快,有時候不用顧慮那麼多,只需要考慮自己的感受,自己過得開心就行,你要有強大的自信。不斷地去獲取一些正能量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充實和真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bf88991060746d191f78c99d3ad959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