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學校寧可把飯倒掉,也不肯給學生多打?

磕著熊貓的瓜子


首先要糾正一點,並不是學校寧可把飯倒掉,也不肯給學生多打,這個主語應該是食堂。現在大部分學校的食堂都不是學校在經營,都是外包給個人。

不知道其他地方是什麼樣的,我們那個地方,從我住校開始的所有學校,食堂全是個人承包的,並且基本都是和學校領導有關係的人承包的。

既然是個人承包的,那就要考慮到個人利益了,雖然資本主義的帽子很大,但是不能否認的是這有點資本主義的影子,在我印象中,之前聽過西方國家經濟危機的時候,資本家將牛奶倒進河裡也不願意贈與給窮人。

也許還有另一種可能,也許食堂經營者會擔心,如果飯剩的多就給學生多打,開了這個頭,那麼會不會出現學生們為了多打飯,集體抻著呢?這樣的話會直接影響到食堂的效益。

不管是什麼原因,都逃不過兩個字,利益!


一部老劇


這個情況我到沒遇見過。

我在學校食堂吃飯,如果剛開始人多的時候,食堂阿姨打飯打菜確實打得比較少,應該是害怕人多後面可能不夠,而如果你到這個飯點的末尾,例如中午12點鐘吃飯,你在12:40左右去的話,那麼那些食堂阿姨打的飯菜還是量非常足的。我印象最深的一次,也是要過了飯點才去吃飯,結果平時看起來很兇的阿姨,居然微笑的對我說,這個雞腿我給你加兩個吧,當時真的讓我受寵若驚,也讓我對食堂阿姨的態度有所改變。

題主所說說的有些學校寧可把飯倒掉也不願意給學生多打,我認為還是有些許誇張的成分。不說浪不浪費,就連成本我怕是個學校都承受不起吧,飲食行業也潛移默化的規則,前一頓沒吃完的飯菜經過加工下一頓可以接著賣,若說有學校食堂把沒吃完的飯菜直接倒掉,那真的是大富人家才幹得出來的事情。

我是夭夭,感謝您的閱讀,如果喜歡,記得點個關注哦!詩經夭夭,期待與您一同探討教育問題。


詩經夭夭


哪有學校食堂會把飯倒掉呢?但是不給學生多打是真的,這也取決於食堂阿姨,但基本上差不了太多。

多餘飯倒掉是無奈,是因為食物壞掉了。再說也不是倒掉了,都讓拉廢料的給拿去餵豬了。

為什麼食堂阿姨會得所謂的“帕金森綜合症”。因為省,學校食堂基本都是外包的。

就是盈利機構,盈利機構省是第一大法寶。

學生的錢最好賺,學生也最好糊弄。一個學生省一點,幾千個學生一月下來能省多少?還是挺可觀的。

我親身經歷過,頭天食堂做的雞腿是醬料熬的。

一個人不小心把裝雞腿的大盤子打翻了,第二天就換成了炸雞腿。

還是那批雞腿,掉在地上的那批。洗乾淨換一個做法又端上來。

所以就是這個樣子,甚至還有帶皮的土豆。食堂承包者第一要務就是省,能省則省。

畢竟學生必須要吃食堂的飯,你給他多了也就那樣。

一個好名聲抵不過能多賺一些錢,畢竟食堂是壟斷的學生就像噶韭菜來一批走一批。





南極爆冰


我是零點小課堂,很高興為您答疑解惑。

學校寧可把飯菜倒掉也不肯給學生多打這件事情相信發生在大多數的學校,忽然想到了前些天的成都某名校食堂問題,有人當時就講了,食堂阿姨手抖的時候,其實就是在救你的命。當然這裡我們開個玩笑,迴歸正題,給學生打的飯菜少,基本都是食堂阿姨手抖的原因,那麼阿姨的手又為什麼會抖呢?至於食堂把剩下的飯菜倒掉這個問題,基本上就不用考慮了,剩下的自然就是要倒掉的,學校不會把剩飯剩菜明目張膽的放到校園的飯桌上。下面我們就單單說一下為什麼手抖這個問題。

食堂外包的情況下,在商言商是商人的一貫作風

現在的學校食堂基本都屬於外包的情況,有的學校窗口都是分開承包出去的,作為承包商,也就是老闆來說,學生過來就餐就是為老闆送錢來的,這時候就是為什麼量上不去的最好解釋了,假如量上去了,那麼老闆的利潤就會下降,所以,不是阿姨手抖有毛病,而是老闆有要求,阿姨不得不靠手抖來拿捏這個量。

雨露均霑,防患於未然

阿姨手抖其實還有這樣一層意思,那就是為了讓大家都能吃到可口的飯菜,這就是所謂的雨露均霑。我們都知道,學校是一個集體,有很多的學生,放學的時間基本上是一樣的,但是到達食堂的時間卻是有差別的,經常會有排長隊的現象。阿姨作為食堂的管理者,自然是要保證不管是早到還是晚到的學生都能品嚐到飯菜的,如果前邊就都打滿,那麼後邊的學生可能就連湯都喝不上 了。這時候食堂阿姨更像一位正義使者,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享受到自己的權益。


阿姨也在等飯吃

阿姨之所以要手抖,還有的一點就是為了給自己也留口飯吃,我們都知道,現在飯館打工的話基本都是管吃的,而學校食堂的阿姨們基本都是在學生就餐以後才開飯的,為了給自己也留點,阿姨總量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綜上,學校食堂阿姨不僅是正義使者,也是智慧使者。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對此您還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寶貴意見!


追求無境,能而有為。我是零點小課堂,感謝所有粉絲的關注和認可,期待為您解答更多的問題!


零點新潮流


不要用自己的觀點去指責別人,同一個問題,站的角度,方位不同,看法亦不同。

站在一般人的角度,認為倒掉多餘的飯菜可惜,如果站在食堂的角度,只有把剩餘飯菜倒掉是最佳選擇。有時候在一些事情上,一個問題有多種處理辦法,只要不是法律的明文規定,是無法區分對或錯的,只能說怎麼做是最佳方案。學校食堂把剩下的飯菜寧可倒掉也不給學生多打,是為了公平公正,維護食堂的秩序。如果食堂的師傅把最後多餘的飯菜給學生多打了,看似好事,其實效果並不好,只能說,食堂把剩下的飯菜倒掉是最佳選擇。

學校的食堂也要進行成核算的,來打菜的學生人數只是一個大約數。因此,食堂的師傅在盛飯菜時要心中有數,即要掌握一份飯菜的多少,即要避免開始打多了,讓後來的學生沒有飯吃,又不能剩下的太多,造成浪費。

頭多數時侯,菜飯是有一些剩餘,有些人認為倒掉可惜,不如多給晚來的學生多打一些,這個樣法看似有道理,其實遺害無窮。

每份相同的飯菜價格都是一樣的,如果光來的打的菜少,後來的打的菜多,這樣做對先來的同學不公平。

再者,如果晚來的同學打的菜多,人都有自私的心理,有一些學生就會在吃飯時故意晚來,或者坐在餐桌上等,如果人數多了,就會影響學生開飯,擾亂食堂的正常秩序 。

有時個別學生有意外情況來晚了,也有飯吃。

剩下的飯菜按照衛生要求是不允許留到下一頓去吃的。

因此,把多餘的飯菜倒掉是最佳選擇。


南極冰火


如果女生吃的為一個標準點

我是男生,壯漢,一般吃一點五到兩個標準點

但是食堂雞賊,一次一點一,一點二

女生吃不完,男生不夠吃

女生大概佔一半,就是說可能不夠吃的只有一般人

評論說不夠吃的基本都是男生吧,男生中只有一部分不夠吃,那就無所謂了,學校會考慮你們這種一小部分的意見嗎???


灑家是道士



這個問題我問了在食堂工作的朋友,也聽身邊孩子說了一些情況,有些食堂簽過協議,食品安全、製作成本、服務態度、口碑這些都是納入窗口考核,所以題主說的現象並不是很嚴重。下面就說一下具體問題。


把飯倒掉的事情並不多

1. 食堂會按量做

學生吃飯都是有一定的規律的,除了一日三餐以外,週末沒有課,學生不願意起那麼早,所以早上很少有人吃飯,節假日人也會變少,如果一個學校的食堂經營過一段時間,自然是很清楚學生吃飯的規律,什麼時間段人多就多做點,什麼時間人少就少做點,晚上買完之後就會直接關閉窗口。

2.看窗口性質

另外,現在的窗口樣式很多,一般來說粉、面之類的窗口會比較多,像是大米套餐之類的,也有一部分是現做的單人份,所以不存在有很多多餘的飯,真的有剩飯剩菜的就是大鍋炒的菜,這樣的窗口其實並不多,而且到了晚上之後,他們就不再做新的菜,去窗口買也只是有什麼吃什麼。

3.食堂阿姨會帶走

剩下的飯很多的話,是可以供在窗口兼職的學生和阿姨吃的,如果食堂管理者不在,阿姨也會拿些回家,這樣的情況有,但不多,還是看食堂的管理。

為什麼說不肯給學生多打?

1.食堂阿姨已經有了肌肉記憶

並不是說不肯給學生多打飯,一個學校人那麼多,而且是固定的飯點吃飯,每次人多的時候,別說打的飯多不多,能買到也是一件麻煩事,所以食堂阿姨長年累月練就了幾秒鐘就可以快準狠的打好一頓飯,慢慢就形成肌肉記憶了,想讓阿姨多盛點飯,還是要靠自己提前說。

2. 食堂規定,公平起見

如果給一個人多盛了飯,其他人怎麼辦,同樣的錢不同量的飯,如果被別人看見是說不過去的,也容易影響窗口的信譽。大家都知道食堂是承包給外商的,而且不同的食堂有不同的承包商,他們之間都存在著競爭關係,窗口之間也是如此,一個學期下來更新換代的窗口也很多,所以競爭力那麼大,大家都會遵守規則。

正常來說,除了學生吃不完倒在泔水桶的剩菜剩飯之外,很少有窗口倒飯,收益、銷量和口味都是評斷一個窗口的重要指標。關於盛飯的話,只要開口要求,食堂阿姨都會給自己多盛點。吃大鍋飯本來就是一件眾口難調的事情,有人吃的多有人吃的少,定量很難,所以吃不飽的話再去加飯也是可以的,學校食堂還是比較寬容的。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福林媽咪,每天為您推薦落地實用的育兒知識,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福林媽咪


這話很惡毒吧?剩下的飯菜不倒掉怎麼辦?打飯的時候多給了,來晚了的學生吃什麼?你把過程和結果放在一起噴,腦子有水吧?


嘉樹


學校為什麼學的和資本家一樣,把牛奶倒進河流。學校不是盈利的機構,是教育和培訓人才的地方。某些領導真的是想錢想瘋了。


人民的聲音123456


學生定量,大人也應定量,從小至老都應定量,只有定量才有建康,飯菜不應倒掉,應讓它產生價值,比變垃圾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