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名字,要到幼兒園才能辨好壞,有這三種情況說明“沒取好”

在父母心裡,自己的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在給孩子取名字

的時候也希望可以體現孩子的獨特性。但是有不少情況卻是家長自己滿意了,反而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

小趙自從有了身孕後就一直在思考給寶寶取一個什麼樣的名字,因為老公姓“王”,是一個人群數比較大的姓氏,很容易重名,所以名字最好是在低調中又給人獨特的感覺,讓人未見其人先知其名的時候就能心中有個好印象。為了給孩子取名字,小趙一家可是翻遍了字典和詩集,可是每次想出來的名字總覺得差了一點意思。

孩子的名字,要到幼兒園才能辨好壞,有這三種情況說明“沒取好”

最後一家人覺得也不必給孩子取太複雜的名字,以免孩子以後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好,於是最後給孩子取名為“王思意”,希望孩子能主動思考,探尋人生真意。

取完名字後,小趙一家都很滿意,既不是難寫的字,又有真誠的期望。

可誰知道,孩子上了幼兒園,還是因為名字惹出了問題。原來幼兒園的孩子說話常常咬字不清,將“王思意”念成了“王四姨”,於是班裡好多孩子都開始管孩子叫“四姨”。女孩子本臉皮就薄,被這樣一叫,心裡很不好受,連幼兒園都不想去了。

當初考慮了各種情況給孩子取的名,喊了這麼多年,一直很滿意,沒想到還是出了問題,讓孩子因為名字被笑話了。最後小趙打算給孩子改一個新名字,但是新名字又成了一個難題。

確實,孩子的取名並非小事。輕則難寫難念,重則像小趙孩子這樣被取了外號,還容易給孩子留下心理創傷。家長在給孩子取名時,下面三種情況尤其要避免。

▶▶哪三種情況說明還在情況沒有取好?

♥容易有諧音歧義

像小趙家的情況應該是第一種被避免的,因為容易有諧音歧義的名字往往會讓孩子在學校收收穫不少外號,這對於成長過程中心理敏感,自尊心強的孩子來說可是非常嚴重的,甚至會讓孩子一生自卑。而在這之中,像朱、梅、史、賴等特殊姓氏又需要格外的注意了。

孩子的名字,要到幼兒園才能辨好壞,有這三種情況說明“沒取好”

比如:姓朱的家長給孩子取名為“朱藝智”,但是諧音卻是“豬一隻”,自然是要不得的。

♥重名率太高

不同於家長們那一輩的“建國”,“某偉”,“婷婷”等這樣的名字,到了孩子們這一輩,重名的重災區都是“梓”、“軒”、“璇”、“萱”、“涵”、“昊”等現代小說中的人物名字用字,比如光是同音的“子軒”、“子萱”、“梓軒”、“紫萱”和“子璇”就已經讓人傻傻分不清了。同時,取名還要儘量避免和偉人名人重名哦。

♥含有難寫生僻字

九月份開學的時候,就有一則傳說孩子名字的社會新聞,原來一個班裡,有超過一半的孩子的名字都是生僻字,在這樣的對比下,簡單的名字反而讓人感覺更舒服。

這樣的名字不僅老師難記,孩子難寫,還容易給孩子以後的人際交往埋下阻礙。尤其是姓氏也是生僻字的,讓人一開始便不知道如何稱呼。

孩子的名字,要到幼兒園才能辨好壞,有這三種情況說明“沒取好”

除了這些,家長給孩子取名還要考慮到孩子的性別哦。男寶女名和女寶男名不僅會讓其他人產生誤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也容易讓孩子在學校受到嘲笑和欺負,影響工作後的個人形象。

▶▶給孩子改名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改名越早越好

如果需要給孩子改名,最好越早越好,因為一旦孩子上了學,尤其是16歲以後,就會牽扯到很多學校檔案和獎項榮譽方面的記錄,操作起來十分麻煩。

✔改名次數越少越好

有不少家長在給孩子改完名後仍覺得不滿意,或者給孩子算了生辰八字後又有了新想法,多次給孩子改名,其實這是很不好的。操作起來麻煩不說,還容易給孩子的人際交往和上學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還會導致孩子產生身份認同障礙。

孩子的名字,要到幼兒園才能辨好壞,有這三種情況說明“沒取好”

好的名字也是孩子的一個加分項,在孩子出世前,家長們可要多下點功夫,給孩子取一個一生適用的名字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