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非典差點毀了林俊杰的音樂夢,如今疫難後他第一個捧出答卷

這首歌上線之前,有人就在猜測,林俊杰不見影了,一定是在埋頭寫歌吧。果不其然。其實許多人都瞭解,每次中國災難發生時,林俊杰幾乎都是第一個交出音樂答案的歌手。

比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5月12日地震發生,5月15日,林俊杰的歌曲《愛與希望》上線。那也是他“奮戰”兩天一夜,為震災創作的一首作品。國難當前,作為一個音樂人,他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希望能用音樂去傳遞一點溫情與力量。

17年前非典差點毀了林俊杰的音樂夢,如今疫難後他第一個捧出答卷

比如2009年臺灣省的八八風災,在臺灣造成678人死亡、33人受傷的慘重後果。林俊杰關注災難後,也是第一時間創作出了一首《媽媽的娜魯娃》。歌曲以風災中倖存的小女孩為視角,希望經歷災難的人們能擺脫傷痛,快樂面對新的生活。

再比如2015年同樣發生在臺灣省的“6.27新北遊樂園粉塵爆炸事故”,造成12人死亡,500多人受傷。雖然死亡人數並不龐大,但數百傷者的治療,才是真正艱辛的開始。林俊杰也是在幾天後創作出了一首《I Pray For You》,給這些傷者和家屬送上一份心靈的慰藉,並承諾將歌曲所有收入全部捐出。

17年前非典差點毀了林俊杰的音樂夢,如今疫難後他第一個捧出答卷

不管大大小小的災難,林俊杰總是第一時間用音樂送出關心。一方面,證明了林俊杰多年來優秀的創作才華,歌曲呼之即來;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了一個音樂人可貴的社會責任感。另外,我們不要忘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林俊杰曾經也是災難的受害者,甚至那場災難差點毀了他的音樂夢想。

那就是2003年的非典。

在大部分人印象裡,林俊杰是2004年憑一曲《江南》走紅的,在此之前,對他基本沒印象。但是,林俊杰其實是和阿杜一起入行的。阿杜2002年一炮而紅,而林俊杰還在幕後寫歌。2003年,林俊杰也轉向臺前,4月正式推出首張專輯《樂行者》。按理說,這張專輯不差,旋律好聽,整體概念和音效更是別緻,林俊杰包攬所有作曲,22歲的創作才子,形象也屬於帥氣溫暖型偶像,有什麼理由不火?

17年前非典差點毀了林俊杰的音樂夢,如今疫難後他第一個捧出答卷

可是就是沒火,也不可能火,因為那時正值非典肆虐,全民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哪有精力來關注一個新歌手的誕生。林俊杰真可謂生不逢時,一炮而紅這個詞註定不屬於他。如果他在2003年之前已經紅了,那他肯定會為非典創作新歌,也肯定有人關注,但一個新歌手,就註定無人問津。林俊杰的團隊費盡了努力,最終也收效甚微。

我查了資料,發現當年9月在《音像世界》上的一篇樂評文章這樣說:

從一大堆唱片裡發現了這張專輯(樂行者),除了唱片封套之外就沒有任何文字資料來註釋和介紹它,但PLAY之後我發現它還值得一聽。林俊杰,不知道哪國人,反正是個華人,唱普通話。1981年生人,過去的作品有a-mei的《記得》,阿杜的《一個人住》、《放手》,可米小子的《超人心》等等,——看來是個年輕有為的音樂創作人。

17年前非典差點毀了林俊杰的音樂夢,如今疫難後他第一個捧出答卷

可見,林俊杰在推出專輯半年後,仍然沒多少人認識他,但對於他的作品和創作才華(後面還提到唱功),卻都是十分肯定的。你說,林俊杰是不是好倒黴?提前一年出道多好(可能海蝶想先捧阿杜吧)!

17年前非典差點毀了林俊杰的音樂夢,如今疫難後他第一個捧出答卷

如果換做普通歌手,也許開局不利就註定全盤皆輸,演藝道路再也難以順暢。比如阿杜,海蝶就把最好的資源全押在了他第一張專輯上。但是,林俊杰畢竟是林俊杰,有才華的人哪有那麼容易一蹶不振。

就在林俊杰宣傳《樂行者》的途中,他揹著電腦和Keyboard走遍了中國內地數十個城鎮,意外醞釀出了一首《江南》。2004年推出第二張專輯《第二天堂》時,憑這首《江南》就火遍了大江南北。

17年前非典差點毀了林俊杰的音樂夢,如今疫難後他第一個捧出答卷

林俊杰雖然最終還是紅了,沒有被非典疫難毀了他的音樂夢想,只是遲了一年。但是,對於災難給人們帶來的恐慌與悲傷,他一定是相當的感同身受了吧。也許正是因為這個,才讓他在以後的每次災難來臨時,才有更充足的靈感,去投入到音樂的創作中。

你認為呢?

17年前非典差點毀了林俊杰的音樂夢,如今疫難後他第一個捧出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