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蒙古不可抵擋,數萬人被中國南方一個小部落打得只剩下數千

蒙古大汗蒙哥想征服南宋,用了三面合圍的辦法。一路是自己率軍由西到東先打四川,一路是忽必烈由北向南打襄樊,一路是大將兀良合臺由南到北廣西打打湖南。

別以為蒙古不可抵擋,數萬人被中國南方一個小部落打得只剩下數千

自杞國壁畫中的軍隊

兀良合臺為了打進廣西湖南,他以大理(雲南)為根據地,先打安南(今越南),再從安南出發進南宋。但是安南有些搖擺不定,而且進軍線路上瘴氣很多,兀良合臺始終進得不順。因此,兀良合臺改變策略,找到了旁邊的一條黃金路線。也就是大理和南宋互換茶馬的號稱“南方絲綢之路”的茶馬道。

這條茶馬道在一個名叫自杞的部落境內。如果能夠把自杞拿下來,通過這條路進軍,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一是行軍路線上不會再有可怕的瘴癘;二是可以讓大理、自杞充當從徵軍,即便安南不隨行也無所謂,拿下南宋後,再回過頭收拾這個搖擺者;三是富裕的自杞可以解決徵宋軍補給供養等各種問題。

自杞位於大理和南宋之間,曾經是大理國的一部分。後來大理國發生權臣之亂,滇東的37個部落紛紛崛起,封疆自立,其中於矢部建立羅殿,烏蠻部建立自杞,大理國也因此變為後理國。

自杞的發展有個過程,而這個過程,是伴隨著它的經濟發展和軍事力量的強盛壯大起來的。

自杞的經濟支柱主要是養馬和販馬,它幾乎成了宋國的販馬市場。本來,宋國的戰馬都來自於北方牧場,但由於宋國在與遼國、金國、西夏及蒙古的戰爭中節節敗退,北方牧場不斷萎縮,竟至於消失。自杞便在這時候抓住機會,把宋國所需戰馬的生意接了過來。他們一方面養馬,同時又把名貴的大理馬買回來,轉賣給宋國。由於大理、自杞一帶的馬非常好,宋國也樂於從自杞買馬。

別以為蒙古不可抵擋,數萬人被中國南方一個小部落打得只剩下數千

自杞國的各種遺物

除了販馬外,自杞人還做茶葉、珍珠寶物等生意,都是當二道販子,從大理買來,轉賣給宋國。當然也把宋國的絲綢、瓷器等賣到大理等地去。這使得自杞的經濟很快發展起來了。

自杞為了維護它的經濟支柱,抵抗大理、羅殿、安南等國入侵,不斷髮展國家的軍事力量。自杞人舉國皆兵,閒時為民,戰時為軍,桑田之餘便習戰鬥。每年的秋收以後,部落內所有的成年男子就召集起來,全副武裝,像真正作戰一樣訓練。刀劍必須鋒利,如有缺口便將治罪。到了打仗的時候,每個士兵只准備很少的一點糧食,吃完就沒了。士兵擔心餓肚子,就只有奮不顧身衝殺。打仗的時候受傷,如果是胸前受傷便准予治療,如果是後背受傷,不但不許治療,還將受到處罰。這一點,倒是和蒙古士兵前胸有鎧甲,後背沒有如出一轍。

在大倡尚武精神的同時,自杞還不斷壯大軍事力量。自杞不像大理那樣,大興土木,修建園林寺院,以供享樂。而是在邊境的山脊上,修建了位於馬龍、陸良、宜良、石林、彌勒等幾個地方的長城,就像秦代修建的萬里長城一樣,在自杞和大理之間,築起一道堅固的屏障。

羅殿由於位於自杞和宋國之間,他們見自杞的馬生意做得很好,賺了大錢,就千方百計地阻止自杞的馬幫通過,因此,自杞便和羅殿打了幾次大戰,把羅殿的地盤削得越來越窄,讓羅殿再也不敢和自杞“搶生意”了。

由於自杞發展很快,滇東的37個部落或被征服或自願,都不斷地加入到自杞來,這使得自杞成為強盛一時的大聯盟。

別以為蒙古不可抵擋,數萬人被中國南方一個小部落打得只剩下數千

兀良合臺攻宋圖

兀良合臺與自杞的戰爭,註定是一場惡戰。

自杞軍民,村自為戰,部自為戰。他們或依山阻谷,憑險抗戰,或者靠江憑巖,堅壁清野。由於自杞人的頑強抵抗,兀良合臺完全拋棄忽必烈懷柔止殺的方略,用他的大炮轟擊自杞的長城,摧毀自杞的城牆,用強弓硬弩對準每一個自杞人。每佔領一村一寨,他就大開殺戒,殺得屍積如山,血流成河。他想用這種方法把自杞人趕緊殺絕,讓他們懼怕,徹底投降。

別以為蒙古不可抵擋,數萬人被中國南方一個小部落打得只剩下數千

自杞國的遺址村落

但是,他顯然沒有做到這一點。自杞人並沒有被殺光,沒有懼怕,反抗反而越來越多。每一個地方都是自杞人的戰場,每一片樹林,每一個山洞,每一座土堆後面,自杞人化整為零,用麻雀戰術消耗著蒙古人的力量。以至於1259年5月,帶著4萬蒙古軍的兀良合臺終於殺開一條血路,向南宋挺進時,除了大理從徵軍萬餘人外,屬於他自己的蒙古騎兵已不足3千人了。而且自杞還是他在南方唯一沒有徵服的一個小部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