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醫學的“六不治”,你瞭解嗎?生病了會是一個好病人嗎?

醫生們常常說一句話:“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在人們的印象中,現代醫學技術高度發達,實際上人們對自身的奧秘認知仍是非常有限的。醫學不是萬能的,醫生也不是萬能的,醫生治病,治療的是不死之症。中國古代中醫有“六不治”的說法,下面一一道來。

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

中國古代醫學的“六不治”,你瞭解嗎?生病了會是一個好病人嗎?

蠻橫女人

有的人蠻橫無理,甚至不可理喻,總是腹黑的想像醫生。認為誇大病情,想謀利。無論醫生說什麼,就不按照醫囑執行,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一個明事理的病人,首先要相信醫生。醫患關係可以說是一種信託關係。有一段話非常好:“相信自己,可以創造奇蹟,相信別人,可以獲得信任”。

輕身重財,二不治也

中國古代醫學的“六不治”,你瞭解嗎?生病了會是一個好病人嗎?

這句話好理解,有的人比較窮,沒辦法支付高昂的醫療費用,最後放棄治療。這個可以理解,也值得同情,需要我們再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臨時救濟措施。可有的人很有錢,就是捨不得,怕花錢,要錢不要命,這個神仙也救不了,隨他去吧。

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

中國古代醫學的“六不治”,你瞭解嗎?生病了會是一個好病人嗎?

節氣

中醫講天人感應,人應該按照四時節氣,穿衣飲食。現代人恣意妄為,大量垃圾食品,飢一頓飽一頓,飲食不規律;穿衣新奇,有的要風度不要溫度。違背自然規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焉能不得病。病後求醫,治癒後又重複從前的生活,何解?

陰陽並,藏氣不定,四不治也

中國古代醫學的“六不治”,你瞭解嗎?生病了會是一個好病人嗎?

腎臟

這個是說一個人的氣血、臟腑神明皆亂的話,是很難治療的。這句話比較難理解,換成現代語言打個比方,一個人多臟器功能衰竭,治療很困難,預後也不好。

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

中國古代醫學的“六不治”,你瞭解嗎?生病了會是一個好病人嗎?

一個人身體瘦弱到連藥物也喝不進去,治療比較困難了。不過現代醫學有鼻飼方法,也有腸外營養支持,這就是醫學的進步了。

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

中國古代醫學的“六不治”,你瞭解嗎?生病了會是一個好病人嗎?

這個在現在比較少了,但是也還是有的。古代醫學其實跟巫術有一定的淵源,但是後來有了自己的理論,就跟巫術分家了。筆者也是親身經歷過的,小時候發熱頭疼,母親就帶著去看神婆。有時也很神奇,能好。現在想來,可能是兒童染病不深,自愈能力極強。當然,神婆們可能也會用一些中藥,比如常見的重鎮安神的硃砂。如果生病了,還是應該去正規的醫療機構求醫的,以免耽誤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