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氣虛怎麼治療?

Dominattions


肺氣虛為中醫的一種病證,又稱肺氣不足。

諸氣皆屬於肺,肺主一身之氣,所以肺臟很容易表現出肺氣虧虛、肺氣不足的現象。

即肺的生理功能減弱。

肺氣不足多由寒溫不適,久咳傷氣,悲傷不已,勞逸不當所致。多見於疾病的後期或慢性肺系疾患之中,屬虛證。

《靈樞本神》:“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盈仰息。“

症狀為:

1.呼吸短促 肺主呼吸,肺氣虛的話會出現呼吸短促,即呼氣的時間長,吸氣的時間短,也就是氣呼出去的多,吸進來的少。

2.說話聲音比較輕 說話聲音比較輕微,低怯,並不是輕聲細語,而是它所發出來的聲音明顯能夠感到氣不足,無氣力,因為稍微提高聲音就會感覺到呼吸不暢,乏累。

3.特別容易出汗伴乏力 稍微一活動就出汗。

4.比較容易感冒 因為肺主呼吸,所以肺氣虛的朋友首先是抗病能力降低,容易受到一些外邪侵襲,所以較一般人容易感冒,感冒的時間比較久,治癒的時間比較久。

治療這一類的病症的,可經常使用人參,黃芪,五味子,炙甘草等藥材,以補益肺氣;對經常怕風、容易風寒感冒的人,可以選用玉屏風散,風寒重的,可以適當加入生薑、紫蘇葉、白芷、荊芥等藥材。常見的方劑有:補肺湯、補肺等。

而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這樣的食物:白木耳、百合、花生、黃芪等以達到補益的目的。

推薦一款”養生益氣粥“:山藥200g,大米30g、枸杞30g,先下山藥和大米,7成熟後,再放枸杞,煮熟即可食用。可常食此粥,效果不錯。

而通過艾灸的方法,自己動手調理肺氣虛,效果很好。穴位如下:脾俞、足三里、膻中、氣海等穴。


冰臺草堂


從中醫角度來講,人體的氣有肝氣,肺氣,腎氣,脾氣,衛氣,營氣,宗氣等,氣是人體的動力~血是這個動力的源泉,它們共同推動著身體內能量的轉化和新陳代謝~人體要氣血平衡,才會精神抖擻~氣為血之帥,氣虛,推動血液循環的動力就弱,血行遲緩,人就會容易疲勞~除了要保證氣血充盛外,還要保證氣血的順暢~只充盈,不順暢,就會出現失調,就會有鬱滯~

氣虛是中醫的一個證型,因為生病或太累了,就會出現氣虛的症狀,等狀態調整了就不虛了!但氣虛體質是一個長期氣不足的狀態,如果一個人總覺得很累,說話多了就頭暈,白天出汗多是氣虛等,那就應是氣虛體質了!但是並不是所有上氣不接下氣都是因為氣虛,還可能是氣鬱,不通不是因為沒有力氣,是氣機通道被阻塞了,多是因為情緒變化因此氣機不暢了!要區別氣虛和氣鬱的接不上氣,中醫講氣虛的人在接不上氣的同時會有嚴重的疲勞感,在上坡路更加接不上氣!氣鬱的人,一般不會明顯疲勞,相反在運動或做事後反而會覺得更舒服因為情緒分散,中醫講的肝鬱也就緩解了!同樣是氣虛,但是類型不同,比如肺氣虛,脾氣虛,心氣虛...等等!中醫講久坐傷氣,長時候坐著肌肉不運動,身體功能減退使人氣虛,增加人患心臟病,糖尿病甚至更嚴重!

中醫最常犯的一個誤區就是哪虛補哪,卻忘記了人體的系統性,如果只是單純的補血,不補氣,其實吸收的轉化率是非常低的!人體的氣血好比汽油和汽車,血是汽油,氣是汽油燃燒以後產生的熱量!氣血相互轉化,如果沒有氣升溫,提供熱量,那麼汽油也點燃不起來,所以為了造血,需要補氣進行輔助!血虛不僅要補血,還要補氣!

肺有多好,皮膚就有多好!我們的皮膚跟肺有緊密的關係,肺臟隨我們的一呼一吸帶動精微營養物質,潤澤和滋養我們的皮膚和毛髮,肺控制著毛孔的開合,肺臟決定著面部毛孔的排洩!當肺出現問題,毛孔排洩不暢,就會長痘痘和粉刺!脾虛涉及到肺氣也虛,免疫力不足,總是感冒或容易過敏~

中醫說肺主皮毛,肺氣虛的時候皮膚就會出現不任寒熱的問題,溫度調節功能下降了,就是護衛體表的功能下降了,屏障出了問題,風寒很容易侵襲進來,至於夏天的怕熱也是同樣道理!中醫說的表氣是人體和外界環境中的,一個隔離帶, 一個緩衝區,這些環節出了問題,在天熱的時候身體的消耗就要加大,傷津耗氣的結果,氣虛的人本身功能就不足,儲備就不夠,自然比其他人更不經消耗!因此,氣虛的人無論是入夏之前還是入秋之前都應有所調理——補氣,修補自身與環境間的緩衝區,隔離帶,即儘快建立屏障!俗話說說春捂秋凍,秋凍也是通過加減衣服促使身體自己儘快建立禦寒屏障,但是氣虛的人的屏障不是能靠凍而凍出來的,所以需要提前補氣來抵禦風寒的到來!

『供參考』


倩婷匠於心


肺氣虛這種病症在生活中也很常見,引發肺氣虛的病因有很多種,而且症狀表現很明顯。肺氣虛的治療以補益肺氣為主。

肺虛咳喘可用補肺湯或人參胡桃湯;肺衛不足易感外邪可用玉屏風散;合併肺陽虛者可用保元湯。



下面就跟我一起來了解一下治療偏方吧。



1、對本髒虛損、肺氣不足。

症見氣短喘促,或咳嗽,聲音低微,神疲乏力,血壓偏低,面色淡白或自汗,舌淡苔白、脈虛無力者,當補益肺氣,宜用保元湯加五味子:人參9克、黃芪15克、生薑3克、五味子6克、炙甘草3克,加水煎煮,取汁,一日分2~3次服;或用開水浸泡,代茶飲。也可用人參胡桃湯加五味子:人參9克、胡桃仁30克、生薑3克、五味子6克,加水煎煮取汁,一日分2—3次服。


2、對易患風寒感冒

症見鼻塞、頭昏頭痛、惡風寒、疲倦乏力、舌苔薄白、脈浮無力者,宜用玉屏風散加紫蘇:黃芪15克、白朮15克、防風12克、生薑6克、紫蘇10克。加水煎煮取汁,1日分3次服。未患感冒,當益肺氣固表,宜用玉屏風散(前方去紫蘇)煎湯口服,1日2次。或用玉屏風丸1次6克(或沖劑),1日2次。也可用北芪片1次4片,1日2次;或用人參北芪片,1次4片,1日2次。


3、對虛寒性慢性鼻竇炎

症見頭昏、惡寒、自汗等。當以補肺氣為主,兼以通竅、解毒。宜用鼻通寧滴劑(含辛荑、蒼耳子)滴鼻,1次1~2滴,1日2~3次。或用鼻通丸(含辛荑、不食草、白芷、薄荷、黃芩、甘草),1次1丸,1日2次。均加服北芪片。


4、對肺氣陰兩虛兼腎陰不足

症見陰虛內熱、舌紅口乾、乾咳少痰、手足心發熱、失眠盜汗、夢遺失精、大便乾燥等症狀。治療宜用補陰煎加減:生地15克、麥冬10克、天冬10克、北沙參10克、地骨皮10克、女貞子15克、天花粉6克、甘草3克。本方有滋腎潤肺、清虛熱止乾咳的作用。


5、對肺氣虛兼腎陽不足

症見形寒而畏冷、清涕不收、小便頻數、餘瀝不禁者。可補氣溫腎,宜用保元湯:人參9克、黃芪15克、肉桂6克、生薑3克、炙甘草3克。加水煎煮取汁,口服1日2—3次。

中醫治療肺氣虛的偏方很多,我們也要根據自身的症狀選擇合適的方法。以上介紹的方法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方法,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關注我!


嘉澍談健康


體質說明

肺氣虛又稱肺氣不足。即肺的生理功能減弱。多由寒溫不適,久咳傷氣,悲傷不已,勞逸不當所致。症見咳喘無力,氣短,動則益甚,痰液清稀,聲音低怯,神疲體倦,面色晄白,畏風自汗,舌淡苔白,脈虛。治宜補益肺氣。《靈樞本神》:“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盈仰息。”

肺氣虛多由久咳耗傷肺氣,或乎素體弱,肺氣不足,或因脾虛,水谷精微不能上榮於肺所致。多見於疾病的後期或慢性肺系疾患之中,屬虛證。

若飲食不節,脾氣受損,或勞倦內傷,脾氣虧虛,則不能生化水谷精微以養肺,所謂“土不生金”,致脾肺兩虛;同時脾運不健,水溼易於停聚,而為痰溼阻肺,此皆為脾虛及肺,而成脾肺兩虛。因此,脾肺兩虛有肺虛及脾、脾虛及肺之不同。久病肺氣虛弱,影響及脾,導致脾氣亦虛;或勞倦傷脾,氣血生化之源不足,肺失所養,而致肺氣虛;或其他慢性病影響肺脾兩髒等引起。

肺氣虛的臨床表現為:少氣乏力,稍有勞作則氣喘吁吁,呼吸氣促;人體抗病能力低下,容易感染外邪,易於感冒,多有畏寒、流清涕之證;遇寒冷易發作鼻竇炎。常見皮膚乾燥、皺縮、瘙癢,秋冬氣候乾燥時尤其突出;常可導致腎陽不足,使水液運行不利,出現尿頻數,餘瀝不盡。

自然適應能力

適應寒暑變化的能力較差,寒冷季節常感手腳不溫,易感冒。

飲食調養

可多食用補益肺氣、滋陰潤肺的食物,如北芪、百合、人參、杏仁、雪梨等。不過,不宜一次食用太多,宜少量久食,身體羸弱者更應防“虛不受補”。

慎食食物

應忌吃或少吃生蘿蔔、蘿蔔子、生薑、大蒜、胡荽、洋蔥、檳榔、蘿蔔纓、香椿頭、芥菜、地骷髏、金橘、金橘餅、羅漢果、肉桂、砂仁、豆蔻、菊花、白酒、香菸等。

體育鍛煉

可積極參加一些適當的體育活動。如慢跑是一種最完整的全身性協調運動,能增加肺活量和耐力,慢跑時維持呼吸均勻,可使足夠的氧氣進入體內。太極拳,柔軟操,步行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藥膳建議

【黃芪黨參烏雞湯】:材料:烏雞半隻,黃芪10克,黨參10克,大棗6顆,食鹽、水適量。將烏雞洗淨後斬塊,黃芪、黨參洗淨後備用,大棗洗淨後挖開去核備用;將食材全部放入燉鍋中,加水至完全淹沒食材,開中火隔水燉一個半小時後,取出加少量食鹽調味後即可食用。

功效: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肺、脾、肝、腎經,主治陰虛盜汗、陽氣虛弱、肺氣虛證等,對急慢性腎炎水腫亦有治療功效。

【川貝母海蜇瘦肉湯】:材料:川貝母12克、海蜇皮80克、豬瘦肉200克、生薑2片。川貝母、海蜇皮分別洗淨,稍浸泡,晾乾;豬瘦肉洗淨,整塊不必刀切。然後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1750毫升(約7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1小時半,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功效:中藥川貝母配伍海蜇皮煲豬瘦肉,其湯清潤而略帶中藥氣味,有輔助治療鼻鼾的功效,並能止痰咳、消痰涎、潤肺氣。

【銀貝雪梨湯】:材料:銀耳(幹)20克,梨200克,川貝母5克,冰糖30克。將水發銀耳揀去根蒂及雜質,洗淨,撕成小片。將雪梨洗淨削去皮,除去核與籽,切成小丁塊。川貝母洗淨。將處理好的銀耳、雪梨、川貝母一起放入燉盅內,加入糖和水1杯,上籠蒸約1小時,取出即成。

功效:銀耳功能滋陰補肺,潤燥生津;雪梨功能清熱生津,潤肺化痰;川貝母功能補肺清肺,化痰止咳。三品共用具有良好的清熱補肺,止咳化痰之功;尤其適用於老年人肺虛,肺氣腫,肺功能不佳所致胸悶氣短,乾咳無痰或咳痰咯血等症。

生活建議

應保持居住環境的清靜、空氣流通、陽光充足,病室內避免煙塵,要注意避免哮喘的各種誘發因素。加強鍛鍊,多作呼吸保健操,氣功鍛鍊。注意保護陽氣,做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日常飲食適當的清淡一些,少吃辛辣還有刺激性的食物。肺部對於身體非常重要,但同時又非常的嬌貴,冷了熱了都不好。所以,日常一定要做好對肺部的保暖工作。


中老年人健康之路


我是肺氣虛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