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小孩子不聽話,愛辯駁,是同學間環境因素嗎?

星夜私語


環境因素當然不可忽略。

總的來說,上述問題的產生不外乎如下原因和因素:

第一,社會大環境的因素。

現在社會的經濟水平提高了。

假設是放在改革開放的初期,大多數人守著那幾畝田和幾分地,好不容易去工廠打工,還要沒日沒夜地加班加點,家裡能混個溫飽就很不錯了,孩子哪裡有那麼多的奢求?哪裡有那麼多不聽話的小孩?

那個時代的人普遍要樸素和吃苦耐勞一些。

而放眼現在,還有多少年輕人願意坐到生產線前沒日沒夜地加班加點呢?!

所以說,現在大環境不同了,人們再也不愁吃喝穿住了,手機和各種網絡、遊戲玩具都一應俱全了,小孩子的心裡都裝下了不少吃喝玩樂的負面信息。

一旦家長不能滿足他們這些要求,他們就容易叛逆,有的甚至同父母吵鬧。

就算有的學生輟學了,或者有的學生畢業了,也宅在家裡成為“啃老族”。

這種情況不在少數。

第二,除了大環境之外,家庭環境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比方說,很多家庭只有一個獨生子,爺爺奶奶外婆外公都寵著一個孩子,孩子養得比較嬌,當然容易養成叛逆的性格。

而且有的家長長期在外打工,孩子缺了父母之愛的呵護,性格方面多少會受到影響,他們跟父母之間的感情紐帶僅靠春節那麼短的時間或者平時的QQ視頻來維繫,孩子長期體會不到父母之愛的溫暖,當然容易出現不服管教的情況。

第三,學校的環境也不可忽視。

比方有的同學看到別的同學玩手機和遊戲機,也要家長買,否則就鬧。

有的同學看到個別同學抽菸,也學著抽菸,以為吸菸很“酷”。

所以我們儘量不要讓孩子結交一些品行不端的學友。

第四,一些不良網絡信息或者媒體的誘導。

在孩子的心中,受一些不良信息的影響,某些不當行為也有可能被認為很新潮前衛。

所以我們最好不要讓孩子太早接觸網絡。

總之,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我們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從而為所有孩子創造一個好的成長環境。


趣談英語


在我看來不管過去還是現在或者是將來,孩子始終是孩子,大體上都是一樣的。但也不能否認社會環境會對每個人造成一定的影響(比如說現在孩子少,一般都比較溺愛,造成孩子的有恃無恐,也有可能有題主說的同學間的原因)。

但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隨著身份的轉變,看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了。當我是孩子的時候,我覺得長輩們固執死板,等我長大一點,變成別人眼中的大人的時候,我覺得孩子們不聽話,不能理解大人的良苦用心。但這也確實,畢竟我經歷過孩子的時期,孩子們沒經歷過大人的時期,所以我一定程度上能理解他們,他們一點也不能理解我。

對這種情況該如何解決,我認為還是要多進行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場,也要站在他目前的閱歷和接受能力上思考問題,一味地強調“都是為了孩子好”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儘量多溝通是理解孩子的最好方式,同時也要不斷反思自己在教育過程中是否出現問題。

以上觀點都建立在題主說的是自家孩子的基礎上,但題主並沒有這麼說,如果說的是別人家孩子或者說的是普遍情況的話,我覺得這都不重要,不要在意,以此為鑑,自己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行。



孩子愛辯駁是好事啊,說明您的孩子思維敏捷,表達能力優秀,不要抑制孩子表達自我,只要他們不罵人講髒話,囉嗦點總比抑鬱自閉好。

此外,不要把孩子培養成只會聽話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在社會上很吃虧的。

我從小很聽話,不會辯駁,在學校被老師冤枉也不知道如何辯護,被同學欺負也不知道如何維護自己,被同學孤立也只會遠遠地看著別人開心。甚至結婚後每次跟我老公吵架,還沒說兩句我就只會傻哭,吵不贏。

太聽話的孩子往往因為有人告訴他該做什麼怎麼做而缺乏獨立思考的機會。有多少人因為聽父母的話放棄自己的夢想選擇不喜歡的專業,導致生命留下遺憾。

只要孩子沒有思想品德上的問題,不傷害他人和自己,讓他們多一點嘗試和體驗不好嗎?


春婆婆


題主好,我是歐林,很高興為你解答問題。

不聽話很正常,愛辯駁不是壞事。

怕就怕孩子什麼都不說,一問三不知。三腳踹不出一個屁來。這種孩子最費勁,因為你根本就不知道他是什麼想法,根本就沒法交流。

1、愛爭辯的孩子一定不是笨孩子,而且是很有想法。還能夠將自己的想法有理有據的表達出來,有時候雖然他講的是歪理。但至少可以證明他的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是沒有問題的。

2、愛爭辯的孩子好勝心強有不服輸的精神。他的據理力爭可能是因為他自己感到委屈,所以他一定要在言語上討回一個公道。

愛爭辯沒有問題,只要他不是說謊,只要他不是說的歪理,只要不是死攪蠻纏就好。




歐林


這個問題確實是很多家長的困惑。

現在的孩子不聽話,這裡對比的是家長小時候都很聽話,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我認為是這倆個:

一、整體社會環境不同。

題主說是同學環境,也是有的,但是更多的是社會整體的變化。

以前的孩子消息閉塞,所認知的世界就是家裡和學校,很多觀念也都是從這倆個地方獲得,信息渠道和價值觀來源都是單一且趨近一致的。

例如說尊老愛幼,土話叫爸媽說的都對,如果錯了,請參照第一條!

孩子不聽話最主要的是認知衝突,孩子認為這樣對,家長認為那樣好,於是家長就要求孩子那樣做,但是那樣做是和孩子本身的認知衝突的,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表現出不聽話。

而現在這個社會,孩子信息來源大增,各種新聞媒體花邊信息不勝其擾,對於孩子來說代表什麼呢?

代表著認知混亂,這其實是挺痛苦的一件事,但是這種痛苦成人很難理解,尤其是現在的大人,更難理解,因為他們沒經歷過。

我們的行為大多是認知來指導的,當認知混亂時候,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做是好的,是對的,因此很多孩子會表現的想一出是一出,今天聽話明天不聽了。

這不是孩子的錯,這是這個時代的特性。

二、家長管教方式不當

很多家長不喜歡聽這句話,但是我還是要說。

家長管教方式還停留在自己是孩子的時代,那個時代的管教方式肯定不適用於現在,就像我們如果用美國富豪家庭的管教方式對待非洲平民窟一樣,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可能會更差。

家長要充分認識孩子行為的驅動因素,認識孩子認知狀態,然後用引導而不是管教的方式,才能讓孩子變得“聽話”。





超級學霸養成計劃


小孩不聽話,是因為小孩的思維與大人不一樣,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小孩要都是聽父母的話(如果父母都是下崗工人)那比父母都笨。我只教小孩孝敬父母,長輩。其它的小孩自由發揮


NM13R美食


現在孩子不聽話愛辯解,我認為是很多綜合因素影響的,而不是單單同學之間影響。小孩2000年後出生的孩子社會上流行一句話叫做“尿不溼”的一代,據有關專家研究發現這一代人不聽話的孩子大部分有一個特徵就是愛發怒,愛頂嘴比較專橫。我認為主要影響因素有:

1.家長太溺愛孩子了。家裡對他的嬌慣有直接的關係,孩子性格的形成與大人對他的教育關係密切。現在孩子還沒有完全形成自己的性格和脾氣,一定要儘快矯正過來,不然這樣是會害了孩子的。

2.處在叛逆生長期。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果你強迫他做他不喜歡的事情他就會產生逆反心理,跟你發脾氣。

3.受網絡暴力遊戲的影響。現在的網絡遊戲很多都是充滿暴力的,孩子一旦接觸了,就很難收手,長時間養成了壞脾氣,易怒症。

4.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

建議:

1、讓孩子的能量找到適當途徑發洩   孩子活躍好動,長時間悶在室內會煩躁,只要天氣許可,每天要進行至少一個小時的戶外運動,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能力發展都有益。   2、充分照顧孩子的生理需求   孩子餓了、累了、困了,就容易發脾氣。尤其是節假日,生活節律會打亂。因此在安排上需要考慮孩子的需要。   

3、少讓孩子當“小大人”   儘量多帶孩子去適合孩子的場合,如果必須去成人的場合,要事先為他準備打發時間的物品,如體積不大的玩具,喜歡的書,蠟筆和紙張等,否則,如果他感覺很無聊,就容易通過鬧事獲得注意。   4、提前告訴孩子規矩   如果帶他去陌生的場合,最好提前告訴他規則。比如去超市沒付錢不能吃購買的食品,去博物館不能摸展品。這樣到了現場,你就比較容易管他,即使他不能遵守也容易糾正,因為事先有約,他自知有錯。

 4、身教重於言教,自己保持冷靜   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如果你自己也大發脾氣,怎麼能讓孩子學會冷靜面對挫折呢?對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冷處理”。對自己,你也需要給自己著急上火的頭腦做一點“冷處理”。   

 5、給予孩子足夠的愛 。在多數情況下,孩子是非常可愛的。孩子需要我們的愛,也需要從我們的眼中看到自己是“好”的。當孩子有點滴進步時,給予孩子充分鼓勵,忽視孩子那些不重要的失誤,你和孩子都會感覺更加愉快。

綜上所述,還有其他多方面因素影響,謝謝,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鄉村老梁說教育


小孩不聽話,是因為小孩的思維與大人不一樣,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小孩要都是聽父母的話(如果父母都是下崗工人)那比父母都笨。我只教小孩孝敬父母,長輩。其它的小孩自由發揮


民營口腔深度論壇


孩子不聽話,大多數是因為父母的原生家庭影響,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遠遠比老師對孩子的教育要重要,很多父母言行不一致,讓孩子有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孩子就是複印紙,父母就是複印機,改變孩子就必須讓父母明白一個道理,身教重於言傳!父母不斷的學習和改變,孩子才能越來越優秀!


家庭教育講師毛老師8


不光是小孩子,大人也會不聽話,愛辯駁。當不符合自己利益,對自己利益有損害的時候,都會辯駁。關鍵在於家長能不能以孩子的角度找到他為自己辯駁的理由,有沒有道理,是否是在講歪道理。這時候需要的更多是引導,而不是說不過孩子,就將孩子視為不聽話,難管教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