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12個山地步兵師,總兵力超150000,戰力如何?

金旭濤


在印度邊界處,這塊高山居多的地方,印度屯集了大量的軍隊,為了能夠讓士兵們適應這裡的山地結構,印度順應環境和形式組建了山地步兵師。

那麼印度兵力雄厚的步兵師能力如何呢?


1:印度山地師的由來


其一:頗有歷史淵源的軍隊


印度在邊疆所組建的山地師,追究他們的歷史,也算的上是印度軍隊這擁有冠榮傳統的英雄連了。在二戰的時候,英國一部分軍事力量駐守在印度,印度軍隊經過英國的軍隊的訓長期練和實戰練習,他們組成了山地師的前身,陸軍33軍。


在二戰進行的水深火熱的時期,這些印度軍隊也曾經上過戰場,和日本軍隊經過大量的正面交鋒,這支軍隊可以說是一支經歷過汗血洗禮的軍隊。

印度後來在獲得自由之後,政府對這些軍隊就進行了一番精心的改制和兼併,於是印度的山地師就此成為了一支真正可以依賴的正規軍隊。


其二:被授予重任的山地師


在印度山地師組建之後,印度對這隻有著光榮歷史的軍隊給予了很多的重要任務。在印度吞併錫金王國成為了印度的一個邦以後,印度就派遣這隻軍隊趕赴剛剛獲得的國土錫金境內進行駐紮來維持錫金的秩序,他們派兵控制了西里古裡走廊的各個山口,成為了印度邊疆上一隻印度人看起來的鐵軍。


2:山地師的戰力


其一:後勤的配備


因為擔任印度軍隊中這麼重要的角色,所以印度政府對山地師的外在內在各種裝備的配置和投入也是相當的不遺餘力。在幾個軍區直屬的山地作戰部隊中,他們從最基本的軍隊體制的建設就遠遠的超過了印度一般的常規部隊。


在一個師的建制中,印度軍方可以大手筆的直接配置一個通信團,在山地作戰中,通過這個和外界保持聯絡的確十分重要,他們保障了作戰時候直接的直接的軍事作戰位置指標。但是可以在一個師級建制的軍隊中配有一個團數量的通信保障後勤兵,這在世界上軍隊的配置中也是獨此一家,足以可見印度上下對於這隻虎賁師的重視和保障程度。


其二:武器的配置


除了在通訊的保障上帥率先滿足山地師,對武器和火力的投入,印度軍方也是不惜血本的下重金。榴彈炮,武裝直升機,運輸機等一切適應山地環境作戰和運輸保障的武器和裝備無比一樣樣的直接武裝到山地師的牙齒為止。


為了防止意外的發生和保障山地師士兵的安全問題,印度配合山地師駐紮的地方,構築了大量永久性堅固的軍事工程。


並且,印度的衛星不遺餘力的對山地師的向軍方指揮部聯繫和傳遞信息做了完美的保障,從衛星地面的預警雷達,印度軍方用盡一切可以想到的方法來保障山地師的安全和自身防禦問題。


在中印戰爭的教訓下,山地師成為了印度最強大的軍隊之一。


歷史總探長


戰力這個問題,要問印度人自己。


印度一直認為,中印邊境的四個軍12個山地師,面對中國西藏軍區的三四個旅,是處於兵力劣勢的。據稱,印度對中國是1:3的劣勢。


也就是說,中國一個機步旅或山地旅至少匹敵印度9個山地師。這不是我編的,是根據印度媒體的說法推算出來的。



陶式防務評論


由於2017年發生的“洞郎對峙”事件,一下子讓人們開始關注起印度山地部隊的建設情況,而印度敢於“戰略冒險、無理挑釁”,除了對形式的國際判斷以外,似乎也有“能適應高原山地特點的山地部隊建設取得了進展”而逐漸膨脹的野心。那麼,我們我就以洞朗對峙時的始作俑者,“設西里古裡為軍部的印度第33山地軍”為視角,談談印度山地部隊目前究竟怎麼樣:

印度第33山地軍到底什麼來頭?

當時印度駐蘇克納的第33軍下屬3個師向錫金段邊境集結,作戰部隊進去指定“行動區域”,那麼這支部隊究竟是一支怎樣的部隊,一下子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印度第33山地軍前身“陸軍33軍”成立於1943年11月,二戰期間曾轉戰緬甸同日本交戰,稱得上是一支老牌部隊。1945年5月該軍撤編,在1960年又恢復建制駐紮“阿薩姆邦西隆”。1962年該軍第4師、第23師和181旅調入印度第4軍,而印第17師、81旅、112旅調歸第33軍,同年第33軍軍部移至“西孟加拉邦西里古裡”,扼守西里古裡走廊(阿薩姆走廊)。1963年33軍81旅調往那加,第27師調入該軍,1964年5月增加軍屬炮兵33旅,隨機該軍下屬的第17、20、27師改編為山地師,而印度第33山地軍至此成型。

印度第33山地軍自1975年“印度悍然吞併錫金”之後,就長期駐紮錫金境內,主要設防錫金、不丹和乃堆拉山口方向,把控西里古裡走廊。該軍下轄第17山地步兵師(師部甘東)、第20山地步兵師(師部比納古裡)、第27山地步兵師(師部噶倫堡)、第33炮兵旅(旅部蘇克納)和一個陸軍航空兵中隊,總兵力4.5-5.5萬人。該軍下屬部隊中機動性和進攻能力最強的部隊“第17山地師”主力平時駐紮在乃堆拉山中段以南40公里處,而戰力較弱的第20、27山地師則部署於二線,重點防禦西里古裡走廊。記得當年(1967年9月),在中錫邊境乃堆拉山口向我方進行挑釁並被打殘的就是“印度第33山地軍第17山地師下屬的第112山地步兵旅和第17山地炮兵旅”。

印度整個山地部隊的規模和建設

要知道長久以來,印度一直“自我感覺良好”的底氣之一就是,印軍已經建成規模世界第一的山地部隊,印軍已建成和正在籌建的山地部隊人員總數佔世界山地部隊兵力的一半以上。

包括上文我們介紹的第33山地軍,印度目前共有5個山地軍,其中印第15山地軍曾參加“印巴卡吉爾戰爭”,下轄3個山地步兵師和一個山炮旅,部署於中巴陸路咽喉“喀喇崑崙公路”正面,負責中印西段和克什米爾方向的防務。部署於印緬邊境的印第3山地軍,下轄3個山步師、1個山炮旅和戰鬥支援單位,主要負責與緬甸相近的那加蘭邦和曼尼普爾區的防務。印第4山地軍下轄3個山步師、1個山炮旅和1個裝甲旅,軍部設在提茲普爾,直線距離我國達望約100公里。印第17山地軍還在籌建當中,至今沒有完全建立。總體來說印度的山地部隊兵力高達25萬人左右,論規模著實是不小,可是實際戰力就“見仁見智”了。

印度山地部隊的編制

由於印軍裝備體系較為雜亂,我們就以其山地師為基準來介紹。印度山地師號稱是“諸兵種合成部隊的基本戰術兵團”,依據高原山地嚴寒環境需要編制的輕裝部隊。一般由3個山地步兵旅和1個山地炮兵旅組成,視具體情況配屬戰鬥支援單位及陸航和裝甲部隊。每個山地師一般由1.5-1.7萬人組成,為壓縮後勤保障難度,比印度普通的陸軍步兵師少2000人左右。


裝備空間


1987年我的幾個同學接到了對印做戰的準備,並且有的已經進入前線,做戰前準備工作,後來取消了,當時的情況,我軍無論裝備,後勤,訓練都不如印度。所以我們不能以對印自衛反擊戰的勝利而沾沾自喜,更不能以蔑視的眼光看印軍,印軍時終對我軍報一箭之仇的心理來加強訓練和戰場建設,他們的武器,後勤保障在中印邊境方向比我們強,更有,美,日,俄,澳,英,越,的明暗支持,這些國家不僅盼印軍打敗我軍,就是中國取勝,也讓我們傷筋動骨。所以對印軍,我們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麻痺大意,自古驕兵必敗。所以,加強訓練,時刻有隨時作戰的思想準備,加強後勤建設,才是我們的正確做法。


用戶50582622473


在前段時間的印軍非法越境中國洞朗地區的事件中,印度國防部長高喊‘現在的印度已經不是1962年的印度了’。這個印度國防部長敢如此有恃無恐,最大的依仗就是被他寄予厚望的印度山地師了。現在印度有12個山地步兵師,總兵力超過15萬,究竟印度的山地師戰力如何呢? 印度的山地師多部署在印中,印巴邊境,由於 數量眾多,在邊境地區有一定的優勢。



印度的一個步兵師人數維持在15000人,並且配有8000 後勤部隊。其中包括三個山地旅、一個炮兵旅、一個工兵團、一個通信團等。可以看出,印度的山地師對於通訊方面極為重視。這是因為山地作戰環境複雜,一旦爆發戰爭,良好的通訊能力能夠更加協調的指揮部隊,這將有利於提高部隊的戰鬥力。

並且印度的山地師極為重視空中力量和炮火力量,這是吸取了1962年的慘敗和無數次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交火的經驗。印度越來越認為,空軍力量和炮火力量有著扭轉戰局的重要性,所以印度在邊境地區,尤其是中國邊境地區部署了大量的155毫米的輕型榴彈炮和數量眾多的武裝直升機和運輸直升機,以抵抗中國的威脅。

但由於印度的後勤基礎薄弱,在邊境地區後勤補給壓力極大,這也限制的印度的戰鬥力,讓印度不敢走遠。

所以總體上來說,印度山地師的戰鬥力對於中國有一定的威脅但意義不大。對於巴基斯坦則有決定性的優勢。


迷斯特里斯基


印度山地師作戰實力

印度有15個山地師總兵力接近20萬人,分別部署在印度與中國、巴基斯坦邊界的東段西段,部隊裝備一般、作戰實力一般。

一、印度陸軍作戰經驗

印度1947年獨立後,接受了英國殖民者遺留的戰爭資源,組建了印度陸軍,1962年尼赫魯信心爆棚妄圖乘機佔領中印邊境爭議地區,最終印度三個旅被中國軍隊殲滅;1972年第三次印巴戰爭,印軍大勝巴基斯坦,成功使東巴基斯坦分裂為孟加拉國,消除了被巴基斯坦東西夾擊的戰略態勢,因此印軍對巴基斯坦有優勢,面對中國軍隊,印軍必須三思而後行!

二、印度山地師後勤補給

印度西部克什米爾地區交通便利,能夠及時對軍隊作戰補給,可以進行長期持久戰,東部地區則受“西里古裡”走廊限制,該走廊位於中國、尼泊爾及不丹交界處,寬度僅20公里,極易遭到戰術攻擊,一旦被切斷東印度只能投降。

三、印度山地師裝備

印度山地師進口了不少萬國牌武器,有俄羅斯、美國及歐洲的各種武器裝備,曾經報道中印聯合演習時,印軍士兵向中國軍人炫耀其口袋裡的十幾種子彈,印軍彈藥儲備據說僅能維持兩週的作戰需求,因此印度山地師裝備不足,無法進行大規模戰爭。

綜上所述,印度山地師在世界上屬於三流作戰部隊,基於印軍實際戰爭經驗,應該略勝巴基斯坦軍隊,印軍歷史上從來沒有進行過大兵團戰略決戰,缺乏實際指揮經驗,沒有叱吒風雲的將軍,如果再次與中國軍隊開戰,印軍必將輸得更慘!


無憂谷逍遙子


地處南亞次大陸的印度,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與陸上接壤的兩個主要假想敵的邊境地區都是地形複雜的高原和山地),因此格外注重山地作戰部隊的建設。目前印度陸軍總共編有12個山地步兵師,總兵力達到18萬人,這樣的規模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首屈一指的。在傳統的陸軍強國當中,美國陸軍只有一個第十山地步兵師,我國陸軍專門的山地戰部隊也就是三個旅的兵力,俄羅斯陸軍更是僅有部署在北高加索地區的第33山地旅。

印度陸軍山地戰部隊規模世界第一

相比之下,印度陸軍的山地戰部隊的確算得上是兵多將廣、人多勢眾,數量堪稱世界第一。當然大家作為軍事愛好者肯定都應該知道,現代戰爭早就已經不是依靠兵員數量的多少來衡量作戰能力的強弱了,把有限的經費用於打造一支精幹高效的精銳部隊,實際效果比起維持一幫龐大臃腫且低水平重複建設的烏合之眾無疑要好過許多。特別是山地作戰,受到機動能力和保障能力的侷限,總體而言屬於專業性很強的非主流作戰模式。

60年代的邊境戰爭讓印度記憶深刻

然而在中美俄等傳統陸軍強國的山地戰部隊都高度精簡的趨勢下,印度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免令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造成這個狀況的主要原因還要追溯到60年代年與北方鄰居的邊境戰爭,遭受軍事失敗的印度痛定思痛,認為自己最大的吃虧之處在於兵力不足、後勤不利,導致在排兵佈陣上“前重後輕、兩翼空虛”,被我軍機動靈活的穿插迂迴戰術輕鬆擊潰。於是印度大力加強邊境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組建了規模可觀的山地戰部隊,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形成足夠的防禦縱深。

印度加強山地戰部隊建設形成前沿兵力優勢

印度陸軍的1個標準山地師擁有兵力1.5至1.8萬人,下轄3個山地步兵旅、1個炮兵旅、1個工兵團、1個通信團等作戰單位,主要裝備包括單兵輕武器、中小口徑火炮、輕型裝甲車輛、運輸/武裝直升機等等,具備較強的獨立作戰能力,人員素質還算得上是訓練有素,與巴基斯坦之類的中小國家對陣還是能夠勝任的,比如印巴兩國在條件極度惡劣的錫亞琴冰川地區死掐了多年,印軍山地戰部隊也體現出了相當不錯的戰鬥力。

印軍的FH-77B型155毫米半自行火炮

但是一旦面對真正有實力的對手(比如最大假想敵——北方鄰居),印軍山地戰部隊的短板就暴露無餘了。首先印度方面兵力雖多,但是機動能力有限,配備了大約200餘架米26、米8/17等各型直升機,以直升機大隊為單位像撒胡椒麵兒一樣撒到12個山地師使用,只能說是杯水車薪、聊勝於無。一旦爆發戰爭,分散部署的印度山地部隊難以快速反應、互相支援,只能依靠自身火力各自為戰,數量優勢在很大程度上被嚴重抵消了。

120毫米重型迫擊炮是印軍山地戰部隊的主要營級炮兵火力

其次在壓制火力方面也是不容樂觀,印軍山地師的旅級炮兵主要配備105毫米牽引式榴彈炮,最大射程不超過15公里,少數炮兵旅有進口瑞典的FH-77B型155毫米半自行火炮,最大射程30公里,並且都需要卡車進行牽引轉移,在高原地區活動範圍大為受限。至於營級炮兵火力更是隻有120毫米迫擊炮、81毫米迫擊炮之類的小炮仗,射程只有5-6公里,使用騾馬託運進行機動,山地作戰倒是比較方便,可是威力實在是差強人意。

印軍主要假想敵的火力支援能力佔據絕對優勢

反觀北方鄰居,雖然部署在第一線與印軍山地師對峙的兵力不多(充其量也就是旅級或者團級單位),但是後方支援火力卻佔據壓倒性優勢。同樣是營級炮火火力,我軍的05A式120毫米自行迫榴炮,最大射程10公里,射速每分鐘8發,可以發射各種精確制導炮彈。旅級炮兵火力包括122毫米/155毫米卡車炮,最大射程超過50公里,更不要說還有加強配署的03式遠程火箭炮,最大射程超過150公里,無論是機動能力、打擊範圍、命中精度、彈藥種類都全方位碾壓對手。“火海”與“人海”的碰撞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晨曦談兵


印度並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山地師,甚至中國也只有一個簡配版的山地旅,印度要是把幾百架直升機都配給一個師並做一下裝備的改動或許能湊一個山地師,可惜讓二十萬大軍給分攤了,一打仗就把裝備落得到處都是的部隊能算完整編制嗎?

山地戰最難的地方是山地不利於機動,有些地方人腿能走上去裝備卻上不去,直接的火力支援155mm榴彈炮和60迫擊炮是倆效果,機槍的子彈限量和不限量是兩種情況。所以世界上最強也基本是唯一的山地師的恰恰是從不以山地部隊面目示人的101空中突擊師,因為它有幾百架直升機還有特別適合直升機運輸的各種重裝備。

印軍的特90根本沒法運輸,也不適合在高原部署,印軍的步戰車無力運輸,印軍的M777倒是買對了,可惜少得可憐。印度這種第三世界的窮B哪有組織山地部隊的本事?那只是一群不會高原反應的步兵罷了。

真正的山地師成本超過一般重裝部隊十倍不止,平地交手卻不一定是後者對手,所以除了美帝也沒有誰照著這個模板組建部隊。土鱉也不例外,但土鱉心氣高技術也強,那麼多直升機是整不起了,重裝備卻能輕量化並自己跑起來,重機槍能安到山貓上,小口徑自動炮能安到山貓上,導彈能安到山貓上,甚至122榴彈炮也能安到山貓上,最要緊的是山貓還能塞進7噸級直升機的機艙裡,所以土鱉這個旅儘管是簡裝的也能帶著“重裝備“機動。


韋格蒂烏斯


提到山地師,首先就給人一種很精銳的感覺,士兵選拔嚴格,裝備精良,有各種特殊裝備,作戰能力自然也是相當高的。比如美國唯一的一支山地師第十山地師,意大利的阿爾卑斯山地部隊都是目前世界知名的山地部隊。這些部隊都裝備先進,作戰經驗豐富,配備了大量的直升機,反坦克導彈,大口徑火炮等,戰鬥力自然不用說。

印度山地師組建於70年代,主要是借鑑了意大利阿爾卑斯山地旅的經驗,當時以裝備輕武器為主,並大量招募當地人員,訓練也比一般的陸軍部隊要嚴苛的多。並且在對巴基斯坦的戰爭中也取得了過較大勝利,比如在1999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卡吉爾衝突中,印度僅以傷亡160餘人的代價就控制住局勢,並擊斃巴基斯坦700多人。從作戰經驗上來看,印度的山地部隊長期與巴基斯坦對峙,雙方小規模各種衝突不斷,僅2018年雙方的小摩擦就達到80餘起,所以作戰經驗還是非常豐富的。

從裝備上來看,現在的印度山地部隊除了輕武器外,還裝備有自產的LCH,北極星武裝直升機,還有進口的米8/17直升機,以及米26,支奴幹這樣的重型直升機,還有即將到貨的AH-64武裝直升機,除了以上各種直升機,印度還在相應地區修建了機場,購買的C-17,C-130可以為山地部隊提供運輸支援。另外還有大量的自產和購買的155毫米口徑火炮,如400多門瑞典的FH77B型155毫米自走炮,100多門美國的155毫米M777A2榴彈炮,以及不少自產的卡車炮等。而且還可以隨時支援2個裝備155毫米火炮的炮兵旅。除了這些外,另外還配屬了一些布拉莫斯導彈和火箭炮部隊。現在的印度山地師是在學習美國的第十山地師,不僅重視單兵山地作戰能力,更重視空中運輸與支援作戰能力。

印度山地師和我們中國的山地部隊比較互有優勢,印度人員數量多,經驗比較豐富,空中裝備先進,但是我們也有我們的優勢,比如我們有最先進的輕型坦克,這個印度山地部隊一直想外購,但是根本沒的買,而其自研能力大家懂的,我們的山地部隊武器裝備都是自主研發,在大口徑火炮上無論數量還是質量我們都有優勢,而印度基本靠買。隨著我們的大運,武直等的大量服役,空中力量的天平也將逐漸向我們傾斜。

總的來說,印度的山地師作戰經驗比較豐富,加之財大氣粗購入不少先進裝備,作戰能力還是不容小視的,值得我們警惕。


軍備時刻


山地師,印度陸軍現在有13個。每個山地師人數基本在1.5萬左右,而新組建的第17山地打擊軍的第59山地師人數為1.8萬。這樣,總兵力就在20萬了。另外,印度陸軍第17軍的第72山地師也正在組建中。可以看出,印度山地部隊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在上述14個山地師中,12個都是為了應對我們,其中印軍東部司令部的山地師就有11個,最前面部署的是第3、4、33軍的9個山地師,新組建的第17軍2個山地師作為快速反應的戰略預備隊,哪裡需要哪裡去。

印度山地師不僅編制大,而且裝備也不錯,印度陸軍為其配備了適合高原山地作戰的輕武器,並且還有大量的火炮和直升機。注重火炮是因為印軍認為高原山地機動困難,主要是憑藉要點永備工事固守或者前進,這就需要強大的炮兵火力進行支援。近些年來,印度山地師還加大了直升機的配屬,用直升機進行補給、兵力機動和空中火力支援。印度山地師的戰力還是可以的。例如在1999年,印軍與巴基斯坦進行的錫亞琴冰川戰鬥中最終獲勝,山地師的作用不小。由於常年在高寒山地部署,印軍山地師熟悉當地的環境,經驗比較豐富。即使是西方以及俄羅斯的山地部隊,也經常向印度山地師請教高原山地作戰的技巧。

數十年的戰場建設,印度山地師也在邊境地區,尤其是爭議地區構築了大量永備工事、後勤補給站、炮兵陣地、直升機著陸場等設施。考慮到高原山地後勤補給比較困難,印度山地師很注重前線彈藥、物資的囤積,以便前沿部隊在缺乏補給的條件下能夠進行較長時間的戰鬥。但是,印度山地師很耗費印度國力。這些山地師難以用在其他地區進行作戰,高原山地的困難地形又使得印度維持規模龐大的山地部隊,需要付出比其他同等規模地面部隊成倍的資金。相比之下,印度龐大的山地師面對的卻是對方2個山地旅。常年在高原山地的鉅額消耗,使印軍其他兵力建設受到了很大影響。(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