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不起眼的小城夷陵,為何決定著整個東吳政權的存亡?


決定東吳政權存在的不是夷陵,是江陵,其實還不是江陵而是荊州的上游。蓋因孫權和呂蒙,以及江東的本土氏族,旨在建立一條以長江天塹為基礎的防衛線,這才讓江陵控制的上游地區變得極其重要。換句話說,如果孫策還在,他可能會選擇出擊淮南一帶,控制淮水,統治在江淮之間,然後威脅許,洛等中原地區,江陵就不會影響到東吳國運了。但是,這也不代表江陵不重要,因為敵方出現在上游地區,是很容易順流直下,對東吳的統治造成干擾的。

所以,無論如何,東吳總是要把江陵拿在手裡,比較有安全感。但是,要牢牢抓住江陵,就必須拿下夷陵,使其成為掎角之勢,原因就是,江陵西面,北面除了本身城防,無險可守。



例如,三大戰役中的夷陵之戰,劉備發動戰爭,其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奪回荊州領土,尤其就是南郡江陵。因此,陸遜一開始軍事不利,避開劉備的鋒芒,節節抵抗,一直退到夷陵便不能再退了,只能死守待機。劉備這邊打不通夷陵,道路被斷,就收復不了江陵呀。因此,劉備救戰心切,一會挑戰,一會伏兵計,可惜陸遜就是不上當,劉備只好先回秭歸。第二階段,劉備終於有了一個繞道夷陵,從江南繞道武陵,再從江陵的背後發起攻擊的契機。結果,就是因為劉備這個計劃太繞,生生拖到了六月份,給了陸遜“火燒連營”的機會。所以,陸遜的堅守,劉備的無奈,都是圍繞著夷陵一地,自然關乎著東吳的國運。



可是,為何到了三路伐吳時,以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這種強大陣容的西路軍,卻沒有先拔除夷陵,就直接進攻江陵呢?而且,還是以失敗告終。更詭異的是,江陵如此一座重要的城市,為何卻交給朱然來防守,而不是軍事能力已在夷陵之戰中,得到證明的主帥陸遜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曹丕三路伐吳時離夷陵之戰並不久,劉備還在白帝城呢,陸遜要防止蜀漢再度發動進攻,於是親自防守在夷陵一線。所以,曹魏根本不需要擔心來自夷陵東吳軍隊的掣肘,即使陸遜派出援軍,可能也只是小股部隊而已。



再看當年的赤壁之戰後,周瑜發動的江陵之戰。當時,周瑜軍攻打江陵,所帶的都是水軍,於是和曹仁隔江相對《三國志.周瑜傳》。面對僵持的局面,甘寧自告奮勇,攻下夷陵後堅守,以作陸上的基地《三國志.甘寧裝》。果然,夷陵之失,曹仁急派五六千精兵攻打甘寧。周瑜用呂蒙計,給甘寧解了圍,這是江陵之戰重要轉折點。隨後,周瑜和劉備聯手,關羽隔斷曹魏從北邊派來的援軍。曹仁軍孤立無援,又失去夷陵屏障,只好退出江陵,周瑜雖然費了大勁,受了傷,但也如願以償了。



到了250年,曹魏王昶獻策攻取江陵,分三路伐吳,王昶攻江陵,王基打夷陵,州泰攻略巫縣,秭歸,相當於把江陵西面的屏障,整條線都按住了,特別是夷陵。可惜,由於東吳實力還在,司馬家族又忙著鞏固權力,所以這次只是小勝告終。後來,東吳西陵(夷陵)守將步闡造反,被陸抗平定。一直到西陵六路伐吳時期,東吳的江陵才徹底陷落了,這主要因為西路軍主將杜預和益州刺史水軍主將王濬配合默契。鎮南大將軍杜預包圍江陵,切斷內外聯繫,王濬率領水軍從巴蜀而下,又燒燬當年陸抗沉下鐵鏈和大鐵錐,由此王濬攻破西陵(夷陵)。江陵西面屏障一失,南岸的樂鄉又被杜預攻破,江陵頓時成了孤城,很快被拿下。

所以,夷陵,江陵之地相當於東吳長江天塹的頭部地帶,一旦落入低手,中下游地區立馬受到敵軍水師的威脅。西晉六路伐吳之戰,就是要一舉按住整條長江各處要地,使其無法通過水路互相援救。待到夷陵陷落,江陵隨之陷落,果然王濬的水軍如一把利劍,直插東吳的心臟,建鄴。


大飛熊騎士


夷陵,“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夷陵”。

在三國時期,夷陵屬於荊州的南郡;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揮軍南下,荊州劉表病死,曹操順勢就將荊州收入囊中,並將南郡從枝江以西析出臨江郡;赤壁之戰後,曹操敗回北方,孫權將南郡讓於劉備。建安十五年(210年),劉備改臨江郡為宜都郡,郡治均在夷陵。三國蜀漢章武二年,東吳黃武元年(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兵敗後,東吳改夷陵為西陵。


夷陵在三國時期,發生最著名的事件就是“夷陵之戰”。劉備為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親率大軍攻打東吳。孫權一邊向曹魏請和,一邊任命陸遜為都督率兵抵抗;最終孫劉兩軍僵持於夷陵一帶。由於劉備處在上游山區地帶,加之天氣炎熱,將軍隊分散於深山密林之中;被陸遜抓中機會採用火攻,加之劉備軍隊久攻不下士氣低落,最後一敗塗地,劉備憂勞成疾,病死白帝城。

夷陵之所以對東吳如此重要,就在於其地理位置

①夷陵處在鄂西山區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長江中上游的分界處,上控巴夔,下引荊襄,扼渝鄂咽喉。

②“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意思水流此處就變的平緩,山勢到此就變成低矮丘陵,這就說明夷陵周圍的地形。

孫劉兩軍僵持在夷陵地區,而此時劉備軍隊已經深入吳地數百里,在此處卻不得寸進。可見,夷陵對東吳的重要性。因為,劉備大軍一路勢如破竹南下,如果大軍一過夷陵,那麼對東吳就意味著無險可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