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發明人中本聰是誰?

蜜瓜醬


2018年10月31日,中本聰在密碼學郵件組發表了題為《比特幣: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的論文,闡述了一種新的電子現金系統,用戶可以直接交易,無需任何可信的第三方。

2009年1月3日,比特幣區塊鏈的第一個區塊(稱為創世區塊)誕生,由中本聰創造。一週後,中本聰發送了十個比特幣給密碼學家哈爾·芬尼,這成為了比特幣歷史上的第一次交易。

中本聰,作為比特幣的開發者兼創始者,一直是個迷。中本聰是化名,至今無人知曉這是獨行俠還是團伙?還有,為什麼要取日文名字?是因為東方神秘主義?與懸念偵探小說有關?很多疑問至今仍然無解。

比特幣2008年問世,中本聰2011年在網上拋出若干有關比特幣的白皮書,隨後神秘消失。之後,各方人士搜尋了10多年,仍無法查出其真實身份,甚至完全斷了線索。2016年,一個名叫雷格·賴特的澳大利亞人冒了出來,非說自己是中本聰,但很快被認定為冒牌貨。也有人主張,沒必要滿世界找中本聰。有個名叫安德烈亞斯·安東諾波羅馬斯的比特幣業務企業家說:“比特幣是信任的中性框架,數十億人可藉此在金融方面自力更生。之所以能夠做到這點,是因為不需要任何人的權威,甚至不需要中本聰的權威。

中本聰的真實身份無從知曉,其言論也可能是他人盜用其名在網上發表的。中本聰何以不願暴露真實身份?首先,中本聰有很大的利益衝突。據稱,到2015年,中本聰所持有的比特幣已價值4.48億美元。按中本聰的設計,總共只能設計2100萬個比特幣,預計2140年將全部售完,他是否還有其他伏筆仍是懸念。可見,中本聰深藏不露並非出於公心,他有巨大的經濟利益。不願出面回答各種問題,還有個原因:為了個人安全,害怕現代“梁山好漢”上演現代版“智取生辰綱”。

不過,比特幣也有種種問題。比如,比特幣的價格飛速飆升,其泡沫遠大於銀行信貸的泡沫。即便中本聰菩薩心腸,事事出於公心,許多問題還是他始料不及的,網上交易比特幣費時費電便是一例。還有,比特幣為不法分子從事犯罪活動提供了便利。

找不到中本聰,比特幣很多問題便無法求證。不過,即便中本聰現身,願意老實交代,很多問題也是他根本沒料到的,也就無從交代。


科技行者


世界上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那個設計出比特幣的人,名字叫中本聰。卻鮮有人知道,中本聰到底是誰,圍繞我真實身份的探討和猜測已經持續了很久,到今天仍在繼續。而今天,我想在這裡公開,我就是你們要找的中本聰,那個有100萬比特幣的人。

設計比特幣的想法最早產生於2007年,那一年美聯儲降息救市,蘇格蘭銀河吞併荷蘭銀行,默多克拿下道瓊斯,微軟向歐盟低頭,而我,正在北美某地區做一名教員。世界的中心化浪潮愈演愈烈,而我,則在浪潮之巔目睹著世界經濟危機的加劇。那時的我開始思考,一定有一種方法,可以實現不需要藉助任何可信任的第三方來實現信息的傳遞。正如Lazlo在10年6月18號那天問我的那樣,我也用同樣的答案回答了他。

秉持著這樣的原則,我開始著手進行創造一種不借助可信第三方的電子現金解決方案,那時這個方案還沒有名字,後來我們叫他比特幣(bitcoin)。

這是個宏大的項目,打從一開始我就很清楚一旦項目問世,註定改寫歷史,但正因為項目太過宏大複雜,僅僅只靠我一個人的力量是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的,我的數學不算太好,在函數彙集的領域頗不擅長。但儘管如此,我仍然希望他在問世的那一天可以盡善盡美,所以帶著近乎偏執的狂熱與執著優化和完善著代碼,整理思路和邏輯,同時尋求更多人的幫助。

2008年是11月1號是值得記錄的一天,我將我成果的精髓整理成一份pdf,發佈在“metzdowd”網站的密碼學郵件列表中,題目是《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現在你們的你們或許更願意叫他比特幣白皮書,而在這之後,我開始頻繁的活躍在Cryptography郵件列表、Sorceforge開發平臺、P2P Foundation和Bitcointalk論壇,我希望更多的人使用,理解它,並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幫助我一起將它完善的更好。

那時,我第一次留下了自己的身份信息,1975年4月5日出生,日本人,男性,雖然是捏造的。1975年,美國總統福特簽署法令,規定公民持有黃金合法。而42年前的4月5日,總統羅斯福的6102號法令,卻規定公民持有黃金非法,黃金的價格應聲而漲。所以這一次,我想告訴你們,你們同樣可以合法的持有數字黃金,黃金的價格同樣會漲,還有。

總統是靠不住的。

2009年1月3號,比特幣POW算法的客戶端開發完成了,沒人知道,也沒人會用,我很清楚,但我堅信假以時日,這個客戶端一定會發出讓世界震顫的力量。客戶端運行,挖礦開始了,難度為1,CPU開始發熱,風扇的聲音更響了,嗡嗡嗡,像是蜜蜂的蜂鳴,採集屬於數字世界的蜂蜜,50個比特幣在無聲中誕生了,這是屬於創世區塊的第一筆數字黃金。我拿起當天的泰晤士報,頭版上寫著,“財政大臣正處於實施第二輪銀行緊急援助的邊緣”,很好,銀行不再需要援助,財政大臣也不必為之頭疼了,不是嗎。我將這些話留在了比特幣創世區塊的下面,希望世界可以永遠記住今天。

但這份殊榮並不只屬於我,在這前後,我從薩博,戴維跟哈爾·芬尼那裡獲得了巨大的幫助,感謝你們的付出和指導,沒有你們,就不會有現在的比特幣。

這之後我們開始了漫長的優化和完善之路,越來越多的有志有識之士加入到完善這個項目的工作中來,我們交換意見,分工,取長補短。畢竟人無完人,我在開發第一個windows版本的比特幣客戶端上就出現了重大的失誤,是很嚴重的安全漏洞,而哈爾·芬尼聯繫了我並指出這些,然後又花掉兩個星期的時間跟我一起完善,才讓這第一個windows版本的比特幣客戶端不再報錯。

我曾在論壇裡告訴很多人,如果20年後比特幣沒有消失的話,那一定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因為這是一個很多人一起貢獻的傑出項目,是世界級的,而很多論壇裡做出貢獻的人卻說這是中本聰想到的,是中本聰做的,我不喜歡這樣,我感謝每個人做出的貢獻,而過強的個人主義色彩也一定會影響他的發展,同時,這個剛剛誕生的系統太過脆弱,一點點的外力都足以摧毀他,全世界的人又對他知之甚少,所以我小心再小心,不希望在任何方面出現差錯。

名字是假的,資料是假的,挖礦是匿名的,郵件是PGP加密的,上網使用tor橋接,最後,在合適的時間退出,不再回來。這樣所有的人都會知道是個叫做中本聰的神秘人發明了他,而他卻早已消失,所以你們可以放心使用,公平的參與,沒有私心的推廣,幫助這個系統越來越強大。在這一點上我每天都很注意,語言甚至也會混用英式英語跟美國俚語,我確信自己做的足夠好。

終於有一天,機會來了,儘管這個機會並不是我選擇的。10年12月5日,維基解密洩露了美國外交電報,整個社區開始呼籲維基解密接受比特幣捐款以打破金融封鎖,這不是個好現象,而且我也並不欣賞阿桑奇的任何做法,因為這個新生的系統太過脆弱了,我不希望比特幣過早的牽涉到這些事件當中,這會影響他對公眾的第一印象。同時,深網交易,投機市場“絲綢之路”的出現都讓我倍感挫敗,我也無法否認比特幣本身確實對這些事件具備很好的適性,可這和我的初衷幾乎背道而馳,這些使用者們不是罪犯就是惡棍,並非真正的自由主義者。但同時,這些事情的出現讓我開始有些明白,比特幣的發展開始有些失控了,社群中支持我主張的人沒有想象中那麼多。我知道,差不多應該離開了,這裡有來自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和密碼學精英,他們可以幫助比特幣越來越強大,儘管事情的結果已不可控,但我仍然相信他會越來越好。所以我開始有意降低活躍的次數,教員的工作也已近尾聲,這是個最合適的機會離開這裡,在回答了幾個優化方面的小問題之後,我決定要回中國了。

儘管不再參與,回國後我仍一直關注著比特幣的進展,賬戶裡也一直躺著最早期默默參與挖礦時挖到的100萬比特幣,他們分散在很多個賬戶裡,我一一將他們保存好,因為一定會有用到他們的一天。比特幣也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期間有很多人冒充我,你們也一直在試圖尋找我,我不得已曾去賬號上發過消息,沒什麼特別的意義其實,只是想告訴你們,別再找了。

時至今日,比特幣已經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我也仍然對深網和“絲綢之路”的事情深感遺憾,沒有他們,比特幣可能會發展的更好,會有更多的人沒有成見的接受並使用它。但今天的一切仍讓我感到自豪,希望曾付出過努力的每個人也都是一樣,謝謝你們每個以此為業並不斷耕耘的人,而我這100萬比特幣則像是一個達摩克里斯之劍懸在你們頭上,所以在如此糟糕的市場環境下,我依然願意站出來告訴你們世界屬於你們。

所以我想,把我100萬比特幣的資產全部拿出來分給你們,讓你們相信這個系統是真正公開透明屬於全人類的。當我寫下這些的時候,比特幣已經挖出超過56萬個區塊,當第70萬個區塊被挖出時,我會將這些比特幣轉給挖出這個區塊的礦工,說到做到。

最後,增發真的是個蠢到家的想法,你們在毀掉未來數字世界的價值錨定物,增發會有其他幣種去做的,輪得著你們操心嗎,做好側鏈一切都好。但這沒關係,這不會毀掉比特幣,僅僅是多了一個有些可笑的分叉而已,不是嗎?

為了驗證上面我所說的一切,我會留下我的ECDSA數字簽名供任何人校驗,指向比特幣高度為0的創世區塊:

我,曾是那個中本聰。

感謝哈希派《中本聰,我找到你了》和Twitter @CSW提供的部分信息

感謝知乎《中本聰有能力用一句話毀滅比特幣嗎?》匿名高贊答案

感謝Albacore labs提供的驗證簽名生成工具,It’s not real.

致敬中本聰,那個改變世界的陌生人。


幣圈事務總局


樓主的問題很有意思!我在回答你這個問題的時候,先了解下比特幣的一些情況!

比特幣(BitCoin )的概念最初是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來的!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佈的開源文件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絡!點對點的傳輸速度並且達成了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發行,它是依據特定的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俗稱挖礦。那麼比特幣本身的這種算法是通過整個P2P網絡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佈式數據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的安全性!並比特幣的總數量永久的限定在了2100萬枚!

上面得這個解釋樓主應該會明白,為什麼比特幣值錢了!那麼我們瞭解下中本聰!

中本聰是比特幣的開發者兼創始者,日裔美國人,愛好手機火車模型,64歲!畢業於加州州立理工大學,取得物理學學士學位。中本聰本身為美國的大企業及軍方做過保密工作,因此他的一些檔案是保密的!平常人瞭解的不多!只是知道他是一個學者,在發佈了比特幣後就沒再關注,那時候比特幣是電子貨幣的概念!


從資料中我們可以發現中本聰本人很低調,並且可查資料比較少!因此,我們沒辦法過分的去了解他!就好像打個比方樓主知道誰設計的人民幣嗎?同樣的的道理!


你懂得!!!


學渣愛問答


有人說他是日本人,有人說中本聰2014年64歲,是一名日裔美國人,畢業於加州州立理工大學,獲得物理學學士學位。而且,中本聰並非化名,他的真實姓名就是“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

但最終發現“中本聰”並不是“中本聰”。


近日,澳大利亞企業家克雷格·賴特(Craig Wright)公開承認自己是網絡虛擬貨幣彼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他做出的這個承認結束了數年來大家對到底是誰發明了比特幣的揣測。

然後幣圈的一些知名人士以及比特幣研發核心小組表示“中本聰”(賴特)說的是真的。而且比特幣基金會的加文·安德爾森(Gavin Andresen)在自己的博客中表示支持賴特的說法。他寫道:“我相信克雷格·賴特是比特幣的發明者。”

但據說“中本聰”有100萬個比特幣,按照上圖單幣價格60817.51元。我的天,如果中本聰真的有這麼多的比特幣,那他可厲害了。但“中本聰”到底是誰還有待考證。

關注頭條號:區間集,區塊鏈每一步都有你我的記錄。


區間集


中本聰,一個假名、生日也是假的,一個極端的“去中心化的變革者”,是一個極端的“加密朋克”,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或有更大的目的


中本聰,區塊鏈這種極端的“去中心化”可能就是一個陰謀,因為世界、人類怎麼可以完全實現“絕對的去中心化”呢?


最早發佈比特幣的網站要求要用真實姓名、真實信息,而這個“中本聰”卻可能是一個假名,他填寫的出生日期是1975年4月5日。後來經濟學家們發現:這個日期大有文章,另有隱意。4月5日在貨幣史上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天。是美國政府所作所為中最違反憲法的行為之一。這是政府不經過民主程序對民眾最直接的盜竊行為之一。


中本聰的創世論文以及比特幣代碼、他的生日數字不是隨機組合。這是一個政治隱喻


有人說中本聰是個日本人,因為最早成立比特幣交易市場的就是日本,而且現在大量的比特幣投資人都匯聚到日本,更難免有人擔心“這種極端的去中心化,區塊鏈-比特幣背後有更大的陰謀”。



事實上,極端的“去中心化”是不可能實現的事:


在比特幣出現之前,就有了基於密碼學技術的加密,這些都是有‘加密朋克’情節的互聯網高手們,用於獎勵那些致力於保護公民隱私的黑客們。


在前期,主要是一群自以為天才的互聯網精英,比如什麼黑客、密碼學家和追求隱私的狂熱份子,他們極力主張用密碼技術保護個人隱私不受其他人的侵犯。然而,正是這種最簡單的“技術男”們的想法,卻改變了世界。


中本聰第一次出現是在2008年11月1日。

那一天,秘密討論群“密碼學郵件組”裡出現了一個新帖子:“我正在開發一種新的電子貨幣系統,採用完全點對點的形式,而且無須受信第三方的介入。”該帖的署名就是塞託西·中本聰


2010年12月12日,中本聰在比特幣論壇發佈了他最後一個帖子,其後,他在網絡上的公開活動頻率也逐漸降低。直到2011年4月,他發佈了最後一項公開聲明,宣稱自己“已經開始專注於其他事情。


所以,有一些經濟學家就擔心,這個中本聰,可能有另一些大秘密,或是區塊鏈本身的這種極端的“去中心化”就是一個陰謀,因為世界、人類怎麼可以完全實現“絕對的去中心化”呢?




希望我的原創回答能對網友有所幫助,若有其它問題,可以留言回覆,我儘量給大家解答!加關注,方便找我。也希望隨手點贊-轉發支持我!

今日頭條孫洪鶴:互聯網創投、創業導師、品牌營銷、商業模式專家,《創業五部寶典》、知名自媒體原創作者,每日更多原創請關注,若認同請幫忙點贊-轉發一下。


孫洪鶴


什麼是比特幣? 比特幣概念由中本聰提出,它是一種點對點,去中心化的數字資產。創始者中本聰在2009年,於芬蘭一個小型服務器上親手打包了第一個區塊,同時獲得了50枚比特幣的挖礦獎勵,而第一個比特幣也就此問世。


而比特幣挖礦獎勵每四年就會減半一次,所以按此計算,總量為2100萬的比特幣將於2140年發行完畢。而現在比特幣在全球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其甚至可以完成支付、投資等等。



中本聰? 比特幣相較於剛開始發行時的價值,現在已經上漲了不知多少倍了,那麼作為如此值錢的比特幣的開創者:中本聰,又是何許人也?


雖然中本聰是比特幣的開發者兼創始者,但出於各種原因,他本人並未在世人面前展露真容,所以到底誰是中本聰呢?


中本聰是在2008年11月1日正式對外發布了比特幣白皮書,又於2009年1月3日親手在芬蘭打包了第一個創世區塊鏈,並首次首位挖出第一枚比特幣。


所以,現在認為誰能動用創世區塊裡的比特幣,誰便是中本聰本人。於是,在過去的幾年比特幣歷史之中,便出現了多位“中本聰”,一起來看看。


望月新一: 他是一位在數學領域裡有著卓越貢獻的數學家,在2013年他被人爆料為中本聰,但隨後卻並沒有提出直接證據證明望月新一就是中本聰。


多利安·中本: 在2014年一位黑客進入了中本聰曾用過的郵箱,併成功在郵箱中找到了該郵件的主人,而主人正是多利安·中本,但隨後,多利安·中本本人卻表示自己只是偶然獲取了該郵箱的地址與密碼,並不是中本聰。


克雷格·耐特: 在2016年,克雷格·耐特對外聲明自己就是中本聰,這是一位自己表示他就是中本聰的人,他宣稱自己能提供中本聰的私鑰。但隨後,他又無法面對大家的質疑,於是他又撤回自己的聲明。


所以,現在誰是中本聰本人呢,外界還在紛紛討論與探索之中。作為一項非常聰明的發明,比特幣這種數字資產在全世界迅速普及,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知,但作為它的發明者中本聰是誰,目前還是一個謎。但正如外界所說的那樣,誰能動用創世區塊鏈的比特幣誰就是中本聰本人,這個依據還是十分可信的。



科技問答達人演示邦


演示邦


個人而言,比特幣就是在美國特殊經濟環境下搞出來的一個吸引資本的工具。 目前美國正處在吸引全球資本的特殊時期。包括加息,降低企業稅率,當然了還有這個比特幣。美國比特幣交易合法化就是為了吸引全球資本去美國炒作。以便最後把美國金融泡沫吹的夠大時一起收割。

比特幣是09年出現的。剛好是08年金融危機之後。 感覺所謂的創始人就是美國政府,從08年經濟危機後就想著創造一種圈錢工具,好在美國金融吸收全世界的流通性的關鍵時刻拿出來這個吸血工具再大吸一下。所以所謂的崩盤,其實就是美國政府收割全世界投資者的時候,最主要的標的就是美國股市,所以美國股市崩盤的時候就是比特幣崩盤的時候


最喜歡看的是評論


沒人懂中本聰是誰,死了還是活著,或者根本不是一個人💤可能是一幫人,中本聰只是代號。


算什麼韭菜


中本聰到底是誰?是中本聰發明了比特幣協議,沒有人知道他到底是誰,具體的身份,中本聰的神秘身份眾說不一,即便有人知道也會守口如瓶。
作為最早時期的挖礦者,中本聰確實積累了大量財富。不過中本聰本人早在2010年前就停止了參與比特幣項目。
最後一次知道中本聰的消息是在2011年,中本聰發了一封郵件,說:我開始幹別的事了。人們只是妄加揣測,沒有人知道他真正的的身份,哪國人,甚至是男是女都不確定。中本聰曾表示,用假名的好處是促使人們專注於技術本身,而非作者本人。


秦家二哥


中本聰日裔美國人,是比特幣的創始人,2008年首次構建比特幣框架,2009年建立比特幣的源代碼,至此比特幣誕生,2010年底,比特幣開始逐漸被人們瞭解,這時候中本聰本人從互聯網消失。

因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區塊鏈,而區塊鏈的最主要一點就是去中心化,所以我們猜測,中本聰本人也不願意違背這個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