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選:一個遙遠的名詞,一場致命的考試

如今,每年的高考,都是如火如荼,一批批年輕學子,通過高考,啟動自己的人生夢想,追尋自己騰飛的雙翼。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向圖片所涉及的年兄年姐致意)

預選:一個遙遠的名詞,一場致命的考試

時光倒退30餘年,1986年,那是我參加高考的年份,在那時,有一個現在的同學們沒有聽說過的考試,叫做高考預選。

在那個年代,尤其是在農村,能夠考取並且讀完高中的學生,已經屬於鳳毛麟角。

預選:一個遙遠的名詞,一場致命的考試

那一年,在我的故鄉,一個擁有三十多萬人口的那個縣,一共有四所高中,總共錄取不超過十個班,大約500-600名高中生。

這個比例本來已經很小,但是,相對於高考錄取率來說,又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基數,因為,全縣每年能夠參加高考並被錄取的人數,只有幾十人,包括本科專科,以及中專,錄取率大約10%。

那真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這個比喻一點都不過分啊。

預選:一個遙遠的名詞,一場致命的考試

鑑於各方面的激烈競爭,為了保證高考的順利進行,並且確保一定的高考質量,預選考試應運而生。

所謂預選考試,就是在正式的高考之前,全縣組織一次高中畢業生的統一考試,預先設定能夠參加高考的人數,在所有高中畢業生中擇優選擇。

通過了預選考試的同學,獲得高考的入場券,而預選落榜的學生,則失去了進入高考考場的機會,悲壯的倒在高考的陣地前,望考興嘆。

事實就是這麼殘酷,接近一半的同學,在這一輪衝鋒號之後,倒下了,他們唯有默默地收拾書包和行李,帶上自己的高中畢業證,看一眼兩個月之後的高考考場,默默地回到家,結束自己11.5年的學生生涯。

他們多麼羨慕,羨慕我們這些有機會進入最終高考考場的同學。

他們多麼悲哀,眼睜睜看到戰場,自己卻失去了戰鬥的資格。

大約兩個月後,7月7日至9日,正式的高考開始。

當我們這些幸運兒坐在考場裡,揮汗如雨的答題時,那些預選落榜的同學,或許只能在另一個地方,默默地為我們祝福,或者,他們根本顧不上,想這些,而是在田野上,在作坊裡,同樣揮汗如雨,辛苦的勞作著。

後來,隨著各方面的變化,隨著國家高等教育的一點點進步,隨著大學一步步擴招,每一個公民,只要你有意願,都可以邁入高考考場,向著夢中的大學去衝刺,向著美好的未來去拼搏。

預選:一個遙遠的名詞,一場致命的考試

忽然又想起過去參加高考預選的事,想起那些因為種種原因,而夢斷大學校門的同學,朋友,或許還有陌生的你。

以此文,祭奠我們已經逝去的青春,紀念我們走過的路程,祝福天下所有的學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