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大將徐晃被顏良打敗後,為何非要請關羽出戰,難道無人可敵顏良了嗎?

姒莞萱


單從顏良速敗徐晃這一戰績來看,當時曹營中,恐怕真的是無人能敵顏良,並且,就連被推舉出來的關羽,恐怕也不是顏良的對手。

許多人只看到了顏良被關羽速殺,卻沒考慮到戰場中存在的各種客觀因素。先聊聊顏良的武力,顏良與文丑都是袁紹手下的頂級大將,以袁紹的影響力能委以重任的武將定不是等閒之輩。而顏良在對抗曹軍時首戰就能三回合斬宋憲,一回合秒魏續,直接告訴了已經在天上的呂布:——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你的八健將都是樂色!

在兩位降將被殺後,徐晃拍馬提斧出戰,但僅僅二十回合就被打退,眾將見徐晃迅速敗陣,用了“慄然”一詞來形容諸將的狀態,這個“慄然”已不僅僅單純的驚訝,更重要的是有恐懼的意思在裡面。當然,這也能間接說明曹營諸將對徐晃的武力還是很認可的,徐公明都拿不下的對手,換做我們恐怕也很難。

而此時的徐晃有著能許褚硬剛五十回合的實力,這樣一來曹營中還真的沒有一個能拿得出手的武將去對付顏良了。

那麼關羽真的有拿下徐晃的實力麼?

推薦關羽出戰的是程昱,程昱這個人在小說中是比較腹黑的,有點像水滸中梁山吳用的意思,而程昱讓關羽出馬,並不是真的讓關羽立功斬將,而是他覺得關羽沒有打贏顏良的本事,如果關羽被斬了,那麼真算得上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如果關羽打不贏顏良,那曹操也沒必要繼續“舔”他了。要知道曹操不是簡單的喜歡關羽,而是愛上了關羽,曹操對關羽的有待自然引起了不少將士們的方案,程昱這條計謀,看似是為曹操解憂,其實更是為了安撫曹營眾將的情緒。

接下來的劇情就多少有點狗血了,程昱沒想到關羽會成功,顏良也沒想到自己會死。在顏良出戰前,尚在曹營中的劉備叮囑顏良幫他留意一下他失散好幾個月的兄弟,顏良也覺得自己運氣不錯,還真看見了一個紅臉長鬚的大漢,我們看顏良被斬的全過程,就能發現關公斬顏良,是絕對意義的勝之不武:

公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跑下土山,將盔取下放於鞍前,鳳目圓睜,蠶眉直豎,來到陣前。河北軍見了,如波開浪裂,分作兩邊,放開一條大路,公飛奔前來。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到來,恰欲問之,馬已至近。雲長手起,一刀斬顏良於馬下。

可以看到,當關公提刀跨馬來到陣前時,浩大的袁軍主動讓道為關羽開路,等到關羽到跟前時顏良也還覺得關羽是來投奔的,所以悲劇就這麼發生了。

可能關羽當時也沒覺得殺個顏良能這麼容易,但不殺又打不了曹軍的臉,所以就順勢拿下了顏良的人頭…

所以顏良死的還是很冤的,並且恐怕關羽非正常手段殺顏良也並非當時在場的人知道。當關羽死後,魂魄久久不能安息,當他與關平、周倉、赤兔的靈魂一起飄到玉泉山時,還在苦苦訴說著自己的枉死。這時候關羽的山西老鄉普淨出現,見關公怨念太深,就說了這麼一段話:

向日白馬隘口,顏良並不待與公相鬥,忽然刺之,此人於九泉之下,安得而不恨乎?今日呂蒙以詭計害公,安足較也?公何必疑惑於是?

也就是說,顏良的魂魄或許也曾訴說過自己的冤屈,而關羽聽完普淨的話也釋然了,說明他自己也知道當時顏良根本就沒有應戰的意思。

所以,當時曹營無人能敵顏良是事實,關羽勝之不武也是事實。當然,雖然曹營將領單挑打不過顏良,但是放放亂箭我覺得還是可以的…


同理,文丑之死其實也有爭議。


邏輯文史游


沒錯,曹營是真的無人可以應敵顏良了,否則也不必那遠麼遠去許都請關羽來參戰。

要了解當時的情況,必須分析一下顏良與曹操的白馬之戰是如何應戰的?



當時的曹操是親自率領五萬大軍駐在土山前,而顏良是帶領十萬大軍駐於平原之地,並且排成陣勢。曹操見了顏良如此,首先就感到害怕,《三國演義》上用了三個字描述曹操:操駭然

駭然可以理解為驚訝和害怕的意思,曹操身為三軍主帥,什麼陣勢沒見過,為什麼會駭然?



首先是顏良的排兵佈陣。顏良是在平原地帶排成陣勢,迎戰曹軍的,可見顏良是懂排兵佈陣的,在平原地帶排兵佈陣,說明顏良尤其善於野戰,平原無處可躲藏,只有死戰不退,曹操看到顏良的陣勢就感到了驚訝和害怕。

其次,顏良之勇,曹操是有所耳聞的。曹操手下的孔融曾經說過:顏良、文丑勇冠三軍。仗還沒打,這名聲已經在外,曹操常年帶兵作戰,對於顏良想必有所耳聞,顏良身為河北四庭柱之首,也為曹操所忌憚,所以曹操感到驚訝和害怕。



接下來就是雙方的交戰了,曹操先讓呂布手下的猛將宋憲上場,結果不到三個回合,宋憲就被顏良給砍了,接著魏續上前迎戰,只不過一個回合就被顏良斬殺,要知道宋憲與魏續可是呂布手下的飛將,曾經與呂布一起以數十騎大破數萬黑山軍,有著了不起的戰績,結果呢,給顏良練練手罷了,不到三個回全,兩人都掛了,曹操看到了,還讚歎顏良是:真勇將也!



宋憲和魏續都死了以後,曹操又問誰可以迎戰顏良,於是徐晃出戰,徐晃出戰後,也不過只能和顏良交手二十個回合,就退下陣來,要知道徐晃當時可是曹操手下一等一的大將,徐晃曾經與許褚交戰五十個回合不分勝負,徐晃二十回合敗給顏良,那麼許褚也一樣會敗給顏良。

當時曹操手下的大將還不算太多,徐晃敗了,典韋當時已經死了,許褚和徐晃差不多,雖然號稱虎痴,但與徐晃也是平手,徐晃敗了,許褚哪敢戰,張遼也是稍遜徐晃,也不敢出戰,李典、樂進等人,看到徐晃敗了,也不敢戰,夏侯惇與夏侯淵也差不多和徐晃相當,其他的就沒有了,張郃、高覽還在袁紹那裡。



《三國演義》為了描述曹操手下將領的狀態,用了四個字形容,就是:諸將慄然

諸將慄然的意思就是曹操手下的將領都感到害怕,先是曹操駭然,現在是諸將慄然,主帥和將領都感到害怕,這仗就沒法打了,要是真有人能出戰顏良,曹操何必不遠百里去請關羽出戰?何必讓遠水去救近火呢



當然了,曹操請關羽出戰,除了自已手下沒有人能敵過顏良外,曹操也有自已的小九九,因為曹操知道劉備在袁紹那裡,如果能讓關羽殺了顏良,等於是劉備的結義兄弟殺了袁紹的大將,那麼袁紹如何對待劉備呢?以袁紹的性格肯定會殺了劉備。

曹操這麼做的目的當然是想把關羽留在自已陣營,為自已所重用,但對於曹操手下的將領來說,他們可一定接收了,因為關羽如果真的留下來的話,會搶了曹營將領的風頭,所以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曹營將領已經沒有人敢迎戰顏良了,因為如果真的可以迎戰,何況將功勞讓給關羽呢?



結果關羽一出戰,果然不同凡響,只一個回合就斬了顏良。

關羽斬顏良的過程堪稱經典之戰,關羽提手上馬,策馬衝向顏良,他騎的可是當年呂布的赤兔馬,結果河北軍如同波浪被劈開一樣,自動讓出一條路,關羽直奔顏良麾蓋之下,顏良措手不及,被關羽快馬快馬一刀刺死於馬下。



那麼多士兵就這麼看著主帥被關羽一個人幹掉,實屬罕見,只能說關羽藝高膽大,馬快刀快,要知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應:關羽斬顏良是一個既複雜而又簡單的問題。

只要略加分析也就一目瞭然,曹操有能力擒呂布,把關羽打得全軍覆沒,當時要斬關羽如寫個一字這麼簡單,從表面現象看是曹操惜才,既封官,贈赤兔馬,賞金銀,曹操是下棋高手,早埋下伏筆,這個顏良非讓關羽出手,無論勝負,為什麼呢?因為劉備投靠袁紹之處,用關羽來製造矛盾,讓袁紹來處理劉備,此計妙不可言,一箭三雕,此時正是官渡之戰的疆弛階段,若劉備幫袁紹是後患無窮,那來的勝算,關羽出場無論結果怎麼樣,曹操的目的己經達到,欺騙一下志大才疏的袁紹應該是輕鬆搞定。

顏良見了關羽高興之極,笑曹操用錯人了,心裡直喊關將軍快過來,你大哥兄弟們都在我們主公之處,快隨我回去兄弟團聚吧,顏良暗喜連兵器都沒動一下,關羽是來了,直奔過來刺顏良於馬下,割了腦袋,顏良至死都不明白怎麼會事,晚了,腦袋沒了,不過不是什麼青龍偃月刀斬的,那時還沒有這個高級武器。

曹操笑了目的達到了,既除了勁敵,不用說袁紹肯定把賬記在劉備頭上,劉備是誰逃路是他的強項,這就是曹操要的效果,官渡之戰曹操贏了。

還需解釋為什叫關羽出戰嗎?關羽就是曹操俘虜過來的,到了文丑出陣時,張遼,徐晃爭著出戰,一舉斬殺文丑,文丑的武藝可與顏良差不多的,這下應該很清楚為什麼讓關羽出擊顏良的原因了吧!閒聊,再見!


9紫氣東來


是的,徐晃戰敗以後曹營眾將確實無人可敵顏良,所以只能去請關羽出馬。

在白馬之戰時,顏良好好的出了一次風頭,三合斬宋憲,一刀砍死魏續,然後二十合擊敗徐晃,曹軍眾將慄然。

曹軍眾將慄然是因為顏良的戰績太驚人了,要知道徐晃還是楊奉部將的時候曾經和許褚打過,兩人大戰五十多合不分勝負,但是在面對顏良時,只堅持了二十個回合就敗下陣來,顏良的表現明顯優於許褚。而許褚在曹營裡除了當年典韋可以和他一戰外,連對上呂布都可以打上二十合不分勝敗,曹軍其他眾將明顯要比許褚差。

像夏侯惇對呂布時,不到十合就敗走,夏侯淵和他哥哥水平相當,武藝明顯都低於許褚。張遼對淩統都五十合沒法拿下,這個表現顯然不如許褚。而樂進和于禁雙戰呂布也是數合就敗,兩人聯手都比許褚表現差。其他李典、李通、曹洪等人最多和樂進相當,所以曹營裡沒有一人能戰顏良。

所以曹操沒辦法,只能去請關羽幫忙。有些人說曹操讓關羽戰顏良是為了借刀殺人,其實這個說法不正確。在程昱剛向曹操推薦關羽的時候,曹操擔心的只是關羽立功後會走,直到程昱提醒以後,才想起關羽斬顏良以後,袁紹會殺劉備,自己就能留下關羽。

所以開始曹操真心只是覺得關羽可以戰顏良,而且能獲勝,並沒有其他想法。而從之前關羽擊敗許褚、徐晃二人聯手看,此時關羽是曹操手下最能打的一個,也確實是曹操唯一的選擇了。


不沉的經遠



按照“演義”的說法,曹操的本意,是想讓關羽留守後方,不讓他出戰立功。因為之前曹操遣張遼去探過關羽的口風,關羽明確表態,一旦立功報答了曹操之後,就會立即脫離曹魏,去找尋劉備的蹤跡。

所以!曹操沒有帶上關羽出征……


沒想到大軍開至白馬之後,首戰便對曹軍不利,健將宋憲、魏續相繼被斬。猛將徐晃出戰,不但沒能擊敗顏良,反而被顏良二十合殺得毫無招架之力。一貫以勇武著稱的徐晃,在顏良面前顯得如此不堪一擊,曹營諸將見狀,盡皆慄然不已。

以“演義”的劇情發展推算,曹營諸將確實無人可敵顏良,一句“諸將慄然”,把當時的態勢表露無遺。即便你許褚等人有打平顏良的潛質,可是你已經“慄然”了,未戰而先怯,難以發揮真實水平。

因此!曹操慌忙收軍不出……

中軍帳中,曹老闆正憂悶之間,程昱突然獻出一計,說以關羽出戰顏良。曹操認為不行,關羽立了功勞就會走,不能讓他出戰。程昱又說“丞相又愛之,又疑之,何不取來,兩強相併?如勝則重用,如敗則決疑。

”曹操當即應允,派使者往許昌請關羽出戰……

顯然!程昱說曹操讓關羽出戰,目的有二。

第一,顏良武藝高強,讓己方將領出馬,難免會有死傷,不如讓關羽出碼,讓他去與顏良“兩強相併”。反正他心不在曹,即便戰死,對曹魏也談不上損失。

第二,順便考驗一下關羽的實力,夠不夠資格得曹老闆厚待。如果關羽勝了顏良,就倍加厚待,招攬其心;如果關羽敗給了顏良,就棄而不用。


這樣一來,既可以避免自己的部將受損,又有人與顏良周璇,還可以考驗關羽的實力。一舉三得……


愛尚文史


方圓論壇在線

先給大家科普一下,歷史上袁曹大戰時期關羽只斬殺了顏良一人而已,並沒有誅殺文丑。所謂的“斬顏良誅文丑”是小說的一個橋段罷了。前半段確有其事,後半段純屬捏造。

而且關羽斬殺顏良是憑真本事辦到的。而不是仗著赤兔馬之力做到的。《三國志》記載“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從正史中描述根本沒有赤兔馬什麼事。而且關羽也並不是偷襲。因為史料中也有記載是“紹諸將莫能當者”也就是說關羽是大搖大擺的衝進了顏良陣中斬殺了顏良然後又衝了出來。


這樣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曹操會派剛剛臣服的關羽去斬顏良了。而且曹操這一手可謂是一舉多得。

首先曹操相信關羽的武力,所以認為關羽能敵的過顏良。甚至可以斬殺顏良。其次,關羽投靠曹操之後寸功未立,而且以一個降將的身份,曹操又是加官晉爵又是美女豪宅的賞賜。曹操麾下的將領肯定有人心中不服。曹操之所以派關羽出戰也是要關羽立功。這樣的話就沒有人會說閒話或者心中不舒服了。


再有劉備兵敗之後下落不明。而關羽投降之前也有約法三章。那就是如果發現劉備的蹤跡,關羽就會去追隨劉備。曹操肯定不會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曹操只要認真一合計如果劉備還活著的話他就只能投靠袁紹。整個北方除了袁紹沒人敢和曹操作對。而且袁紹不僅立劉備最近,還有過聯手的約定。所以曹操判斷劉備如果沒死一定會娶投奔袁紹。所以曹操才會讓關羽和顏良對戰。如果關羽把顏良給殺了,那麼袁紹肯定會遷怒於劉備,甚至於殺了劉備。這樣的話關羽就死死的握在他手裡了 即使關羽沒能殺顏良。那麼也會在袁紹和劉備之中埋下不信任的隱患。以袁紹多疑的性格。肯定會針對劉備。這樣的話曹操的目的就達到了。


最後一點原因。徐晃在曹營之中的戰鬥力應該是屬於一流水準了。即使曹營之中的虎侯許褚戰鬥力和徐晃也差不了多少。既然徐晃出戰無果,那其他人也就不需要在出戰了。派其他人出去也是送人頭。而且古代鬥將最忌諱的就是群毆。所以曹操派關羽出戰貌似是他唯一的選擇了。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方圓論壇


顏良文丑,勇冠三軍,這可是連孔融都承認的事實。他們要是真的是這麼弱的話,哪還輪得到關羽出手呢?但是曹操手底下有徐晃等大將打不敗他,顏良可不是簡單一個的人物,而是河北名將,袁紹最倚重的大將之一。當年華雄在袁紹的陣前叫囂的時候,袁紹手底下沒有一個人可幫忙去打敗華雄,這個最主要就是顏良文丑不在,要是他們在的話,必然是能夠打敗華雄的,袁紹有著充足的自信。最後曹操打不敗顏良,沒有辦法只好請關羽來相助了。

顏良武功非常高強,是袁紹最厲害的大將之一

袁紹起兵攻打曹操的時候。顏良一個人帶著一支部隊去攻打曹操,沮授說顏良雖然非常厲害,但是一個人怕是不夠,但是袁紹卻說,他自己最厲害的上將豈是你們能夠知道的。

袁紹一直對於顏良武功存在著非常高的自信,像他這麼高傲的人,顏良的武功能夠讓袁紹折服,顏良自然是有他的通天本領。

就像當初華雄一直都把袁紹手底下的人打敗了,華雄可是非常厲害,就連上將潘鳳也被華雄一刀斬死了。所有人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而袁紹卻說了一句:“可惜吾上 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有顏良文丑在的話,袁紹根本不怕任何人。

所以袁紹就一直對顏良非常的放心,就算他一個人前去的話,他相信曹營中也沒有人能夠阻擋他。這個最開始的時候,顏良的確是像袁紹所認為的那樣,真的是無人可敵,把曹營中所有人都打敗了。

曹操手底下沒有人能夠打敗顏良

當顏良紮好軍營的時候。曹操也率領大軍跑到了顏良的陣前,為了試探顏良的實力,曹操選擇了當初呂布的降將宋憲,認為他應該可以和顏良交上風,從而可以看出他的實力。但是沒有想到的是這兩個人還沒有交上了三個回合,顏良取得了勝利,將這個宋憲的人頭斬了下來。這個頓時讓曹操驚訝了,曹操都佩服的說這個真的是一員厲害的勇將。然後曹操手底下還有另一個呂布的強將魏續,可是上去了也沒有幾個回合,就是一個回合,一下子被顏良一刀斬下了,死的比上一個還要快一點。

曹操看到這個樣子非常大驚,問誰能夠上前去打敗顏良,於是他手底下最厲害的大將徐晃就出去和他交鋒,不過這次還算非常的好,沒有幾刀被斬死,而是打了20多個回合,徐晃也堅持不下去了,被顏良已經打敗了。


曹操見到這樣的情況,不敢再去打下去了,怕自己手底下的人再有一些損失,到閻良面前去打仗的話,完全就是送死,必須要另想一個辦法。於是曹操就鳴金收兵了,顏良取得了勝利,曹操只能夠回到自己的營帳裡想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

曹操一直都在為這件事情發愁,這個時候程昱說有一個人可以打敗顏良,曹操非常開心,問這個人是誰?然後程昱就是說,只有關羽這一個人才能夠打敗顏良,但是曹操又不開心了,他害怕關羽打敗了顏良之後就立刻逃走了。然後陳昱又說,現在劉備肯定是投奔到袁紹手裡了,只要關羽能夠殺死顏良的話,袁紹必定是能夠殺死劉備的,這樣就以絕後患了,於是曹操非常開心的去請關羽了。

曹操迫不得已請了關羽,關羽輕鬆斬殺顏良

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曹操就是不想要請關羽,想要把關羽一直留在自己身邊,但是這個是沒有辦法,自己手底下沒有一個人能夠打敗顏良,最後只能夠哀求關羽來幫助自己了。

曹操 急議興兵抵敵。關公聞知,遂入相府見操曰:“聞丞相起 兵,某願為前部。”操曰:“未敢 煩將軍。早晚有事,當來相請。”(三國演義)

當初關羽就是想要幫助曹操,可是曹操就是不同意,還說了一句,如果有事情的話再請關羽來幫助。其實曹操就是知道關羽想要立功,然後就有機會離開了。所以找了一個藉口,沒想到最後這個藉口真的是成真了,曹操真的是打不贏別人,所以才來找關羽的。

關羽面對這麼好的機會,當然是不會推辭的,為了能夠報答曹操的恩情,於是立刻從許都趕來幫助曹操了。然後關羽就到了曹操的那邊,曹操看到關羽非常高興,然後把所有的事情告訴了關羽,自己是真的打不贏顏良,希望關羽能夠來幫助自己解決了顏良。而當時關羽和曹操喝著酒,顏良恰好也來攻打曹操了,關羽說自己先去看一下顏良的排兵佈陣,於是曹操帶關羽去山上看啊。



在山上曹操和關羽看到了顏良的軍隊之後,曹操可是一直都在誇獎顏良,而關羽卻一直都在貶低著顏良。曹操說,顏良軍隊旗幟鮮明,各方面都非常的好,河北的人馬真的是又長又壯。關羽卻說這就像一群土雞和土狗一樣,心中非常的鄙視。可是曹操卻對顏良又讚歎了一番,在軍隊裡那個穿著錦袍,拿著刀的人就是顏良。關羽卻說他只是一個像賣首飾的人一樣。曹操說不能夠就這樣輕視,關羽說自己立刻就可以把顏良的人頭拿過來。

而關羽的老鄉張遼卻說,軍中無戲言,這個可是激怒了關羽,關羽立馬騎著赤兔馬,跑到了顏良的陣前。顏良都還沒有準備好想要問關羽是誰,結果被關羽一刀斬下來了,然後回到了曹操的身邊,顏良就這樣被關羽了結了。

關羽依然就是這麼厲害,像顏良這麼厲害的人物,必須要有更厲害的人物壓制住。難怪到了後期關羽可是將曹操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差點害得曹操都要遷都了,可真的算是天下無敵了。

你們認為關羽有這麼厲害嗎?歡迎在下面評論。


汪公說歷史


這是演義說法,史實上的顏良也確實是被關羽所殺。演義以尊劉貶曹為主要著力點,無處不在形容曹操的奸詐利用人。曹操急襲徐州擊走劉備,招降關羽後揮師北上來到白馬渡,手下東郡太守劉延正被袁紹大將顏良大軍困住,曹操軍到,見顏良耀武揚威,想剎一下他的銳氣,便對原呂布手下宋憲說,聽說你身手不錯,可上陣一試,宋憲一聽,持槍躍馬大喝而出,顏良看到,也不慌亂,舉刀相接,才三合,斬宋憲於馬下。眾皆駭然。


又有一位原呂布手下魏續,這位在正史中是呂布姻親,見此慘狀,熱血上湧,也不掂量自己有幾兩,不待曹操吩咐,大叫一聲,殺我同伴,看我報仇。沒想到仇越報越深,這個更糟,衝到顏良面前只接了一招,又被劈於馬下。曹軍這下真的怕了,這麼厲害!曹操很震動。回過頭問左右說,你們還有誰上前一戰?這次沒把握,不點將了,萬一也是兩三刀就死,太長敵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徐晃這時站了出來,拿起大斧直衝出去,呼呼喝喝的,朝顏良面門掄斧就劈。(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可惜也是堅持到三十回合,招數不如,力氣不如,敗下陣來。曹操一見抓瞎了:我手下的猛將兄,竟然才敵對方三十招!正頭大著,旁邊的謀士程昱湊上來在他耳邊說,我保舉一個人能贏顏良,曹操有點聽不懂,我手下哪個人能包贏?程昱說,關羽。曹操回過神了,沒疑問,但隨即另一個問題出來了,如果他殺了顏良,報恩就走咋辦?當時屯土山約三事可是我親口在兩軍陣前答應的?(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程昱也是善出絕計的人,正史上的名聲也不大好聽,曹軍無糧時,他以人肉為糧食,做成肉脯供軍陣食用。演義中也出過幾次招,這時聽得曹操猶豫,便繼續進言說,如果劉備還活著,一定是投奔袁紹,關羽陣前斬了袁紹心腹愛將,你想想,袁紹還會留著劉備嗎?那時,劉備一死,關羽不就不走了,留在丞相身邊效力,不是正遂所願?(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好一招一石二鳥之計,曹操聽完,雖滿肚子機關,也不禁為程昱這一計叫好,認為有理,其實程昱應該沒有說全,因為還有一個可能,就是關羽被顏良所殺。或許這正合程昱這些舊人的意思,自從關羽來曹營,曹操深相結納,唯恐不盡心,赤兔馬、漢壽亭侯、金錢、美女、玉帛,全不在話下,只要關羽喜歡,要啥有啥。這些老人也不是滋味,憑啥呢,關羽沒來之前,我和丞相的關係好著,他一來,丞相把咱們全撂了,連賞賜也少了。關羽能殺顏良最好,被殺,也好,去了一個眼中釘。於是,曹操就讓關羽出場了。


南方鵬


其實這個問法有誤,徐晃並沒有被顏良打敗。正史上的記載是,顏良被徐晃打敗。《三國志·徐晃傳》相關記載如下:

“從破劉備,又從破顏良,拔白馬,進至延津,破文丑,拜偏將軍。”

這句話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徐晃大敗劉備和顏良,攻下了白馬,進軍延津,並大破文丑。因作戰有功,被曹操封為偏將軍。

事實上,《三國演義》為了塑造關羽這個人物形象,虛構了很多情節。比如,“溫酒斬華雄”,是子虛烏有的。華雄是為孫堅所殺,並非是關羽所殺。再比如,關羽斬顏良、誅文丑,只說對了一般,顏良確實為關羽所殺,但是文丑就不一定是了。

在這篇文章中,我就估且認為問題沒錯,從演義的角度,來給大家回答這個問題。

是呀,徐晃為顏良所敗,為何非要請關羽作戰呢,難道曹操手下真的沒人可敵顏良嗎?

我個人認為,之所以請關羽出戰,主要有以下二個原因。

第一,曹操手下還真沒能打得贏顏良。

顏良,是東漢末年袁紹手下大將,他驍勇善戰,勇冠三軍,有萬夫不當之勇。當時曹操要跟袁紹決戰時,孔融還曾勸曹操小心顏良。荀彧也說過顏良很厲害之類的話。

可以說,當時顏良的武藝,是舉世公認的,是難得一見的大將。

而反觀曹操陣營,徐晃剛剛敗下陣來。曹仁、張遼、于禁、張郃、許褚等人,跟徐晃的功夫不相上下。他們見徐晃都難敵顏良,自然不敢輕舉妄動。演義相關描述如下:

“徐晃應聲而出,與顏良戰二十合,敗歸本陣。諸將慄然。”

就算有人願意請戰,我想曹操也是不會同意的,他絕不會坐看自己的愛將被斬。

而關羽據不同了,他“溫酒斬華雄”,已經名震天下,是“萬人敵”,讓天下名將膽戰驚心。由關羽出戰顏良,絕對是最合適的人選。因為曹操放心,關羽也無懼。

事實上,關羽的確不辱使命,他擔任前鋒,看到顏良後,朝他砍去,一刀將他斬落馬下,解救了“白馬之圍”。演義相關描述如下:

“關公徑奔顏良。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後來,關羽又在延津之戰中,斬殺袁紹另一位大將文丑。由此可見,關羽之勇了。

第二,曹操想致劉備於死地,然後得到關羽。

曹操一開始是不想讓關羽迎戰的,因為他害怕關羽立下功後,會去找劉備。而曹操是非常喜歡關羽的,他生擒了關羽,非但沒有殺他,反而使命討好他。又是給他金銀珠寶,又是送他美女,還將赤兔馬送給了他。

然而,關羽還是想念著他那位哥哥。還跟曹操說,只要知道他哥哥的下落,無論天下海角,他都要隨他而去。

但是此刻,徐晃敗下陣來,曹軍士氣低落,可謂是形勢萬分危急。

張遼就給曹操出了個注意,讓關羽前去迎戰,關羽必定能斬殺顏良。袁紹見他心愛的大將顏良為關羽所殺,會懷疑劉備,弄不好還會將他給殺了。

這樣一來,曹操就能得到關羽了。

事實上,也真如張遼所料,袁紹還真差點殺死了劉備。

演義相關描述如下:

紹大怒,指玄德曰:“汝弟斬吾愛將,汝必通謀,留爾何用!”

當然了,劉備是個聰明人,他在危難之間,不慌不忙地向袁紹解釋道:那個長鬚的人,不一定就是關羽。袁紹聽後,慚愧不已,說自己差點殺錯了人。


元哥說三國


看似普普通通的戰顏良事件其實充滿了爾虞我詐的算計!

其實早在曹操大將失利前,關羽就主動請纓去戰顏良。顏良素有威名,關羽這等傲氣之人肯定非常不服,想去較量完全在意料之中,因之前就有斬華雄的事件,之後又有不服馬超、黃忠的舉動(關羽在這一點上的確始終如一)。而且關羽不喜歡欠別人人情,想把曹操的恩給還了,後來華容道又還了一個大的,再加上新來乍到,武將立威信的辦法只有上戰場。那麼曹操是怎麼做的呢?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關羽形象,後來的雕刻竟以他面龐做模板)

曹操的態度

曹操態度相當冷淡,一反之前熱情對待關羽並視作為一家人的態度,直接說:“不敢勞煩將軍,有事的話再請你出戰。”曹操在駕馭人方面的確有一套,關羽你不是想給我還人情嗎,偏不讓你還,欠著吧!為什麼這樣呢,看了後文便知道了。

(《三國》中的曹操,可以看出曹操早年和晚年性格突出的變化)

初戰潦草

曹操大軍對陣顏良大軍,曹操首先就攛掇前呂布手下、現在的降將宋憲去戰,說道:“聽說你是呂布手下的猛將,現在可以和顏良幹一下子。”後者只能去戰,結果便在三合內被殺,之後同樣是降將的魏續衝了上去,這回死得更快。曹操用兵一向有先派人試探的習慣,這倆降將就這麼死了。曹操沒準是借刀殺人,因為他不可能不知道顏良的勇。之後正將徐晃出戰,二十合被擊敗,灰頭土臉。早在華雄事件中曹操就聽過袁紹這句話:“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曹操這回是親身經歷了。

(《三國》中的徐晃形象,忠勇過人)

程昱道破

既然勇武的徐晃打不過顏良,那麼實在也想不出本營內誰武力特別突出,這時候程昱告訴曹操,只有關羽可以。這一來,關羽的確武力高超,二來,關羽一旦殺了顏良就可以假借色厲內荏的袁紹之手殺了劉備,斷了關羽的根。曹操才說:“原來如此,我是怕關羽立功就離我而去,現在不疑慮了。”

徐晃

對於徐晃的武力,大概有個判斷,就是他的確在小說中不算頂尖,也就只能戰一下獨臂的關羽。徐晃想立功,後來擊文丑時同張遼合力。結局就是張遼被射了一箭,徐晃勉強支吾(此時的張遼和徐晃作為降將也是想立身曹營,努力立功)。這樣看來,稍勝文丑的顏良也能完成這樣的事情。

題主問的是《三國演義》的情節,書中充滿了爾虞我詐、機關算計,即便在這次戰爭中也不例外,各有各的打算。所以俗語“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還是挺有意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