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水果生意為何這麼難?

每年都有大量農產品滯銷現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幾年全國各地地方政府盲目鼓勵發展水果產業,看某個水果品種效益可觀,盲目跟風一哄而上。現在絕大部分的水果基本都是供大於求狀態,最近幾年大量進口水果也蠶食了部分國產水果的市場!加上銷售信息不對稱才是造成農產品滯銷的根源!

今年的水果生意為何這麼難?

今年的水果生意為何這麼難?

水果生產過程中“小、散、亂”的情況,造成了生產與銷售渠道難以及時精準地匹配,是導致我國水果連年滯銷,豐產不豐收的主要問題。

於是,大夥兒就開始搞集約化,打造本地特色農產品。很多地方開始組建生產合作社,農民把果園統一種植,但是種植出來的產品依然沒有銷售保障。無論是柑橘還是桃子,無論是廣東還是山西,水果滯銷的情況依然出現。

今年的水果生意為何這麼難?

有一部分人很幸運,當水果滯銷的時候,有媒體幫忙報道,有企業原因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所以雖然歷盡千辛萬苦,但是最終農民還是把水果都賣出去了。看起來已經皆大歡喜了,但是媒體每一年都報道水果滯銷,政府每一年都要幫忙去找人幫忙,無論是媒體還是政府都會煩。

這些事情本來應該交給市場來處理,但是最終逼得沒辦法了,政府也需要出面解決問題了,這個不應該成為常態。所以市場的事情最終還是要讓市場來解決,政府不應該隨便鼓勵農民種植,當然也不應該限制農民種植,至於要種什麼,政府需要給農民更多有價值的建議。

今年的水果生意為何這麼難?

今年的水果生意為何這麼難?

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中國果業發展迅速,成為資本進入的重要領域,許多人紛紛跨界轉入了農業,儘管大量的資金和人才進入,但仍未能改變現狀:中國果業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仍是“產能過剩,質量不高”。

我國多種水果的種植面積和產量雖然都均為世界第一位,但是這些都是表面,生產力落後、附加值低、缺乏產業鏈整合一直是我國水果行業最大的痛點,究其原因,落後的產業觀念、落後的組織模式、落後的種植技術,是制約我國果業發展的根本。盲目跟風種植,往往導致豐收成災,因此政策引導調控是關鍵,既不能種多了消化不了傷農,也不能種少了價格暴漲傷害消費者,這就得靠各地政府的大智慧了。以免盲目跟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