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投降加速了關羽的失敗,于禁算不算功臣?

民間非知名評論工程師


公元219年,關羽北伐襄樊,圍困曹仁於樊城、呂常於襄陽,曹操聽聞後立刻派了左將軍于禁率領七軍共三萬人救援樊城。

期間漢水暴漲,關羽長年呆在荊州,熟悉當地氣候,造了大船圍城,而於禁吃了這方面的虧,七軍被淹,龐德被殺,于禁被生擒,而曹仁所駐守的襄樊更是隻差幾塊木板的高度就進水了,彈盡糧絕。

關羽攻樊,時漢水暴溢,于禁等七軍皆沒,禁降羽。仁人馬數千人守城,城不沒者數板。羽乘船臨城,圍數重,外內斷絕,糧食慾盡,救兵不至。



于禁加速了關羽的失敗?

之所以會有這種說法,那是因為《華陽國志》記載:“魏王遣左將軍于禁督七軍三萬人救樊,漢水暴長,皆為羽所獲。”而且據《三國志》所記:“會孫權禽羽,獲其眾,禁覆在吳。”可見當時的七軍三萬人,雖然部分在作戰和水淹中死去,但大部分的還是給關羽俘獲了。

而在《呂蒙傳》中則記載道:“魏使于禁救樊,羽盡禽禁等,人馬數萬,託以糧乏,擅取湘關米。”這事就成了孫權出兵攻打荊州的藉口,“權聞之,遂行,先遣蒙在前。”所以問題中的邏輯就是:關羽擒住了于禁三萬大軍沒殺——因此糧食睏乏——於是擅自去取了吳蜀邊界的糧米充作軍糧——給了孫權出兵藉口,奇襲南郡——關羽前後受敵,力戰失敗——最後被擒、被殺,荊州被奪。


照著邏輯的話,于禁還真是打敗關羽的功臣,得頒個“最佳臥薪嚐膽”獎給他了,可事實真是這樣嗎?我們從兩方面來說:

  1. 關羽最終的失敗和于禁這三萬降兵有沒有關係?
  2. 沒有關羽擅取湘關米事件,孫權還會出兵嗎?

首先是這三萬降兵的問題,據《吳書》記載,于禁和這三萬降兵是被送回去了江陵,並沒有用在襄樊前線,也就是說:關羽並不是因為這三萬人而軍糧不足,是因為他沒料到曹仁居然能守這麼久,只有幾千兵力,在水都快淹沒城了,軍糧耗盡的情況下都不投降,關羽是輸在了對曹仁的預測不足上了。

會漢水暴起,羽以舟兵盡虜禁等步騎三萬送江陵,惟城未拔。

此外關羽的失敗,是由於徐晃帶兵前來,關羽在經過了襄樊會戰和水淹七軍後,早已是強弩之末,雖然徐晃帶來的軍隊不少是新兵蛋子,可架不住人多,雙拳還難敵四手呢,加上此時的關羽是孤軍奮戰,既要圍住襄樊,又要面對徐晃的大軍和呂蒙的偷襲,益州方面沒有援軍,上庸一帶又沒有幫手,這才導致了最後被徐晃大敗,退走麥城了,和于禁那三萬降兵沒什麼關係。



其次是關羽擅取湘關米這事,這也只不過是孫權用來進攻關羽的藉口而已,要回荊州事整個江東的既定方針,無論如何都不會改變。如果關羽北伐對江東有好處的話,別說一點軍糧了,直接借軍隊都行,可現在是關羽如果北伐成功,那蜀漢在荊州的實力就越加壯大、地位就更加穩固。

這對江東來說有百害而無一利,也是孫權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所以關羽取湘關米只是孫權的一個藉口,同時也是他觀察關羽軍勢的一個絕佳機會,甚至有可能那湘關米,就是陸遜暗示關羽可以去取的,以便找到機會奇襲荊州。


總結:于禁投降關羽,雖然“非戰之罪”,可也沒什麼功勞,要認真細究起來,他還是有罪的,因為他將三萬士兵的命交給了敵人關羽,誰敢保證關羽不會坑殺降兵呢?他死後被追諡為“厲”,成為五子良將中唯一不能保全身後之名的人,這應該算是比較公平的。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于禁的投降險些讓曹操一生的努力功虧一簣,在關羽圍攻襄陽和樊城的時候,曹操派遣老將於禁帶領大軍支援曹仁。于禁的軍隊人數非常多,曹操對於禁也十分的信賴,如果沒有意外情況發生,在於禁率領大軍到達樊城後,關羽就應該帶領軍隊撤退了。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于禁在樊城一帶遇到了大雨天氣,于禁的軍隊又沒有船隻,最終關羽全殲了于禁大軍,于禁也向關羽投降。

聽到于禁投降的消息,曹操幾乎被氣的暈過去,曹操對著旁邊的人說:“于禁跟了我這麼多年,怎麼遇到大事還不如龐德呀!”于禁投降關羽之後,關羽的聲勢達到了頂峰,中原地區的很多豪強都紛紛站起來支持關羽,他們打著關羽的旗號起兵,一時間關羽的旗號遍佈中原大地。

關羽“威震華夏”之後,曹操感覺到了巨大地威脅,甚至一度想要遷都逃跑,躲避關羽的鋒芒。如果曹操真的遷都逃跑,那麼關羽就能夠趁虛而入佔領中原,曹操耗盡半生經歷打下來的江山,很可能會功虧一簣。

從於禁戰敗後引發的問題來看,于禁投降不僅沒有任何功勞,反而有極大地罪過。在於禁投降之後,曹操聯合孫權共同夾擊關羽,徐晃在前線擊敗了關羽的主力,呂蒙趁機偷襲了關羽駐紮的荊州。孫權和曹操傾盡全力進攻,才勉強將關羽消滅掉。

假如於禁能夠抵擋住關羽,那麼曹魏就不會經歷這麼大的危機。至於于禁投降後導致關羽被殺,那只是一個意外情況。實際上于禁如果擊敗了關羽,那麼關羽也會戰敗被殺,而且曹魏還可能能夠收回南郡等地盤。從於禁在東吳和曹魏的遭遇來看,于禁“敗軍之將”的罵名肯定洗不清。

在於禁被東吳俘虜之後,東吳有一個謀士叫虞翻,虞翻這個人眼睛裡面揉不進沙子,多次當眾羞辱于禁。于禁也知道自己內心有愧疚,只能低著頭接受虞翻的批評。虞翻還曾經勸說孫權殺死於禁,給投降的將軍們一個教訓,孫權拒絕了虞翻的請求,最終將於禁送回了曹魏。

于禁返回曹魏之後,曹操已經離開了人世,假如曹操仍然在世,憤怒的曹操肯定會重重的處罰于禁。曹丕為了拉攏老將,給了于禁一個將軍的封號,並且準備讓于禁作為使者出使東吳。當時于禁的頭髮都已經白了,他對曹丕感恩戴德,曹丕也允許他拜祭曹操的陵墓。

于禁到達曹操的陵墓後,發現曹操的陵墓裡面畫了一幅壁畫。這個壁畫裡面主要有兩個人物,一個是跪地求饒的于禁,一個是堅持不肯投降的龐德。于禁看到這幅畫之後,當場被羞辱的無地自容,沒過多長時間,于禁就因為羞愧去世。


史海泛舟擺渡人


于禁和張遼、樂進、張郃、徐晃五人並稱“五子”,贊為“良將”。陳壽在《三國志》中將這五人列傳合為一傳,並評價道:“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

于禁是曹操的大將,當年張繡復叛曹操,有人在曹操面前誣告于禁造反,于禁在大敵當前時不顧個人安危,說:“分辨小事,退敵大事。”他身先士卒,大敗張繡,使得曹軍反敗為勝。之後曹操贊其:“任謗任怨,使反敗為勝,雖古之名將,何以加茲。”於是,封于禁為益壽亭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進攻樊城,曹操派遣左將軍于禁統率七軍相助曹仁。可是由於大雨導致漢水暴漲,最終於禁七軍被洪水圍困。于禁迫於形勢,投降了關羽。曹操聽到這個消息,嚇得想要遷都,最終還是在司馬懿和蔣濟勸說下才遊說了孫權偷襲關羽,才解了危機。

雖然于禁投降有損他的名將聲譽,但于禁所率七軍多為北方人,不習水戰,根本打不過關羽,所以當時的人都認同于禁是迫於無奈。比如司馬懿勸說曹操不遷都時,就說于禁困降非戰守之所失。之後于禁被孫權送回了曹魏,當時曹操已去,曹丕接見了于禁,雖然表面上沒有追究于禁的責任,但暗地裡卻讓人做壁畫羞辱于禁,使得於禁憂憤而死。

至於于禁是否投降加速了關羽的失敗,這並不好說。雖然于禁當時三萬大軍都被關羽俘獲送往江陵,加重了糧食供應不足的問題,使得關羽“擅取湘關米”,讓孫權以此為藉口出兵襲擊關羽。但就算關羽沒有這麼做,其實孫權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這是三方形勢權衡後的結果,而不是簡單的擅取糧草的結果。

至於于禁能不能算功臣,這想必就有痴人說夢之嫌了,再怎麼說,于禁也是打了敗仗,手下盡被俘,自己也是為了活命投降了,何談功臣一說。雖然當時的人都認為打了敗仗並不是于禁的鍋,但文臣死諫,武將死戰天經地義,雖不至於力戰而死,但既然選擇了苟活,就沒必要再糾結功過是非了。


邯鄲醉


《三國志》記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泛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

于禁,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南)人。早年便隨曹操南征北戰,立下了許多戰功,被曹操稱讚勝過古代名將。此番兵敗歸降關羽,使曹操痛心不已。反觀歸服於曹操的龐德反至死不降殺身取義。

關羽北伐不斷取得勝利,一時威震華夏曹操幾欲遷都以避其鋒芒。但關羽全力北進時,忽視了後方的安全,沒有處理好與孫權的關係。在關羽後方空虛時,孫權派軍襲取了荊州。關羽腹背受敵,終兵敗身死。

關羽的敗亡,主要是其戰略上的錯誤所至,和于禁的歸降沒有必然的關係。于禁歸降關羽後,初被關押在荊州,呂蒙攻破江陵後,于禁從荊州獲釋而到了東吳。曹丕即位,孫權稱臣。黃初二年(221年),孫權遣于禁回魏國。

于禁回到魏國後,投降關羽之事遭受眾人嘲笑。曹丕表面上對於禁表示安慰,任命他為安遠將軍。 于禁拜謁曹操的陵墓時,曹丕卻命人畫關羽戰克、龐德憤怒、于禁降服之狀,于禁見到後羞愧得病死去,被追諡為厲侯。


林城布衣10001


首先,于禁算不算曹魏的功臣?如果綜合他一生的貢獻,可以說他是曹魏的功臣,而且是名列前茅的,不輸於張遼等人。但單從樊城之戰考慮,于禁不能算功臣,即便他的投降加速了關羽的滅亡,同樣不能算作功臣。

畢竟這一戰于禁敗了,而且敗的很慘,自己做了降將不說,還搭上了三萬兵馬。使曹魏的損失非常慘重。對此,曹老闆恨得咬牙切齒“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邪!”所以單從這一戰來看,于禁不算功臣。

那麼?于禁的投降,到底有沒有加速關羽的滅亡呢?

我認為可以這麼說。如果於禁沒有投降,關羽也會失敗,但不會敗的那麼快。

關羽為什麼失敗?

☞一則徐晃長驅直入,解除了樊城之圍

☞二則東吳反目,呂蒙白衣渡江

但是徐晃擊敗關羽後,關羽並沒有一敗塗地。他當時有一些損失,但主力大軍仍然非常強勢,封鎖了沔水的通行,大軍繼續對襄陽形成包圍。

直到呂蒙白衣渡江。這才是導致關羽徹底失敗的原因,或者可以說是導致關羽速亡的原因。

呂蒙白衣渡江跟于禁有關係嗎?

起初,曹操聽聞關羽斬龐德,擒于禁,打算以遷都的方式避其鋒銳。後來被司馬懿、蔣濟勸阻了。二人建議去聯合孫權。但是還沒等到曹操遣使,孫權就主動找到了曹操,並不惜以稱臣的方式拉攏曹操。

史籍記載如下:

權內憚羽,外慾以為己功,箋與曹公,乞以討羽自效。

孫權為什麼這麼著急?是因為忌憚關羽。之前因為搶奪荊南三郡一事,孫權一直都害怕關羽報復。而於禁率眾投降後,關羽的一個舉動,不僅加深了孫權的恐懼感,而且給了東吳最好的出兵藉口。

——就是搶奪湘關的軍糧

因為俘虜了三萬降卒,關羽的糧草明顯超出了預算。因此他被迫搶奪了孫權在湘關的軍糧。史籍記載如下:

魏使于禁救樊,羽盡禽禁等,人馬數萬,託以糧乏,擅取湘關米。權聞之,遂行,先遣蒙在前。

也正是因為這一舉動,導致了孫權的恐懼感更甚,同時也找到了最合理的出兵藉口。如果沒有關羽的主動,孫權集團尚還處在猶豫之中。可以說“擅取湘關大米”就是孫權出兵的導火索,加速了關羽的失敗。

而最終起因,是因為于禁的三萬降卒,導致關羽軍糧缺乏。

因此!于禁的投降,實際上間接的加速了關羽的失敗。


愛尚文史


首先,關羽的失敗與于禁的投降其實沒有太大的直接關係。于禁的投降雖然看上去是使得關羽誤認為形勢對其有利,因而調動駐守公安和江陵的兵力去攻打襄陽城。然而,實際是因為呂蒙的演技騙過了關羽,讓關羽認為東吳駐荊州軍不足為懼。而此時的襄陽城牆,快在洪水的浸泡下崩塌的樣子出現了。因而,關羽大膽地調動駐公安和江陵的守軍一同攻打襄陽和樊城。而後,陸遜使用“白衣渡江”之計,公安與江陵兩城守軍投降。而曹操方面徐晃援軍已到,關羽方面被前後夾攻,只得敗退麥城。

因此,于禁的失敗並沒有從直接意義上加速關羽的失敗,反而更大的功勞在於孫權方面的背後插一刀。

另外,從軍事角度來講,東西方觀念差異巨大。在西方現在國家,講究的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在戰場上如果確實無法戰勝,可以選擇投降,不丟人。但是在東方,尤其是古代戰場,如果在戰爭中選擇投降,要麼就歸降對方,為對方而戰,要麼就“無顏以對江東父老”。因而,于禁哪裡來還能功臣。從《三國志》與《資治通鑑》中都可以看到對於禁結局的記載:“帝使豫於陵屋畫關羽戰克、龐德憤怒、禁降服之狀。禁見,慚恚發病薨。”即于禁回到曹魏後,羞愧難當,于禁拜謁曹操的陵墓時,曹丕卻命人畫關羽戰克、龐德憤怒、于禁降服之狀,于禁見到後,便因為覺得丟臉而羞愧得病死去。

從於禁的結局也能看出,無論是于禁本人,還是曹魏集團內部,都不認為于禁是功臣。


三國史話曾得不錯


確實有一點關聯。

本來,經過長達8年時間的積累,關羽軍糧是基本夠用的,可於禁等3萬超出預計的俘虜造成了關羽軍糧缺乏。

顯然,精壯的曹軍俘虜對人口並不富裕的荊州方面來說是很珍貴的財富,關羽既捨不得殺也不甘心放,而殘酷虐待這些俘虜對將來也是不利的,只能給予相對多一點的糧食供應才能利於後期收服。

俘虜三萬人,每天一斤糧食的最低限度就是3萬斤,自8月水淹七軍到十月的70天就去了200萬斤。南郡的糧食壓力極大。

有人要說,不能給每天半斤糧食?

顯然不行。因為在南北朝水車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前,我們祖先吃的不是大米白麵而是水煮穀粒——有肉謂羹,無肉謂粥。

小規模手工脫粒既不經濟也難以保存,作為軍糧,那就更只能是稻穀小麥。

所以,關羽在219年十月派軍隊渡過湘水在江東地盤湘關糧倉取走糧食,說是取,其實就是硬搶。

孫權大怒,不告而取是謂賊也。也就有了名正言順的自衛理由—反擊賊軍搶劫。


四川達州


于禁投降,加速了關羽敗亡,挽救了曹仁,于禁算不算功臣呢?



這理論有點奇葩,實際是拿最後結果,來倒推前提,邏輯有問題。于禁投降,可能有助長關羽驕傲成份,但也僅此而已,與關羽失敗,並沒有必然聯繫。事實是 : 周倉抓住于禁後,關羽就地選高阜乾燥地面,升起大帳,令刀斧手押過於禁,于禁拜服於地,乞求饒命,關羽喝問一句 : “汝怎敢抗吾”?于禁可憐巴巴回說 : “上命差遣,身不由己,望君侯憐憫,誓以死報”!關羽捋著長髯笑道 : “吾殺汝,猶如殺狗,空紆刀斧”!下令把于禁押回荊州,關入大牢,返回後再予處理。



這時候,樊城周圍,白浪滔天,水勢洶湧。城垣浸泡,逐漸塌陷,曹軍擔土搬磚,填塞不住,人人膽寒,個個害怕。一線將領,趕緊稟報曹仁,要求儘快放棄,提早撤退。曹仁也打算按這意思,佈置撤退,滿寵勸說 : 山洪驟至,必不長久,一旦放棄,黃河以南,不為國家所有,這責任太重大,願將軍三思。注意 : 這句話分量很重,“黃河以南”就是說,不僅許都、洛陽、還有長安、關中……,不敢想啊!曹仁也是一時心迷,仔細一想,這樊城確實不能輕易放棄。於是下定決心堅守,拔劍下令: “誓與孤城共存亡,輕言棄城者,殺無赦”!



主將決心守城,下面將士,一看曹仁黑了臉,眾口一詞 : “願與將軍共堅守”!眾人齊心,黃土成金。看似就要失去的,轉眼間又成銅牆鐵壁,關羽雖加緊攻打,還派人讓劉封、孟達出兵,這二位坐山觀虎鬥,找藉口推辭,關羽只能乾瞪眼。試想,如果劉封、孟達出兵助攻,樊城陷落,曹魏中線凹出一大缺口,再給於禁立功授獎,恐怕東、西兩線的曹休、曹真都要氣吐血,投敵倒成功臣?

曹操得知于禁降敵,嘆息 : 于禁從吾三十年,緣何臨期反不如龐德?因為就在三年前,即建安二十一(216)剛剛加於禁為左將軍,假節鉞啊。于禁立了啥功勞?原來這一年,曹操爵位升至魏王,于禁走運,跟上火🔥了一把。



按 《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描寫,聽了眾將士決心,曹仁大喜,即時安排,在城上增設弓弩數百,晝夜防護,動員老幼居民,一齊出動,運土裝沙,背柴抱草,填塌堵漏,水勢漸退。在許都,主簿蔣濟給曹操說 :“仲達說的好,即可聯結東吳,不必遷都”。曹操大喜,一面覆信東吳,一面撥精兵五萬,剋日起兵……。這些不光是演義渲染,《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亦有墨跡記述 : 【冬十月,軍還洛陽。孫權遣使上書,以討關羽自效。王自洛陽南征羽,未至,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圍解。王軍摩陂。】《魏略》:【 孫權上書稱臣,稱說天命。王以權書示外曰:“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邪!”】這裡說的清楚 : 孫權既要偷襲關羽,還勸曹操登基稱帝,曹操說,這小子想讓老子座火爐啊!



不難看出,樊城曹仁獲救,主要原因 : 一是滿寵遠見卓識、曹仁納諫並堅持抵抗;二是曹操迅速派出第二批援助,徐晃一軍抵達,給關羽圍攻造成壓力;三是孫權主動投靠,出兵自荊州後方下手,關羽兩面作戰處於不利,無奈退軍,樊城才得以保有。說于禁投降,能迫使關羽撤軍,顯然是為背叛張目。



綜上所述,無原則地一味加官進爵、提升待遇,並非激勵將士的好方法,反而會使一些將領躺在功勞簿上,不求上進,意志衰退,腐化墮落,于禁關鍵時刻,沒有捨身報國,反而投敵自保,就是最好證明。


流譽後


于禁:大哥,緣分啊,你咋知道我是故意投降呢?

關羽水淹七軍,降於禁,斬龐德,一時間威震華夏,于禁一世英雄顏面盡失,晚節不保,都說此時的關羽驕傲自滿才導致了敗走麥城,但是實際上這其實和于禁並無關係,只是于禁躺著中了槍而已。

剛而自矜,關羽並沒有想象的那麼謙虛!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多少還是那麼的虛心請教,但是歷史上的關羽卻不是這樣的,根據陳壽《三國志》中記載:“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關羽驕傲的毛病從開始就有,也並不是于禁投降才有的,只是作為“五子良將”之首的于禁被驕傲的關羽抓住了,躺槍而已。

水淹七軍並非是關羽所為,只是那是的雨下的有點大!

《魏書》中記載襄樊之戰,說到:“樊城之敗,水災暴至,非戰之咎。”也就是說,當時的關羽還沒有去準備挖開河道,只不過當時的雨水充足到自己發了洪水,關羽再一次的躺贏了,于禁:倒黴的總是我……。

不好意思了于禁,敗走麥城實為呂蒙陸遜偷襲所致

關羽兵敗麥城的主要原因是當時的孫劉聯盟出現了破裂,呂蒙、陸遜初生牛犢不怕虎,捅了關羽的後屁股,關羽的確沒有想到,再加上部下麋芳、士仁的背叛,關羽敗的很徹底,也很乾脆!可憐的于禁:此時的我還在大牢裡面,我都不知道外面怎麼了。

關羽被殺後,于禁流落到了東吳的手裡,過了好些年才回到魏國,此時的魏國哪裡還能待見一個降將,表面風光,背後咒罵,于禁最終還是沒能走出這個陰影,慚恚而死!


談天說地評歷史


于禁投降起了轟動效應,一般人投降起不到這個作用,于禁就是讓關羽驕橫,驕兵必敗,同時促成魏吳聯合,從結果上看,就是這樣的,于禁不投降反而效果不好,不僅無法保證士兵性命同時關羽會認為魏國非常難打,死戰不降,于禁從大局出發 ,索性我就投降關羽,最終結果是曹魏大勝,關羽敗亡,後面又引起吳蜀大戰,蜀國差點解體,劉關張全部從歷史舞臺消失,于禁就是一個導火索,只為國家爭勝負,不為自身辯曲直,這樣的名將古今罕見,所以不能說投降就是丟人的事情,有時投降就是為消滅敵人做準備。于禁的投降不僅保住了士兵的性命而且使關羽更加盲目自大,最終促成了魏吳聯合,一舉擊敗關羽,于禁只為國家爭勝負,不為自己辯曲直,大丈夫能屈能伸,世人都認為于禁有罪,其實那都是冤枉的。

任謗任怨,使反敗為勝,開始失敗了最後戰勝關羽,書看來是認真讀了,但是把書讀死了,于禁這個人很複雜,不喜歡解釋什麼,但我們要看結果,投降的目的是為了報效國家,于禁做到了,至於後人怎麼誤解也無所謂了,一般人能看得懂于禁嗎,什麼事情都要好好思考一下,沒有那麼容易就能夠接近真相的。于禁投降的確有可能是企圖消耗關羽的糧食。《資治通鑑》中對東吳進攻荊州的原因(藉口)就是關羽因為降兵數量太多,糧食有限,擅自奪取東吳在湘關糧倉中的糧食。孫權大怒(可能心裡很高興),以此進攻荊州。

于禁為什麼選擇投降關羽,是于禁貪生怕死嗎,于禁性格剛毅,身經百戰的名將,啟是苟且偷生之輩,于禁率敗兵投降關羽,使關羽更加驕橫,魏國震動,吳國恐慌,然後才促使魏吳聯合,之後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吳蜀大戰,蜀國差點解體,這一切事物發生的導火索就在於禁這裡,其他人投降沒有這個作用,于禁的名望和地位是其他人不能比的,于禁瞭解關羽的性格缺陷,故意投降於你,即保住士兵性命使關羽軍糧吃驚,同時使關羽麻痺大意,放鬆警惕,最後魏吳聯合一起擊敗關羽,只為國家爭勝負,不為自身辯曲直,指要國家勝了,要自己虛名幹什麼,能屈能伸忍辱負重,這才是真正的名將,至於那些殺身成仁而最後無法換取戰爭勝利的人沽名釣譽而已。

于禁在天氣不利失敗的情況下率敗兵投降不僅保住了士兵的性命而且使關羽更加驕橫,促使吳魏聯合,也只有于禁這麼高的威望投降有這個作用,大丈夫能屈能伸,只為國家爭勝負,不為自身辯曲直,這才是古之名將所謂,所謂殺身成仁有些只是沽名釣譽而已,于禁做的對,于禁欲擒故縱滅了關羽,古之名將,對得起曹氏集團。

我覺得於禁這個悲慘遭遇和身份有關。于禁是起於行伍,沒什麼家世背景。從他投降開始他相當於放棄了過去所有的榮譽和成就,返魏的時候連曹操也死了,舊情也談不上,曹丕想怎麼弄他就怎麼弄他。而對於漢,吳而言,于禁有能力(也只有能力有價值);但長期在他國效力,忠誠堪憂,降將身份對威望有損,所以缺乏實用價值。如果他是出身高門的話,說不定他能憑藉這影響力被捧上虛職,像黃權或者夏侯霸那樣應該也是有可能的,至少不必落得被人奚落羞辱的下場。不知大家覺得這個想法有道理否?

于禁之所以風評不好,就是在錯誤的時間做了錯誤的選擇。于禁和關羽的交鋒,是關係魏蜀命運的交鋒,是兩方第一上將的較量,這次戰役的意義和重要性以及雙方背後的背景都是重量級的。如果關羽和張遼那兩次戰役算是德雲社的劇場節目,那這次可是春晚級別的。于禁在曹操軍隊裡有軍紀嚴明,部隊和機器一樣聽話的名聲,戰績也是全魏第一,所以曹操讓他去和關羽肛,而不是別人。這麼重要的一場戰役,于禁在所有人心裡是這樣的一種形象,所以當於禁被吊打然後投降時,大家心裡的落差程度是可以想象的。軍紀嚴明,鐵骨錚錚,功成名就的曹魏第一戰將被吊打了,而且被吊打後竟然主動投降了,哪怕毫不抵抗主動求死也成,竟然去主動投降。

他可是一個功成名就的人啊,你為了部隊和百姓的命不想抵抗可以,但既然你跑不掉,除了死沒有別的選擇。在中國傳統價值觀裡,哪怕如今殘存的價值觀裡,他都不該投降。曹操都自言自語的說,他怎麼會投降。于禁其實當的起一個厲字的,畢竟昌豨的事,他做的太絕,而且"不甚的士眾心"也是明文記載的。個人感覺,于禁最後的結局,主要原因是他打著忠君的名號幹了一堆不義的事,結果一降,以往的忠怎麼看都像虛偽。如果他像徐晃那樣一直就是個社交達人,不賣忠君牌子,或許也沒多少人踩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