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府人是什麼族?為何其自稱廣府人而不是廣府族?

用戶104407312849


廣府人大多數是漢族,但以粵語為母語,廣泛分佈於廣東、廣西、香港、澳門及東南亞、歐美、澳州等地區的華人。以中原、珠璣巷同遷的漢人為民系認同,有廣府文化、粵式飲食、語言、風俗和建築風格的漢族民系。

不稱為廣府族是因為這並不是從民族角度進行劃分,比如類似的概念有江左人士,江右人士,客家人等。這種劃分下的群體民族具有一定多樣性,但是在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的語言與風俗習慣,以及文化。




文化遠行


定義

狹義

狹義的廣府民系即“廣府人”,又稱粵海民系、南番順人,舊稱番禺舊裔。從定義上說,廣府民系是指具有以下特徵的民系:

民族與民系:廣府人是漢族的一個分支。

語言:粵語是廣府人的母語,屬於漢藏語系漢語族,受五代十國時期人口南遷影響,保留了大量古漢語用詞。但底層有不少的侗臺成分,這些成分來自古代的俚、僚。

文化:廣府民系內部對於本民系的共同心理認同感比較強烈,民系凝聚力強,普遍為繁榮的嶺南和廣東文化感到自豪。

廣義

近年來,有些語言學家、人類學家在研究、比較廣東、廣西的本地人時,出於討論上的方便,常將說粵語的廣東漢族人(有時甚至包括所有以粵語為母語的人)稱為廣府民系(與說客家話、閩語等的廣東漢族人相區別),不過廣府這個詞並沒有什麼知名度,即使在廣府的核心——珠三角地區使用也不多,更不被粵西的粵人認可,一般廣東廣府人更加認同廣東人這個名字而極少自稱廣府人。學術上定義一個廣義的廣府民系,有利於對廣東、廣西不同族群的比較和研究。但在海外的廣府華僑由於他們的原籍、祖籍多數是來自廣東和香港,故大部分的廣府華僑及華人只有“廣東人”及“廣東話”的認同。存在“廣府”的強烈認同多見在東南亞地區的各個華人社區中因東南亞地區的廣府族群的原籍、祖籍來自廣東和廣西都有。

所以,是否應該對所有漢族粵語族群都稱為廣府民系(廣府人)有一定爭議。現在中國人口流動性高,人口族群不斷互相融合,各種認定以主觀因素居多,例如自我認定及別人認同和不同族群互相通婚,而非僅是長期居住。


Ilove343


廣府人為什麼不能成為中國第57個少數民族?這涉及當年的民族認定。

1953年新中國第一次人口普查之際,登記下來的民族名稱,多達400餘種。如果全部都認定為民族,那簡直就是爆表了。

這裡便有一個區分的問題。當時的有些民族名稱,其實只是同一民族的不同自稱或他稱,有的則是一個民族內部不同分支的名稱,還有的是以居住地區的地名為族稱,廣府人的叫法,其實最終就歸類為第三種。所以,當時便存在一個民族識別的問題:第一、通過識別,認定某一民族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第二、識別該族體是單一的少數民族還是某一少數民族的一部分;第三、確定這一族體的民族成分與族稱。

廣府人能不能成為廣府族呢?如果可以的話,江蘇浙江人便是吳越族,江西湖南人便是楚族,福建人則是閩越族了。

但問題民族是什麼?民族是指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種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

廣府人說對啊,咱說的是粵語,你們江蘇浙江人說的是吳語,福建人說的是閩語。

但條件不止這一個,雖然粵語、吳語、閩語在口頭表達上不一致,但內在的共同文化是很清楚的,那就是漢文化。一些民族由於地域或歷史原因,同一民族長期在不同地域生活,就會變成兩個民族嗎?當然不是。譬如中原漢人,女真打過來,蒙古打過來,滿清打過來,他們就往南搬遷,去了江蘇,去了浙江,去了福建,去了廣東,若干年後,這些分散各地的漢人後裔,與留在中原的漢人後裔重聚,他們還是不是同一個民族嗎 ?

當然還是。

所以,廣府人,僅僅是中原人在廣東的一部分後裔而已。他們與潮汕人、客家人的差異,其實差別僅在於時代的不同而已。就主流而言,最早一批廣府人是秦朝南下攻打百越的軍團後裔為主流,而後逐漸增多;潮汕人又叫鶴佬人,其實就是河洛人;客家人,也是因為戰亂而南遷的漢民。歸而攏之的話,大家都是中原人的後裔,有什麼可鬧的?

而和北方其餘地域的傳統漢文化凋零相比,南方畢竟還是保留了很多漢人的傳統,這些是數千年的精華所在,至今仍吸引著大量目光。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廣府人是嶺南古越人與南遷中原人混血的後裔,在漢朝時已接受漢化。廣府人屬漢族廣府族群,以古老的越(粵)語方言為母語。新中國成立後開始推廣國語,推動越(粵)語方言的漢語化和現代化,進展順利。現在越(粵)語方言已逐漸邊緣化,國語已成社會溝通的主流語言。





我愛紅魚兒


問這問題是沙雕!!廣府人屬於漢族,廣府文化是漢文化,比如北方的京劇,廣府的粵劇,潮州的潮劇,安徽的徽劇等等,都屬於漢族劇種之一,只有漢族才有這樣的文化,劇內容的裝扮都是漢人裝扮,劇內容都是漢族內容,這是漢族文化主要特徵之一!!!少數民族的藝術不是漢劇,雖然能歌善舞,但表達藝術方面還是與漢族有不同!!!很多時候要區別是不是漢族首先從文化藝術方面區別,而不是通過說話!因此廣府文化是典型的漢族文化!!!


磁力無比


很多去過廣東省的朋友都知道,雖然其他省份一般把廣東省的人叫做廣東人,但是其實在廣東是有著三大族群之分的,一種是廣府人,也就是以廣州珠三角地區為主要生活區的講粵語的人群,另外一種是潮汕人,主要集中在粵東地區,以潮汕話為主,再有就是客家人,主要在粵北山區,也有著自己的語言客家話。這三大族群不僅語言差別很大,而且在生活習俗等方面也有著很多的不同,而且分的非常清楚。最直觀的就是連菜系都分為三大菜系,粵菜,潮州菜,客家菜,而且互相看不上。

三大族群的來歷可以追溯到秦始皇一統天下的時候,當時廣東這一帶屬於百越地區。秦始皇在同一了六國之後,揮兵南下,想要征服百越,秦軍的強大是毋庸置疑的,百越的軍隊在抗爭一段時間後最終無力抵抗,大部分人只能選擇了往南邊遷移,也就就是今天大部分的東南亞人的來歷。秦軍在成功攻佔了百越之地後便在當地駐紮了下來,之後在這裡生活繁衍,和部分沒有離開的百越人混居結合,最終形成了最早時候的廣府人。

潮汕人則是在漢朝的時候才從楚國舊界方向遷移過來的漢民,這部分漢民大部分都是戰國時候楚國人的後裔。剛來到廣東這地方的時候,廣府人對於潮汕人還是持一種開放的態度,希望大家可以和睦相處,簡單說就是願意大家一起生活。但是兩族人的祖上仇怨不小,加上兩族人語言不通,文化習俗也不同,漸漸的摩擦越來越多。所以最後兩個族群在經歷一些衝突之後,各自劃分區域生活,不相往來。

最晚到來的則是客家人,客家人其實就是中原人,主要是從如今河南一帶遷移過來的人,他們來到廣東的時間有早有晚。其中大部分是在北宋的時候為了躲避戰亂而一路遷徙來到廣東的。這其中不乏有原來的中原貴胄,所以他們有著兩個特點,一個是帶來了不少的錢財,另一個則是在當時文化水平較高,不少讀書人。他們最初來到之後,廣東這邊比較好的土地,主要是是南邊的平原,基本已經被廣府人和潮汕人瓜分完了,所以只能是在粵北的山區中建造土樓居住生活。





樂視中訊


這是一個奇談怪論,很無稽,而且有很惡毒惡意的問題,廣府不過是一個古地域名,其地域橫跨兩廣,總體有一個最大特徵是講白話的地區。但這就跟張飛大喊“燕人張翼德在此”的燕地,趙子龍自我介紹說“常山趙子龍”的常山,金陵人氏的王熙鳳的金陵都是同一個意義。這個問題就好象是在問,齊魯大地的人是什麼族為什麼不稱為齊魯族,燕趙之地的人是什麼族,為什麼不稱為燕族和趙族?請問問這個問題的人是弱智嗎?

如果是因為方言和習俗而藉口將廣府人開除漢籍,第一誰給你的權利,而你又是有什麼權利可以這樣做。第二各處鄉村各處俗,全中國七大方言區,內又細分各小方言區,方言不同之多,歎為觀止,別不多說,單單就是河南(這個可是正宗的中原腹地,誰也挑不出刺,說不出河南人不是漢人,說的不是漢語這樣之類的鬼話了吧)話,都是聽得夠嗆的夠吃力,更各處風俗口味都有甚多不同之處,那又怎樣,只要說的都是漢語寫的都是漢字,同屬炎黃子孫,憑什麼來指指點點說某一些人群不是漢人,用一些編出來的證據來誣構別人說的不是漢語。這到底是有多大的臉啊?

廣府這個地域,現在世居的人口95%以上都是漢人,亦有其他民族,常居人口各族各地的人都有,因為廣州、東莞也在這地域範圍內啊,所以我倒是想問下提問,你倒是說說廣府人是什麼族?這麼能,你為什麼不問湖南人是什麼族,為什麼不叫湖南族?不問貴州人是什麼族,為什麼不叫貴州族?為什麼不問四川人是什麼族,為什麼不叫四川族?合著是不是就廣府人是軟柿子,都想來踩一腳是不是。沒完沒了的黑,明著說不過,就拐著彎來說。咸豐年前的稱呼都挖出來說事。就是為了開除兩廣人出中國籍,挑釁地域,暗藏著割裂中國文化聯結的惡毒心思,是吧?然後開除完講白話的,下一個接著又該誰?講閩南話?講溫州話的?還是講什麼話的。就是見不得中國好,是吧。


用戶101550121599


因為廣府人指的是地域,而不是某一個族群。 廣府人起源於“廣信”。

自漢代統治嶺南起設立廣信,作為嶺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前後歷經300多年,被譽為“嶺南古都”,是嶺南文化和粵語的最早發祥地,在今廣東封開一帶。




而廣府的稱號則來源於明朝設立的“廣州府”,所以廣州人作為主要的廣府人代表,包括括粵海民系(即廣州府和肇慶府)、莞寶民系、邕潯民系、勾漏民系、欽廉民系、四邑民系、羅廣民系、高涼民系以及吳化民系九大分支。



廣府人的主要由中原地區人們移民而來,是中原人南遷到嶺南地區的漢族人群,不是廣州土著人。

廣府地區的土著人是南越族和疍民。疍民在明清時期有許多詳細的資料記載,南越族人和疍民是廣州地區的早期居民,並以南越人為主。

疍民主要以舟楫為家,以捕魚為業。由於時代久遠且歷史文獻資料缺失,現僅僅考察到南越人“斷髮文身,魋結箕踞”的一些生活片段。

從秦朝開始,中原開始有規模的較大量的人遷入嶺南地區。公元前124年,秦朝在嶺南設置象郡、南海、桂林三個郡縣,並遷來數十萬的漢族軍民及流放犯,推動了廣東的開發。



趙佗建立了“南越國”後定都番禺,這是廣府人的第一代來源。

漢武帝平定南越國後,漢族人和當地土著人生活在一起,也將中原的漢文化融入了南嶺,這就是“漢越文化融合期”的發端,漢人在嶺南站住了腳跟。 這就是廣州的第一批成功的移民。

由於南方戰亂相比北方較少,加上南方面朝大海,主要是向海邊發展,因此漢文化在南方相對紮根深,民族風俗也相應保留了較原始的漢文化部分。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和我留言分享!


牧子閒話


廣府是近代造出來的詞,所講發音清晰發音送氣大量新造字詞的白話人群,之謂廣府人也,廣韻卷點舌混點普通話則之謂客家話矣!粵客閩,共同廣韻也,


反辱為榮


廣府人又稱山由族,由即是瑤,山瑤的意思,是百越狸僚壯瑤苗雜交而來,和越南北部梧州等地是親戚,根本不是漢人,越南那邊史料記載的很清楚! 很可惜廣府保留著異族異國血統和方言習俗,因為經濟依附港澳殖民地區,青年抗拒漢文化,更抗拒河洛和客家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