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40歲了正在一民營企業做高管,你怎麼理解中年危機?

笑傲漿糊阿輝羅


首先,40歲正是一個人最好的年齡,如果你在職場,在這個年齡 必須想辦法當上企業高管,如果還是中層,以後就沒有多少機會了。

其次,民營企業的高管分倆類,一個是老闆的親信,這種情況日子自然好過,民營企業都是從小做起,很多時候都藉助了老闆的親戚朋友,這些人長期以來深受老闆信任,不犯大錯老闆不會開掉他們,聰明的老闆可能會讓他們到二線崗位,但是不會開除,以後如果出現問題,這些人還可以重新出來兜底。

二是職業經理人高管,這些人一定是在行業內有經驗有能力,但是這些人進公司壓力特別大,老闆給錢僱人,要求就是效益產出,很多時候第一年能夠完成,第二年又要增長百分之多少比例,第三年又得增長,連續三年,很少有人能夠乾的下去,因為老闆僱你是成本核算很清楚的。這類高管一般到新公司3-5年算是時間比較長的,很多人到新公司堅持一年都難,也可以看到很多企業新聞裡高管換的非常快。

所以,高管的危機很大。40歲,真是尷尬,身體條件再下降,不能熬夜,不能喝大酒,只能拼經驗!


職場漂泊人


我本人,45歲,現在是江蘇省一家創業型企業諮詢機構合夥人,首席諮詢師,深圳也有分公司,公司運營跌跌撞撞經營了一年多時間,業務前景日漸明朗。

2016年,因為產業轉移的原因,我作為東莞一家世界500強日資企業的副總經理身份,為將近3000多名員工妥善辦理裁員離職及補償手續後,最後也為自己辦理了離職手續,與公司98%的員工一樣離開工作14年的企業。

失業時,兩個孩子的父親,大女兒上7年級,小兒子剛滿8歲,房貸,老父母贍養.......

01

2016年的國慶節前夕,公司發出第一份裁員通告。

這是一家80年代中期進入中國的日資企業,在東莞市長安鎮,專門做汽車周邊產品,效益一直還不錯,高峰期總員工人數超過8000人,在這個珠三角的工業重鎮是一家數一數二的重量級企業。不過自從2013年起,就因為種種客觀原因,一直在進行業務的轉移與整體生產線的搬遷,日方員工在半年前就進行了頻繁更換與調整,員工只出不進,這一天在2016年國慶節前夕終於到來。

作為公司的高管之一,我的任務就是帶領人力資源部、各部門經理、主管將公司98%的員工約3100人妥善進行裁員,雖然我也明明知道這3100名員工離職後,最後就會輪到我們也同樣會拿補償走人,但我仍然一如既往、有條不紊進行各項工作佈置,坦然面對很多員工的責罵、吵鬧,甚至被圍困、囚禁....

2003年我就進入了這家公司,一切都是按布就班地進行著,努力工作、升職、加薪、再升職、再加薪,從部門副職一直做到公司副總,想不到在最後的時光,我因為在處理這些事情的過程中還成了新聞人物,國內幾乎所有的新聞媒體都報道了這個期間發生的事,包括我和我的團隊。

這些新聞至今還能在網上百度搜索到。總之,我也在2016年底離開了。

02

老祖宗的話一定要時刻牢記於心,比如居安思危。

世上不止筆直的路是騙人的,太順的路也很容易讓人摔跤。你不知道未來的路上究竟是埋的彩蛋還是就單純挖了一個坑。

人間事,經不了多少次回頭相望。

離職後,我仍然希望在生活了這麼多年的珠三角繼續尋找到自己的事業,在這裡成家、買房,習慣了這裡的生活,不打算輕易離開。

03

2016年12月最後一天的下午,我在辦公室打包各種要帶走的東西,僅留下的財務部同事將一份不菲的離職補償金和剩餘工資打到我賬上。

剩餘不多的同事來到我的辦公室與我告別。很多時候,越是相熟的人,話就越是不能朝明白裡說,否則就顯得假,特矯情。當時我打著哈哈說再見了,心裡清楚他們是怕我沒工作了壓力大,幫我頂一下。

04

我沒有把失業的消息告訴我太太。

在失業前的幾個月,一次跟相熟的同事聊天,說起相識的一位圈內朋友丁總。丁總是深圳某知名公司的職業經理人,同事說他剛剛丟了工作。不過他沒有跟家人講,每天早晨準時拿著公文包離家,到了晚上七點左右又準時回家。整個白天時間就呆在咖啡館裡。同事說不太理解。我也不理解。上學時候看《開往春天的地鐵》也不太理解。為什麼工作沒了不跟女朋友講,每天來來回回坐著地鐵瞎轉悠。

我現在理解了。我怕將失業的消息跟她講了後讓她寢食難安、心火傷身。本身自己又有一些大男子主義,覺得有些事情必須要男人扛著,不能讓跟著的女人擔驚受怕。就這樣硬是瞞了幾個月沒被發現。

一個成年人的心裡可以藏太多事了,表面又可以做到若無其事。

我每天早晨跟上班時候一樣的拿著電腦出門,然後開車去一個距離家較遠的地方。因為距離近了容易被發現穿幫。最初選擇了一家離家十多公里的咖啡館。因為自己暈咖啡,所以只點茶水,這倒無形中省了錢。上午一杯20元的紅茶,午飯就在旁邊的快餐店解決,下午又是一杯20元的紅茶。

我在努力投遞簡歷、與獵頭聯絡找工作,找適合自己的工作。到了我這個年齡段,要不就很厲害,要不就很不厲害。而這兩種人都不太受用人企業待見。太牛的角色企業怕用不長久,或者用不起;太差勁的又幾乎等同於廢物與閒人。

但對於一個失業的中年人而言,人生會憑空多出很多關卡。就像找工作,面試機會很多,聊得倒是熱火朝天,一到實際要不要去或者要不要錄用就面臨各種糾結。我糾結的在於薪酬、平臺位置、未來發展方向,對方糾結的在於年齡、付出與產出比、是否做得長久。聊到最後的結果基本都是先加個微信,然後看看有無可能從項目合作開始。如果項目有得賺,就按照比例分紅。這就像“改天請你吃飯”一樣,基本屬於遙遙無期的事情。

在一個企業工作時間太久實際上也不一定是一件如事,那段時間在咖啡館裡自己也看了大量的書籍和職場綜藝節目。也是那段時間知道世界早就不是之前的那個世界了。作為流行文化的風向標,通過綜藝節目能看出很多門道,包括社會的價值觀、生活取向、人們的趣味所在、年輕人的成長方向等等。女的越來越剛硬、男的越來越陰柔並不是我的最大發現,最大發現以及讓我不能理解的是年齡越來越大對於再就業就是個硬傷,不在於你的經歷、專業與思想。

理解不了與看不懂也讓人焦慮,覺得有被拋棄之感。

05

失業第四十天。

雖然小有積蓄,但失業了花銷是需要控制的。

除了偶爾去面試,就是假裝每天上班。

我也不願意將自己的處境與想法與任何人交流,哪怕是自己認為的那些所謂的好朋友。

失業後第一個月的花銷超出了我的想象。有工作有固定收入之時,你可能不會太在意一些小的開支;而當你不工作的時候,沒有進項來抵消出項,金錢的流失速度將遠遠超出你的預判。為了節約開支,20的紅茶換成了涼白開,午飯也儘量控制在20元以內。能不開車就不開,這樣可以省下油費和停車費。

去的那家咖啡館服務還不錯,拿一杯白水就可以坐一天,沒人趕,也沒人故意在你面前轉悠朝你翻白眼。但坐的時間長了我自己都過意不去,總覺得服務員掃地,或者把杯子弄得叮噹響是在暗示我。以前上班的時候,也經常在咖啡館什麼都不點,就乾坐著辦公。那時沒有任何不適與不自在。現在就多了小心翼翼。

失業會讓一個人自卑很多,不管你之前有多麼牛逼,也不管你是否有了一定積蓄或者足夠能支撐家用好長時間。最起碼我是這樣想的。

失業第40天的時候,我不再去那家咖啡館,場所換成了東莞市長安公園或臨近的深圳沙井公園。

公園的好處在於人多,尤其是閒人多,我混在其中不會很顯眼。場地又大,不會動不動就莫名其妙把陌生人變成了熟人。在那家咖啡館一個多月的時間,不但服務員成了熟人,經常去的幾個客人也都互相臉熟,見面都會點頭致意。我一箇中年大叔,整天坐在裡面不消費,又總是被這些人看見,自己都覺得臉紅。

結果後來在公園也經常遇見熟人。

我還是沒有把失業的事情跟太太講。每天依然是按照上班的節奏出門與回家。她也沒有懷疑,唯一的疑問是問我怎麼最近回家這麼準時,不再加班了。我說最近公司在臨近解散,事情不多了,輕鬆一些。

長安公園中心區域有一棵大樹,樹冠奇大,覆蓋了一大片樹蔭。我幾乎每次去都坐在那棵大樹下的椅子上。因為沒有開源,自己就設法節流。早上去公園的時候買六個包子,早餐兩個,午餐四個,然後再買一大瓶礦泉水,早午飯的吃喝就解決了,說實話,也不太想正經吃飯,反正晚上回到家裡也能正經吃飯。

車是徹底不開了。我跟太太講這是醫生囑咐讓我儘量不開車,多走路。正好幾個月前的體檢報告說我有輕微脂肪肝,醫生建議少開車,多運動。

中間也嘗試過學著電影裡演的那樣去地鐵裡消磨時間。我就從長安到深圳來回倒騰,坐了兩天我就受不了了。人多又擠,空氣又差,本來心裡就壓抑,再去那樣一個狹小空間裡長時間的待著,憋出內傷不說,會對未來的人生徹底失去希望。

所以說,電影裡都是騙人的,至少在東莞、深圳這樣的城市,失業後不適合去地鐵裡消磨。

在公園呆的時間長了,發現一個現象,就是經常有拿著名片的人來給你推銷各種東西。公園裡閒人居多,會大大提高推銷幾率。產品五花八門,各行各業都有。我總結了後發現:做直銷的居首,然後是賣保險的,再之後是各種賣中老年保健品的。其中一個直銷推銷員,幾乎每天都會遇見。到後面就很尷尬,以至於老遠看見了都要互相躲著對方。其實主要是我尷尬,我躲。一個壯年,每天在公園閒坐閒晃,自己都不好意思。

期間還跟一個賣人壽保險的成了微信好友。他說自己剛從山西老家來東莞沒幾個月,一直找不到合適工作,就先從保險幹著。“一直沒事幹心裡很沒底,發慌,做點事還踏實一些,不會東想西想。”他說已經賣了兩個月保險了,一份也沒賣出去,吃飯和房租都成問題。

儘管他很可憐,我也不會成為他的第一個客戶。因為我也感覺自己很可憐。

不過我沒有像面對其他推銷那樣直接拒絕,還是相互加了微信,並告訴他如果後面有保險需要就找他買。

自己年輕時候也做過地推,做過陌生拜訪,只要能夠讓客戶主動留下聯繫方式,就會欣喜若狂,好像這一單馬上就要成了一樣。

誰都不容易,給一點鼓勵和希望也是好的。

06

失業第60天。

在我從咖啡館轉移到公園半個月後,我勉強接受了一份民企的OFFER,待遇只有原來職位的三分之二還差點,而且公司規模不大,主要原因是離家不遠,說實話,我並沒有想認真在這家小公司做,我只是將這份工作當作跳板。

職場空窗期的心理問題和情緒管理問題會讓人產生強烈的焦慮感,放在剛失業那會,這種類型的企業、這樣的待遇我看都不會看。

07

這個小型民營企業我只做了一個多月,主要原因是我自己的問題,一是固有的管理思維放不開,架子放不下,二是這樣的小型民營企業本身能出到這樣的薪水請一位高管已經是下了血本了,哪怕對我來講薪資水平是很低的,所以老闆的期望值和要求也非常高,但又高度不信任外聘的經理人,很多事情非常難以開展。

獵頭公司在此期間也推薦了一份更為合適的短期項目合作機會。

經相熟的獵頭介紹,認識了一個內地剛搬過來的公司老闆,做的產品與我之前的公司業務類似,相互加了微信。閒來無事去他企業看過幾次,並提了一些技術工藝改善、現埸作業、生產流程的小建議通過微信發了過去。結果那人就讓我幫著把他們企業的技術工藝、管理制度、體系規範一下並指導落地,並讓先到工廠開展了一次技術性的培訓講座。然後直接支付了一萬塊定金。

本來就是自己擅長之事,就立即從這家小民企辭職了,進入這家新公司做項目改善與流程建設,期限兩個月,完成任務六萬塊報酬。勉強可以接受。

六萬塊,平日有工作時候看不大上眼,但在失業期間,就是一筆鉅款。

後來一直不知道我做的那些制度和規範,在我項目結束離開後那位哥們有沒有用上。也沒有深交,就放心把這個項目交付給我,付錢又痛快。也有可能確實我有比較豐富的經驗與閱歷,隨手做出來的東西對人家來講確實是有物有所值的。人在困境的時候,受到一點照顧,哪怕僅僅是一點點信任,就很容易感懷涕零。

深懷感激。

這樣的一些小單在後來的半年裡還有幾個,讓人難過的是六萬塊是最大的金額。主要問題是靠這些娟娟細流的進項,難以讓我產生安全感。

此時已經進入失業後的第十個月,仍然沒有找到令我足夠滿意並安全的職業。家裡每個月的開支保底兩萬元,還不包括不可預見的支出。焦慮、不安、惶恐如終日,各種負面情緒充斥在身體裡。

人也頹廢到不行,沒事做的時候還是到處閒逛,如果那時有人在公園遇見過我,一定會覺得如喪家犬一般。

那些直銷業務員已經很多天沒有看見了,賣人壽保險的年輕人也回了山西老家。他說錢都花完了,還是跟朋友借的錢買的返程車票。聽說老東家原來留守的不多的人員也已經裁撤乾淨了。這個公司在長安鎮30年的輝煌徹底劃上了句號。

沒有誰比誰更容易。日子仍要繼續。

08

我找工作必須要求每個月的薪酬大於三萬才會考慮,等於都不行,這已經比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但在給我提供工作機會的公司裡,最多的一家也就開到兩萬八。大家的說辭幾乎一致:以你的資歷、經驗以及能力,遠遠不止我們給出的這個價錢,但是沒辦法,這幾年大家都不太好過,實在給不出太高薪酬,要不你先幹著?

我不能先幹著。即使去了做不了多久又會退出。這樣折騰於人於己都不好。

既然老天爺不肯賞打工的飯吃,而現實又逼迫趕緊找份事情做,罷了罷了,乾脆創業得了。

09

關於創業,之前自己也試過,但都以失敗告終。那個時候尚未成家,沒有任何壓力,創業也是以玩票居多。敗了也不怕,大不了從頭來就是,反正有的是時間。成立家庭之後,尤其有了孩子,但凡有朋友拉我創業,斷斷拒絕。即便是當年的一個老領導、後來出來自主創業成功的大俠兄,在喝酒的時候拿“沒有一種活法是不冒險的!在我看來,一輩子呆在一個地方拿著一份死工資才是最大冒險”的雞湯灌我,我都沒有從。

哪敢啊我,那個時候我在這家世界500強企業裡過得風生水起,這可是拿整個家庭的安穩日子去賭,風險太大。我不能置家人於危險境地。

人到中年,會不由自主變慫。

也不要講什麼拼一下也許就成功了之類的雞湯話。創業者前赴後繼,基本九死一生。

於是,我決定以自己這二十年來在大企業裡的經驗、專業、技術積累,加上自己也非常熱衷於培訓育人,肚子裡有真貨,決定成立一家企業管理諮詢公司,這方面的市埸需求我是知道的,市埸很大。

受全民創業政策的恩惠,我的企業管理諮詢公司成立很快,也拉了幾個合夥人,並且在孤注一擲的努力下,小半年後也慢慢步入正軌。當然過程沒這麼輕描淡寫,累得跟狗、憋屈得跟孫子一樣的時候大把,中間也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也不一一列舉名字了。

一切銘記在心。

2019年,為了更好地拓展業務與市埸,還有照顧家人的原因,我將公司大本營遷回老家,經濟發展大市江蘇省常州市。

10

我有一個自我療愈的方法,就是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常常會自說自話。那一段時間我對著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是:再怎麼狗孃養的日子,再怎麼難熬的艱難,都會過去。也必將過去。

回頭看,在近一年的失業當中,也並沒有真正到了山窮水盡的末路,許多苦都是自找的。其中最難的當屬對家人的隱瞞。從始至終我都沒有對家人講自己失業、在咖啡館裡、在公園裡消磨時間假裝上班的事情。我會堅持一點:有一些苦,必須要一個男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來扛,家永遠是提供安全感的地方。

人們常說東莞深圳養少不養老。我覺得東莞深圳是不養閒。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幾乎讓我到了崩潰邊緣。現實雖未到末路,但心理總有末路窮途之感。覺得自己無能無用,無為廢物,嚴重不自信和自我懷疑。這對失業者的打擊最大。

在東莞深圳這樣熱鬧匆忙的城市,不但有著馬化騰、柳傳志、任正非們,更多的是像我這樣為了自己的事業、為了創業生存而堅持而努力的人們,像我這樣為了換取家人更好生活而不斷掙扎向前的普通人。有些時候,我們遇到壞運氣,也許不是我們的原因,而是大時代震盪造成的結果。我們所有的遭遇,不過是這個大時代環境下的一個縮影。對比起那些盛大的豎立或者崩塌,我們這點遭遇太普通,根本不值一提。沒人會注意到一個在咖啡館裡、長安公園大榕樹下、深圳沙井公司涼亭裡坐了四個多月的落寂孤獨的中年男人。

但是,當一萬個、十萬個普通匯集到一起的時候,是否依然還是普通?人在落難的時候,會變得敏感。會剔除掉很多厲害關係,簡單地以好與壞、善與惡來判斷遇到的人與事。我遇到的永遠是好人多。咖啡館沒有攆我的服務員是,那些點頭致意的陌生人是,地鐵裡提醒我不要睡過頭坐過站的中學生是,公園裡提醒我不要丟了電腦包的拾荒老人是,即便是那些拿著小卡片到處推銷的業務員,我也都不認為他們是壞人。

他們只不過是努力地為自己在這個世界上謀得一席之地。

人生就是關關難過關關得過。

在這個充滿變革的新時期背景下,無認你是多麼牛逼的職埸精英,總有可能從天而降無法預料的壞運氣,你只有與時俱進,不斷調整自己,你不願改變,不願意努力尋找適合自己的路,只會被更優秀的、願意改變、不斷提升的人們替代!

真實經歷,與各位共勉並祝所有40歲以上的中年男人一路好運!


鄒鎖俊46882581


40來歲,正好來到職業生涯的中間。前面20年,是努力奮鬥拼搏,不斷向上升的一曲線;後面20年,卻存在著無數條可能軌跡。有可能是先緩慢上升再緩慢下降,也有可能一直緩慢下降,還有可能一直上升,然後嘎然停止於退休那一刻。

所謂的中年危機,涵養了以下幾個方面:

1. 不思進取,安於現狀,對於新的事物有抗拒心態。

剛入職場時,曾經像乾燥的海綿,源源不斷地從新的事物中吸取養分,壯大自身;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就如一杯裝滿了水的杯子般,除非主動倒出部分水,騰出空間,不然再也裝不下任何一滴水了。

與下屬溝通時,經常會說我當年如何如何,下屬會不客氣的反駁,你那個時代所做法,現在不管用了。對於下屬工作的方法,經常感到不可思議,這種做法有助於達成團隊目標嗎?

這個時代變化得太快,如果讓經驗主宰了思維,很容易便會忽視了現在與過去的不同之處,意識不到危機正在積累,最終變成了被凍結在時間內的老頑固。

2. 體力下降,精力大不如前,會有力不從心之感。

職位越高,需要承受的壓力會越大,在某個臨界點,能夠很清晰地意識到天花板的存在,那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痛苦宣告瞭如無意外,職場生涯的拐點出現了。

以前只要睡個覺就能有效緩解工作的疲憊,現在連好好睡一覺都成了奢望。心裡有太多的事,卻找不到安放它們的地方。成為高管,手下一堆人,但卻找不到一個人可以共同分擔工作的壓力,有些話說了,他們也不一定能聽得明白,能的得明白的只有老闆及同等職位的人,但他們所面對的問題比自己還多。

3. 失去了工作的目標與動力,每天過得混混噩噩。

工作表面上已經駕輕就熟,最初升上管理層時那種不安及惶恐已經消失許久,每天按步就班的做著各種事情,偶爾有空抬頭望下天空,自己的夢想早就不見了蹤影,有時不免會想,這種一眼就看得到頭的日子是否需要繼續。

走到職場的中間段,這種危機其實不是外界強加的,而是因自身原因導致的。這個時候,不如放慢腳步,回顧一下前面十幾二十年的工作經歷,總結一下過去的經驗與教訓,確定未來20年的職場目標,然後繼續走下去。


羅貓的歷險


【黃金危機】首先,四十歲的人在企業做高管尤其是私營企業,足以證明管理水平或者業務水平足夠,之所以感到危機,就是有突破和改變的自我意識,謀求發展,因為意識才是改變的開始!第一:業務高管的個人危機感來自於營銷渠道和宣傳渠道的變革,其實大可不必危機,互聯網的發展是服務於我們大眾個人的,而不是斷送,只是一個工具,學習一個工具的難度比提高業務能力簡單多了,突破就是精心學習,將工具和能力結合。第二:管理高管的危機多來自於對人的把握,尤其是對90後00後的把握,如果我們能俯下身與他們同頻,不但能讓自己感受到活力,更有利於管理。第三:自我危機,人近中年有積累有經驗,想創業又有擔心,還有家庭和責任等等,其實解決了前面兩個危機,個人危機自然稀釋,因為有了突破就有收入和歸屬感,家庭危機、心態危機、信任危機都會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網海濤聲


40歲,就像是人生的中介點,也可以理解為拋物線的最高點,右邊是一路向上,左邊則是一路向下,不僅指事業,而是指身體情況,自然法則。你再養生也沒法違背的自然法則。面對鏡子中略顯滄桑的臉孔,難道不難過麼?但是,沒有選擇,危機不僅是事業,而是和我們相關的一切,比如,身體,家庭,責任,甚至是周圍人的目光。

但是,難道40歲的人就可以放棄麼?難道40歲還沒爬上高位就只能放棄麼?

我們的生命不是用來顯擺的,更不是用來向上爬的,是要快樂的生活.....如果活到40歲,該有所領悟了吧,如果依然健康,我覺得該慶幸,因為還有蹦躂的本錢,向著自己的夢想蹦躂吧…


平面設計師華仔


我馬上40歲了,沒有做高管。但是有中年危機,我的困惑是,孩子青春期,搞得我焦頭爛額。父母年邁,暫時雖不用專人照顧,但需要時時關心。事業遇到天花板,進無可進,退無可退。曾經優秀的同學、朋友,事業有成,部分曾經不好的同學生意紅紅火火,掙著錢了。不溫不火是目前的狀態。

但是,迴歸到中年的本身來說。我認為這個年齡段正時幹事創業的好時機,沒有愣頭青的蠻力,但閱歷更豐富,做事更沉穩,風險也更低。思維更全面,想問題更周全,做事有條理,有計劃,有把握。我喜歡中年人。


簡牘筆記


尤其是社會發展速度之快,加之新的營銷理念也在不斷變化之中,哪麼對於一個四十歲的中年尤其是在民營企業是否感到有沒有危機感?

然而對於這樣的問題,大必感到有危機感,因為隨著年歲的增長,哪麼也就是更映的成熟,加之工作的閱歷更深透,尤其是面對市場的競爭總會有著更能應變的能力。

當然哪,由於快過四十歲的人啦,而不是沒有一點危機感,而確是來自各個方面的危機,如家庭,還有照應父母們,還有面臨教育子女,而這是家庭所帶來的危機。哪麼究竟還有什麼危機呢?我想如果做一名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首先要面臨上層高管對自己的工作而產生的危機,由於上層所帶來的危機,還需要對下屬管理以及對基層的工作佈置等問題。

哪麼怎麼樣去應對來自多方的危機,而這個時候,即需要頭腦冷靜,從而可以通過自己的經驗以及藉助網上查閱資料,還有通過於年青人相互溝通,從而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從中悟出如何在新的形勢下,更為企業做出應有的貢獻。總之,對四十歲的人來說,雖然自己己經不好於年青相比,但是評著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還是會在處理危機感的同時,找出一條正確的道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顧雲孫


40歲做高管還真是有危機感,放棄吧,這麼多年的努力白費,繼續吧,能否升職不確定❓


陳錢百萬01204


危機之中藏有生機 不死幹 退步守心再向前 觀機生變 枯木可逢春


然空45


其實每個人在職場中打拼。如果40歲,處在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的職位。那麼他的危機感。肯定有的。因為這個年齡段,往上走。接近50。往下看,30多歲的年輕人一個一個的往上拼,所以說危機感是相當強的。那麼我們怎麼來處理這個危機呢?首先根據公司的現實狀況。首先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只有自己的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了。那麼自己就會技高一籌。還有,就是掌控下屬以及自己。管控範圍內的管控能力。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你的管控能力強,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又比別人高,那麼你的。存在感就比較強。老闆欣賞了,那麼你的危機感自然就會減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