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乒乓球中高拋發球為什麼很少見了?

醉裡挑燈看劍164326698



高拋發球歷來都很少見,中國國家隊男子選手、女子選手中,經常使用高拋發球的大概也就1~2人,這並不是說明高拋發球沒有用,而是說明這種發球易學難精,你精通了之後肯定能有點優勢,但你花費的時間可能會很多。如果你把這練發球的時間用來練習對拉,也許成長得更快。

因為現在球的材質已經改了,體積也增大了,速度和旋轉都大致減弱了6%,你發球再好,下一板也很難打穿對手,還不如苦練對拉有助於實力的提升。


不知道大家對這個問題怎麼看,同意我觀點的請點贊,不同意的可以在下方評論,說出您的想法。

您的點贊和關注,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喲~


乒乓社交開球網


高拋發球在當今乒壇應該說並不少見!相反,很有生命力!很多業餘高手也會在比賽中使用高拋發球,效果還相當不錯!

經常看比賽的球迷朋友想必都知道,巴西乒乓球選手雨果就擁有一手技驚四座的高拋發球,他的高拋發球技術迷惑性還是很強的,為他的搶攻提供了有力條件。早些年的福原愛也非常偏愛高拋發球,只不過瓷娃娃整體技術實力厚度不夠,在跟我們女乒對陣的時候輸多贏少。

高拋發球的發明者是吉林的乒乓球選手劉玉成但是在國際大賽中首次使用高拋抖動式發球的卻是許紹發。遙想當年,在1973年第32屆世乒賽的比賽中,許紹發代表中國隊上場參賽,祭出這一殺手鐧,一局比賽讓對手吃了10多個發球(當時是21分制),最終2-0輕取對手。

高拋發球由於藉助了重力勢能,具有旋轉強、速度快、時間差明顯的特點,再加上改良後的抖動式高拋發球極具迷惑性,因而當時剛流行的時候,僅僅依靠高拋發球就能輕易得分。後來國手們爭先恐後的模仿高拋發球。

如今高拋發球在比賽中確實沒有以前那麼頻繁,但並不少見。但不得不說,現如今球體變大,再加上比賽中不允許遮擋發球,因而這種發球的威力降低了不少,但是這並不代表高拋發球已經過時,相反,現在很多運動員開始練習這種高拋發球,比如劉詩雯和樊振東在近期國際比賽中頻頻使用高拋發球,取消很好的效果。再比如國乒一哥馬龍也擁有一手好的高拋發球,早些年的馬琳等直拍前輩更是將高拋發球演繹的淋漓盡致。

高拋發球易學難精,但是真正掌握了這門技術,如能比賽中給對手在接發球環節制造足夠大的壓力,可以說這已經佔得了先機。發球是唯一不受對方控制的技術,練好了會受益無窮,值得我們花心思去學習,您說呢?

以上是我的回答,認可請點贊和關注第六人,有不同看法,歡迎下方留言討論交流。


國球第六人


現在高水平的乒乓球運動員中使用高拋發球確實很少,主要原因是高拋發球比較難練,使用效果不是很理想。


高拋發球是由我國運動員劉玉成於1964年發明,成為風靡世界的一項發球技術。其最明顯的特點是,拋球可達2至3米,甚至更高,由於增加了球下降時對拍的正壓力,使球發得急、快、轉,飛行弧線亦與低拋發球有別。

乒乓球由38毫米增加到40+,發球的速度、旋轉都下降,高拋發球的威脅不如以前,但使用難度確很大要求拋球又高又直,所以現在高水平運動員很少使用。


2018卡塔爾公開賽巴西小將雨果.卡爾德拉諾使用高拋發球技驚四座,張本智和、林高遠等人紛紛吃球落敗,高拋發球的威力依然很強。中國乒乓球隊雖然技術和理念都是最先進的,但如今國內的運動員對於發球的鑽研越來越少,發球的威脅也隨之減小。


相比之下,日本隊對發球的研究還是很深入的,很多選手的發球都很好。松平健太發球非常有特色,練就了下蹲砍式發球的絕技。石川佳純的高拋發球搶攻套路也實戰中經常使用的戰術。可惜日本隊其他技術照中國隊還有不小差距,沒有體現出來發球優勢。

高拋發球理論上可以結合任何一種低拋發球變成高拋發球模式,對於改變比賽節奏,打亂對方接發球套路有很大作用。特別是高拋發球的長球對現在流行的反手擰拉有一定的剋制作用。所以高拋發球還是很有發展前途的,建議有條件的朋友可以多學習學習。


乒乓球球


不知道題主說的高拋是哪種高拋,福原愛那種嗎?還是一兩米高的那種!

其實高拋不少見吧,只是配合不同的戰術決定自己用不用而已,

高拋球其實有一定的侷限性的,就是很難做出轉不轉的配套發球,一般球拋起得越高,下降的速度越快,稍微摩擦一點拍面,也會比低拋球的不轉球稍微轉點,所以高拋發球很那做出好的轉不轉發球配套。

再一個,高拋發球其實不怎麼穩定,因為球本來就輕,上拋時候還不允許球產生旋轉,那就會導致球在下降的過程中可能會搖晃,飄走(一般都是要拋到福原愛那種發球高度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所以一般我們練習都是以低拋為主,因為穩定,配合套路多,因為發球只是戰術體系的一環,不需要每個都發很轉,發球是要根據戰術來配合的。

這是我自己的理解,如果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歡迎留言,我們一起探討!!!


會打球的寶珠姐


不少見啊。無論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相當多的選手都採用高拋發球,比如,劉詩雯,比如平野,比如石川,比如馬龍,事實上超一流高手、一流高手都會高拋發球,不過在比賽中有的運用的多,有的使用的少,比如丁寧,就很少用高拋發球,但是這並不代表丁寧不會這種發球。高拋發球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藉助球下降時的加速度,增加球拍與球的摩擦力量,從而發出相當的轉的威脅球,當然高拋發球也可以發出不轉球,高拋發球發的比較好的有荷蘭隊的李佼,日本隊的福原愛,德國隊的韓瑩等,他們的高拋發球往往能夠直接得分或者製造進攻的機會,李佼戰勝朱雨玲的那場球,就是朱雨玲接不好李佼的高拋發球。回答你滿意嗎?關注作者,您會收看到精彩不一樣的頭條!


國乒好運


1.高拋發球優勢明顯,由於球下降的距離長,上下合力大,容易發力,速度快、旋轉強。同時用球拍橫向用力時,發側下旋球的旋轉很強,側上旋的速度快,具有很大的威懾力。2.其實現在發高拋球的人也不少,只是由於技術的發展,大家喜歡逆旋轉、勾手發球等發球新技術。這是受歷史發展潮流、技術進步、人性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的。


鮮氧100


所謂的高拋球實戰運用較少主要是因為乒乓球變大,旋轉減弱,再加上運動員對高拋球的普遍實性性提高了,國際乒聯對發球的改革也限制了純粹的高拋球的旋轉變化,實戰中對對手威脅減少,高拋球已經被當前運用較廣的逆旋轉,勾手,鏟式發球替代,或者說高拋球已經演變為部分運動員的發球技戰術的一部分……


藍風上行


高拋發球只能唬一些水平不咋地的,國際比賽高手對決,高拋發球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還容易失誤。現國手中高拋發球並不多,也沒見靠發球取得主動。可以看一下孔令輝的發球,很簡單的反手低拋發球,但這並不影響他取得大滿冠。


隨風如梭1


乒乓球高拋發球還是多見的,比賽中經常看到。


乒羽世界


還好吧,巴西的雨果·卡爾德拉諾高拋發球都快拋上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