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如何蒸的又大又軟、口感一級棒?

天地一線丫


做饅頭髮酵很重要。饅頭又分幾種做法.有的是用泡打粉和酵母加白糖,做出來的饅頭。有的是加鹼做出來的饅頭。不管是哪一種做法,做出來的效果都非常不錯。下面我跟你分享一種我經常開店在用的饅頭的做法。每天都在做,效果都非常不錯。一斤面,兩克酵母,三克泡打粉。15克白糖。水250克。把麵粉,酵母,泡打粉,白糖,用手攪拌均勻,一點點的把水加入裡面。活成光滑的麵糰。做成饅頭的樣子。靜置20~30分鐘,等饅頭髮至1.5倍大。上鍋蒸15分鐘即可。做出來的饅頭又白又胖。非常好吃。





趙師傅早餐


做饅頭,必須要發麵。用酵母粉發麵蒸制的是酵母饅頭,用老面發麵蒸制的是純鹼(也叫老面)饅頭。要讓饅頭“又大又軟,口感一級棒”,這可是對饅頭的最高要求了。酵母饅頭與老面饅頭做法很相似,就是把老面換成酵母,只是酵母饅頭不用放鹼,其他步驟都一樣。

要讓饅頭又大又軟,口感一級棒,這可是對饅頭最高的要求了。

其實,還是有辦法的,以酵母饅頭為例,可以這樣去做:

怎麼發麵?【1】和麵時,麵粉與酵母的比例100:1,也就是說500克麵粉需要放入5克酵母。根據天氣和溫度的不同,也可以增減,但是發好面是蒸出又大又白,味道可口饅頭的前提和保證。

【2】酵母使用前,先要使酵母菌“活化”。因為酵母最適宜“生長”的溫度是20——30攝氏度。將酵母粉加入溫水中至溶化,靜置3——5分鐘後,再加入麵粉中。這樣才能保證和好的麵糰充分發酵。

【3】和麵時除加入酵母粉外,再添加1小勺白糖或者蜂蜜,或約20克酸奶,都可以提高酵母菌性,加速發酵。發麵時間會減少,同時還能使蒸出的饅頭更加鬆軟且香甜。

【4】發麵時溫度在30——35攝氏度最適宜。面發得是否充分,適宜的溫度和溼度也是關鍵,比如冬天天氣較冷,可在蒸鍋內加60——70攝氏度的水,再將面盆放入,蓋上蓋子。不過,其他季節倒不必這麼做。

發麵判斷:發得好的麵糰會有股酒香味,手指沾上面粉插進去,又拔出來後小洞不會回縮;手指輕鬆按一下,麵糰上凹陷的小坑會慢慢的恢復原狀,麵糰內部組織的孔洞比較小,且均勻細密。正常是麵糰發酵至原來兩倍以上(夏季1.5倍)即可。

蒸制饅頭:【1】做好的饅頭胚子均勻擺放在籠屜後,一定要在蒸鍋上預熱一下,然後疊加籠屜,讓其自然醒發。在醒發(胚)過程中,酵母會繼續繁殖產生氣體。經過醒胚的饅頭不會出現“死麵饅頭”,又會防止饅頭又乾又硬不好吃。夏季醒發時間不得超過20分鐘,否則饅頭蓬鬆但表皮會發暗。

【2】蒸饅頭要用大溫水(水溫60度以上),在上氣的過程中饅頭胚會“二次醒發”。大溫水開蒸能防止頂層籠屜變形,上氣也快。不過,籠屜少於三層最好用冷水開蒸。切忌用開水蒸饅頭,很容易燙死饅頭胚中的酸酵母成分,是饅頭髮硬,“個小”不蓬鬆。


【3】蒸饅頭的時間決定於籠屜層數(我8層籠上氣後35分鐘停火)。停火後,不要立即出鍋,一定要不拿掉蓋子燜3——5分鐘後再出鍋。否則鍋內外溫差大,熟透的饅頭會塌陷,表及縮癟,甚至是死皮。

只要在蒸饅頭時注意以上幾點,出鍋後的饅頭一定會蓬鬆(大)又白淨,吃起來味道也很可以。


為生活而提神


蒸饅頭好吃鬆軟方法如下:

1.蒸饅頭時候,鍋裡面需要加冷水,慢慢升溫,讓饅頭坯受熱均勻,一定不要用熱水或者開水蒸饅頭,這樣饅頭容易夾生。

2.在蒸饅頭之前一定要醒面,冬天最少十五分鐘到半小時左右,夏天可以時間短點。

3.蒸籠與鍋口相接處地方不能漏氣,可以用洗乾淨溼布塞嚴。

4.在面醒發時候,要掌握好發酵的程度,看到麵糰出現蜂窩狀,有許多小孔,說明面已經發好,麵糰比以前越大說明發酵越老。

5.和麵時候要多搓揉幾遍,讓麵粉裡的蛋白質和水分充分吸收,和麵團一定要保持溫度30度為佳

6.夏天用冷水和麵,冬天用溫水和麵,冬天要比夏天提前要2小時左右,和麵時要小心加水。

蒸一鍋香噴噴大饅頭有這幾個竅門:

1.蒸饅頭時候,可以在麵粉裡放一點鹽水,能促使發酵,且蒸出來的饅頭又宣

2.蒸饅頭時候,看到麵糰似發非發,可以在麵糰中間搓個小洞,倒點一小杯白酒,停10分鐘左右,面就開始發了

3.發麵的時候沒有酵母可以用蜂蜜代替,每1000克麵粉加30到40克,在麵糰揉軟後,蓋上溼布3到5小時即可起發,蜂蜜發的面蒸出的饅頭鬆軟香甜。

4.冬天溫度低,發麵時間較長,可以在發酵時候加點白糖,可以縮短髮面時間。

5.發麵的時候通常我們放適量的鹼來除去酸味,看放鹼多少,可以把麵糰切一塊,若有芝麻大小的孔,說明鹼放的正好。

6.蒸饅頭時候,如果我們鹼放多了就發黃並且不好吃,可以在蒸饅頭水中加入150克左右醋,把已經蒸好的饅頭放入蒸籠,再蒸,10分鐘左右,饅頭可以變白,並且沒有鹼味。






小青食記


我是暮色影子,我來回答如何蒸出又大又軟,口感一級棒的饅頭。

今天是2019年的新年第一天,一個美好開始!期待親們蒸出大饅頭蒸蒸日上哈。

饅頭蒸得又大又白又喧騰,拿個饅頭在手中使勁一捏都會聽見饅頭在喘氣了。

我說的,這幾點你要掌握好了,保你吃到自己親手蒸的大饅頭了。如果有不同的見解我們一起討論。期待親們的留言點贊和支持呦!

1,酵母粉要用溫水溶解後,在加到乾麵粉裡邊,用筷子攪拌到無干粉,即可揉成麵糰。密封放在溫暖的地方發酵。冬季發酵比較慢一些90分鐘或者120分鐘左右的發酵時間吧。發酵的時間是由溫度決定的。

2,發酵好的面如圖片一樣有很多的蜂窩,可以聞到有點酸味,這個是正常的發麵味道。

3,敲黑板!重點來了!發酵好的面放在案板上撒蘇打粉揉成麵糰,這麵糰密封鬆弛二十分鐘左右,這個過程中麵糰要揉三到四次,揉勻蘇打粉,不然蒸的饅頭會有黃色的斑點,小蘇打沒有發揮到作用。這個是重點,一定放小蘇打粉而且要揉麵哦!而且麵糰一定要保溼。

4,鬆弛好的面胚揉起來的時候,你就會聽見啪啪的氣泡聲音。證明你的面鬆弛的太棒了!然後你就分成饅頭的面胚。

5,分好的饅頭面胚,把它們揉成饅頭。每一個饅頭揉十幾下就可以了。

6,蒸鍋籠屜擺放的饅頭之間留有一定空隙,這樣給饅頭的發酵留空間了。蒸鍋裡要放溫水二次發酵比較快些。一定要用溫水或者冷水,千萬不要用熱水或者開水。熱水酵母菌會燙死的,饅頭不會再次發酵了!記住哈。

7,饅頭髮酵到一倍大左右,在開始蒸饅頭。開大火蒸饅頭,從開火到蒸好的時間是25分鐘。蒸好的饅頭不要急著掀開鍋,要燜3,5分鐘在掀開鍋,免得饅頭遇到冷氣會回縮有的地方發黑發硬。

1,不同品牌面粉的含水量不一樣,本菜譜用的是高筋麵粉,請參考用水量。

2,和麵的時候儘量要少放水,面和的太軟饅頭會塌了沒有形,口感也不好。

3,小蘇打一定要按照步驟來添加的。
4,酵母粉要混合用的溫水溫度不要太高,免得酵母菌會燙死。

5,如果你掌握這些技巧,饅頭很輕鬆的做好了。

饅頭蒸得又大又白又喧騰又好吃。拿個饅頭在手中使勁一握都會聽見饅頭在喘氣了。開心極了!

我的這幾點你要掌握好了,包你吃到自己親手蒸的大饅頭了。如果有不同是見解我們一起討論。期待親們的留言點贊和支持!


暮色影子


饅頭製作首先要調製麵糰。調製麵糰包括和麵和揉麵兩個過程。

和麵是製作饅頭的第一道工序,直接影響饅頭的工藝和成品質量。面和好,首先必須掌握液體原料的摻入量及摻入方法。其次,要做到動作迅速乾淨利落,通常稱三光:即面光,盆光,手光。

揉麵是蒸饃的關鍵,它能使麵糰中的澱粉膨潤粘和,使蛋白質均勻吸水而產生具有彈性的麵筋網絡。使麵糰兒有勁力,而達到手不沾面面不沾盆或案。

製作饅頭的第一步就是要製作發酵麵糰。用酵母調製發麵時,可適當提高水溫並加少許糖促進發酵時間。

麵糰發好後兌鹼面揉勻,防止有花斑。如果沒揉勻就會影響饅頭的質量。

揉好的面切成小劑子團成饅頭狀醒發。等拿起來輕飄飄的時候就醒好了。

鍋里加水小火上籠,有一定溫度後再開中火等上汽後蒸25分鐘就可以了。關火,悶五分鐘再揭鍋蓋。這時又胖又白的大饅頭就出鍋了。一口氣能吃幾個,加點兒芝麻醬更香啦。


愛美味的麻麻


我媽媽做的饅頭,超級鬆軟,得她親傳,我也是😊,蒸好饅頭其實很簡單:

1,中粉中加一些低粉,低粉筋度低,蓬鬆性好。

2,發麵時,不要太硬,稍微軟一點。其實饅頭的鬆軟度跟水份有很大關係。

3,發至兩倍大,拖到揉麵板上,揉一會排氣,必須要排氣,這樣才能保證二次醒面內部氣孔均勻。

4,饅頭塑形後,鍋里加涼水,將饅頭放到鍋裡醒面20分鐘,這樣是為了表皮不幹燥。觀察著饅頭的變化,看著比剛做好變大了一點就可以了,不要太大,太大的話一蒸會塌的。

5,大火大火,蒸20分鐘就可以了,關火再悶3-5分鐘,就可以出鍋了。

又松又軟又白的大饅頭,我爸說,這麼漂亮的饅頭,吃了可惜了,我說,要不供起來吧😂


悅食萌點


想要饅頭做的好吃又好看,那就得有技巧,首先是和麵,以前都有老面頭,現在都用酵母,用老面的話難度大點,首先老面要提前用溫水泡開,等老面泡到起泡時再加點麵粉再攪拌下,放在溫度稍高的地方,等到面發起時可以和麵了,和麵看天氣溫度,夏天用涼水和就可以了,冬天得用溫水和麵,饅頭面不能和的太軟,得硬點,這樣做出來的饅頭又好看又好吃,就和好的面等到面大好後,可以揉麵了,用老面的話必須要加適量的鹼,面一定要揉透,揉好的面切成小劑子醒至蜂窩狀就差不多了,鍋里加水,剛開始要大火,燒到快開時上饃劑子,然後等到鍋邊冒大氣時火可以小點蒸,23分鐘就差不多了,等到時間到先不要起饃,等個幾分鐘再起好點,這時一鍋絕對好吃又好看的饅頭出鍋了。


灑脫三姐


首先和麵是關鍵,我們北方人做饅頭,特別是北方女人,並不稱量,全靠經驗和手來做。我們膠東的大餑餑非常的有名,口感好,我們發麵不用發酵粉,用的是一種印子,就是用玉米麵做的小餅子,裡面有發酵菌。然後和麵的時候加雞蛋、糖還有適量的花生油,用溫水和麵,然後放溫暖的地方發酵。其次就是手揉,發酵好的面拿出來排氣後,使勁用手揉,越揉麵越好吃,整形後的麵糰,放那裡二次發酵。第三就是蒸了,我們農村用的土灶,火大,鍋蓋子還是草編的,不滴水,蒸出來的饅頭格外的煊軟。


黃黃愛美食


我認為,有兩個非常重要的點:第一,充分發酵。第二,用功揉麵。

充分發酵後的麵糰增大是因為氣孔變大了,組織沒有那麼緊密吃起來口感更鬆軟。

用功揉麵的麵糰中空氣全部排出來了,以氣孔架構撐起一個大白饅頭,沒有空氣可以流失了,怎麼會不好吃呢?

另外,給小孩子做的話,可以加牛奶哦。


愛美食愛生活大頭


刀切饅頭

所需食材:普通麵粉300克 糖20克 溫水150克 酵母3克

製作步驟:

  1. 將麵粉、糖和酵母放入容器中拌勻,然後倒入溫水用筷子攪拌成棉絮狀,再揉成光滑的麵糰覆蓋保鮮膜放溫暖處發酵。

  2. 待麵糰發酵至原來的2-2.5倍大,扒開內部呈蜂窩狀就差不多發酵好了。案板撒適量麵粉防粘,將麵糰取出放到案板上充分揉勻,揉至切開面團的切面是沒有氣孔的樣子。

  3. 然後將麵糰揉成光滑的圓柱形,再用刀切割成大小均勻的麵糰,下刀要乾淨利落,切面要整齊。

  4. 把切好的饅頭生胚排放蒸籠內,蓋上蓋子進行二次發酵。待生胚比之前明顯變大後冷水上鍋,開大火蒸十五分鐘,關火後等3-5分鐘再打開鍋蓋,喧軟又光滑的刀切饅頭就出鍋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