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式父母自己不是龍,卻都望子成龍”,對此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誰都希望下一代比上一代過的好,這是人類,老一輩的心情與心理,能不能成龍或成風是另一回,難道有老輩人希望自己的後代創的一輩不如一輩嗎?


丁建15


願望都是好的。都希望自己家的最有出息。都希望受到讚美和誇獎。找一下存在感。我的父母對於我都是散養的。[捂臉][捂臉][捂臉]可能我小時候體弱多病。父母總希望我健健康康的就好。不求大富大貴、只求無怨無悔來過一回。



一隻大蝸牛妞


一中國式父母的特徵

中國式父母是指部分家長關注孩子學習,忽視孩子的人品和能力。 在教育孩子上,過分注重孩子學習成績,忽視孩子個性發展,習慣包辦孩子的大小瑣事存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

當代孩子的祖父母,大部分沒受過完整學校教育;爸媽成長於市場經濟轉型初期,接受公立教育長大。對於如何正確地教育孩子,缺乏經驗和必要的知識。同時中國家庭比較含蓄,對於孩子的愛,往往是通過照顧孩子吃飯穿衣體現的。相比家庭成員溝通,更關注社會成就,往往容易造成父母與子女關係緊張。

中國式父母是兒女永遠的港灣,其依賴不僅是在精神上,更在於精力和經濟上的扶助,這種血脈傳承的代際支持,是一代代繁衍不息的。

*父母最艱難,哪怕是節衣縮食,也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入“高檔幼兒園”、進高端“貴族學校”、“特長班”“興趣班”“訓練營”,最難也要讓孩子照單全收。

*父母對孩子啥都不在乎,只要考試成績好,就萬事大吉;成績不好,就萬念俱焚。

*父母做牛做馬,也要讓孩子上學風風光光,即使媽媽撿破爛,兒子也要用蘋果。

*在中小學、幼兒園門口,等待接孩子的爸爸媽媽、姥姥姥爺,比放學的孩子還多,真的是車水馬龍,讓一些爺爺奶奶成為高齡的“漂一代”。

*為了幫助兒女發展,一些父母離鄉背井,遠赴他鄉,變成回不去的候鳥。

*一些父母變成兒女永遠的錢包,自己省吃儉用也要為兒女買房買車付聘禮。

*女方要房要車要聘禮,兒子晚婚或者無法結婚的原因都歸結為父母的無能,父母變成兒女大齡未婚的替罪羊,併為此付出一切。

*一些父母晚年變成空巢老人,乾脆住進養老院,老夫妻孤苦無助、相依為命。其中一個倒下,另一個則萬念俱焚。

*父母大病不愈或久病不起,卻總是對遠方的兒女說“我們都好”,只為了兒女成龍成鳳。

*為了兒女成龍成鳳,年老體衰也要遠行帶孫子,有的老夫妻兩地分居,天各一方。

*最可憐的是那些養出巨嬰的父母,一輩子被啃老,兒女消極墮落、自私自利甚至敲詐勒索,手段無不用其極。

中國式父母,無論自己如何艱難,總會一心想著孩子,只要孩子肯努力、會讀書、有作為,就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去成全。哪怕子孫不肖,也要盡力而為。倘若自己活成負擔,就萬般愧疚,哪怕用最極端的方式,也希望讓兒女過得更好,活著想做印鈔機,死了也想變成人民幣。

二中國式父母,即便自己不是龍,卻都望子成龍。

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是尊重、理解、鼓勵,還是引導、規矩、塑造?

第一不要越位,父母對自己不該負的責任不要越俎代庖

 因為我們總是追著孩子餵飯,所以孩子可以不準時吃飯。因為我們總是陪著孩子寫作業,所以孩子可以不單獨完成。因為我們總是出面替孩子解決問題,所以阻礙了孩自立能力的建立和良好習慣的養成。

第二不要失位,父母自己的教育責任必須盡職盡責

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抱怨自己的父母幫忙帶孩子帶出了問題,我們是否反省過,教養自己的孩子,本身就是自己的責任、義務和權利。

我們習慣於把孩子託管給電視、電腦,而很少親子陪伴、交流,導致孩子痴迷於動畫片或電子遊戲,卻抱怨孩子缺乏自律,其實要想想父母該履行的教育責任是否盡職盡責。

孩子的思考方式、行為能力、人生態度,生活理念等等,哪一種素質涵養,都是父母的言傳身教而練成的,而自私、懶惰、依賴、啃老等等壞的品性的形成,何嘗沒有父母的責任?

第三不要錯位,父母望子成龍重在培育孩子的綜合素質

當代社會,一個人的學歷固然重要,但一個人的心性品行和為人處世的能力更加重要;與其培育一個高學歷的白眼狼,不如培養一個有品性的平凡人;世界上最可怕的是讀書人變壞!為人父母望子成龍沒有錯,但教子無方,讓孩子有學歷沒能力,有知識沒見識,有志向沒作為,就是父母最大的錯。


烽火知了


作為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美好願望。

誰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將來成為人中龍鳳,一展宏圖,奔個好前程,是對自己未能實現夢想或理想的一種寄託,也是對子女超越自己的一種憧憬,沒有什麼不對的。

但是,我們的父母和現在作為父母的的我們對孩子成龍成鳳的態度差別是挺大的了。

我們的父母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持順其自然的態度。

我們那會還沒有達到全民小康的程度,家裡的兄弟姐妹也多,父母每天忙著生計,根本無暇顧及子女的學業情況,而且寒門貴子層出不窮。

兄弟姐妹中,不管誰成了氣候,只要你願意努力,只要你想好好學習想出人頭地,父母都會無條件全力支持。

你若不想學習也沒關係,學一門可以養活自己的手藝也是一條出路。

不過這事在農村也有個弊端,就是那個出人頭地的孩子會成為日後全家人的搖錢樹,這也是成龍成鳳後的代價(但願這種事情只是個例),那個出息了的孩子也會成為父母老年後的驕傲和麵子。

現在的父母普遍處在焦慮狀態,甚至競爭從孃胎就開始了。各種胎教、營養、早教應運而生,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都是一副急哄哄的氛圍。

現在家庭,生活經濟壓力實在太大,年輕父母不敢多生,教育成本幾乎佔了總開銷的大部分。現在的小孩子最累,又最幸福!

一個孩子在家裡是“小公主”、“小王子”!姥姥姥爺、爺爺奶奶對其疼愛如掌中寶,真的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父母殷切的希望孩子出類拔萃,所以各種興趣班特長班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

於是,學圍棋,練樂器,參加跆拳道、學畫畫,練舞蹈,學鋼琴,學琵琶古箏……幾歲孩子一天忙的比大人還累,寫不完的作業,忙不完的興趣,書包重的父母揹著都覺得肩膀受不了。

丁點大的孩子,國語沒有學好,就開始請外教,學習英語!週末不能休息去參加各種興趣班,好不容易逮到假期還要惡補。孩子每天的活動時間就是從一個興趣班到另一個興趣班的路上了吧!大人辛苦在身上,孩子受罪在心理!

我們的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順其自然的狀態。現在的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一種焦慮未來的狀態,已經不是那種美好願望了,而是那種隨大流、彌補自己內心缺憾的手段了。

望子成龍,首先得讓孩子精神富足身體健康,因材施教,不攀比,給孩子正確的三觀引導,有可能的話父母以身作則成為榜樣。而不是讓孩子一天累到精神萎靡對生活沒有了熱情,沒了熱情何談未來何談成龍成鳳啊,別因為我們的願望折了孩子的翅膀。


汐媽情感碎碎念


題主提的問題,是個比喻式。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好,長大有出息,有本領。而我們中國古時崇拜的圖騰是龍,就把龍想象的神乎其神,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因此,龍也成封建帝王的化身,凡是帝王,都說自己是真龍天子。你想,作為家長的,要是把孩子培養成龍,那真是祖墳冒青煙,直上九重天,這種光宗耀祖的事,誰人不想?話雖這麼說,但要深入調查,說要把孩子要培養成一代帝王,恐怕很難找出一人。所以說望子成龍只是一種比喻而已,就是把孩子培養成才。誰也不想自己的下一代成為賴種.人渣。人往高處想,人心同理,沒什麼不對。

但是,如果能再讓我重新選擇一次,我就會和許多家長的想法背道而馳。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我決不讓兒子上大學,不讓他到線城市工作。略識幾個字,出外打打工,掙個零花錢即可。何也?

當初,兒子小的時候,我和老伴全力供兒子上學,家中的活不讓他幹。也和其他家長想法一樣,望子成龍,就是為了讓孩子讀好書,今後有個好前程。照古今流傳下來的說法就是出人頭地。兒子也爭氣,上學一路綠燈,順利考上了大學,順利上了研究生,順利在線城市找到了工作。但時值房價飆升,兒子沒錢買房,家裡無後盾支撐,苦苦在城市掙扎,沒有房,不敢戀愛,戀愛了,不敢結婚,同居一室,又生不起孩子。如今年近四十,仍是北漂。而同村同齡人的孩子,有的上了初中,有的在讀高中。而我的研究生兒子,說句不中聽的,不知能不能延續下後代。所以,從我這個角度看,上學不如種地。





愚人1954


中國式的父母就是這樣,曾經也被父母望子成龍,可最後還是靠打工掙錢,這種望子成龍的理念根深蒂固,一代一代傳下來。父母小的時候,任性,讓學習不學習,不讓玩,非要玩,和他們的父母對著幹,和老師對著幹,覺得學不學無所謂,上好上不好無所謂,考上學考不上學無所謂,自己的大好學習時光被白白浪費,還振振有詞地說,我上不好學,照樣能掙大錢,看著人家都考上大學上學去了,自己也只能出外打工,沒有學歷,沒有經驗,想找到高工資的工作比登天還難,一年一年出外打工,掙到的錢少之又少,在父母的催促下不得不結婚,孩子還在肚子裡就開始胎教講故事,想讓孩子比自己強,有了孩子才真正地理解了父母當初的良苦有心,當初父母也是望子成龍,如今也只能把希望寄託在孩子們身上,望子成龍,也就一代一代傳了下來。











高大上遇上低庸俗


現在家庭,孫子輩最累,又最幸福!年青的爸媽很多是獨生子女,小小的幼兒成了家庭中的“小公主”、“小少爺”!姥姥愛,外公疼,奶奶愛、爺爺疼,真的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老一輩人,學歷不高,文化不行,卻寄望孫子有出息!於是,大把燒錢:學圍棋,練樂器,參加跆拳道、幾歲孩子,國語沒有學好,就開始請外教,學習英語!週末不能休息,假期要惡補,大人上班、接送孩子,兩頭趕時間,孩子下了這課堂,奔赴那課堂!大人辛苦在身上,孩子受罪在心理!沒有辦法,這就是中國現代家庭,望子成龍!



蒙毅榛果


這個望子成功的心是人之常情。如果自己的能力一般,只有兒女能夠有能力他們自己和父母才能過得更舒服。父母和兒女都需要努力雖然出人頭地多少的有些虛榮心理,但是還是說得過去的。如果不錯誤的傷害到別人就是可以認可和稱讚的。但願人人都能正當的盡其所能這個望子成功的心是人之常情這是人人內心都想要的兒女是父母晚年最好的保證,所以兒女必須要有很強的能力父母晚年才會過得舒服。有些虛榮但是也無大礙只要不錯誤的傷害到別人就足以認可。父母知足常樂兒女儘自己的能力和義務就是最好。





書劍封


所以便把自己沒有實現的目標全部集中在孩子身上,從上學就各種補習班輪流來上除了正常的上課之外急乎把屬於孩子的娛樂時間都佔滿了,雖然孩子表面上沒做出任何說辭但有任何家長能夠正確的聽一聽孩子們的心聲。

雖然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的確確是我們每個人的心願和最大的希望,每當聽到別人說起誰誰誰的孩子考了全班最高分作為父母聽到別人誇獎自己的孩子臉上也是一種光彩和榮耀。

但有的時候也別太期望過高一切還是順其自然才為是最好,就算有的孩子在學習上並沒有讓父母值得驕傲但也許在其它方面表現出天才的另一面一切還是順其自然為好。


彩虹裡的陽光118


望子成龍是典型的“中國式”教育,之所以父母這樣教育孩子,這種現象準確來說是一種精神寄託和期望。讓孩子去完成自己的夢想,有一半的是強加,更是希望孩子真的有出息。父母是以自己,過來人的身份和體驗去告訴孩子,什麼事是對的什麼事是錯的,就像教科書裡的“小馬過河”,替孩子規劃著未來宏圖。

為了孩子將來有出息,不惜一切代價,付出全部的精力,就像我們的父母當初把希望寄託在我們身上一樣。

我覺得“中國式”教育值得發揚,這是好的現象和出發點,畢竟孩子時期以及青少年時期,對事物的判斷力差,自制力也差,父母不去督導教育很難成才。
好的傳承就要一直延續下去,過去父母望子成龍,今天我們也是望子成龍,將來我們的後輩依然是望子成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