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师的洒脱——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弘一大师李叔同,在唱遍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送别之后,还把生性洒脱与参透红尘俗世的真谛放在了这16个字中:


弘一大师的洒脱——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心志要苦

“不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没有个让自己苦的心志,就难以坚持的下来,没有坚持再有天赋也有可能半途而废,何况我们都是普通人呢?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为啥上天也要先苦其心志?

还是为了能够在遇到艰难险阻时,初心不改、持志不移。

Beyond乐队有一首被传唱了几十年的歌,叫《海阔天空》,其中的一句歌词印象深刻:“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是啊,如果把曾经的坚守瞬间抛开,任何时候都是可以的,把人格和做事的风格丢开,你会发现事情变得容易了,但是那些并不是你最初想要的。

意趣要乐

都说娱乐圈是个大染缸,但是总有那么几位让人觉得清清爽爽,陈道明便是其中之一。

弹琴、画画、棋艺、书法,还有做手工,写杂文。

讨厌应酬,滴酒不沾。

也许觉得这样的生活太过清苦,他却认为正是这些看似清苦的喜好,让他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保持着洁净如初的心灵和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人是需要有点爱好的,这样在工作之余不觉得生活干巴。

梁启超在给自己远在海外求学的子女写信时,劝诫说:“专门科学之外,还要选一两样关怀自己娱乐的学问,如音乐、文学、美术等。

工作再忙,总有闲下来的时候。没有个真正的兴趣爱好,等闲下来了,发现无事可做的时候,真是一种煎熬。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抱着手机玩游戏、刷剧,再不就是三五成群一场酒。到头来,还是觉得很空虚。

生活中,没有能够填补精神世界的东西,物质需丰富,生活愈乏味。


弘一大师的洒脱——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气度要宏

气量要大一点。人活一世,哪能不碰到不如意之事呢?

生气,是最不划算的解决方法。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里写过一句话,说的真好:——

人要一堵上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忘记也耽误了自己。

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还有啊,这个气度宏大,不仅仅是要不急于生气,还在于格局要大一点,目光要长远一点。

有的人做事想的摊子大、看得远,一时不成没有关系,一旦成了就大事业。

有的人做事只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考虑的全是眼前的小利益,一时间可能成了,但是注定长久不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延迟满足。为此有人做了实验:在一群孩子面前放糖果,并规定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但没有奖励,如果等研究人员回来再吃会额外得到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

实验发现,一小部分孩子不假思索地立刻吃掉了糖,多数孩子坚持30秒后也没有忍住诱惑,只有30%左右的孩子坚持等待并拿到了奖赏。

跟踪研究发现,那些自制力强、擅长等待的孩子后来职业发展更成功,而追求即时享受的孩子在成年后则更多出现体重超标、沾染毒品等问题,事业成就也低很多。

所以,很多时候考虑问题不要只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前面,想想团队、想想单位、想想国家甚至民族利益,这样的考虑必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言动要谨

君子敏于事而讷于言。

谨言慎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好的。很多人说话往往不经过脑子,还以为自己为人直率而洋洋自得,其实为人直率不是说话不经过脑子,而是能够最大程度展现真实的一面。

有些人行动轻率,做了之后又后悔不已。

三国时的祢衡,可算是才华横溢的饱学之士。可是这位饱学之士,不仅言语冲撞所有人,包括曹操、刘表这样割据一方的诸侯,还有极力推荐他的孔融也被他成为“大儿”,在行为上也是出格到要上天,参加宴会不穿制服,而且在曹操面前脱得一丝不挂换衣服。

曹操为了自己名声不杀祢衡,转手推荐到刘表那里。

刘表也知道杀了祢衡有失声誉,索性再一转手推荐给了黄祖。

黄祖是个粗人,不管那一套名声之类的玩意。祢衡照样还是言行不谨,又是在宴会上把人黄祖的宗族三代问候了个遍。

黄祖很直接——拉出去砍了!

祢衡,这位才华横溢的大才子,死时26岁。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不错!


弘一大师的洒脱——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