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万物有灵,今天是它的生日

万物有灵,一切物体都具生命、感觉和思维能力等。

佛说:万物都有成佛的潜能、灵性。

上述,都可以称之为哲学学说。


正月初十,万物有灵,今天是它的生日

古人,认为“万物有灵”,所以过年的时候祭祀一些被现代人看不懂为何要祭祀的东西,比如谷子,还有今天部分地区,甚至是大部分地区要祭祀的石头。

“哲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话不假,古代大多数老百姓不懂什么是哲学,即便现在的很多人也不懂哲学,却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了哲学思想。

就像祭祀石头,古代普通的老百姓哪知道“万物有灵”是哲学啊,但他们知道的要尊敬对自己生活有影响的事物,一种感恩的心态,很淳朴,并不是迷信。

正月初五以后的年俗,禁忌就没有那么多了,所以我们主要是弄清楚为什么出现“祭祀石头”这样的习俗。


正月初十,万物有灵,今天是它的生日

一、为何祭祀石头

大家对四大名著都很熟悉,《西游记》里的石头吸收天地灵气,孕育出了孙悟空;《红楼梦》又名《石头记》等。

现如今祭祀石头,与这些小说有关吗?没有。

小说作家之所以用“石头”做文章,那是他们也跟我们一样,清楚知道古人对石头的敬。

为何敬呢?

因为石头可以起到辟邪、禳解、镇宅等的作用,所以人们要祭祀。


正月初十,万物有灵,今天是它的生日

石狮子,这是大家最常见的了吧,在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府邸、园林、陵墓、印钮上等都能看到它,成对出现。

现代人可以说石狮子用来观赏,但古人的目的是辟邪等。

千百年来,石狮子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延续下来,只是现代人讲科学,不再重视其其他的作用。

“石敢当”,前几年被拍成了电视剧,后演变成“泰山石敢当”,古代宅院外或街衢巷口树立的小石碑,碑上刻“石敢当”字样,民间用于驱邪、禳解。

2006年,我国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泰山石敢当习俗”名列其中。


正月初十,万物有灵,今天是它的生日

西汉史游撰写的儿童启蒙读物《急就篇》载:“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

山石被神话为人格,跟其他自然神被神话一样,其实“石敢当”就是块石头,还传说汉武帝登泰山,带回四块泰山石,置未央宫的四角以辟邪。

石敢当的出现,是远古人类对灵石的崇拜所致,后来有“石敢当,镇百鬼,压灾秧,官吏福,百姓康,同教盛,礼乐张”的说法。

“石敢当”出现的早,“泰山石敢当”出现的晚,明朝才开始出现,“石敢当”也渐渐的被“泰山石敢当”所取代。


正月初十,万物有灵,今天是它的生日

“泰山安则天下安”,泰山的石头肯定比别处的石头强,这是古人对五岳独尊的泰山的敬。

我们追根溯源,对石头的崇拜究竟起源于何时呢?

远古时代。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以石器为主要劳动工具,那个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对石头的崇拜了。

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神话体系得到完善,慢慢的出现了相对应的神,甚至出现了一些迷信活动。

二、祭祀什么样的石头?


正月初十,万物有灵,今天是它的生日

没有什么特殊的规定,是块石头就行,泰山上的石头更好。

对于如同石头这样并没有特指某位神的祭祀,没有那么多的忌讳和禁忌,按照民间的说法,心意到了便好。

当然,你所处的地区盛行祭祀“泰山石敢当”,那还是按照当地习俗去做,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说在最后:


正月初十,万物有灵,今天是它的生日

现如今,祭祀石头的民俗活动已经不多了,相信再过个几十年,也就没有谁去祭祀了,祭祀石头最终只会出现在相应传统年俗的著作中。

过年祭祀石头越来越少,但泰山祭祀“泰山石敢当”会持续下去,“泰山石敢当”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应的文化节成为泰山国际登山节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每年9月份在泰山脚下举办。

参考文献:

1、《辞源》

2、《急就篇》

3、《舆地碑目记》

注: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图片很难核实明确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书生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