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與“呼愁”——伊斯坦布爾掠影(二)

(接上文)

攝影設備:尼康D810 14-24 適馬35MM1.4(人文主力鏡頭) 尼康70-200

音 樂:Can Atilla-Hamamda Ilk Gzyaslari(坎·阿提拉 《第一滴淚》)

文字及圖片均為本人創作。共三章,本文為第二章。

本組圖片為雨中拍攝,後期用LR的黑暗色調進行調色。


二、“呼愁”之城

“呼愁”之城“呼愁”,土耳其語意為“憂傷”, 這個詞包含了伊斯蘭世界的宗教哲學,隱藏了豐富的歷史信息,傳達著心靈深處的失落。

比起最初攻克君士坦丁堡時的那種狂喜,今天的土耳其人對這座城市的情感終究會有所不同。

有種說法比較令人信服,其實簡單將奧斯曼帝國全盛時期的版圖和今日土耳其的地圖進行對比,也許就能知道其中的原因。在奧斯曼衰敗以後,帝國四分五裂,伊斯坦布爾榮光不再,從橫跨歐亞非的帝國一時間淪落成了 “西亞病夫”,從世界的中央舞臺到慢慢被人遺忘,這種巨大的落差,無論遇上誰,相信悲傷和苦楚都會在所難免。


記憶與“呼愁”——伊斯坦布爾掠影(二)

風雨中飄搖的旗幟

同理心是一劑良藥,中國人理解這種情感更是不難。

一如長安陷落後黃土高原留下的永恆的苦的印記,奧斯曼遠去之時,伊斯坦布爾一聲長嘆。

這聲嘆息,同樣應由與這座城市命運相連且情感至深的人發出。

土生土長的伊斯坦布爾作家奧爾罕·帕慕克這樣寫道: “福樓拜在我出生前一百零二年造訪伊斯坦布爾,對熙熙攘攘的街頭上演的人生百態感觸良多。他在一封信中預言她在一個世紀內將成為世界之都,事實卻相反:奧斯曼帝國瓦解後,世界幾乎遺忘了伊斯坦布爾的存在。我出生的城市在她兩千年的歷史中從不曾如此貧窮、破敗、孤立。她對我而言一直是個廢墟之城,充滿帝國斜陽的憂傷。我一生不是對抗這種憂傷,就是(跟每個伊斯坦布爾人一樣)讓她成為自己的憂傷。” 帕慕克用他獨特的敘事藝術,重新喚醒了世界對伊斯坦布爾當代歷史的關注。

在《伊斯坦布爾——一座城市的回憶》一書中,我們知道,伊斯坦布爾的“呼愁”首先起源於經義,後在各式各樣的哲學或詩文之間流轉昇華,進而不斷地在城市的記憶中生長蔓延,最終“使”城市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陷入了一種“集體無意識”的狀態。


記憶與“呼愁”——伊斯坦布爾掠影(二)

——“現在我們逐漸明白,‘呼愁’不是某個孤獨之刃的憂傷,而是數百萬人共有的陰暗情緒。我想說明的是伊斯坦布爾整座城市的‘呼愁’”。 他所描述的“呼愁”,既非樂,也非苦;既不是消極的情緒,也不是光榮的幻想;它是每個伊斯坦布爾人必須面對的情感,亦是無所謂好也無所謂壞的現實。

——“伊斯坦布爾所承載的‘呼愁’不是‘有治癒之法的疾病’,也不是‘我們得從中解脫的自來之苦’,而是自願承載的‘呼愁’”。我非是一定要理解了帕慕克式的憂傷才去的伊斯坦布爾,而是深信只要你身至此處,亦然會發出同樣的感慨。因為,它已經深深地和這座城市融為一體,它,一定無處不在。

“呼愁”,即伊斯坦布爾。


記憶與“呼愁”——伊斯坦布爾掠影(二)

獨立大街上標誌性的電車


記憶與“呼愁”——伊斯坦布爾掠影(二)

以中國人的視角來看,獨立大街算不上繁華


記憶與“呼愁”——伊斯坦布爾掠影(二)


記憶與“呼愁”——伊斯坦布爾掠影(二)

行人和商販同時面向我的鏡頭


記憶與“呼愁”——伊斯坦布爾掠影(二)

2017年開始,里拉持續下跌,土耳其經濟陷入泥淖


記憶與“呼愁”——伊斯坦布爾掠影(二)

馬路上的行人


記憶與“呼愁”——伊斯坦布爾掠影(二)

穿過十字路口的行人


記憶與“呼愁”——伊斯坦布爾掠影(二)

看起來挺多伊斯坦布爾人不太喜歡帶雨傘


記憶與“呼愁”——伊斯坦布爾掠影(二)

一個花傘


記憶與“呼愁”——伊斯坦布爾掠影(二)

透明的雨傘


記憶與“呼愁”——伊斯坦布爾掠影(二)

撐著黑色雨傘的行人和他的倒影


記憶與“呼愁”——伊斯坦布爾掠影(二)


記憶與“呼愁”——伊斯坦布爾掠影(二)

街頭的商店


記憶與“呼愁”——伊斯坦布爾掠影(二)

玻璃中的人影


記憶與“呼愁”——伊斯坦布爾掠影(二)

一杯敬博斯普魯斯


記憶與“呼愁”——伊斯坦布爾掠影(二)

金角灣大橋上的烏鴉


記憶與“呼愁”——伊斯坦布爾掠影(二)

雨中的博斯普魯斯,畫面正中的是聖索菲亞大教堂


記憶與“呼愁”——伊斯坦布爾掠影(二)

有些地方特別破舊,不要奇怪,這是因為當地政府規定50年以上的建築物不得隨意拆除


記憶與“呼愁”——伊斯坦布爾掠影(二)

金角灣大橋


記憶與“呼愁”——伊斯坦布爾掠影(二)

雨中的博斯普魯斯依舊忙碌


記憶與“呼愁”——伊斯坦布爾掠影(二)

一輛列車從一處古蹟的上方駛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