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被清朝取代,亡國還是亡政權?

我是你同學4


國家是由土地區域和政權組成的。政權包括,軍隊,法庭,監獄共稱為國家機器。政權能夠有效管理的區域就是“國”。


剩石二世


中國存在五千年了!沒有亡過,亡的都是利益集團,剝削壓迫人民的政權!


1234567-168947921


所謂的國有國界的,是疆域,是土地,土地怎麼亡呢?亡的只能是政權,所以說亡國這個說法是不確切的。由此推論“賣國”,普通老百姓也是實現不了的。你連土地都沒有私有,怎麼可能賣國呢?


老黃弟


朝代更迭,只是政權更替,和亡國沒有關係哦!這是統治者騙人的說詞而已!😀😀😀


之乎者也179109938


政權更替並不意味著亡國,只不過是城頭變換霸王旗罷了。無數事實證明,一個王朝為什麼移主,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這些王朝只維護王公貴族的利益,而殘酷的壓榨剝削老百姓,形成嚴重對立的兩個階級,如有外敵侵入,老百姓就不會和統治階級是一條心,如形成兩極分化,形成內亂,最後導致跨臺。這就是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的道理。


藍邑放歌


國家就是國家,政黨就是政黨,執政黨就是執政黨,不能混淆,我只是一個愛國的老百姓,


菩提本無樹256575826


自古每個朝代的當政者,為了政權的穩固,不拿開明民主的政策來惠民,卻拿亡國會如何如何來愚弄老百姓,造成我國後世許多人的腦子內多了一根神經錯亂的筋,堅持認為亡朝代就是亡國,寧願餓死在自己無道政權者腳下,也不願意接受良知者思想的救援,把良知者視為惡魔,餓得無力養家生活窘困還高呼“反清復明”,實是可悲!

如果將明朝的倒臺叫亡國,這無異於在說中國史從夏商傳到明朝這裡就斷了。

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語言和生活習俗、以及歷史等等,如果因清朝上臺而消失了成了傳說了才叫亡國!我們(包括清朝)都一直在過著古人一樣的清明節(奇怪的“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元宵節、書法漢字等等是吧?說明中國歷史從未斷過。

明朝是不得民心而亡政權,被勞動人民推翻是活該,搶佔上臺的清朝如果不是本土的少數民族,則明朝才叫亡國。

如果說,明朝的倒臺叫亡國,則中國史就有了個斷層,有了斷層,我們現在就會被歷史標記為後中國時代!

中國史所有的朝代更換,不應叫亡國,希望史學家教育家立即上表更正過來。


半個畫家天上來


什麼叫亡國,中國又有多少人真正的理解"亡國"二字。我來給中國人民解釋一下真正的亡國是怎樣的概念。真正的亡國有二種情況,一種亡國是指土地被外族(既從末加入並融入過這個國家的民族)全部佔領,本國民族及人民被外族全部殺盡,這才叫真正的無土無人的滅種亡國,也就是真正的亡國,假如只有土地被佔,民族人民還在,那還不算真正的亡國,因為本民族人民仍然生活在本來的土地上,只是改了一下國號,本族人民的地位改變了,但本族人民仍然有希望在,因為只有有人,還不算徹底亡國,仍有復國的希望。所以中國曆代歷史,大部分屬於變更國號,換過朝代政權而已,也可以說中國從末真正的亡國過,如果真要找一個朝代,只有元朝,中國勉強可稱為亡國了,還有一種情況也可以稱為真正的亡國,即土地被外族佔領或自願加入外族,國號被更改,原本國本族人民自願永遠加入並擁護外族的國號,並願意交出本國的一切國權,法權,治權等權力,並願接授外族的軍隊保護,那麼這樣的國家也可以叫真正的亡國。例如,錫金,不丹等國家,


強國先學習


先得弄明白,什麼是國,什麼是政權。

國是一個疆域的概念,而政權,是執掌這塊疆域的當權者。

我們來看看明朝的疆域:

再來看看清朝的疆域:

很清楚吧,按照領土面積,清取代明,國不但沒亡,領土反而擴大了許多。

但對於崇禎皇帝來說,國真的亡了,否則他也不用跑到景山上吊了。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皇權思想根深蒂固,“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是我的,國土是我的,人都得聽我的,國就是我,我就是國。

到了蔣公的年代,再當皇帝已經為世界潮流所不容了。於是,蔣公提出了“黨國”的概念。黨既是國,國即是黨,黨既是蔣。

可惜這套“黨國”體制並沒有救得了蔣介石,最終還是敗走了臺灣。1949年,對於蔣,差不多也是亡國了。

但國亡了嗎?

當然沒有!

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莊嚴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翻開華夏五千年文明史,多少朝代更迭?

你方唱罷我登場,

城頭變幻大王旗。

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長江依然奔騰,

崑崙依然巍峨,

黃河仍然蜿蜒,

百姓日子照過。



[原創首發]清滅大明,非亡國,是亡天下。

土地被佔,皇帝被殺,社稷宗廟被毀,叫亡國;文字、習俗、服裝、髮型等傳統被更換,是為“亡天下。”

顧炎武曾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 保天下,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顧炎武原文意為:明亡於李自成,國號更改、皇帝換人,是亡國,只與統治者利益相關,與百姓毛關係沒有;而滿清入主,剃頭改制,率獸食人,是中華文化的消亡,叫亡天下。

這時候,即使卑賤的匹夫也要奮起反抗,保衛文化傳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本意是號召全民反清,恢復漢民族的統治地位和中華傳統文化。


順治元年(1644年) 清軍入關後,多爾袞等滿清貴族為鞏固滿洲人對中華的統治,頒佈“剃髮令”、“易服令”。

順治二年 (1645年)清兵進軍江南後,多爾袞下令再次頒發“剃髮令”。規定:“全國官民,京城內外限十日,直隸及各省地方以布文亦限十日,全部剃髮。”其執行口號:

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漢族男兒蓄髮,在他們看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妄動。未成丁的孩童,頭髮覆頸披肩;成年後,總髮為髻。曹操當年犯了軍紀,以發代首,說明古人對頭髮的重視。

滿人則不然,從額角兩端引一直線,直線以外的全部剃去,僅留顱頂發,編成辮子,垂在腦後。同時清廷頒佈“易服令”,規定“官民既已剃髮,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漢人滿腔怒火,他們要發不要頭,寧為發而死。高呼:“寧為束髮鬼,不作剃頭人!"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驚天地,泣鬼神。顯示我漢人錚錚鐵骨。

最悲壯的要數“江陰八十一日”。是年6月2日,江陰人舉義,誓死捍衛顱上發。他們在閻應元、陳明遇的領導下,堅守城池81天,殺死清兵75000餘,有67000人戰死城牆上下。

城破,清兵連殺10天,直到滿城殺盡,方才封刀。死於清兵刀下者又有17多萬人,僅有53名老小用於收屍、倖免於難。

剃髮易服僅僅是個開始,滿清對中華文明的打壓是全方面的。

雖然清朝沒有與元一樣把漢人歸為最劣等人種,但是滿漢不得通婚、官方文字為滿文、上朝說滿語、日常穿“衣冠禽獸”服等等,已經全面否定中華文化的存在。



中華民族二次亡天下:一次宋亡於蒙元;一次明亡於清,以古人角度,已經表明了其對文化文明滅絕的悲痛:

思想家黃宗羲與王夫之都認為,宋朝的覆滅不可跟其他王朝的更迭相提並論。

黃宗羲說:“夫古今之變,至秦而一盡,至元而又一盡,經此二盡之後,古聖王之所惻隱愛人而經營者蕩然無具。”

王夫之說:"二漢、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則舉堯舜以來道法相傳之天下而亡之也。”意思是漢唐滅亡是國家氣數已盡,而宋亡則是華夏有史以來的文化滅亡。

宋朝之亡,不僅僅是一個王朝的覆滅,更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換代的歷史性巨大變故。用那個時代的話語來說,叫作“亡天下",用今天的話語來說,不妨稱為“文明的中斷”。


無論如何粉飾“康乾盛世”、“千古一帝”、辮子戲拍的如何精彩,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被滅,“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漢人服裝、習俗被摧毀乾淨,都是不盡的恥辱。

契丹也曾統治過北方,但契丹尊崇漢文化,推行全面漢化:朝廷官員必須說漢語,官職、官服甚至軍隊結構、旗幟、鎧甲與宋一模一樣,時人甚至分不清遼、宋軍隊區別。遼以華夏正統自居,這與元滅宋、清滅明有本質不同。

朱元璋在奪回漢家政權後,就對中華傳統文化喪失而大發雷霆。如北方漢人胡化嚴重,存在兄亡娶嫂、初夜權等滅人倫的陋習,並曾大開殺戒,以儆效尤。

朱元璋曾說:胡元入主中國,非我族類,風俗且異,語意不通,遍任九域之中,盡皆掌判。人事不通,文墨不解,凡諸事務,以吏為源,文書到案,以刊印代押。於諸事務,忽略而已,此胡元初始為。

慈禧在與列強打交道時,曾說:量中華之物力,結列國之歡心。這裡指的中華,是除滿洲之外的中國土地和資源。而滿清眼中的滿洲,那是龍興之地,容不得漢人半點染指。

孫中山發起的辛亥革命,口號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是甲申三百年以來最響亮的口號。漢人回報的,一是繼續供養皇室;二是沒有屠殺滿人。

常凱申說:娘希匹,土地丟了還可以搶回來,文化完了就全完了。有人曾沾沾自喜:我中華地大物博,即使當年日本佔領了中國,也會被中華文化所同化。

這樣的人真想給他一個耳廓子:日本當年佔領臺灣,強制要求居民穿大和服飾、以日語教學,這才是真正的亡國滅種、文化消亡!

我國倡導不忘歷史恥辱,對島國篡改教科書堅持反對數十年,舉國譴責聲討;卻對自身英雄霍去病、岳飛被趕出教科書,鴉雀無聲,時也!悲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