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守寡式婚姻”,還有“光棍式婚姻”


本期做客專家

肖軍,湖北省荊門市心理諮詢師協會副會長、心理學科普作家,著有《情商高一點,幸福多一點——婚戀中的情商訓練法則》《父母課:教養心理學四步實踐法》等近十部心理學科普著作

Q:

結婚一年多,她跟我在一起的時間頂多一個多月。人們多說的是“守寡式婚姻”,而我遭遇的是“光棍式婚姻”。

我和妻子是她爸介紹認識的,我是一名設計師,被公司派到一家企業做設計,岳父是企業的項目負責人。她是一名護士,我們認識交往半年後就結婚了。

婚後,我發現在家裡她像大小姐,什麼都不會幹,還嫌我翻書的聲音大吵著她,為這些小事我們時常拌嘴。她還說做護士很辛苦她想辭職備孕,然後讓我上交工資卡。

不久,她懷孕了,岳母住過來,家裡的大小事都是她和岳母決定,從不和我商量。我睡覺打呼嚕,她跟岳母說,第二天,岳母就睡到了我們的房間,我被打發到了客房。

結婚時,我家給了不少彩禮,岳母表示婚後會買一輛車做嫁妝,可後來就沒動靜了。我問起時,老婆說,她媽說她現在懷孕不需要用車,等有需要會給她買的。

孩子出生後,她和孩子就被帶回了孃家。我以為坐完月子就會回來,沒想到,一住七八個月都不回。我讓妻子回家,但每次都被岳母罵一頓,說他們幫忙伺候我老婆和孩子,我不知好歹,還說我光想著“圖快活”。

我父母也上門交涉過幾次,每次都不歡而散。他們還說我是“媽寶男”,家裡什麼活都不會幹,就會聽父母的,說他們女兒跟著我就是受罪。

我提出離婚,她不願意。一提離婚就拿孩子威脅我,說我若離婚今後就別想再見孩子。日子還長,就這樣生活一輩子真的無法想象,我該怎麼辦?

浩子

A:

浩子,您好!

夫妻的問題往往都是相似的或互為因果的。她說你是“媽寶男”,你說她是“媽寶女”,這不僅很相似,還可能互為因果。

因為你傾訴的事情都在妻子生小孩前後,屬於一個女人的特殊時期,她的父母對她的關愛呵護多了一些,甚至看起來有點過,其實是可以理解的。這些看起來有點過頭的呵護行為,其實應該是由你來做的。如果一開始,你就對妻子體貼一點,你岳母還有這麼多機會表現嗎?

就如同一個人越是吝嗇,就越對別人的吝嗇敏感一樣,你對妻子的“媽寶”行為格外敏感,是不是你也有“媽寶”傾向呢?希望你多反思自我,而不是一味地埋怨,這才是一種成熟的心態。

當然,你對婚姻的不滿是可以理解的。你對妻子“媽寶”行為的不滿,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你對婚後家庭規則不清的困惑。

你有著中國男人的大男子思想,這種大男子思想在以獨生子女為婚姻主體的家庭中,往往會“水土不服”。這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時代面臨的問題。

比如,在“雙獨”的婚姻中,婚前男方該不該給女方彩禮?如果男方給了女方很多彩禮,而女方不回相應的禮,那是不是意味著女方就要離開孃家,一切都以男方家庭為中心呢?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它不是法律問題,而是文化風俗問題。文化風俗問題的解決需要我們每一個當事人有足夠的愛心、耐心,還要有足夠的智慧來面對。

這個智慧,就是要在婚姻中,逐步明確雙方都可以接受的一些家庭規則。

家庭規則有很多方面,對於你們夫妻來說,目前需要明確這些規則:家務勞動的分工、家庭收入的管理與使用、夫妻雙方主內與主外的分工、夫妻之間的語言規則、與雙方原生家庭相處的原則、在發生家庭矛盾和糾紛時所需要注意的事項、教育孩子的規則等。

當然,家庭規則是有彈性的規則,也是一個動態的規則。如果一個家庭的規則失去了彈性,這個規則就失去其正面的意義了;如果一個家庭的規則不能根據實際情況(如孩子進入青春期,如某個家庭成員遭受了意外的打擊等)做相應的調整,那麼,這個規則也是有問題的。

總之,只要你主動去關心、呵護還處於特殊時期的妻子,儘可能掌握愛的主動權,同時相互溝通,逐步明確彼此都能接受的一些家庭規則,相信你們的婚姻一定會迎來“柳暗花明”的那一天。來源:中國婦女報婚戀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