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逼著我女兒學了三個學期的電子琴,沒有什麼成效,我該繼續嗎?

晴天小琴


逼著學,恐怕孩子對學電子琴沒有多大的興趣,至於學三個學期沒有什麼成效是正常的,剛開始學的入門級基礎,我們通常看不到什麼顯著的成效。




至於繼不繼續,尊重孩子的選擇,可以和她商量下,她要是覺得沒有興趣,或者說不想學,還是尊重她的意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沒有一定的興趣,是很難堅持下去。學琴是越學越難,學琴是逐年考級,這就是我們看到所謂的成效。

學琴苦嗎?肯定苦。

每天做完作業後別的小朋友都能去看電視玩遊戲,學琴還得練琴,進行一遍又一遍的重複動作,這對小孩子來說無疑是十分枯燥的。

如果沒有興趣練琴對孩子來說是挺苦逼的。因為我曾經也想跟著兒子練鋼琴,剛開始挺有興趣的,隨著越來越難,我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加上平時事情也多,隔一段時間不練我又忘了。雖然我是練著玩的,但是我能理解練琴的枯燥。



我會尊重孩子,剛開始是我引導他去免費上一節課,上完之後,我問他:你喜歡來這上課嗎?由於當時的老師比較討他喜歡,他爽快說:喜歡。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隨著天天練琴,會偷懶,需要大人的提醒。但是,只要Ta堅持就好了。學啥樂器都需要一些原動力,如果孩子對音樂也不感興趣,那可以發展其它的興趣愛好,比如體育或者下棋書畫等等。



學習一門特長,需要不斷和天性中的惰性做鬥爭。學會了堅持,堅持不是一句雞湯式的口號,而是一種需要反覆練習的能力!


餅乾育兒


如果是逼著去上興趣班,我建議還是不要讓孩子學習電子琴了吧!

給你講講我身邊的一個故事。

我有一個好朋友,家庭條件非常好,朋友很喜歡運動項目,比如:跑步、溜冰、滑滑板之類的活動。可是她母親呢!覺得女孩子學習這些不文雅,女孩子就應該跳舞、彈鋼琴,於是她媽媽就給她報了跳舞和學鋼琴。

朋友的童年很痛苦的,別人朋友每天玩耍,她就每天鋼琴和跳舞,後面鋼琴考到八級,跳舞也是學到了15歲。她的童年時期,就是參加不同的考試、比賽、培訓中度過。

後面她大學畢業了,再也不願意彈鋼琴和跳舞,有次和這個朋友聊天,我說你會跳舞又會彈鋼琴,你應該辦一個培訓班,教小朋友彈鋼琴和跳舞呀!她告訴我這輩子最討厭的就是彈鋼琴和跳舞,一輩子都不想接觸這兩件事情。

所以我想告訴家長的是,給孩子報興趣班,一定要挑選孩子喜歡的事物。興趣班顧名思義,就是孩子的一種興趣,孩子喜愛她,她才會學的好。如果孩子一點也不喜歡,即使家長逼著孩子學習成功了,也只能適得其反。

現在來回答題主的問題,首先家長是逼著女兒學了三學期的電子琴。

第一,你先問問你女兒還想不想學習電子琴。

1、如果女兒想學,那你可以讓你的女兒繼續學習電子琴。

2、如果女兒不想學習,那就不要再逼著孩子學習電子琴。

第二,沒有什麼成效,該繼續嗎?

1、首先要說明一下,孩子學習興趣班,就是一種喜歡和愛好,不需要什麼成績,也不要逼著孩子考試,應該讓孩子在輕鬆快樂的情況下學習。家長過於在乎成績,給孩子的壓力過大。

2、如果不是因為成績的原因,問問你女兒還願意學習嗎?如果女兒願意學習電子琴,你就給她學習,如果不願意,你就放棄吧!強扭的瓜不甜。

最後再強調一點,給孩子報興趣班,一定要投其所好,另外家長不要這麼在乎成績,興趣班就是一種喜歡和愛好,太在意成績這樣的興趣班不叫興趣班,而是叫考試機構。

如果家長放鬆,不給孩子壓力,孩子在輕鬆的環境中學習會事半功倍。


一月愛八月


你逼著孩子學了三個學期電子琴,我也順帶想了下兒子學拉丁舞的那個過程!

我兒子以前一直愛唱愛跳,他奶奶希望我給孩子報個舞蹈班!兒子幼兒園小班的時候我們家裡買了套學區房,又需要馬上裝修,沒錢吧所以我也一直不了了之。

每天幼兒園放學後,我兒子都在家放著大音量的音樂,自己在那跳舞,有時候一天都能跳近一個小時!他奶奶受不了了,就給孩子報了個拉丁舞!

一開始我孩子真的還挺喜歡的,一學期後我就自覺給續費了!從第二學期以後孩子就慢慢不如一開始那麼喜歡,他有過兩次不想去跳舞[捂臉]我和他聊了一些,我也說了不想學,第三學期我就不再給續費!

學期底,培訓班都有很多演出,跳完舞老師可能還給了個小禮物吧,我兒子又不行了,催著我給他續費[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既然孩子要求續費那我就給續費了!

第三個學期開始,就開始了各種不願意[捂臉][捂臉]我一開始也逼著他去跳舞!很多次一個非常乖巧的孩子就賴著不想去上課,最後甚至哭著求我別讓他上課!我和孩子又開始重新深談,他說自己太硬了,不像人家女生那麼軟,練基本功的時候自己都做不出動作,而且練習平板支撐時候自己還受傷了。那次深談之後我就果斷給停課了!

而說他喜歡的英語和鋼琴吧,英語課現在上第五個學期了,他比原來更喜歡!有事情他要做遊戲,就是和我比賽看誰按照一定規則說的英語單詞多,上課他也特別積極!我從不管他的作業,他都自己給自己記,有次週二晚上有課週一睡覺前英語作業沒有完,他給我說讓我把作業本放書包裡,說他在幼兒園得把英語班作業補了[呲牙][呲牙]還有鋼琴,週末經常是被他的琴聲吵醒,他還自己寫曲子,有時候拿個繪本看著看著就跑去彈琴了,他說自己想著彈呢[捂臉]

所以興趣真的很重要,如果你的孩子真的三個學期了,還是需要逼著去學電子琴,那麼就不如停了!


我是格調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首先,這位寶媽逼著孩子去學習她不願意學的事情,那麼,效果肯定是可想而知,孩子叛逆一點就會出現,你越是讓我做的事情,我就越不想做,就算是你逼著我去做了,我也會故意做不好。所以,問問孩子心裡怎麼想的,給孩子好好溝通,她總有自己喜歡做的一件感興趣的事情。

三個學期孩子學習都不見成效,可見孩子對你強加給孩子的這一興趣是多麼的反感。建議寶媽給孩子把這個興趣課給停掉吧,再堅持下去,先不說一期的花費多少,光說孩子學習不見成效就是在浪費時間。又這些時間還不如在家學習呢。

當然,寶媽也是想讓孩子有一技之長,也是為了孩子好,但是,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來對孩子好,寶媽愛孩子,愛孩子的前提是要尊重孩子,不能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做主,孩子大了就會有自己的思想,我們給孩子報興趣班更要聽一聽孩子自己的意願。不能僅憑自己的直覺就自行做主。

你的這個情況和我一位朋友很像,她的女兒想學習跳舞,但是,我朋友覺得女孩子還小就堅持讓孩子去學習鋼琴,女兒很反感,和我朋友大吵了一架,學習了一段時間每次都是變現的很不配合,一方面是為了表示她對媽媽的反抗,另一方面是她對鋼琴不感興趣。後來,和我聊起了這件事情,我告訴她。給女兒好好溝通一下,試著去傾聽一下女兒心裡的想法,並且,不要急著否定孩子,孩子雖小但是也要尊重孩子。

後來,這位朋友回去和女兒溝通了,最後,按照女兒自己的想法,尊重了孩子的選擇,女兒很努力,對於學習舞蹈有很大的熱情。這就是自己給孩子選擇的興趣和尊重孩子自己的興趣的區別。

所以,建議這位媽媽試著和孩子溝通一下,看看是不是自己對孩子控制的太過了,導致了孩子對你選擇的興趣表現出的反抗,造成了學習慾望變低。


小淘氣鬼日記


謝謝這位女孩的家長!為啥要謝謝你呢?因為你為孩子操碎了心!

孩子學了三個學期的電子琴,換來的卻是成效不佳,繼續學還是不學,先不議這個,關鍵分析為啥出現這種局面。

以我個人之見,不外乎以下幾點:

  • 孩子打心裡一開始就不樂意學電子琴。
  • 孩子剛開始還可以學,但後來發現沒想象的那麼容易學。
  • 孩子學琴的過程中,思想上有了啥想法

若是第一種情況,那麼下面的路怎樣走,兩個字‘停學’,只把彈電子琴作為一種愛好就行了,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嘛!家長苦逼又何必呢?結果啥樣?清楚了吧。

若是第二種情況,作為家長,這時候考驗你和孩子的時候就到了。畢竟孩子有興趣,在前進的路上出現了波折,這是難免的,這時候,一定要耐心的,溫和的和孩子講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沒成效,不可怕!我們大不了從頭再來,從哪跌倒了,就勇敢地從哪兒爬起,只要孩子勇敢地昂起頭,苦水也會變美酒!要相信自己!這種情況,答案應該明白了吧,還是兩個字‘繼續’。

若是第三種情況,就要注意了,因為孩子的認知能力逐漸增強,自我意識逐漸提高,作為家長,要洞察孩子的情況,看看孩子有啥想法,有針對性的給予關注,引導,絕不可武斷從事。這種情況下,到底繼續學還是停止學要視情況而定!

好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您有所幫助,還有啥要說明的,不妨我們在討論區共同商榷。


巧玩數學


孩子學樂器是一個漫長的枯燥的過程,作為家長首先在這點上要做好心理準備。現在的孩子其實都是家長逼著在學,自己毫無興趣可言。但是為什麼有些家長能逼著孩子考出了十級、演奏級、考上了音樂學院、甚至成為了音樂家?但有些家長逼著逼著孩子變得越來越反感,越來越不想動手指,越來越坐不住?

孩子在學樂器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態,以鼓勵為主。孩子原本連音符都不認識,現在能熟練識譜了這就是一種成效。別把成效看得太過重要,這樣只會給孩子帶來負擔,給孩子帶來逆反與排斥。

如果原本坐不住的孩子如今能安靜地坐下來;如果原本五音不全的孩子能準確地把控音準;如果原本連琴鍵上的音符都弄不明白的孩子如今能斷斷續續地彈出一首曲子了等等,我認為這些都是學琴所帶給你的成效。

學琴還有最關鍵的成效是一些你看不見的東西:增加記憶力、增加抗挫力、增加定力。

所以,我建議你自己先要改變,把心態調整以來。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孩子的學琴過程,我想會有改變。

如果還是要以你認為的成效為目標,那麼我建議你不要繼續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讓你滿意。


蝌蚪麻麻育兒經


【逼孩子上興趣班,不僅培養不了興趣,還會毀掉一門興趣】

現在的家長都特別焦慮,不為自家孩子報幾個興趣班都不好意思在家長群搭話。大部分家長報了班就想看到孩子出成績,學琴幾個月就希望孩子能出完整的曲子;學畫幾個月就希望孩子能畫出完整的畫。這類家長都操之過急,反而給孩子帶來壓力。

題主用了“逼”這個字,也就是說,您女兒未必是真的喜歡電子琴,只是您個人本身覺得電子琴好,或者女兒學琴能達成您其他訴求。接下來我們不妨探討一下孩子如何選擇興趣班和如何堅持練習這件事。

一、確定孩子真正的興趣是什麼?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沒幾年,很多運動、藝術上的興趣只在書本或者屏幕裡看過,自己沒有親身體驗。所以,孩子說喜歡某個興趣可能是對這種興趣好奇而已,等真的體驗過後才能知道能不能堅持下去。

父母這時候可以幫孩子多找幾個類型的興趣班,而且以短期班為主,讓孩子親子體驗後,跟孩子探討哪個興趣班可以長期學下去。尤孩子自己選出的興趣班,大多數是孩子真正喜歡,而且擅長的。

二、制定規則,保持距離

確定孩子興趣後,要跟孩子一起制定規矩。例如每天練習幾個小時,中途休息幾分鐘......

與孩子保持距離,在孩子練習的時候儘量不要打擾他。“打擾”也包括提醒、責罵、訓斥、諷刺、埋怨。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學不會,或者發揮不理想就立刻“提醒”孩子,而這些“提醒”通常帶著負面情緒。

孩子接收到這些負面情緒,很快就會對這個興趣失去興趣。因為他每當想起這個興趣的時候,都會想到父母的指責,這個興趣伴隨著太多負面情緒,甚至在孩子長大後也厭惡這個興趣。

三、製造稀缺

有些高明的家長反其道行之,知道孩子喜歡某個興趣,就規定這個興趣每天只能練習半小時,多了都不行。孩子就會抓緊時間練習,練習過程非常認真,喝水、小便都捨不得去。時間到了還央求父母能不能多練10分鐘。

只要是孩子真正喜歡的東西,他自己就會努力去追求,家長這時候製造一些稀缺性,孩子就會更努力。

四、放棄

就像題主的題目,有些興趣不一定是孩子喜歡的,家長需要跟孩子確定是否放棄這個興趣。例如提醒孩子:如果這個興趣放棄了,以後就不能再選擇這個興趣了。大多數孩子會權衡再三,繼續學下去。也有的孩子很堅定地想放棄,那也應該尊重孩子的訴求。

硬讓孩子在興趣班待下去,對孩子來說就像坐牢。

五、降低期待

在那些能堅持下去的孩子裡面,也沒用幾個肖邦、李雲迪。所以家長大可以放低期待,放平心態,這樣才能對孩子的每一點進步感到欣慰,孩子在愛的關注下也更能堅持下去。

其實,每個家長剛開始為孩子報班的時候,都沒想過自己的孩子能成為大藝術家,只是想他陶冶性情,多一種方式感受美,多一種方式表達情感而已,後來帶孩子上興趣班,帶著帶著就忘了初衷。

歡迎關注@芭巴爸爸,專注育兒領域,分享有效的科學育兒方法和心得。

芭巴爸爸


以下。只是根據我們家寶貝姑娘小時候學舞蹈、學鋼琴的情況、得出的經驗。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姑娘小時候呢,因為周圍小朋友都學舞蹈,所以當時也沒有考慮太多、(後來還是感覺有點兒隨意了)還是因為沒有經驗😖就報了當地一個舞蹈班。當時就學的比較辛苦,什麼下腰啊,劈叉呀,真是學得很累,我們看著都心疼。可能也是這個比較辛苦,再一個呢,這個劈叉確實也是疼,所以心裡就是特別牴觸、再後來慢慢的也就不學了。 姐姐家的一個姑娘呢,也是學的舞蹈,孩子比較喜歡,也屬於小有天賦吧、還得了不少獎。原本有意往舞蹈方面發展。但是呢,後來瞭解了一下,你要是想在舞蹈這方面發展,走專業路線。這個不光是她本身身材要符合要求。家長也要符合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要有這方面的基因。有天賦的人太多了、你平時覺得還挺美的、跳的還行。但當你進入這個圈子,你會發現真的很受打擊,你可能也只是個小草,你覺得別人都比你跳的好😱😱後來呢也就不了了之了😃

🎹🎹🎹🎹姑娘不學舞蹈了。老婆從小有這個鋼琴夢,以前沒有這個條件,哎呀,這下姑娘替她圓夢了😂😂非讓姑娘學鋼琴😓😓姑娘也老實,她媽咋說她咋來?找了個老師還是我們的朋友。教的也確實是很認真。但是呢,心裡無琴、本不想學習。奈何真也沒有音樂細胞。彈了小半年、彈的那個聲音呀,真是難聽、晚上9點後、我一般都不讓她彈、真怕把誰嚇著😃😃心無動力也就學的比較隨意、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想起來了沒事幹了,去聽一節課,經常是老師來電話叫去學😂😂鋼琴。學的比較牛,也是奇葩了、老師比她上心。😃😃後來學業緊張也便不去了。

高中時突然有一天告訴我她想學吉他🎸🎸🎸🎸。看人家彈吉他覺得很酷、便也想學。我便義正言辭的告訴她想學沒問題。先問問你自己能不能堅持下去?否則免談。😄😄隨後便沒有了下文。

你家姑娘這個事兒。實在不行算了吧。家裡要是條件允許在換個樂器吧三個學期、那也就是已經一年半了,如果還是沒有長進的話,那還真是換一個吧。可能真是不喜歡。

今天,我家寶貝姑娘放寒假回來。我特意。問了一下,如果現在再去學舞蹈,再去學鋼琴,會不會去?她的回答讓我有點兒意外。舞蹈不會去學,但是鋼琴、她會去學、而且還會用心去學。我很吃驚啊,我就問她原因?你並不喜歡這個東西啊、為什麼要去學?她告訴我,到大學以後,發現好多大學生都跟她一樣、學習舞蹈、學習音樂的過程包括生活軌跡也基本一樣。除了學習沒有別的愛好。所以說呢,她現在的想法跟以前是不一樣的,以前。比較簡單,喜歡不喜歡。而現在呢,就是需要不需要、可以在學習之餘放鬆一下。可以瞭解一下不同的圈子。

這個回答了也提醒了我、孩子呢。不光要學習、確實要培養一個愛好。或音樂,或書法,或美術,或文學,是會伴隨孩子一生的。所以說如果家裡孩子👶🏻實在是不喜歡電子琴,你可以換一個別的樂器或者培養一個別的愛好比如美術、書法。,孩子現在比較小,心智還不是很成熟。所以有些事情呢,也不能完全聽她的。

再說一個題外話,我現比較後悔小時候沒讓孩子去學毛筆字、學美術。美術還可以商量,毛筆字是必須要學、不光能提高孩子的心性。更能一手好字走天下。

希望能幫到你、只是一家之言、慚愧。🙂


一加一不等於五


我是心藏朗月。出現這種情況,我覺得沒必要繼續了。

說說我身邊的兩個例子。

同事的孩子學電子琴,孩子喜歡,去上課的時候,很認真學,回家了,用心的練。不用花多少時間,孩子每次去興趣班,都是練的最好的幾個學生之一。家長高興,孩子也輕鬆。

我孩子學電子琴。當時我代的幼師班,孩子和學生接觸較多,發現她好像對音樂感興趣,也徵求了她自己的意見,願意去學。就給她報了興趣班。

去了之後,練習幾次,她興趣不大。週末一有空我就督促她練習,也讓學生輔導她,成績不見提高。我和孩子的關係一度比較緊張。也影響了孩子正常的學習。一年下來,我就放棄了。孩子的壓力也小了。和家長的溝通也正常了。

小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不喜歡就不要勉強她了。讓她帶了負面情緒,影響了學習,就得不償失了。


心月聊教育


我想您一定是孩子的媽媽吧。十分理解您的苦惱和迷茫,為何孩子不能理解做父母的一片苦心呢?讓孩子去學習一門樂器,希望提高孩子的氣質與生活品味,提高對音樂的審美,陶冶情操,提高素養。從中收穫自信、堅韌等寶貴的品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有了興趣,就會千方百計想辦法將其做好,對某一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事情就也不難了,正所謂笨鳥先飛。學琴就是一個不斷爬坡的過程,當這個坡爬過去了,孩子就是進步,成就感爆棚,應當予以激勵。

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大家充分溝通,共同找出當中原因,對症下藥。是沒有這方面的興趣還是學習中遇到了困難,氣餒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所以沒有“我不行,我學不會”。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挑戰自我,證明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既然選擇了做就好好做下去!

再說孩子年紀小,可塑性強,手指靈活。比在下30多歲才自學電子琴,半路出家的門外漢強太多了。好的習慣和方法=事半功倍。可以適當的逼,但不要逼的太過分,逼的太過分了就是罪惡。雕塑自己的過程,必定伴隨著疼痛和辛苦。因此,給自己時間,也給孩子時間。

孩子學琴,實際上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更是孩子與父母協同合作的結果。衷心祝願您和孩子在學琴的路上越走越順,快樂相伴每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