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學日報|壓力導致頭髮變白機制!酒能改變大腦

1,神經元“隱藏”的運算能力被發現,或讓 AI 神經網絡再進化

腦科學日報|壓力導致頭髮變白機制!酒能改變大腦

人類大腦的信息處理能力,被認為由神經元之間的數萬億連接所支撐。但是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越來越多的研究正在將視線焦點轉移到了單個神經元上,並發現這些神經元似乎承擔著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得多的計算。一項最新證據是,科學家發現人類皮層上存在著一種新型電信號。

在近日 Science 上發表的一篇論文“Dendritic action potentials and computation in human layer 2/3 cortical neurons”中,研究人員發現,皮質神經元樹突上的微小區室(tiny compartments)可以執行特定的“異或”數學計算。而在這之前,數學理論家們都認為單個神經元是無法進行這類計算的。

閱讀鏈接:

2,Nature:重磅!揭示壓力導致頭髮變白機制!交感神經過度激活導致色素再生幹細胞耗竭

長期以來,一些奇聞軼事將壓力經歷與頭髮變白現象聯繫起來。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首次確切地發現了這個過程是如何進行的:壓力激活了作為戰鬥或逃避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一部分的神經,這接著對毛囊中的色素再生幹細胞(pigment-regenerating stem cell)造成了永久性損害。這一發現提高了科學家們對壓力如何影響身體的認識。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1月22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Hyperactivation of sympathetic nerves drives depletion of melanocyte stem cells”。論文通訊作者為哈佛大學幹細胞與再生生物學副教授Ya-Chieh Hsu博士。

閱讀鏈接:

3,《自然》:酒能改變大腦!科學家發現,飲酒竟會改變大腦組蛋白乙酰化,擾亂基因表達,導致喝酒根本停不下來

喝酒還會給幹細胞造成永久的DNA損傷,提高多種癌症風險,一瓶葡萄酒能頂10只煙。平均下來,每多喝一杯酒就要少活18分鐘。但這酒要想戒了,卻也不容易。近日,賓夕法尼亞大學的P. Mews、G. Egervari和S. L. Berger研究發現,酒精代謝產生的乙酸,會進入大腦,乙酰化前額葉和海馬區細胞的組蛋白,改變神經細胞表觀遺傳,形成酒癮。這一研究發表在Nature上。

閱讀鏈接:

4,青少年對快餐廣告的神經反應可以預測攝入量

來自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研究者在著名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發文,研究了青少年對不健康和更健康的快餐廣告的神經反應是如何預測食物攝入量的。研究人員對171名青少年(13歲至16歲)進行了橫斷面研究,這些青少年的體重從正常到肥胖不等。然後,這些被試首先觀看了快餐廣告(健康食物和不健康食物)並在觀看的同時獲取fMRI圖像作為神經反應的衡量指標,然後在模擬的快餐餐廳用餐,作者通過在觀看廣告任務中收集的被試對不健康的和健康的食物的神經反應來預測其在模擬用餐任務中的攝入量。

發現表明,快餐廣告通過獎勵機制導致青少年暴飲暴食。來自快餐餐館的健康廣告不太可能鼓勵人們攝入更健康的食物,但減少不健康的快餐廣告吸引注意力的干預措施可能是有益的。總而言之,全面減少青少年快餐廣告曝光量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

閱讀鏈接:

5,PNAS:視覺工作記憶對瞳孔反應的調節模式

對知覺過程中選擇性注意的研究揭示了瞳孔反應的調節是根據視覺顯示中任務相關(有注意)和任務不相關(無注意)刺激的亮度進行的。那麼作為對選擇性注意自上而下的調節瞳孔反應的有力測試,在沒有任何視覺刺激的情況下,瞳孔直徑的變化是會否隨著注意的內移而變化,以記住工作記憶中保持的不同亮度的視覺刺激呢?

通過3項研究,來自牛津大學的研究者發現與較明亮的格子相比,當被試調整注意力去記憶較暗的格子時其瞳孔會擴張。即使當注意定向線索與刺激亮度無關,甚至當刺激亮度只是額外的,並且不是判斷刺激定向的工作記憶任務所需要時,這種效應也會發生。此外,瞳孔的相對擴張和收縮是動態發生的,並隨著時間期望的變化而變化。這一結果提供了令人驚訝和一致的證據,證明瞳孔的反應是由認知因素自上而下控制的,因為研究中沒有視覺刺激被呈現或預期。這一結果也加強了工作記憶中的感覺徵召觀,甚至只是一個感覺性概念就能引起瞳孔的大小變化。該研究提供了一個可靠的測量注意焦點的方法,從而賦予了關於眼睛是心靈之窗的古老諺語不同的含義。本文發表在PNAS雜誌。

閱讀鏈接:

6,如何“越吃越瘦”?比較了三種飲食方式後,科學家發現這種方式瘦的最快

奧塔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對目前流行的三種飲食方式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進行了比較,研究報告於12月27日發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

這三種飲食方式為:地中海飲食,鼓勵每週至少有一天食用水果、蔬菜、全麥麵包和穀類,豆類、堅果、種子和橄欖油,以及適量的魚、雞、蛋和紅肉。間歇性飲食,每週選兩天將能量攝入限制為平時飲食的 25%。古飲食,由較少加工的食物組成,重點是吃水果和蔬菜,動物蛋白,堅果,椰子產品和特級初榨橄欖油。

在減輕體重方面,間歇性飲食成效最為顯著,參與者體重平均減輕了4.0kg;地中海飲食排在第二位,幫助參與者減重2.8kg;最後是古飲食,幫助參與者減重1.8kg。同時,研究人員也觀察到,堅持間歇性禁食和地中海飲食的參與者血壓均有所下降,堅持地中海飲食的參與者血糖水平降低。

閱讀鏈接:

7,放假就別熬夜啦!生物鐘研究告訴你“美容覺”的道理

由於學習工作節奏緊張,敷最貴的面膜、熬最深的夜,成了不少現代人的日常生活寫照。進入一年一度的春節長假,終於有時間可以好好補覺了。

近期發表在知名學術期刊Nature Cell Biology的一項研究告訴我們,“美容覺”說法不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的科學家們通過動物實驗驗證,破壞晝夜節律,對膠原蛋白的合成、分泌和降解都有損害,最終造成膠原纖維結構紊亂、彈性變差。

閱讀鏈接:

8,治療嚴重精神疾病,新藥上市申請獲受理,有望今年獲批

1月29日,Alkermes宣佈其新藥ALKS 3831的上市申請已獲美國FDA受理,預計回覆日期為2020年11月15日。作為一款有望治療精神分裂症和雙相情感障礙(bipolar I disorder)的新藥,它距離造福患者又近了一步。ALKS 3831是Alkermes的一款在研藥物,由samidorphan和olanzapine組成。其中,前者是一款新分子實體,目前尚未獲批。後者則是一款已獲批的抗精神病藥,商品名為Zyprexa。

閱讀鏈接:

前文閱讀

1,

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