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所有的ERP系統都是那麼難用?

紅豆曲2


我認為造成這種原因主要是有以下兩個方面


員工使用方面和功能數量


員工使用層面上

如果是之前沒有用過ERP管理系統,第一次引入使用的企業,那麼員工在之前以往的工作習慣都是比較固定的,有自己的工作“套路”,但是要是企業引入了一個新的ERP管理系統,那麼也就意味著,企業員工的工作習慣和方式都要按照ERP管理系統固定的工作流程來進行。


(我們公司用的ERP管理系統就相對簡單一點,因為我們企業和業務性質沒有那麼特殊)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工作流程需要經過A和B兩個部門,其實先走A或者先走B都無傷大雅,有時候為了節約時間都是哪個部門有空就先走哪個部門的流程,但是在系統中,A的優先級比B的高,該流程一定要先走A部門,如果沒有A部門的同意,是無法進行B部門流程的。

(偉創ERP管理系統——客戶管理模塊)


正是因為在系統中有這種幾乎“不近人情”的工作流程,員工基本上沒有什麼“工作體驗”,並且還改變了自己的以往的工作習慣,員工在使用初期對於ERP管理系統也就有了一些牴觸心裡,自然對於ERP管理系統是否好用也就有了一些微詞。


ERP管理系統功能數量方面

在所有的企業管理系統中,ERP系統可以說是比較複雜且全面的一個系統了,並且現在的企業規模和業務特性也越來越大和多,系統的功能數量也就會越多

(偉創ERP管理系統——合同管理功能)


而像ERP這種系統在功能數量和深度上就註定不會很淺顯,所以相應的導致在系統使用上也肯定沒有其他系統那麼簡單


所以我認為以上的兩點就導致了很多的人都認為現在的ERP管理系統是越來越不好用的。


CavCa7G


作為一個ERP實施人員告訴你為啥你會覺得難用。第一點,ERP只是個軟件,軟件就是一堆代碼,好的ERP設置一個流程有上百個開關可以引導到不同結果,不行還可以自己改造。儘管如此,還是無法滿足隨意更改流程,不按流程辦事的企業,他們稱之為死板。第二點,很多人認為上ERP是減輕工作,實際上這是銷售一貫的說法對大部分企業不符合。在沒有完全實現自動化的企業,所有數據,單據都要人工輸入,而且要十分精確,否則上系統適得其反,這樣的企業往往一上系統員工就會反映工作量大增,人手不夠,因為他一個人可能兼了好幾個系統崗位。老闆最後發現上了系統結果增加了人力成本或者導致員工不滿。帶來好處顯而易見,一切都可以系統追溯,報表準確率接近實際。第三點,很多企業老闆覺得ERP就跟OFFICE一樣,安裝好,員工會操作就幾十年不動,因為一動就要花錢。但是不是這樣的,辦公軟件只是替代人工部分操作,ERP是管理軟件,公司流程會改進,組織架構會變化,生產工藝會改善等等這些都會要求ERP進行調整。另外一般ERP上線初期涉及模塊會比較少只用於滿足最基本的需求,後續要不斷上其他外圍輔助系統以便解決人工輸入及與供應商客戶良好互動。最後,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固化流程,什麼事情向老闆請示一下就完事的最好不要上系統,系統會變成累贅。一流企業系統用作管理,二流企業系統用來記賬,三流企業系統是包袱。


一條孤獨的魚6


首先,這個標題就有很大的傾向性!

ERP的爛不爛,或是好不好,這個要看從哪個角度看!

一個管理信息系統,如果單純的從操作用戶來評價,往往不高,(當然原有管理基礎非常好或是外企的除外)原因有以下幾方面,1.工作量增加了,顯性效率降低了,比如,倉管以前收發料,管管實物就行,至於手續什麼時候做,完全看心情,一筆一次,一天一次,幾天一次,這個完全沒管控!但上了ERP不行,不入庫發不了料,發不了料計劃不能開工,開不了工意味著什麼,大家應該很清楚了。

2.矛盾激化,傳統的人情事故都行不通了,自身尋租空間受擠壓。以前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人,庫存少了,讓生產開個料單,把賬摸平了,現場工廢了,打個招呼,多拿點料,就不用手續了,這裡面的厲害關係大家都懂的,現在上系統,也不能多發,又不能造假,或是造假的成本高,以前兩個人就能操作的事,現在可能要五個人同時幹,關鍵還很容易被發現,如果是你你會舒服嗎

3.見不得光的東西全出來了,甚至涉及到權利和利益的重分配!比如說,以前採購的動西除了老闆或財務特別關注,一般很難發現問題,但是上了系統,不一樣了直接拿出來分析就行!以前付款都是老闆批,請問老知道要付多少錢,但是可能不知道,當時訂單是多少錢,尤其是製造業!以前供應商多送點,給倉管塞兩包煙,收了就收了,現在你係統開不進去!

4.擔心自己的核心地位或能力被取代!手工下,這個崗位很重要,為什麼,倉管請假了,料發不出,為什麼,找不到,不認識,沒等賬,銷售離職了,客戶還有多少錢,問誰要可能都不清楚

5.當然了,還有更多人的因素,比如,人員素質低,因為ERP本來也是一個管理系統,對人員操作還是有要求的,打個比方,你去給一個小學生講高數,他根本接受不了!

6.人員操作習慣等等,以前我講家鄉話,大家能聽懂就行,你現在非要我講普通話,還必須不讓我講家鄉這怎麼可以呢?

等等原因

那麼這也是國內很多企業信息化做不好的原因,中層團隊自己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操作層要不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不想得是吃拿卡要,那試問信息化的成功率怎麼會高?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既然這麼貴的軟件,這麼不好用的ERP系統,但是企業還在部停的去嘗試和去實施,這說明他對企業得管理改變和提升還是有很大幫助得,否則考板都不傻!

另外,好的是這幾年也有很多企業得信息化做的非常好,這也是看的見的成果!

當然還是那句話,上ERP不一定能提升管理,但是上規模的管理好的企業一定離不了ERP!


風146268331


背景:一個閥門的機加工企業,外貿佔比三分之二,國內客戶三分之一。

架構:財務2人,車間負責人3,庫管3人,機加工10人,組裝工10人,辦公室內勤3人。

ERP:管家婆工貿T9

目標:訂單執行狀況清晰,原料,委託品,成品數量準確,成本核算……

問題:系統推進時,人員流動。

今天去這個企業和廠長和總經理聊系統的推進,廠長表示人員不足,沒有專人負責,原來辦公室5個人到現在3個,財務減少一個人。車間人員對系統不投入,對經理的管理不認同,導致系統不能推進。


管家婆支持企業成長


ERP和MES幹了也有10年了,我們客戶群體是規模型離散製造行業,其實企業信息化的實現路徑應該是先做諮詢,再上管理工具。但是中國諮詢這塊市場不成熟,客戶都是為了買軟件而買軟件,真正能觸動管理革新的幾乎沒有,領導怕擔責,項目普遍都延期,想幹出漂亮的案例很難。小公司或者初創公司很難生存,能保證收支平衡就不錯了,再加上實施團隊門檻高,培養一個既懂業務又懂管理還善於引導客戶的實施人才怎麼也得有個5年沉澱,小公司玩不起。而且項目週期很長,就我的項目經驗,沒有低於2年的,50%的利潤最後都拖到10%,誰幹誰賠。你要是及時止損,那這個大客戶你就丟了,能花百萬以上買軟件的都是規模型企業,你要是繼續陪跑,那就看你公司規模實力了,有後續合同還算好的,忽悠乙方的也大有人在。總之這個市場發展的有點畸形,或者說甲方決策者水平要很高才能保證項目成功,達到雙贏目前來講很難的。


zwbsince1986


不是ERP難用,是ERP不再讓你隨心所欲不按流程辦事,不做領料單就去倉庫拿料,貨都發走了銷貨單還未做,改變了你的舊習慣,你就會感覺不舒服,我對比了易飛、金蝶K3、U8vl2、SAp,雖然功能上有差異,但是解決的問題是一樣的,既要懂企業管理,又要懂信息化,培養這方面素養。


清風不識字32800107


這個問題不太好。從用戶角度看,如果你沒有真正瞭解過所有的ERP系統,不應該這樣問。目前使用ERP系統的企業很多了,如果讓他們停下ERP系統,相信大部分都會覺得寸步難行!所以並不是所有的ERP系統都爛的。當然有一些自稱為ERP的,實際並不是真正的ERP,爛是一定的。

從ERP廠商角度看,ERP的發展也是要與時俱進的,技術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不與時俱進只會被淘汰!比如目前智能手機功能甚至比電腦還要強大,價格也比電腦貴,作為ERP系統的延伸,當然是必須的。但是很多ERP系統固步自封,手機端做的很爛,就是一種落後。這類ERP也一定在電腦端多年都不升級,在當前的時代肯定也是難以使用的,也會讓人覺得爛。

所以,與時俱進的ERP系統還是不少的,比如深圳思普達軟件,他們的系統就是電腦與手機互連互通的一體化系統,對於幫助企業全方位信息化非常有幫助。這個ERP是平臺化的,是活的,它的自定義能力很強,使用這套軟件的企業都相當於給自己量身定製的一樣,用起來會感覺比較流暢,建議多瞭解瞭解。


抱朴生


作為幾年的實施顧問,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erp軟件並不難用。但是基本所有企業前期用erp都覺得難呢,那是因為企業不標準,人員素質不具備,企業管理的隨意性太多,而erp最大的特點就是將流程標準化規範化,企業員工自然覺得難用了。但是用過一定時間後,我相信領導層一定可以看到許多有效的報表,和真實的數據反應企業的運行狀況,這個對於企業未來的規劃和發展方向有很好的數據支撐,這是上erp的最終目標。


一道晴天的霹靂


遇上下述這種情況的,ERP都難用👎👊

傳統企業ERP是失敗原因不外乎:

1.野性難馴水性楊花的老闆;

2.混飯吃的財務;

3.一人多崗的扯蛋“節約”;

4.成為擺設的流程管理;[捂臉][呲牙]

沒有強迫症甚至偏執狂的實施和固化,傳統企業以ERP為代表的信息化建設經常是以失敗告終。


浩渺的煙波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為什麼都那麼難用


1、首先難用是很主觀的感受,有些人覺得難,不好接受,有些人覺得so easy。取決於個人能力素質。

2、在功能需求和用戶體驗有矛盾時,ERP首先考慮的是需求能否實現,畢竟解決問題才是關鍵。

3、ERP涉及的功能和企業流程太多了,只要保證界面簡潔,邏輯清晰,功能完備就已經很好了,畢竟用戶體驗這玩意也挺耗成本的。


當然咯,ERP主要是為企業領導者服務的,只要最後出來的報表、數據等操作簡單易用,一目瞭然就好了;

基層員工用起來方不方便對軟件商來說相對就沒那麼重要了,畢竟掏錢的不是基層員工。




再回答第二個問題:有沒有創業公司的空間


ERP屬於軟件行業,但又是傳統行業。

首先想要進入這個行業的初創企業,如果沒有一個穩定的團隊和資金支持的話,是很難有立足之地的。而且ERP也沒有更多的花頭。

即使你有成熟的互聯網人才團隊,也能開發出像SAP一樣牛逼的產品。依然很難。因為軟件好複製,難的是實施和服務。


很多人說為什麼金蝶用友的生產沒有XX的好(這句話可能有爭議哈,但是確實是曾經一大部分人的看法)真的是用友金蝶研發不行?當然不是;金蝶用友也可以開發出一模一樣的產品,重點是產品嗎?顯然也不是。

重要的是行業解決方案以及實施經驗


一個團隊在某個領域做的客戶越多,其經驗越多,同樣的產品,交給這樣的團隊去實施,成功率也更高。這也是為什麼有很多初創型的ERP企業,即使有牛逼的技術也很難成功的原因


其實一直以來ERP發展都是很緩慢的,用友金蝶發展迅速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政府的扶持作用。真正自己去打拼還能堅持到現在的自主研發企業走的每一步都很難,每一步都走的謹小慎微;會面臨很多瓶頸,甚至不敢去想一些大格局的東西,眼界相對來說也低一些。


我們是99年成立的;03年開始涉及企業軟件;05年推出成品ERP5;後因市場大環境所致,推出管理軟件租賃的模式,讓我們在08年經濟危機中挺了過來;09年推出AIO7(OA+HR+CRM+ERP一體化);10年推出“管理軟件服務”,變賣軟件為賣服務;14年推出免費版軟件(OA+財務進銷存),全部免費提供給市場;16年推出AIO75(ERP+MES+OA+CRM+HR+BI+APP),打造智能透明化工廠...


07年到09年是最難熬的時候,中間的各種心酸,我沒經歷過,但是或多或少從老同事嘴裡聽過一些;可能真的是硬扛;很多次老闆都說堅持不下去了,但是第二天看到兄弟們依然忙碌的身影,只好硬著頭皮又出去籌款以維繫公司的發展,度過這個寒冬。


我能理解那種為了夢想去堅持的理念,甚至是感動是佩服。


說了那麼多不是憶苦思甜,市場不小,空間很大,只是這個行業想做好真的很難;沒有一定的沉澱和堅持,很難走下去;甚至也因為有了這樣的經歷,知道每一步都很難,變得相對保守,不敢去做甚至去想超出自己掌控範圍之外的事兒。


說到這兒,想起來前兩天經信委的領導過來視察,在瞭解我們的發展過程以及銷售模式後,直言不諱的說,像你們這樣單打獨鬥做的太累了,如果不轉型或者變一種思路,早晚會被淘汰。

然後說到我們科技園的另一家企業,前段時間剛中標,一下子拿了200多個單子,這個你們銷售得要跑多久啊。你們有想法為什麼不跟政府提呢?讓我們來協助你們,我今年光投資就拿了幾個億;這些錢就是為了你們這些企業準備的。


但是一直以來我們為什麼不敢甚至是沒有去做這件事兒呢?

可能的原因我總結了3點:

1、我們老闆都是那種不善於與政府打交道的實幹家。

2、人才的匱乏(養一個合格的實施顧問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這個收益是非常漫長的,而且很累。我們現在每年的增長值在30%以上,有的時候單子特別多的情況下,壓力確實很大,因為實施團隊就那麼多人,再多,真的就服務不了了)

包括一些主流的ERP軟件商,真的不缺少單子,缺少的是專業的實施服務人員。我身邊也有很多在普實待了一年的實施員跳槽到用友擔任實施顧問的,可見,用友有多缺人。這個行業有多缺人。這也是為什麼中國信息化發展緩慢的原因。

作為實施顧問要學習的內容其實是很多的,既要具備溝通能力、又要懂業務熟悉軟件。這個成長過程是很漫長的。真正具備這些能力的人完全有更好的選擇,根本不用來做實施;在這個行業的人每天都自嘲,加班不比互聯網少,薪資待遇卻只有互聯網的一半;所以跳槽或者轉行的特別多。但是這個行業又從來不缺少高薪,最大的問題是花同樣的時間和精力在短期內沒有其他行業(互聯網)收益來的高。這也是為什麼人才流失那麼嚴重的原因。長期來看,會越持久越吃香。難的是堅持。。。

3、不敢去快速擴展,包括我們公司現在簽單都是很剋制的在籤,那麼多的客源,我們能服務好嗎?尤其是我們是以服務為主的企業,不是傳統的賣軟件,一旦服務不好,不被客戶信任,所有的一切都付諸東流了;這種砸牌子的事情不敢做;步子邁的太大,真的容易扯著蛋。。。

可能市領導對這個行業瞭解的不是很全面說的有些片面,也有些不留情面;也可能各有各的考慮;只是一口吃成胖子,理智的人都不敢輕易嘗試。除非背後有一定的資本支持;


不過確實也給了我們一些啟發:

我們一直堅持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兒,相對很務實,嚴格按照自己的計劃行事;很多時候機會擺在面前不敢去爭取,但是很多事情光埋頭做是不行的,也要學會借力;藉助政府的力量,主動去融合別的領域,去擴展;主動去擁抱變化,去培養一批人才。


我們也是在發展的過程中,根據經驗不斷地修正方向。從最初的租賃軟件到保姆型的服務模式再到幫助企業培訓種子團隊,定期組織學習,實現知識的轉移;包括我們打算建一個全自動的車間模擬仿真室,讓客戶在培訓的時候更直觀化等等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但是光有好的想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改變,終究是收效甚微的;學會去借力,去擴大影響力,藉助政府力量培養相關型人才。不僅能提升我們自己的競爭力,也能夠更好的推動企業信息化發展。這是我們希望看到的,也是經信委希望我們去做的。

只有在人才雄厚的基礎上,才不會畏懼任何挑戰。也只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