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麼樣告訴一個八歲小朋友吹牛和造謠的區別?

mhj780916


簡單的告訴孩子吹牛是把小的誇成大的,少的誇成多的,然後舉個簡單的例子,讓孩子形象的理解吹牛的意思。

例如,誰都知道雞蛋比拳頭還要小,某人卻說家裡有個雞蛋比臉盆還大。那這就是吹牛。

而造謠則是把沒有的,不存在的說成存在的。

比如 ,某人家裡丟了東西,就說是鄰居偷的。沒評沒據就亂猜測,下結論。很顯然是造謠。

相信,你舉例子之後,孩子會理解它們的區別。


心不染塵


許多時候,孩子能要求好自己遵守各種規則,而且,在同伴出現違反規則的現象時能予以制止。吹牛和造謠是他們現在無法理解的一個思想,孩子處於集體生活中,交往、處理事情的技能同樣很重要。我們在引導孩子管理、督促好自己的同時,也要注意發現孩子們處理事情的方法是否妥當,讓他們知道、學會正確的處理事情的方法,這樣才不傷害彼此的友誼。

讓孩子勇於承擔責任一個孩子自從他誕生的那一刻起,他就有享受中國公民的所有權利了,因此他也應該承擔起所有的責任,他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

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他的成長不僅有身體和智力方面的,還有人格和人品方面的。父母應該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各方面的條件以及正確的引導,使其成為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人。

因此,父母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一個孩子剛會走路,但還走不穩,孩子摔倒了便大哭,媽媽會說:“地真壞,打它。”孩子碰到桌子上了,媽媽會說:“桌子真討厭,誰讓你碰住寶寶的頭呢。”孩子玩玩具不小心夾住手了,媽媽會說:“不要這個玩具了,總是卡住孩子的手。”等孩子大一些,和鄰居孩子發生矛盾了,媽媽會說:“他不和咱玩就拜拜,有什麼了不起的。”孩子上學了,書本忘帶了,媽媽對孩子說:“對不起,寶寶,媽媽忘把書給你裝進去了。”孩子成績差了,媽媽會說:“都怪我,我沒有給你聽寫”。

孩子在學校和別人打架了父母去向別人認錯,諸如此類很多現象,家長充當替罪羊的角色,久而久之,孩子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嗎?答案當然是:否。板凳絆倒了孩子,不同的國度有不同的對待方式,而不同的對待方式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格特徵:中國的家長是打板凳,安撫孩子,孩子學會的是推卸責任,抱怨他人;美國的家長是“沒看見”,不去幹預,孩子學會的是爬起來走,獨立性強;日本的家長是批評指責,孩子學會的是承擔責任,尋找原因。為什麼在社會上那麼多的孩子犯了罪還不知道是自己的錯。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看過一本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裡面就講了作者是怎樣教育孩子對待摔倒這件事的。

每次孩子摔倒或者被什麼東西碰倒時,他並不說:“寶貝,它把你絆倒我們打它。”而是說:“孩子,不哭,你把它碰壞了,它肯定比你還疼,讓我們安慰安慰它?”我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非常好,培養了孩子有顆善良心,時刻為別人著想。作為家長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他的責任感,是孩子該做的一定不要替代和包辦!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獨立自主能力;讓孩子學會承擔,讓孩子學會承受磨難和挫折;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著獨立的人格和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將來孩子長大後,在家庭、在單位、在社會都有相應的責任和義務,教孩子學會承擔責任,教孩子儘自己該盡的責任和義務,這樣 孩子才會有一個自己的人生和未來。





ps君


具體到真實生活中事情上給他舉例分析。

吹牛個人認為其實本身對自身及身邊的人沒有特別大的危害,其危害程度就像生活中汽車違停交警叔叔會警告或是貼罰單一樣。他嚴重一點最多是違規1。

再說一下造謠,它本身的危害就要大的多得多。無論是對自己而言還是其他人而言均是如此。它屬於我們常見的闖紅燈、酒駕甚至是醉駕,不是簡單的違規而是違法。他上升的層面其實就很明顯了,這些將不會是警告或是簡單罰款了而是可能蹲牢。

最後總結一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自家孩子的理解能力具體到他容易理解的事物上引導他自己去理解認知。



咚咚颯


傳遞信息的目的在於讓聽者接受並理解,進一步是形成認知和潛意識指導行為,論小孩子接受度,最好的方式是講故事和事例,再配合聲色的表演會更進一步加深印象。所以配合道理聲色並茂講案例或故事就可以達到讓孩子接受的效果。但是,我們教育孩子僅僅認知某個原理只是開始,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引導他運用到正確的地方,啟發他思考,這就要反問他。例如 明白了吹牛的意思,那你以後會不會這麼做呢?如果同學在你面前吹牛你會怎麼做?等等問題。。。每一個點可以發散啟迪孩子的智慧!


紅客圈


吹牛是不損害別人的,造謠會損害別人的。

吹牛是說自己,造謠是說別人。

吹牛是虛榮心,造謠是害人心。

吹牛是誇大事實,造謠是改編事實。

吹牛是影響一個人,造謠影響一片人。



下河撈月


打比喻,從幽默笑話找故事講給小朋友聽,讓他知這是朋友聚會互相吹捧自已增加笑料樂趣,正規場合不宜吹牛,吹牛要適度,讓他知道吹牛與造謠區別,鄰家有↑老奶好無中生事,造謠某小婦女跟某某有一腿,導致丈夫打傷妻子吃了官司,傷者孃家父兄追根其源,弄出三媒六指證她,讓她罰了錢道了歉,受盡辱罵,兒女顏面盡失。若不是認錯態度好,認罰,就拘留了。從這件事讓他認識吹牛不莊重浮淺,無中生有,滿嘴跑炮,出了事是要承擔責任。


用戶7891376116342


首先我們得清楚吹牛和造謠的含義。一般吹牛都是形容沒有實力,還喜歡裝作自己很厲害的人。而造謠是說製造謠言,挑起事端。

其次,需要認清吹牛和造謠的對象。吹牛一般是兩人之間用於誇耀自己的話。一般不會傷害到其他人。造謠一般指兩者之間的交談重傷到了其他人。講給一個八歲的孩子,我們需要生動形象的例子。比如,小明誇耀自己的家的房子比天還要高,就是吹牛。而小明說小麗,非常的小氣,就是造謠。在沒有證據的時候,讓第三個人或第三方受到了傷害,或者信譽受到了損害,就是造謠。

所以我們要知道,首先判斷吹牛和造謠,要看是否涉及第三方,其次,要判斷吹牛和造謠的區別是是否傷害其他人。




燕小三


給他一塊錢,對他說,這一塊錢能買任何東西!

給他一張紙,說這是錢,能買任何東西!

前者是吹牛,後者是造謠。


鯊神


外人很難插嘴。

難易程度取決於兩個方面。

一是孩子的接受程度理解能力。也就是說取決於其父母對其的教育。

二是孩子父母的配合情況。如果父母太過於護犢子,覺得自己孩子完美的無懈可擊,這就擺明了會指責你。


睡到自然醒250


吹牛是在這件事的基礎上進行了誇張!比如說,我跑的很快,能超過劉翔!造謠是沒有這件事,編造出一件事!比如說,我們鄰居家的小孩長尾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