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帖時間越長越感覺不會寫字了,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筆墨先瘋


古人有詩云:冗繁削盡留清瘦,

畫到生時是熟時。學習書法也是一樣的。



為什麼要臨帖?臨帖,就是要糾正自己先前的書寫習慣,使自己的書寫習慣向法帖上靠攏,如果題主覺得臨帖時間長了就覺得不會寫字了,這應該是好事而不是壞事。



我認為,題主說的臨帖時間越長越不會寫字,這說明題主已經進步了!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先前題主是隨手寫的自由體字,而不是有法度的字。臨帖後,題主只是覺得自己不會寫俗氣的字了,卻會寫法帖上的字了。是不是這麼個情況啊?



學書法,就是不厭其煩的:寫!寫!寫!

學書法,就是不厭其煩的:臨帖!臨帖!臨帖!

當把帖子上的字臨摹到自己不滿意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成功了。



學書之人境界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時間修煉,長時間的堅持,長時間的領悟才能達到。這些對於平常人來說是難之又難的事,但對於致力於當書法家的人來,是很容易做到的!因為他們有追求的目標,無論遇到層巒疊障,無論遇到萬丈深淵,他們都是要下定決心,義無反顧的闖過去的。闖過去,就成功了!



所以說,學書法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要付出的。只有付出,才有回報!

學書法,由生到熟,熟能生巧。建議題主堅持臨帖,專心臨,堅持臨,別退卻,當臨到自己真正不會寫字的時候,說明自己就真的會寫字了。這就叫“寫到生時是熟時”!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如果各位網友對此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和評論!


中州耕牛堂主


出現這種現象,說明所做的事情到了要發生轉變的時候了。這個時候非常關鍵,會發生兩種情況,要麼會找不到問題的癥結,從而失去信心而發生退步。要麼會通過反思找出問題在哪裡,積極去面對、解決,向好的方向發展而更上一層樓,現進一步來說明。

臨帖時間越長越感覺不會寫字了,這是臨帖的狀態不好了,思維進入了死衚衕,意識打不開,找不到靈感,臨帖子臨死了。要麼是沒有明師指點,以為靠自己的聰明可以走出一條路子,結果是盲修瞎練,胡搞一通,進而產生了審美疲勞,沒有了靈氣。或者是自己去百度找到一些方法就照搬來用,不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靈活運用,出現了問題。再一個就是思維方式太過狹小,只有一本帖子,只懂一種方法,只練帖、不讀帖,這樣的話遇到問題時不知如何去解決。當然也還有其它因素,比如坐姿、執筆、學習環境、工具的好壞等。以上原因導致了臨帖越長越感覺不會寫字了。如果上面的原因找不出來,就算找出來了又不能進一步去解決好,那就會越學越迷茫,從而失去信心,最終放棄,這是第一種情況。

如果這個時候馬上停下來,甚至休息幾天,安靜幾天,進行反思,慢慢找出問題在哪裡,從而去解決它,那將會突飛猛進。我們可以採取下面這樣的方法來獲得突破:

第一,把自己這段時間所臨寫的書法作業,拿給有經驗的老師或水平高的同行看,虛心向他們請教,讓他們幫自己找出問題在哪裡,哪些寫得好的,哪些不好的,需要怎樣去提高。如果之前沒有老師指點,也可以把自己的作業發到頭條上或是專業的書法網上,請專家、同行幫自己提出寶貴意見。

第二,好好休息幾天,養好精神,完全放鬆心情,忘掉書法這件事情。

第三、拓展思路,打開思想意識,讓靈感放飛。這步工作很重要,可以這樣做:

1、如果附近有書法展覽的,馬上去觀看展覽,不要走馬觀花哦,要慢慢揣摩別人的字,為什麼那麼寫,為什麼寫得那麼好看,自己的為什麼寫得不好看。

2、到書店買字帖。注意是買同類型的字帖,自己是練楷書的,就買另外幾種楷書,自己是練行書的,就買另外幾種行書回來。比如自己是練王羲之小楷《黃庭經》的,那就可以再買其它幾種王羲之的小楷,如《樂毅論》、《曹娥碑》、《東方朔畫贊》,還可以買鍾繇的小楷字帖,趙孟頫小楷等,這樣來一起互參。

3、讀帖。做了以上工作之後,接下來非常關鍵的環節就是讀了,讀帖的重要性其實並不亞於練字,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功。這是拿著帖子反覆對照自己寫的字看,邊看邊分析、邊琢磨,自己的字跟帖上的字差別在哪裡。筆畫寫到位了沒有?結構寫準了沒有了?整幅的字氣韻是否連貫?是否前後一致?是否有敗筆......等。再一個讀帖就是分析作者是在什麼背景下、什麼心情下寫的這幅字?整幅字的最大特徵是什麼?這幅作品的最大看點是什麼?行距、字間距有什麼特點?是否有敗筆、錯筆?我最需要吸收的是什麼方面的東西等?

經過以上程序,你定能找出自己的作業問題在哪裡?你會晃然大悟,思路大開,一下子找到突破口,你當下就開悟,學書水平很快就上升。


易之福慧講堂


這樣的思維才是真正書法人的思維!

如果書法越來越感覺良好,你非常可能是走進了迷途!

有人會說我是雲山霧繞地糊弄人,我說,這是我真實的書法感受!我在迷途中已經摸索了三十餘年了,因為我一直在自問,書法怎麼寫才是對的?有時可能感覺似乎是對了,但是過一段感覺還是不對。


一笑貫長天



每個學習書法的人可能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階段。眼高手低。初學書法,對書法的認識尚淺,審美眼觀也低,對於書法的優劣是不辨菽麥。所以這時往往會感覺自己的字還是差強人意的,可是隨著對書法瞭解的深入,審美眼界開闊了,能夠更清晰的明辨是非與醜美了,也有了自己的一定的標準。這時還有了標準的參照,自己師法的法帖,自然而然的甚至無意識的就會拿字帖上的字和自己的字做比較。再說,學習書法也需要如此去比較,這樣更利於我們學習。於是乎,眼高手低的現象就出現了。



這是一種好的現象,說明我們在進步,在不斷的揚棄不好的東西,在逐步接近或吸收好的東西。新的審美標準在逐步形成,舊有的低層次審美觀念在逐漸被新的審美觀在逐步替代。只不過我們只是理論上眼界開闊而還沒有轉化到手腕上,也還不能隨心所欲的用毛筆表達自己內心的審美或已經掌握在心中的完美字形。出現這種情況,大可放心。如果一直眼低手高,才是學習書法的大忌。這樣說明我們在臨摹練習過程中什麼都沒有學到,還是拿自己沒有學習書法以前的眼界或標準來欣賞一切。在臨摹經典書法的過程沒有形成新的審美標準。這種情況說明你自己在學習書法過程中是在抄帖,而不是臨摹學習。


翰墨書道


不邀自答

題主的問題好,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題主的確是用心在臨帖!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個感覺的,而且在練習書法的整個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次。我們也可以把這個感覺叫遇到了“瓶頸”。

如果用心臨帖的話,第一次出現這種感覺應該是在臨帖兩個月左右,前兩個月我們會覺得:嗯,進步了,這個字寫的好多了……!可是當我們繼續臨帖的過程中,我們看的規範的越來越多,我們的眼力也就上去一些了,但是我們受傷的功夫還沒有練到家,我們就能挑出一堆毛病了!所以就覺得越練越不行!這倒是好事,說明眼力進步了,理解更深刻了。這個瓶頸容易打破,繼續練就好了,很快就能感到進步了!

以後再出現瓶頸可能就和這個差不多也可能不太一樣,比如你練到一定程度,你就會積累一大堆自己不自覺的毛病,你就覺得這字寫的確實好難看,怎麼寫都彆扭,好像都看不出來毛病在哪兒,具體這些毛病你看不出來,看出來也改不掉,就是很難的瓶頸了。可以試著休息幾天,或者在網上看看名家視頻,再或者換一本帖子稍微參考一下再回來繼續練!

總之這個過程都會遇到的,題主不必糾結!這也是好事,是第一個階段有效啦~

我是小郭老師,一名硬筆行書愛好者,很高興和大家探討!祝朋友們生活愉快!







方寸硬行


臨帖時間越長越感覺不會寫字了,這是一樁好事,大大的好事,說明你總在進步,在開眼界,自然,你也在思考怎麼會"臨帖時間越長越感覺不會寫字了……?"











林慶逢358


臨帖就是要記住臨的字,類似畫圖。這是必須階段。

第一波必須記住,先不談寫,要做到用鉛筆畫也能畫出來。

第二波是寫,持筆寫出來前面用鉛筆設計的圖。

第三波,熟練寫,而且要做到不看帖也一樣或者酷似。

第四波,其實沒有第四波,因為已經記住了,永遠也忘不了了,等過段時間記憶退化了,還要臨帖,重新記憶。

寫字不同畫畫,但是第一階段模仿是同樣階段。第二階段是寫,要一次完成,不能重新再描,這是不同於繪畫的地方。


開心練字


這可以說這是一件好事!

首先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之前臨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碑的時候臨得多了漸漸地我竟然覺得有些字不像字了,好像不認識它了,我會反問自己:“咦,這個字是這樣寫的嗎?怎麼感覺不像字了”

以前看田蘊章先生的《每日一題,每日一字》的時候田先生也說過,他自己臨帖的時候臨到不認識那個字了,就是寫的多了,腦子裡出現的一種幻像,這說明你用功了,休息一會,過一段時間就好了。




英州之子


臨帖不是照葫蘆畫瓢,而是要看明白,每一筆畫的起始、行筆、和收筆是什麼形狀?看清筆勢是如何連接和形狀?怎麼運轉筆尖、方向、筆鋒才能形成作者同樣的筆跡……都懂了,你怎麼臨都會很像,而且熟練了也忘不了,甚至要想不像也不可能。如何做到看你自己靈氣了。至於越臨越不會寫,初臨偶爾出現這樣狀態應該還是正常。長久這樣應該是臨帖方法有問題,沒有揣摩夠。臨得好,對自己的字的提高是會有事半功倍效果的。練字切記不能急切,越是急,越不易成。所以學習書法是愛好,是養心,也是練內功的一門學問。其實許多學科都如此,要有工匠精神。急於求成,那將一事無成。


69520448


這是好事!

因為你沒臨帖以前,寫字時自有一套自己的理論表現在你的字體中,但你臨帖時作者的意識和你的意識就會衝突,使人感到一片混亂,無所適從。這樣便成了無目的胡寫亂劃。

如果能忘記自己的意識,深入到帖中的意識,那麼你就會進步神速。

通俗講就是忘掉自己的習慣,才能更好的學習別人。倒掉瓶裡的水,才能裝進香醇的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