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心裡喜歡奇石,但不承認其價值,總認為石頭是撿來的,沒什麼成本,您怎麼看?

玩古賞今


瑪瑙奇石小鳥。左右對稱兩隻眼有眼珠,前面有鳥嘴分上下嘴,從眼向後有條線分出翅膀。




一品瓜堂


朋友這樣說吧,奇石的觀賞性高,變現差。

奇石沒有玉石的增值保值高。

說個我身邊的實例。

我一個李叔收藏奇石差不多二十多年,家裡專門有一棟房子放奇石。院子裡還有防雨棚也放些大型的奇石。有自撿的也有高價收來的。

現如今70多歲了,想出手但沒人買。

另一個龐姓伯伯,大連人,也是二十多年前,喜歡玉石,那時他花了幾萬元買了一車河磨玉原石回去,那時河磨玉很多人不知道。所以他是佔了先機。前年一塊82斤的原石就賣了160萬元,家裡大大小的河磨玉原石近200多塊,估值8一9千萬以上。越來越增值。

所以選擇好品種很重要。











中玉世紀商貿


愛石頭不如說是愛戶外活動,喜歡石頭就是因為有一個愛戶外的姐姐姐夫,他們很喜歡開車去野外撿石頭玩。

我們家女孩多,父親是一個閒不住的人,喜歡開荒種地,也喜歡爬山玩水,結果是把女兒都培養成了男孩子性格,我初中的時候,放學放假沒事幹好像幾乎都是野外度過的,跟父母去挖中藥,跟父母去撿麥穗,那時候並不是家裡窮得得幹這些,而是父親餵了一百多隻鴿子,沒事的時候給鴿子撿點糧食,平時都是父親一大袋一大袋的買包穀粒喂鴿子,撿點麥穗回來攆出來麥粒也是都給鴿子留下,至於種地,那時候在機關食堂吃飯,也不要那麼多蔬菜,但是父親喜歡種地,豆角茄子苦瓜,多的好多都送給鄰居們享用了,記憶中還老去嘉陵江裡抓魚,天黑透了,母親在家帶大哥的女兒,我們幾個女孩跟著父親,打著手電,沿著河道走,那時候魚兒真多啊,天氣悶熱的在水面蹦來蹦去,那個叫做桃花瓣的魚身上有桃花的粉色,還有亮亮的藍光特別的漂亮,有時候還能抓幾條一尺多長的鯰魚,第二天我們挨個給鄰居送,現在回憶裡還是很快樂。

父親母親都已經不在了,現在姊妹們老在一起湊熱鬧,也是喜歡去爬山,挖野菜的活動,而更愛的就是撿石頭了,本來是三姐夫姐姐看到別人撿的石頭漂亮喜歡上了,因為姊妹處的親近老在一起玩,慢慢就是大家都跟著喜歡起來了。

買石頭和自己撿石頭感受太不一樣了,昨天才去了石展會買了幾個小石頭,買的時候很喜歡,昨晚上就找了個盒子裝起來扔一邊了,而自己撿的還整整齊齊的擺在電視櫃上呢。

很多事,我們需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沂水絃歌z


“喜歡奇石而又不承認其價值,認為石頭是撿來的,沒有什麼成本。”持這種觀點的人是對奇石不懂和心理作怪的具體表現。

1、不懂奇石他們認為奇石是撿來的,沒有什麼成本,便不承認其價值。持這種觀點的人若遇到經常撿奇石的石友們,是會受到打臉的。因為石友們在撿石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付出的艱辛太多了,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我有一位愛好黃蠟石的石友,八年前的夏天,他到白河上游撿黃蠟石,隱隱約約發現一剛挖過沙的沙坑裡有塊大塊頭的黃蠟石,就脫去衣服下水打撈,誰知沙坑的沙稀軟,一下子滑到了深水處,再也沒有浮出水面。不要認為撿石是沒有成本的,除了交通伙食等費用外,還要學習關於奇石的鑑賞知識,如同繪畫大師在創作一幅作品時,需要靈感一樣,是耗費精力的。石頭撿回來後,還要清洗、保養、配座、命名等,每一道工序都比較繁瑣,付出的除了金錢外,更多的是精力和智力。

2、心理作怪。他們私下也認為奇石具有天然藝術性,看上去很美,發心底裡也喜歡,但一旦問他們要錢,那怕價錢很低,他們也不願意付出,就認為石頭是從野外撿回來的,沒有社麼技術含量,不該用金錢來交換。但是,如果你不要錢,白送一塊奇石給他們,他們會好不謙讓的收下。這種人多的是了,總想從你的手中白白得幾塊精美的奇石,而又不想欠個人情,說句難聽的話,這種人就是愛占人家個小便宜,是一種作怪的心理。

遇到上述這種人,最好遠遠躲開,不和他們打交道就是了,越想越氣,恨不得給他們一拳頭。


視天下i


精品奇石,誰見誰喜歡。但也有一種人只是喜歡,不會購買,甚至否定奇石的介值。歸根結底是對奇石認識得不夠透徹。只要有以下原因:

一、不知精品奇石稀缺性,精品難出,撿到如大中獎。

二、財力不足,只是口是心非,說說酸話而已。

三、奇石把玩或投資對他來說還沒有非要不可地步。

四、他未看到奇石升值前景。掙1萬元容易,但要買到1萬元心儀奇石卻很難很難。

敢問一句,一般家庭,有幾個能拿出30年以上且擺得上臺面的東西?你父輩能留下麼?

目前,山東省禁售、禁採泰山石,這只是一個縮影,全國眾多地方必仿效。未來必將一石難求,奇石必讓你玩不起!








河床精靈181


撿也要付出時間和精力的,並不是每次出去都有收穫,撿石頭還需要對奇石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才能發現它的美。能撿到一方好石還需要一定的緣份,如果平均去撿十次能得到一塊好的石頭我就很滿足了




凌江紅



………奇石是大自然的藝術品,其形態和圖紋的魅力,以及唯一不可再生性都是它的價值,由其是精品極品奇石,不但有超高的觀賞價值,更有不菲的價格;再說奇石不同於一般的人為藝術品,它的美是需要發現和探索的,這種抽象的美並不直觀,但更讓人陶醉,值的品味………



……說奇石沒有價值的人,大多對奇石不太瞭解,認為奇石就是大自然中的普通頑石,隨處可見,伸手可得,豈知奇石卻是自然石頭中的貴族,本來就稀有,之中的精品更如鳳毛麟角般的珍貴……有些人內心浮躁,沉不下心來靜觀奇石,總認為奇石就是破石頭沒啥價值;還有的人只是想用石頭換錢才喜歡上奇石的,一旦不好出手變現,就無視了它的價值,這又怎能說是愛石呢❓我們愛石者能在賞石玩石中得到快樂,為生活增添情趣,這就是奇石的根本價值,也沒必要過分追求它的經濟價值,一切隨緣為好❗謝謝大家閱讀支持🙏🙏🙏😊😊😊❗


石農正君


這些想法很正常啊!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說這種話的人肯定都是局外人。

一份收穫萬分耕耘!他們怎麼知道一塊好的精品奇石是經過了大自然多少年各種惡劣條件的洗禮才最終倖存於世人眼前的?他們怎麼知道那些賞石玩石的人都經歷了怎麼樣的過程才能最終擁有一塊精品奇石呢?

有些人可能認為奇石收藏很簡單,只要有經濟能力,只要自己看著喜歡就行。其實說心裡話:我也是剛開始愛好收藏,時間也不長,但卻感悟頗深:感覺自己啥也不懂啊,就單單的一塊石頭竟然有那麼多那麼大的學問啊!它的地域性差別,它的形成條件,它的外部特徵和內部成分……,就連那些名稱都讓我眼花繚亂,真的感覺自己還沒入門,需要很好的更快地去學習。

當你正式走進某個領域以後才能真正體會到每件事要想做好都不可能是順風順水的,也不可能是不勞而獲的。要想幹好一件事有所成績就得踏踏實實的從零開始,從書本上學,從別人嘴裡學,低調虔誠,然後付諸於行動才能有所收穫。

所以說別問騎單車的人寶馬車開著舒服嗎?真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











非誠勿擾198132


奇石出身價值雖然不高,保他被髮掘後展現出來的的奇異藝術是無法用價值衡量的。

任何一種石頭開採出來的價格都不是很高,但往往等它的藝術風格真正展示給眾人面前,其背後的故事都是要付出代價去換取的。我們只是看到和想到石頭當初的開採本身的價值,我們並沒有看到它從始至終的經歷與過程……。







國石收藏家


喜歡奇石的人它在心裡是無價的,得到一塊真正的奇石是非常不易的,靠體力,靠眼力,靠金錢,靠緣份。

靠體力,尋找一塊好的奇石一定要有好的身體,在戈壁,在河灘,在沙漠,汔車不能開靠步行,有時幾公里或幾十公里,找到後還的步行揹回。

靠眼力,尋找一塊好的奇石一定要有好的眼力,石頭便地都是發現一塊真正好的奇石是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能看出它的形壯、質地、圖案、內函……等等的奇特之處,所以必需要有 ̄一雙發現它的眼睛,也就是好眼力。

靠金錢,金錢是必不可少的,尋找一塊好奇石有時驅車幾十公里幾百甚至上千公里一路吃吃喝拉撒都是需要金錢的,有時遇到別人的好的奇石還需高收購。

靠緣份,尋找奇石很講究緣份的,是你的天註定不是你的強求不來。

所以得到一塊真正的奇石是非常不易的。不論是撿來的還是買來的都是你的緣份,是你的福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