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三國演義》裡的神話情節,更讓人恐懼的是關羽靈魂附體

《三國演義》是根據東漢末期、三國、西晉初期的歷史脈絡,編寫的歷史演義小說。加入些虛幻的神話色彩的寫作方式,能夠吸引讀者,也更能方便解釋一些不符合邏輯的情節。

天怒董卓,不予安葬

董卓進京,是東漢末期最血腥殘忍的階段。他以進京勤王為名,進兵京城,廢立皇帝,把持朝政,殺害忠良,弄得百姓怨聲載道,人神共憤。最後董卓的慘死也因他的這些原因,《三國演義》中把董寫成死無葬身之地:

細數《三國演義》裡的神話情節,更讓人恐懼的是關羽靈魂附體

臨葬之期,天降大雷雨,平地水深數尺,霹靂震開其棺,屍首提出棺外。李傕候晴再葬,是夜又復如是。三次改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為雷火消滅。天之怒卓。可謂甚矣!

糜竺遇神,濟貧拔苦

劉備初期窮困潦倒時,糜竺給予他很大的幫助,資助劉備大量財物,使得劉備得以招兵買馬,建立功業。糜竺原是徐州的富商,他的先祖世代經營墾殖,府中有僮僕、食客近萬人,資產上億。《三國演義》為了美化劉備陣營,給糜竺安排了一段巧遇神仙,濟貧拔苦的神話情節:

細數《三國演義》裡的神話情節,更讓人恐懼的是關羽靈魂附體

東海朐縣人,姓糜,名竺,字子仲。此人家世富豪。嘗往洛陽買賣,乘車而回,路遇一美婦人來求同載。竺乃下車步行,讓車與婦人坐。婦人請竺同載,竺上車端坐,目不邪視。行及數里,婦人辭去。臨別對竺曰:“我乃南方火德星君也。奉上帝敕,往燒汝家。感君相待以禮,故明告君。君可速歸,搬出財物,吾當夜來。”。言訖不見。竺大驚,飛奔到家,將家中所有疾忙搬出。是晚果然廚中火起,盡燒其屋。竺因此廣捨家財,濟貧拔苦,後陶謙聘為別駕從事。

劉備遇絕路,的盧躍檀溪

劉備一開始是位小人物,編織草鞋的小販,但他胸有大志,憂國憂民。黃巾起義時,劉備結納天下英雄,不斷地依附他人,並在暗中建立自己的勢力,最終開創了蜀漢的基業,成為三國霸主之一。《三國演義》中劉備也有這麼一段騎著的盧馬一躍飛上七、八米高的山地:

細數《三國演義》裡的神話情節,更讓人恐懼的是關羽靈魂附體

玄德撞出西門,行無數里,前有大溪,攔住去路。那檀溪闊數丈,水通襄江,其波甚緊。玄德到溪邊,見不可渡,勒馬再回,遙望城西塵頭大起,追兵將至。玄德曰:“今番死矣!”遂回馬到溪邊。回頭看時,追兵已近。玄德著慌,縱馬下溪。行不數步,馬前蹄忽陷,浸溼衣袍。玄德乃加鞭大呼曰:“的盧,的盧!今日妨吾!”言畢,那馬忽從水中湧身而起,一躍三丈,飛上西岸。玄德如從雲霧中起。

東吳于吉,神仙下凡

孫堅、孫策打下了江東,做為江東的小霸王孫策,外出城樓飲酒,卻看人人都在膜拜一位老者,並呼為神仙。孫策只見連自己手下的將領都去朝拜這位名叫于吉的神仙,自己身為江東之主,都沒這種待遇,怎麼容得下有人在他之上。立馬命人把于吉抓來,把他砍死。《三國演義》也安排了神仙于吉的一段神仙法術:

細數《三國演義》裡的神話情節,更讓人恐懼的是關羽靈魂附體

于吉謂眾人曰:“吾求三尺甘霖,以救萬民,然我終不免一死。”眾人曰:“若有靈驗,主公必然敬服。”于吉曰:“氣數到此,恐不能逃。”少頃,孫策親至壇中下令:“若午時無雨,即焚死於吉。”先令人堆積乾柴伺候。將及午時,狂風驟起,風過處,四下陰雲漸合。策曰:“時己近午,空有陰雲而無甘雨。正是妖人!”叱左右將於吉扛上柴堆,四下舉火,焰隨風起,忽見黑煙一道,衝上空中,一聲響聲,雷電齊發,大雨如注。頃刻之間,街市成河,溪澗皆滿,足有三尺甘雨。于吉仰臥於柴堆之上,大喝一聲,雲收雨住,復見太陽。於是眾官及百姓共將於吉扶下柴堆,解去繩索,再拜稱謝。孫策見官民俱羅拜於水中,不顧衣服,乃勃然大怒,叱曰:“晴雨乃天地之定數,妖人偶乘其便,你等何得如此惑亂!”掣寶劍令左右速斬殺于吉。眾官力諫,策怒曰:“爾等皆從於吉造反耶!”眾官乃不敢復言。策叱武士將於吉一刀斬頭落地。只見一道青氣,投東北去了。

關公陰魂不散,還我頭來

關羽敗走麥城,父子皆遇害,時年五十八歲。可關公死後卻陰魂不散,到處蕩悠,來到了之前千里走單騎的汜水關,不斷地呼叫:“還我頭來!”。汜水關鎮國寺長老正在庵中坐禪,聽見關公的呼喊,給了關公開導,關公最終明白了,皈依而去。

細數《三國演義》裡的神話情節,更讓人恐懼的是關羽靈魂附體

是夜月白風清,三更已後,普淨正在庵中默坐,忽聞空中有人大呼曰:“還我頭來!”普淨仰面諦視,只見空中一人,騎赤兔馬,提青龍刀,左有一白麵將軍、右有一黑臉虯髯之人相隨,一齊按落雲頭,至玉泉山頂。普淨認得是關公,遂以手中麈尾擊其戶曰:“雲長安在?”關公英魂頓悟,即下馬乘風落於庵前,叉手問曰:“吾師何人?願求法號。”普淨曰:“老僧普淨,昔日汜水關前鎮國寺中,曾與君侯相會,今日豈遂忘之耶?”公曰:“向蒙相救,銘感不忘。今某已遇禍而死,願求清誨,指點迷途。”普淨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論;後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將軍為呂蒙所害,大呼‘還我頭來’,然則顏良、文丑、五關六將等眾人之頭,又將向誰索耶?”於是關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

關公魂附呂蒙,七竅流血而死

呂蒙趁著關公北伐,偷襲荊州,從而導致關羽敗走麥城,父子殘死。東吳收了荊襄之地,犒賞三軍,舉行慶功大宴。宴會上,孫權賜酒誇讚呂蒙之功。呂蒙剛喝幾口酒,就被關羽靈魂附身,七竅流血而亡。

細數《三國演義》裡的神話情節,更讓人恐懼的是關羽靈魂附體

呂蒙接酒欲飲,忽然擲杯於地,一手揪住孫權,厲聲大罵曰:“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識我否?”眾將大驚,急救時,蒙推倒孫權,大步前進,坐於孫權位上,兩眉倒豎,雙眼圓睜,大喝曰:“我自破黃巾以來,縱橫天下三十餘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計圖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 權大驚,慌忙率大小將士,皆下拜。只見呂蒙倒於地上,七竅流血而死。眾將見之,無不恐懼。

古典小說加入神話色彩,以神話為引子,能襯托出角色的神秘性,也容易引出情節。藉助神話,能達到某種創作目的,這也是古人的一種思考方式,就算在正史中也會寫點神話味道,比如皇帝的出世,講故事帶點神秘性也更能吸引觀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