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探尋婆羅洲 系列1:婆羅洲最古老的原住民


深度探尋婆羅洲 系列1:婆羅洲最古老的原住民

尾隨著馬蘭諾族的腳步深入他們的村落,
聆聽著族人訴說著自己的歷史故事,
品嚐人情與風土醞釀的好滋味,
在這裡我還參與馬蘭諾族最重要的節慶盛事。
炎炎的夏天,我在沐膠慶祝祭海節

深度探尋婆羅洲 系列1:婆羅洲最古老的原住民

他們是婆羅洲最古老的原住民之一,
他們在此定居已經超過一千年,
他們自稱為“A-Likou” 意為“河上人家” ,
英殖民時期被統治者冠以 “ 馬蘭諾” 的族稱,

他們曾經是婆羅洲最古老的王朝之一 馬蘭諾王朝(Kingdom of Malano),於11世紀期間開始擴大,並於15世紀走向了沒落,

他們擁有自己一套的種姓制度,劃分出高低貴賤的社會體系,

古代獨特的人殉傳統,實行活人陪葬的風俗至今在村子裡依然能看見這種古墓。

深度探尋婆羅洲 系列1:婆羅洲最古老的原住民

他們是繼伊班族、馬來人、華人、比達友族之後的砂拉越第五大族群 - - 馬蘭諾族。

迪廉村

深度探尋婆羅洲 系列1:婆羅洲最古老的原住民

對於生長在城市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小村落。坐落於迪廉河旁的沐膠是馬蘭諾族的根基所在。他們在這裡已經生活超過千年。

深度探尋婆羅洲 系列1:婆羅洲最古老的原住民

深度探尋婆羅洲 系列1:婆羅洲最古老的原住民

坐在馬蘭諾大叔開的小舢板沿著迪廉河逆流而上,兩旁是經歲月摧殘的高腳木屋,這是馬蘭諾族的傳統房子。寧靜的村莊只有鳥叫蟲鳴和小舢板發出的小小馬達聲,時間彷彿在這裡變得很緩慢。

深度探尋婆羅洲 系列1:婆羅洲最古老的原住民

深度探尋婆羅洲 系列1:婆羅洲最古老的原住民

這裡瀰漫著悠閒的慢活氣息,雞、鴨、鵝在這裡自由地活動。狗懶洋洋地躺在破舊的木板橋上做日光浴,漁夫正在修補破損的漁網,婦女坐在門前吃著檳榔聊著天。

深度探尋婆羅洲 系列1:婆羅洲最古老的原住民

馬蘭諾大多是漁民,世世代代靠海為生,因而也擁有造船的好手藝。

深度探尋婆羅洲 系列1:婆羅洲最古老的原住民

船除了是他們討生活的工具,也是他們重要的交通工具。這裡的小孩從小就學習划船。

深度探尋婆羅洲 系列1:婆羅洲最古老的原住民

深度探尋婆羅洲 系列1:婆羅洲最古老的原住民

這裡的河水因地段土壤的變化,形成一時褐色一時又烏黑油亮,天空晴朗時河面會形成一面天然的鏡子,倒影非常清晰。

深度探尋婆羅洲 系列1:婆羅洲最古老的原住民

深度探尋婆羅洲 系列1:婆羅洲最古老的原住民

深度探尋婆羅洲 系列1:婆羅洲最古老的原住民

迪廉河也盛產大頭蝦,傍晚時分村民會到河邊釣蝦,既可以幫補生計又能為晚餐加菜。

碩莪

深度探尋婆羅洲 系列1:婆羅洲最古老的原住民

沐膠因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位於拉讓江三角洲,肥沃的泥炭沼澤地非常適合碩莪樹生長。19世紀輝煌的碩莪業讓不少當地人因而致富。碩莪產品更成為了砂拉越主要的出口農產品,甚至高於胡椒和樹膠。20世紀碩莪的價格一落千丈導致不少的加工廠倒閉。現在剩下多為家庭式的碩莪加工廠依然運作。

深度探尋婆羅洲 系列1:婆羅洲最古老的原住民

深度探尋婆羅洲 系列1:婆羅洲最古老的原住民

我們的舢板一路往前開,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發酵味道,這種氣味來自沿岸漂浮在河上被繩子串成一排排的樹桐,這就是碩莪樹的樹桐。成年的碩莪樹收割後被據成段,然後用繩子串起方便運送,另一個原因是為了防止樹桐浸泡在河中發酵的過程中飄走。發酵完成後樹桐的切割面會流出黃色半透明的膠汁,這時便可以送到加工廠萃取碩莪澱粉。

挑戰味蕾的極限

深度探尋婆羅洲 系列1:婆羅洲最古老的原住民

深度探尋婆羅洲 系列1:婆羅洲最古老的原住民

碩莪樹一身都是寶,它是馬蘭諾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養分。碩莪樹提煉出來的澱粉是馬蘭諾人的主食,它也可用於製作各種糕餅和零食。收割後的碩莪樹留下的腐爛根部是碩莪蟲的溫床。這些蟲也是馬蘭諾人蛋白質來源之一。


深度探尋婆羅洲 系列1:婆羅洲最古老的原住民

深度探尋婆羅洲 系列1:婆羅洲最古老的原住民

深度探尋婆羅洲 系列1:婆羅洲最古老的原住民

他們會把挖到的蟲帶回家料理。吃法很簡單,可以用清水沖洗乾淨直接生吃,也可以乾煸或炸後再吃。煮熟後的碩莪蟲,口感吃起來像德國香腸,外皮有韌性,又帶點菸燻的香味,有膽量的朋友不妨一試。


**注意:對海鮮過敏的朋友不鼓勵吃,因為它的高蛋白含量也非常容易導致過敏。

沐膠(Mukah) 在哪裡?

沐膠位於世界第四大島婆羅洲,馬來西亞最大的州屬砂拉越州境內,面向南中國海坐落在沐膠河的出海口。這裡曾經是古代繁榮的貿易港口和漁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