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名士多出在潁川?

Serials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潁川是個神奇的地方。

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天下名人,中州過半”,河南省位於中原地帶,一直處於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是戰國時期是百家爭鳴當中幾大思想門派的發源地,從古到今文化的底蘊都比較濃厚,也蘊育出一大批名人,大家,要說哪個市出的名人最多,我覺得要屬潁川郡,今天的禹州市,放眼望去,簡直是一座名人制造機,潁川在歷史上一直是大郡,自設立以後一直是京師之外人口最多,最為繁華的地方,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

潁川都出了哪些名人呢?讓我們來仔細數數,保證你們大吃驚。

黃帝,中華民族的始祖。大禹,黃帝的六世孫,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的,戰國時期的大名人。呂不韋,傳說中秦王贏政的爹,先不說爹不爹的問題了,呂不韋的才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接下來就是敢跑去刺殺贏政的張良,張良原姓姬,後刺殺秦始皇失敗後改姓張,傳說得到姜太公姜尚所著的《太公兵法》,從而助劉邦上王位。吳道子,中國唐代畫家,被後世尊稱為“畫聖”。 褚遂良唐朝大臣,著名書法家。

此外還有青史留名的郭嘉、荀彧、荀攸、荀文若、徐庶、陳群、鍾會、淳于瓊、鍾繇等等。

同時潁川還是很多姓氏的發源地。

韓姓,以“潁川”為堂號,雖遷居異鄉,仍以是潁川人為榮。

方姓,一九九七年,經過有關姓氏專家的考察論證,確定河南禹州方山鎮的方山為方姓鼻祖方雷公的封地,海內外方氏的發源地

鍾姓,同為“潁川堂”。至於五百年前這句話的原意是:“五百年前在一個鍋裡面煮肉吃”,在客家人裡面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家人,所以就有這個說法了。廣東興寧的資料的客家人中潁川堂的人是最多的。

郭氏,郭氏來自姬姓,由虢叔之虢按聲轉為郭。

庾姓,在兩漢時代形成了潁川和新野兩大郡望,而潁川庾姓最繁盛是當今庚姓中最大支派。

烏姓,出自姬姓,是黃帝的後代,少昊氏以烏命官,有烏鳥氏,他的後人去鳥字姓烏,稱烏氏。望族出於潁川、汝南、鄱陽。

繁姓,望居潁川郡。歷史名人繁欽為漢末文學家。潁川人。

還有陳姓, 賴姓,陸姓等,對不少陳姓、鍾姓、荀姓、庾姓族人來說,潁川是個神聖的地方,因為他們的祖先曾在那裡書寫過輝煌。因此,在他們的族譜或堂聯上都有“潁川”字樣。

要說誰最牛,當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黃帝統一天下,奠定中華,才有我們這幾千年文明歷史,才有我們這千千萬萬華夏子孫,所以,最牛的名人無疑是黃帝。當然呂不韋也是挺牛的了,有他才有創建大秦王朝的秦始皇。


更多河南歷史文化類原創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為什麼在三國時期,潁川出現如此多的人才?

這是與潁川這個地方自古以來的風氣,還有當時的政治制度有密切關係的。

自古以來,潁川這個地方的群體,就對參與政治非常感興趣。

東漢年間,由於政治昏暗,所以士大夫對宦官當權的現象非常不滿,由此出現“清議”之風。


在這一政治背景下,由於潁川處於政治經濟的重心區域,導致家族豪強眾多,且潁川名士彼此互為交結,相與婚姻,能夠成為基於地域的共同集團,這是其他地方所難以相提並論的。

與此同時,當時的政治制度是地方豪強世襲壟斷州牧郡守等職,朝廷對地方政治無法干涉。

在此背景下,潁川名士既有家族的實力,也有參與政治的濃厚興趣。

更為重要的是,由於朝廷被宦官把持,缺乏儒雅文風,而文化水平高超的潁川名士就抓住了這個機會,脫穎而出,成為士林之首。


歷史上的潁川名士大多出自:

潁陰荀氏、長社鍾氏、鄢陵庾氏、禹州方山、潁川陳氏。

足以說明,潁川名士是歷史特殊時期的產物。


HuiNanHistory


此言差矣。

從題目的描述中,可知提問這個問題的朋友是三國演義看多了,卻又看少了。看多了,所以才發出“為什麼古代名士多出在潁川?”,看少了是因為,他只看到了潁川。

君不見“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君不知“九品之下無名士,世族之外無造士”。

魏晉時期,潁川出了很多名士不假,就像這位朋友所說的有“郭嘉、徐庶、司馬徽,還有荀氏家族”。但這也只是魏晉時期而已,縱觀整個歷史,“古代名士多出潁川”這個結論並不正確。即便是在魏晉時期,這個結論也值得商榷。這就是我們將要說的“王”“謝”兩家。

“王”指的是魏晉名門“琅琊王氏”。這個家族有我們所熟悉“王與馬共天下”中的那個王導,便出自琅琊王氏。書聖王羲之,以及王獻之,也都是琅邪王氏的成員,為王導的後輩。同一時期的琅琊,不是隻有一個王家,聞名於後世的還有其他幾家。

《三國演義》中我們所熟悉的諸葛亮,諸葛瑾,諸葛玄都是琅琊人。二十四孝之“臥冰求鯉”的主人公王祥也是琅琊人,竹林七賢中的王戎為琅琊人,此外還有蕭道成,鮑照等人。

“謝”,是太康謝家。這個家族在魏晉時期非常有名,時人所說的“大才槃槃謝家安,江東獨步王文度,盛德日新郗嘉賓”,其中謝家安,指的的就是謝安。詠絮之才的謝道韞是謝安的侄女,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的謝靈運也是謝家兒郎。李白在其作品《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所說:“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中的惠連,為謝惠連,也是謝家子弟。

由此可知,僅以魏晉時期來說,琅邪出的名士遠遠多於潁川,而當時琅邪的王氏和諸葛氏都是望族,並不比潁川荀氏差,甚至還要高出一籌。

現在我們再說說,為何潁川在魏晉時期出了郭嘉、司馬微等名士,原因便在於我們所說的“九品之下無名士,世族之外無造士”。自曹魏開始“九品中正制”實行以後,世家大族逐漸掌控了官吏的選拔和認用,同時還掌握著各種各樣的書籍,把控了知識的輸出。

所以,對於寒士來說,一方面沒有足夠的資源學習,掌握知識,另一方面進朝做官和出名的渠道都被世家大族所掌握,而在世家大族眼中,寒士與他們不是一路人,更不會幫助寒士出名。所以我們看到,三國時期出自潁川的名士大多都是潁川的大族,比如潁川荀氏、崔氏、司馬氏等。


此箋


誰說的呀,你應該去多讀讀歷史,以免鬧笑話。


金鵬看華夏


一是潁川地理位置特殊,處於政治經濟的中心區域,氏族豪門聚集,大量兼併土地,擴張政治軍事和文化勢力,形成豪強集團。二是取得地方直至中央的治理權和參與權後,從制度上建立世襲體系,固化利益分配機制。三是從文化輿論上建立了話語權。故傳名士多出潁川,實際上多出世家。


我的漢口記憶


我覺得這是一個循環效應,可能最初潁川出現名士後,更願意帶動自己家鄉的人,而當地人也以此名士為榜樣注重這方面的培養,如此一來,名士越來越多,但是縱觀歷史,只能說潁川多名士,別的地方也有很多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