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在函電禮儀中的稱呼有哪些?

吳昆明123------


函電是公文活動過程中經常用到的文體形式,一般而言對於同級別的部門與部門之間以及部門與政府之間的正式溝通,都會用到函電的公文形式。比如,一個地市的發改部門由於某項工作需要與國土部門去溝通,則需要用函電的形式。一般而言,函電公務稱呼禮儀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部門對部門。這種情況是遇到最多的函電形式,就像剛才列舉的例子所言,同級別部門間溝通經常用到函電。這種函電需要在開頭註明“某某單位”(來函單位的規範表述或者規範簡寫),內容中出於禮儀一般用“貴單位”三個字,表示對對方單位的尊重,以及對改項工作的重視。

二、部門對同級政府。當一個地級市的部門(比如國土局)需要與縣級市政府進行溝通時,也需要函電。這個時候開頭同樣需要寫“某某政府”,內容禮儀用語稍微不同,就是在需要溝通協調的事項前加“請”字,比如“請結合實際及時研究報送有關情況”。

三、部門對外地。外出考察學習,經常需要與外地進行提前溝通對接,這裡也需要用到函電。開頭還是規範表述用語。內容又稍有不同,需要同時用到“貴地”“請”等禮儀用語,函電結尾談到有關要求時還會用到“煩請”等字眼。

總而言之,為了工作更好地開展、溝通協作更加順暢,公務禮儀用語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我們熟練掌握、多加註意,方能取得最佳效果。


機關老秘



問題:公務員在函電禮儀中的稱呼有哪些?

答案如下:

一、正式嚴肅場合

在正式公文函電、禮儀活動中,對於公務員的稱呼,函電應以單位、部門+姓名+職務,如:xx縣人民政府xxx副縣長;或單位、部門+職務+姓名,如:xx縣人民政府副縣長xxx。

禮儀活動應以單位、部門+姓氏+職務為宜,如:xx縣人民政府x副縣長;或單位、部門+職務+姓名,如xx縣人民政府副縣長xxx。

如在黨政機關間函電、禮儀活動中,可以單位、部門+姓名+同志,如:xx縣人民政府xxx同志;或者單位、部門職務+姓名+同志,如:xx縣人民政府副縣長xxx同志。


二、非正式嚴肅場合

在非正式公文函電、一般性禮儀活動中,對於公務員的稱呼,可以單位、部門+姓名+先生,如:xx縣人民政府xxx先生,女性則單位、部門+姓名+女士為宜;或單位、部門職務+姓名+先生,如:xx縣人民政府副縣長xxx先生,女性同理。

如果是有社會影響的公務員,可以在禮儀活動中正式稱呼前介紹社會影響力、社會團體兼職,如:xx縣著名的書法藝術家、xx縣書法家協會主席,xx縣人民政府副縣長xxx女士。




z山海


函電的稱呼,就足以說明適度地使用文明優雅的文字是多麼重要。

在箋文抬頭,稱呼既是對收信者的稱謂,也表明寄信者與收信者之間的關係現 狀如何。國家公務員在擬寫書信的箋文抬頭時,一般有以下幾種稱呼:

(1) 直接採用平常對收信者的慣常稱呼

比如“老李”“小周”等。

這種方法顯得親切。但是不宜採用收信者不雅的縛 號,如“小眼鏡” “肥肥”“二狗”等。而對帶譏諷、侮辱意味的綽號,根本就不要 使用。

(2) 以姓氏加上稱謂詞作為稱呼

比如“何先生” “許阿姨”等。採用這種稱呼方法,顯得比較自然。

(3) 以人名加上稱謂詞作為稱呼

比如“志平哥”“娜娜姐”“逸山先生”“明荃同志”等。 與上一種稱呼方式相 比,這種稱呼方式無疑意味著寄信者與收信者雙方關係更加親近。

(4) 以姓氏加上職銜作為稱呼

比如“謝主任”“高鄉長”“朱醫師”“楊律師”等。這類稱呼多用來稱呼關係一 般之人,顯得比較正式。

(5) 直接以人名作為稱呼

比如“小麗”“大力”“燕燕”等。

採用這種稱呼表明雙方關係最為親切。要是 以小名來作為稱呼,則說明雙方關係更非尋常了。稱呼方式較適用於長輩稱呼晚 輩或是同輩至交之間。若直接以他人的姓名作為稱呼,則顯得關係疏遠。

(6) 以字號作為稱呼

有些人有自己的字號。有人有字,有人有號,有人字、號兼有。 在平輩之間,比 較正規而講究的話,應使用字、號。

在稱呼前、後面,可以適當地加上一些詞語,以進一步表示寫信者對收信者的 尊重與友好。

稱呼前可加上一些適當的形容詞。例如“尊敬的”“敬愛的”“親密的” “可愛 的”等。

稱呼後可加上提稱詞。所謂提稱詞,是用以提高稱謂,或請收信者查閱此信 的。 它多用於以書面語言寫成的書信之中,也可不用。

要注意提稱詞與稱謂的合作關係。例如:對尊長應用“尊鑑”,對平輩應用“惠 鑑”,對晚輩應用“青鑑”,對女性應用“淑鑑”,對夫婦應用“偭鑑”。注意,這類詞彙千萬不能隨便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