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男生普遍比女生高?

donglei1097


男人普遍比女人高是有進化原因的。在遠古,男性充當獵人的角色,在草原上,高個子能夠看得遠,儘早發現威脅,因此生存的幾率高。女人沒有狩獵的任務,對於身高並沒有這種自然選擇。

自然選擇是一方面,正因為身材高的男子存活幾率高,女人在擇偶的時候就偏好高個子男子,這樣高個子基因就容易傳下來,矮個子基因就容易被淘汰。

反過來,男性在心理上喜歡矮一點的女性,這樣更容易顯示他們的男性優勢,使得女性矮個子基因變異一旦出現後就容易傳下來。

科學研究證實了這一點,2014年芬蘭科學家發現在X染色體上有一種基因突變在矮個子女性中多見,這個發現給了女性個矮以基因上的解釋,因為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如果攜帶了這種基因突變的話,因為有兩個拷貝,表達的水平就高,導致更多的女性個子偏矮。

目前人類在身高上的審美標準依然是男子高大,女子玲瓏苗條,研究發現過去一百多年歐洲男性的平均身高還在繼續增長,由此可見,男性與女性之間的身高差異很有可能進一步加大。


京虎子


哺乳動物的性二型現象與自然選擇中的性選擇有關,雄性作為在有性生殖中主動、強勢的一方,會競爭與雌性的交配權,優勝者才有機會和雌性交配。一隻強壯的雄性可以霸佔多隻雌性,從而留下更多後代,更好地把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而弱小的雄性則可能根本得不到交配機會。影響體型大小最主要因素是遺傳,身強體壯的個體後代通常也更高、更大,也久而久之,有利於性競爭的性狀——高大、強壯,就得到了鞏固與發展。

有人要問了,那為什麼不是雌性更大,讓雌性在交配中佔主動並選擇雄性?而且,雌性承擔了妊娠和哺乳的主要任務,體型更大對於降低分娩死亡率,提高後代成活率都會有諸多的好處。事實上,正是由於雌性在繁殖中付出更多,性選擇才沒有向雌性更大的方向發展。

(螳螂雌大雄小)

首先,在繁殖中付出較少的雄性總是對交配更為渴求,而付出更多的雌性傾向於迴避交配。低等動物如昆蟲、魚類、蛙類和蛇類都是雌性更大,但繁殖期間也是雄性主動求偶,像雄螳螂這種一不留神還會掉腦袋,被更大更強壯的妻子吃掉補充營養。

其次,正是由於雌性在繁殖中付出很大,讓強勢雌性與多隻雄性交配,對種群繁衍不會有任何好處

,因為她們在一個繁殖季只有精力生育一胎後代。相反,雄性在繁殖中只提供一個精子,強勢雄性完全可以霸佔更多雌性。在尼泊爾奇旺國家公園,最強大的雄虎統治了七隻雌虎,獨佔與這七隻雌虎的交配權,禁止任何其他雄虎進入自己的領地,靠近自己的妻妾,這樣,他在一個繁殖季最多可以留下七胎後代。

(老虎性二型極為顯著)

最後,也正是由於雌性的巨大犧牲,更多的營養在妊娠期和哺乳期源源不斷地供給了幼仔,不利於雌性生長出更大的體型。

以棕熊為例,棕熊五六歲就已經性成熟了,此時公熊只比母熊大30%左右;之後母熊開始生育,生長就停止了,大量的營養供給了熊寶寶;而公熊還能繼續生長,到10歲以後體型達到母熊的兩倍。

而且,哺乳動物都是雄性在社群生活中居於支配性地位,獲取了更好的食物。群居的獅子通常是雌獅承擔捕獵任務,而雄獅優先吃掉獵物肉最多的部分;而獨居的棕熊雄性總是佔據最佳捕魚位置。與之相對的是,雄狼在雌狼懷孕晚期就開始照顧雌狼,幼狼出生後又與雌狼共同承擔起養育幼狼的任務,在整個繁殖過程中,雄狼的付出比只提供一個精子的熊和大貓多得多。獅虎熊的雄獸,體重足有雌獸的1.5-2倍,而雄狼只比雌狼重10%左右。

(雄狼只比雌狼略大)

可見,付出較少卻獲取更好的食物,是雄性比雌性體型大的又一個重要推手。人類也長期處於父系社會,男性在社會中長期居於統治地位,並支配著各種資源。很多國家和民族長期存在的一夫多妻制,實際上是性選擇在人類社會的反映,男性之間為獲取女人的爭鬥,可以小至個體之間的決鬥,亦可以大至國家之間的戰爭,衝冠一怒為紅顏的事例,在歷史上比比皆是。

因此,性選擇的精髓就是,充分利用種群中更為有用的雌性,讓每隻雌性都能參與繁殖,並通過雄性之間的交配權競爭對相對無用的雄性進行優中選優,淘汰掉多餘的雄性,使體型更大的優勢雄性留下更多後代,從而令整個種群往更好的方向發展。低等動物雌大雄小的性二型模式,不利於選擇出更強的個體,在生物演化史上就被高等的哺乳動物摒棄了。

(棕熊也是雄性更大)

現在,人類社會已經進入高度文明的新階段,一夫多妻的陋習已經在世界範圍內被摒棄,男人再也不用為了爭搶女人而大打出手了,一味爭強好鬥也不再能得到女性青睞。高個子的男性並不一定能比矮個子的男性留下更多後代,性選擇在體型方向的選擇已經不再那麼強烈。事實上,研究表明,

與人類祖先和原始人相比,現代人的體型性二型確實已經大大縮小了。

然而,男女之間仍在用才華、財富和外貌爭取對方的芳心,女人的擇偶標準影響著男人,男人的審美觀念同樣影響著女人,這一切都是由社會文化與風俗決定的,社會文化與習俗已經代替了自然選擇,性選擇在向另一個方向起作用。幾萬年乃至幾十萬年、幾百萬年以後,人類又將演化成什麼樣子呢?

(性選擇的另一種形式——漂亮的雄孔雀和外表普通的雌孔雀)

瞭解動物科學知識,關注動物博覽。


動物博覽


自人類誕生以來,男的就普遍比女的高,這樣的現象與人類進化有關,也與男女下肢骨骼發育不同有關,更與男女青春期的長短時間有關。

在原始社會和封建社會時期,女人負責繁衍後代,在家從事較輕的家務,活動量相對較少,飲食量少,生長相對慢。而男人為了全家人的生計,四處奔波,從事更多、更重的體力活,體力消耗大,飲食大,生長快,長的粗壯高大。

在現代社會,男、女平等,男女從事的工作不再分工那麼明確,男人普通比女人高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其實男人除了活力量大、飲食量多而長得高以外,更重要的是男女的青春期生長髮育時間不同。男女身高的差異主要下肢骨骼發育的差異,人類有兩個生長較快的階段,出生至青春期前,男女身高沒有多大差別,六七歲男女孩都長的特別快,差不多長高8-10釐米,之後到青春前生長速度開始減慢,每年3-4釐米,13歲時進入青春期,又是一個生長髮育最快的時段。

女孩青春期到成年期是從13歲一一18歲,骨骼發育快,18歲幾乎停止了長高。在初中階段女孩超男孩的身高也不是什麼新鮮事,進入高中階段女孩生長速度減緩,反而男孩逆勢超過女孩的生長速度,其實男孩大多數是15歲才進入青春期,到20歲時才結束青春期,有些男孩到23歲才終止長高,這明顯女孩的青春期比男孩短。

女孩天生愛美,控制飲食量達不到生長髮育的需要,而男孩天生好食、好運動,男生的運動量和飲食量更容易滿足生長所必需的蛋白質、鈣、磷等物質的需求和吸收,所以現在很多女生甚至女人都會缺乏生長髮育的營養物質。看看哪些不挑食、好食又愛運動的女孩同樣長的高大。



舞動人生124


人類個體間的體型差異很大,但在所有人群中,男性的平均身高都高於女性。

從進化角度講,男性和女性身高差異這一事實可以很容易地用一般大型哺乳動物,特別是類人猿的體型二型性的相同過程來解釋——由於雄性之間爭奪雌性的鬥爭,性選擇傾向於體型較大的雄性。事實上,有研究表明,體型較大的雌性也受到自然選擇的青睞,這對女性而言繁殖過程中死亡的可能性隨之降低,但是由於大體型對男性比女性有更大的收益,導致男性的體型普遍都大於女性。

從生理角度講,男性青春期生長突增時間比女性來得晚,出現在青春期的末期大約在14歲左右,而女性出現在青春期的開始,大約12歲。然後,生長板融合在一起,阻止了身高的進一步增長。通過推遲男性的生長突增時間,使男性在生長突增之前,持續更長時間的童年成長,從而導致男性普遍比女孩更高。

身高的另一個原因是男性比女性長得快,因為男性血液中的睪酮水平比女孩高。隨著睪丸發育成熟,睪丸會向血液中釋放越來越多的睪酮,在青春期,平均一個男孩的睪酮產量將增加十倍。睪酮增加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含量,紅細胞中攜帶更多的氧氣,從而使向肌肉輸送更多的氧氣,刺激全身細胞生長,使男性經歷一個快速發育的階段。


科學閏土


這個問題顯然是性別差異造成的。其次才是基因因素,畢竟也有女生長得比男生高。


女生在青春期長高曇花一現

在青春期,通常同齡女孩兒會先發育。在青春期的早期,女孩血液中雄激素水平會先升高超過成年女性的水平(這也會促進身體的生長),同時雌性激素的水平也急劇升高導致雌性性器官和性徵的發育。雌激素(尤其是雌二醇)調節其他激素的分泌,例如生長激素,這是身高快速發展的根本動力。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女孩兒在青春期很快的長高,甚至比同齡男孩要高。但是雌二醇也促進了骨垢線的閉合,導致女孩的升高增長隨之很快地減緩或結束。

上圖:男女青春期體型和身高發育示意。


男生長高具有堅實的荷爾蒙因素

而在男孩體內,青春期到來時,雄激素佔主導,但青春期前期一直都低於成年男性的平均水平。而雄激素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合成性激素,其本身就具有生長激素樣作用,對全身多種組織都有促生長的作用。[頭條·小宇堂-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此外,雄激素本身的代謝產物就是雌二醇,雌二醇在青春期男孩體內也同樣起著上調生長激素水平的作用,但同時也決定了骨垢線的閉合。

上圖:雄激素代謝路徑中,睪酮可以通過芳烴化路徑轉化為雌二醇。男性體內的睪酮會以較為穩定的速率轉化為雌二醇這種雌激素。雌二醇對維持骨密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是男性即便在老年期也比女性更少患骨質疏鬆的一個重要因素。


往往早熟的男孩身材偏矮,可能跟雄激素過高過早提高到高水平有關,可能因為雄激素衍生的雌激素水平也相應提高,促進了骨垢線過早閉合。現在食源性雌激素攝入也成為影響孩子生長髮育的一個因素,應該受到公眾的關注。


總結

由於上面提到的各種原因,一般情況下,在雄激素和生長激素的雙重作用下,青春期男生的生長期及身高上限就要比雌激素更“豐滿”的女孩要高許多。所以我們一般會看到女孩在短短一兩年長高許多,然後就戛然而止。而男孩長了三四年之後,還在長個……。

這種情況符合自然選擇而導致的兩性異形差異,因為通常認為,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中,男性需要擔當更多狩獵和體力性的工作,而女性需要將身體的能量和營養投入到孕育子女的生理過程中,更早的性成熟和較小的體型可能更有利於種族的繁衍和生存(言下之意有點暗指那些女漢子族群可能被進化淘汰了),當然這裡面還包含男性對女性的性選擇因素(例如:喜歡選擇嬌小的女性作為伴侶,而不是找一個女超人)。


小宇堂


這個問題沒意義,而且從動物界雌雄異體的生物和人類對比,人類男女體型差異是很小的,而且從近代來看,男女身高差是在不斷縮小的,因為在以前生產力低下時,男性體力很重要,所以需要男性長得比女性高大,可是現在科技發達,對體力要求不那麼重要了,所以現在男女的身高體型體力差距是在不斷縮小的,最直觀的就是,我們看身邊年輕一代的女孩子身材是越來越高,雖然現在的男孩也比以前高了,但總體來說,女孩身高的曾長幅度是大於男孩的,照這樣下去,最終男女身高會逐漸變成一致,到那時候男人就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的身高了。


夜魅DA


人類進化延續了猿類特徵。男子承擔養家餬口職責,體格一般強於女子。處於動物狀態時,雄性為爭配偶相鬥。優勝劣敗,也是種群繁衍的要求。堂主突生奇想,讓女子多偉岸,男子成嬌娃。女子可能承受不了,又要養家餬口,又要生兒育女。老孃豈不累死,要你男人幹啥?


王祖蔭1


主要是從生理上反應出來的原因,女人要生產,通過進化所以變成現在的模樣,女人因生孩子,要哺乳,所以要比男人從身體的角度上講更加的辛苦,所以個子偏低。現在的女人生孩子也少,逐漸的個子也不斷增高了。反過來合適嗎,男人個子高才能更好的保護女人有安全感。


水面染五彩


女人更加多愁善感,再加上女人的特性,都或多或少的丟失元氣,普遍不如男性陽剛。高度也有這方面關係吧,但女性普遍比男性長壽。


用戶55255857516


因為女的壽命比男的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