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打乒乓球時擰拉夠不到怎麼辦?

jlsylbs


這個問題很有討論價值,這裡先說下乒乓球擰拉夠不到的主要原因:多半是步法不到位引起的。

第六人覺得我們有必要探討下擰拉時的步法使用(以右手為例),分兩種情況來說:

第一種情況:當對方發我方反手位臺內短球時,我們基本不考慮上步,腳下小碎步調整,直接提肘墜腕進行擰拉即可,擰拉完成後要注意後撤一小步,你擰成了上旋,對方回球會比較快,比較長,不及時退下來會被頂到;

第二種情況:當對方發我方正手位短球時,這個位置對於接發球一方來說,非常難受,也是擰拉最不容易夠到的地方,對步法要求非常高。最好不要採用直接一步上右腳,一是不穩定且不靈活,二是不方便還原。

有個小技巧(看上邊的動圖):上步最好是兩步上,先啟動左腳,墊一小步,然後右腳根據來球長短進行調整上步,之後身體重心壓在了右腳,然後提肘墜腕進行擰拉,擰拉完成後,一定記得及時還原,方法是你怎麼上步的,你就怎麼反著順序還原回去,還原必須要快,否則對方給你反手大角度,你只能乾瞪眼。


一般來說,第一種情況比較好掌握,只需要順勢而為,不需要太大的步法移動;第二種情況對步法要求比較高,需要多加練習。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業餘乒乓球愛好者,如果我們的擰拉技術不到火候,千萬別勉強擰拉,步法不到位,生拉硬擰過去的球失誤率會很高,即使回過去了,弧線也會很高,等於白送分。

這個時候,建議採用擺短或者劈長的技術,技術動作相對容易一些,業餘愛好者對於臺內球,最好採用劈長技術,劈到球檯白色端線位置,最好劈出追身球,同樣可以限制對方起板,這裡不是說不能用擺短技術,其實老球迷都知道,擺短技術要求非常高,很容易擺出高球,給對方機會。業餘愛好者反倒是對於出臺的長球不太好處理,大家可以試試看,你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是我的回答,喜歡請轉發和關注,堅持原創,我是第六人,敬請熱烈贊!


國球第六人


  1、擰拉近網短球,立著板手向前伸擰無法發力,不然感覺夠不到球這樣情況對嗎?

  這樣不對,你先要預判你是否來得及頂肘,如果來不及,只夠你伸手的話,那就乾脆搓一板。因為擰球是需要以肘部為支點從下往上揮拍的。手伸直的話就只能以肩膀為支點了,這樣速度上不去的。

  2、拉側面出臺球時,摩擦起來會被拍回頭,怎麼提高威脅?

  往對手反手位拉,一般反手比較難反打。或者加強旋轉,拉成高吊弧圈,也能加大對方上手的難度。

  3、擺短後,連續擺,感覺站位必須在近臺,不然來不及回擺,可是人家如果劈長擰拉,我感覺來不及後退

  擺短也是需要還原的,擺完還原的途中看對方的引拍方式和揮拍方向,可以提前看出對方是繼續擺短還是劈長,這樣才能在對手觸球前就決定是往前還是往後移動。

  以上就是乒乓網對於您提出問題的詳細解答,如果各位球友有任何乒乓球方面的技術問題歡迎到乒乓網提問,我們將會有針對性的問題拍攝成

《全民解答》乒乓球教學視頻進行講解。


乒乓網


擰拉夠不到,您就只有上步搓擺短了。要不然怎麼辦呢?總不能不接球吧,那樣對方直接得分?太便宜了對手了。

當然,這一定是開了個玩笑。

拉側面出臺球時會被拍回頭,那一是您擰拉的質量還不夠高,如果能拉出弧線低平,旋轉也足一些,或者角度刁一些,對方想拍回頭也不那麼容易的。

另外:如果不是張繼科式的霸王擰,一般來說,擰完以後,要迅速還原的,以便進行相持。張繼科式的霸王擰,質量太高,往往可能會一擊致命,但即使如此,熟悉他球路的馬龍或者其他高手,也可以很好的接回來,所以,張繼科擰完以後,也往往要迅速地還原,然後進行下一板的銜接。

對於您來說,您要明白,擰拉起來,是為了變成上旋,而不是再去進行搓控,這是對自己實力的自信。打上旋球嘛!沒有實力誰敢這麼玩呢?

王皓的臺內擰拉,質量不如張繼科。王皓講究的是先擰起來,要求的是穩定、旋轉和落點,然後還原回來,進行相持。往往我們看到的是王皓隨後一板接一板的加力、加轉,也就是加質量,一板一板地殺死對手。 說到連續擺,必須守在近臺,不然來不及擺。但守在近臺,又擔心被對方劈長頂住或者擰拉。我覺得吧,理論上你每一作一板動作,都要還原回來的,就是為了防止對方的的這種變化,如果您覺得退不回來,或者退回來又上不去了,那麼只能說明練習的火候還沒到。還需要練習。



二呢,我覺得您可以在實戰中,看對方的的技術處理習慣與能力。如果對方也只是搓擺,而沒有劈與擰的能力,那麼您也許就可以守在近臺這樣搓擺。如果對方往往會搓擺一板就可能會起板擰,或者劈長,您就可以及時退回來進行相應處理。

這應該是叫“記”球。當然,如果對方有更高水平,也可能會有N多變化。人家可以擰,可以擺,也可以突然劈,如果真的是這樣,就超出了咱們的能力範圍,也只有乾瞪眼了。否則:莫非咱們還能打敗馬龍、張繼科、王皓不成?


微乒乓


感謝您的提問,按照這幾個方法就不會出現上述問題了~

1.腳步要靈活,看住來球的方向,拍子要內扣,腳下站穩,腹背乏力,尤其是臺內,一般來球下旋較多,這是,在來球的上升期摩擦球的側上部。

2如果來球帶有上旋,小臂自然向前揮出,手腕迅速轉動向前摩擦,在來球的高點期擊球。

乒乓球擰拉技術

3如果來球下旋比較轉,肘部前頂,肩部放鬆,手腕內扣,手指要控制好板型,迎著來球,摩擦來球的側上方。要注意的是,肘部不要高於肩部,手指不要太用力,以免拍子變形。

乒乓球擰拉技術

4步法很重要,有時一直腳要吃入臺內,才能保持動作協調,保證發力充分。


迴旋的乒乓


首先,你擰拉出現的問題,夠不到應該是腳步不到位,臺內擰拉步子要進去,在對方發球或者接球的時候做出判斷,接著身體就要動起來,去找球,至於說發不上力應該是由於手腕內旋不夠,再一個是由於腳步不到位導致沒有搶到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