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上一年級,因為比較調皮上課說話,被老師中途叫回家該怎麼辦?

Chnegneng


小男孩一年級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沒開竅”的他們,管不住自己,或者根本沒意識到需要管住自己。

孩子意識不到要管住自己,就用習慣來約束。

在家幫助孩子慢慢養成習慣吧:

  • 每天練習靜坐15分鐘,其他什麼事都不要幹,就“正襟危坐”;家長陪坐;
  • 寫作業時,不準說話、問問題(不會空著,做完統一解答)、喝水、上廁所,保證每次40分鐘;
  • 長期堅持,家長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我才不會說直到二年級上學期,還因為孩子上課紀律差,被老師喊到學校“喝茶”的事呢)。

不要打罵孩子(最多偶爾嚇一嚇),正確引導,不要讓孩子因為此事厭倦學校。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在養育孩子的路上,我們難免有困惑。歡迎關注@為父筆記 ,一起交流,一起成長。

為父筆記


我兒子上一年級,因為比較調皮,上課說話,被老師中途叫回家怎麼辦?孩子剛上一年級,比較調皮,上課說話。我認為這很正常。孩子剛進入一個陌生的學習環境中,班級裡這麼多認不識的小朋友和老師,他感覺很新鮮,好奇,上課時就會東張張西望望的,也會不由自主的和別的孩子說說話,他這樣做是違反了課堂紀律,作為教師應該耐心的對孩子進行教育,要求他上課時不能隨便講話,應該認真注意聽老師講課,只有這樣耐心的教育讓孩子慢慢的養成上課時認真聽課,不隨便講話的好習慣。怎麼可以叫孩子回家呢?孩子到學校來是接受教育的,老師應該盡職盡責的,耐心的對孩子進行行為規範,文化知識的教育和傳授。就是孩子犯錯而屢教不改,也不能叫他回家,他有接受教育的權利,我們的每位人都沒有權力剝奪他接受教育的權利。應該及時的和孩子的父母溝通,共同分析孩子老犯錯的原因,共同做好對孩子的教育工作。特別是父母應該經常對孩子講:“你是學生了,在學校裡要聽老師的話,上課時不能搞小動作,不能隨便講話。"在家校共同配合下,孩子的這點缺點是一定改掉的。在這裡提醒家長們,儘管老師的做法是不對的,作為家長應該冷靜的對待這件事,不能去學校大吵大鬧,這樣做對你的孩子是非常不利的。老師也是平平常常的人,也可能犯點錯,我們應該相信他能認識到自己的錯,並能改正錯誤。如果家長抓住老師的錯而大吵大鬧,搞得兩敗俱傷,這又有什麼好處呢?……。


姜長永


好巧,我孩子一年級的時候也是因為上課說話,老師讓回家一週,

當時我和老公都上班,家裡老人都不在本地,要是孩子在家待著根本沒有人看,

只能耐心給孩子講道理,不遵守課堂紀律,只能在家一個人待著,會落下課程,還不能課下和同學玩耍了,

如果能遵守課堂紀律,可以獎勵心儀的玩具,

總之,就是耐心引導,有獎有罰,把利害關係和他講清楚,他自己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判斷,從而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靜明月


孩子從幼兒園到上一年級,剛開始的時候不適應難免的,我家孩子剛上一年級的第一個月,我幾乎每週都會接到電話,還被請去學校過,所以非常理解你的心情。我們作為家長,首先要積極配合老師,瞭解為什麼讓回家,找到我原因後配合老師一起教育孩子,告訴他現在上一年級了,咱們更多的任務是學知識,不能像幼兒園那樣,只顧著玩,上課要遵守紀律,然後和孩子約定,如果連續一週變現好,可以給與獎勵,引導他學會在課上的時候約束自己,慢慢的孩子就會懂得上課的時候應該遵守的紀律。


飛洋媽媽育兒故事


首先,孩子淘氣,給老師和班級造成很大的影響,是肯定的。也說明了,家長在孩子上學前期,沒有做好各方面良好習慣的培養,作為家長是要負主要責任的。老師要面對幾十個學生,再加上遇到一個難管的淘氣包,的確很辛苦!作為家長要理解老師的難處,積極配合老師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你給老師底氣,老師才敢大膽管教你的孩子。你給老師足夠的信任和尊重,老師會嘔心瀝血的呵護關懷你的孩子!


不怕老的心


一年級的孩子調皮是正常的。但不知您的孩子調皮的程度如何?您說的中途被老師叫回家是怎樣一個狀況?是回家反省後再回學校上課?還是勸退了?

但不管哪種情況您都要到學校問明原因,配合老師教育好您的孩子,不要在課堂上講話,要遵守學校的校紀校規,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一年級的孩子好動是貪玩都是正常的。經過教育是可以改正的。

如果您的孩子是偶發的說話老師應該不會這麼做的。如果說話比較嚴重又屢教不改回家反省一下我覺得也在正常的範圍之內。只是給孩子一個提醒。但嚴格地說九年義務教育是不能因講話就責令其退學的。所以我建議您跟老師好好溝通,問明原因,做好對孩子的管教和引導。讓孩子早回課堂上課。


陽光宇月


總有一年級的小朋友,因為上課說話,老師實在管不下,不得已叫家長把孩子領回家。

首先,作為家長,應該明白:我們把孩子送進學校,為的是什麼?為的就是讓老師教育孩子!因為孩子要在學校這個環境裡生活,所以必須遵守學校的規則。

其次,出現這種事情,家長不要著急。先和老師溝通,聽聽老師是怎麼說的?然後把孩子領回家,讓孩子自己講述,他在課堂上的表現。孩子講完後,家長問孩子:“在課堂上說話,你覺得開心嗎?”孩子肯定會說:“本來我們說話很開心的,但是老師不讓。”家長接著問:“為什麼老師不讓在課堂上說話呢?”孩子會說:“上課說話會影響別人上課聽講。”家長問:“上課說話隻影響到別人嗎?你呢?”孩子會說:“某某某原因導致想說話。”到這裡,孩子上課說話的真正原因就找出來了,家長對症下藥。

最後,也是重點。家長面對孩子這樣那樣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心態平和。不要因為孩子有問題,動怒甚至動粗。

祝你們有個令人人羨慕的親子關係!


暖暖課堂


孩子在幼兒園主要是以遊戲為主,進入小學後,一下子要求孩子能中規中矩地端

坐40分鐘,的確不容易,家長要耐心地給予一定的適應期。

迂迴戰

放學後,讓孩子自己說說一天在學校所做的事情,對於做得好的方面,家長可以適當表揚,反之,也不用著急批評他,因為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家長想通過抽象說理的方法一般行不通,不妨採用“童話育人”的模式。

家長可挑選一些含有“上課做小動作是不對的”這層意思的童話講給孩子聽,在講故事時,也不用把話題往孩子的行為上去靠,可以鼓勵孩子一起討論故事裡的主人公,有時候無聲無息的教育效果會更好。

心理戰

孩子回到家,家長要營造一種比較凝重的氛圍,不跟孩子講話,直到孩子意識到問題,主動跟你交流,這個時候便要抓住機會,跟孩子談條件,比如明天在課堂上講話不要超過兩次。要他一天天慢慢改正,如果做不到將會受到懲罰。

這一戰術,是希望能觸及孩子的心理,給他留個比較深刻的印象去重視改正這一錯誤。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小小思維家


很簡單小學一年級,主要是培養孩子學習習慣,因為可能在未上學前沒有上過幼兒園,或者有可能幼兒園在幼升小的過渡教育不夠重視,所以小孩一下子適應不了,作為老師怕你的孩子影響別人上課,所以希望家長領回來通過家長耐心疏導和根據自已孩子性格特點逐漸啟發他學習性趣。再送來上課這種方法也比較好,關鍵是孩子家長首先心平氣和與老師商量,學校和家庭相互配合教育。


古稀之年談觀點


一年級學生初入學,一定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不然對以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現在要做的一定要和老師溝通好,知道孩子具體的表現,與老師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來幫助學生改掉缺點,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自己回去也要對孩子加強教育,嚴格要求,估計孩子上課調皮已不是一天兩天的,要想改過來,也需要一定的過程,家長切忌心急,要慢慢來,一年級只要把住關,往後形成習慣就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